網絡勒索事件似乎每天都在發生,小到個人和企業,大至國家,都不能倖免。比如最近就發生了一起奇葩的勒索事件:SpaceX和美國宇航局NASA首次載人火箭發射成功後,一個叫DopplePaymer的勒索團夥宣布入侵了DMI公司內網,還留下了祝賀火箭發射成功的信息。
這家DMI公司正是NASA的一家IT供應商,隨後還在暗網門戶上發布了20份文檔,公開文件的目的是實施敲詐勒索。面對如此囂張的挑釁,就連SpaceX就奈何不了,這可能是本年度最奇葩的勒索事件之一了。近年來勒索產業鏈的「玩法」推陳出新,逐漸成為新興的「黑產」掘金之路。今天G探長跟大家聊聊一些奇葩的勒索套路,幫助企業和個人更好地規避風險。
DDoS流量攻擊,就是採用租用流量的方式對企業網站進行攻擊,突破網站承載流量的極限使其崩潰。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店鋪本來是正常營業的,但是黑客帶來了大量的人湧進來坐在店裡卻不做任何消費,把這個店佔滿了,別人沒辦法進來影響店鋪正常營業。比如銷售高峰的雙十一、雙十二,就出現很多類似的事件,普通的電商平臺企業憑有限的安全防護能力難以對抗,因此遭到攻擊的平臺商家損失慘重。
根據網絡統計統計,採用DDoS攻擊的黑客呈現團夥運作、資源整合、跨境指揮的特點。被針對的領域多為遊戲、雲服務、直播、教育醫療等,主要表現為用流量擊潰網站,利用病毒軟體大面積傳播,從而對目標敲詐勒索錢財。DDoS攻擊非常簡單粗暴,就是以流量大、峰值高取勝,面對DDoS攻擊,為大家列出了一些處理它的常規方法:
定期掃描:定期對企業網絡主節點進行掃描,檢查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由於骨幹計算機的帶寬很高,是黑客最佳的攻擊場所,因此加強主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硬體防火牆:防火牆本身可以抵禦DDOS攻擊和其他攻擊,在設備出口處設置閾值針對於業務類型的閾值。企業可以針對於每一個訪問IP設置一個閾值,一旦超過就放入黑名單。
DDoS 清洗:對用戶請求數據進行實時監控,提前發現異常流量,在不影響企業業務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對異常流量進行清洗。
DDoS黑產集團運作模式
勒索軟體是利用勒索病毒進行網絡攻擊的惡意軟體,通過鎖定你的設備或文件,以此要挾錢財,通常以比特幣形式支付贖金。從1989年首次出現以來,勒索軟體正在不斷改進並變得越來越複雜。雖然簡單的勒索軟體是非加密的,但是現代的勒索軟體使用密碼學的方法來加密文件,使其無法訪問。
RobbinHood勒索字條
未來,特別是政府、企業、機構,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勒索軟體的威脅,勒索金額也會快速上升。面對勒索軟體攻擊,如果企業沒有部署足夠全面的安全方案應對複雜的挑戰,提前部署入侵檢測系統預防是最好的辦法。
定期備份文件:這樣用戶就可以在刪除潛在的惡意軟體感染後恢復它們。建議將數據備份到雲中,以防止識別、破壞或加密本地備份文件的複雜勒索軟體攻擊。
設備顯示已知文件擴展名:在Windows設置中啟用「顯示已知文件擴展名」選項,以便用戶可以輕易檢查文件的擴展名和文件類型。
避免訪問不安全的網站:避免訪問不受HTTPS協議保護的網站(即以「https://」開頭的網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惡意網站也在逐漸使用HTTPS協議來混淆受害者。
對於黑客來說,只要有電腦的地方,就可以為自己挖礦。黑客在控制大量電腦挖取門羅幣牟取巨額非法收益的同時,還能竊取大量企業關鍵業務信息,企圖進一步作惡,以持續擴大攻擊收益。面對這類型的攻擊,企業也要重視起來:
及時升級系統:建議儘快安裝伺服器漏洞補丁,比如 WannaCry 傳播使用的永恆之藍漏洞對應的 MS17-010。
停止使用弱口令:為預防密碼暴力破解導致的入侵,建議更換默認的登錄埠,設備定期修改複雜的登錄密碼,或者配合使用密鑰登錄。
黑客的入侵攻擊現在已經開始產業化、流程化了,即使你不會技術,花點錢就能買到入侵軟體,甚至幫你收取贖金牟利。面對黑客們的入侵,機構企業遭勒索白白損失,大多是由於安全防護工作不到位。
勒索病毒,來勢洶洶,而對它的引爆往往只在一瞬間。除了加強對外圍的保護,在入口監測和阻止威脅。更要提升對內部的「可視化」,做到實時的感知,一旦發現可疑行為,立刻定位到問題端點,將損失儘可能降到最低。讓我們少一點僥倖應對,多一些未雨綢繆,「外防入侵,內防可視」,真正將網絡安全落到實處!
你的企業被黑客勒索過嗎,是如何應對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共同探討解決之道!
(文章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