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膠園,凌晨兩點後

2020-11-19 華為雲

凌晨兩點,當城市與鄉村一同走向靜謐深處,海南的橡膠園裡開始慢慢熱鬧起來。

星光微爍,月影斜長。膠農們頭戴膠燈,手握膠刀,動作嫻熟幹練,彎腰、下刀、運刀,收刀,循環反覆。他們要在破曉前完成所有的割膠工作,這是一天中割膠的最佳時間,割出的膠最多,質量也是最好的。

膠農凌晨在膠園割膠膠農凌晨在膠園割膠

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天然橡膠廣泛運用於交通、工業、農業等幾乎所有的國民生活領域,並被列為國家戰略物資。

然而,自橡膠產業誕生以來,膠農們一直沿用傳統的「點燈割膠」方式。晝伏夜出的高強度勞作,加上比較惡劣的工作環境,使得各種職業病頻發,現代膠工不斷從膠園中流失,海南部分膠園甚至一度遭遇棄割、棄管的境況。

在這種背景下,華為雲和寧波中創瀚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創瀚維)的合作拉開序幕,向「點燈割膠」的原始勞作發起挑戰,開發出全球首套全自動智能割膠系統

海南某膠園

中創瀚維總裁許振昆介紹: 這套智能割膠系統由智慧膠園數據控制系統作為總控,通過對土壤、溫度、溼度和施肥等環境信息的大數據分析,自動選定最佳割膠時間,並通過二級基站收發數據信號,再由田間基站傳播指令,同步控制數萬臺割膠機完成割膠工作。

而在高度智慧化、自動化的背後,華為雲IoT功不可沒。按照「一樹一機」的配置,未來,數以億記的海量設備未來都需要同時連接到雲上,非常需要一個穩定可靠的平臺,提供對海量設備的連接和管理服務。


自動割膠機正在工作

同時,因最佳的割膠時間窗非常有限,平臺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對海量割膠機器人進行割膠控制,這對平臺的高性能、高並發性帶來極大的挑戰。

華為雲IoT的高性能和高並發性能力,能充分保證在短時間內控制數以萬計的割膠設備。

此外,割膠控制平臺的安全性以及橡膠產量等數據的安全性也尤為重要。華為雲能提供智能站點的平臺部署模式,服務本地化部署,數據本地閉環,能有效解決平臺和數據安全性的問題。

與人工割膠速度慢、薄厚深度不均勻以及對橡膠樹的傷害度較大的現象相比,全自動割膠機器不僅速度快,更重要的是割面薄厚、深度均勻兒光滑,膠樹傷害度幾乎為零。

許振昆說道: 華為雲IoT能力的加持,使橡膠業第一次擺脫了數百年的勞動密集型業態,進入全自動化、智能化的產業時代,披星戴月割膠的辛勞或將成為歷史。

下個凌晨兩點後,海南膠園或將與所有的城市和鄉村一起,歸於靜謐深處。

相關焦點

  • 海南橡膠這家基地分公司膠林間種方法好
    海南橡膠龍江分公司聚焦主業,向土地要效益,帶動膠工增收,穩定膠工隊伍以短養長效益佳 膠林間種結碩果■ 記者 盧月佳 通訊員 李林娟橡膠苗寬行密植,百香果搭架生長,在海南橡膠龍江分公司龍江茶山十三隊的270畝土地上,橡膠苗與百香果和諧共生。
  • 戶育鄉叫響「膠園香雞」品牌
    美麗的戶育鄉雷弄山上,勤勞的景頗族群眾用雙手為這裡的大山披上了一件綠色的橡膠林「皮草」,在這片橡膠林裡,由戶育鄉退休老黨員帶動雷弄村民小組黨支部成立的瑞麗市膠園生態養雞專業合作社,協調全村150畝連片橡膠林作為養殖基地發展膠園生態雞養殖
  • 元春離家,為何偏在四更天凌晨兩點?你聽王熙鳳說了什麼
    賈府接駕的園子告竣,待百般金銀珠玉器皿擺定,各式金絲五彩盤花的帳幔帘子,一處處合著庭院窗欞布置懸掛妥當,及至連園中散落的花鳥魚蟲等等細微末節之處,皆點斟酌點綴恰當,上下再無不妥之時,元春回府的時日才終於定下來。
  • 「憤怒的小鳥」或將落戶海南 建動漫創意體驗園
    近日,「憤怒的小鳥」母公司———芬蘭ROVIO公司專程派出聯合創始人來海南考察,為「憤怒的小鳥」寶貴的鳥蛋尋找「巢穴」,構築一個動漫創意體驗園,讓第二代「憤怒的小鳥」在海南長大成鳥。如果此行大功告成,這個中國的國際旅遊島將成為芬蘭最國際化的小鳥第一次「下蛋」的熱帶島嶼。  進入2010年代,最「IN」(時尚)的人群中,什麼遊戲最火?「憤怒的小鳥」,當之無愧。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園一業深化三產融合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走進澄邁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探究澄邁現代農業發展特色。  立體植物園 增產又吸睛  10月20日,在澄邁縣金棕櫚特色景觀植物產業園,工人們正背著噴壺穿梭在苗圃地噴藥除草。放眼望去,立體種植的高大貝葉棕、大葉龍船花、九裡香交相輝映,鋪成一幅巨大的彩色熱帶植物景觀圖。
  • 2020年11月海南天然橡膠產區調研紀要_市場報告_評論_期貨日報網
    該區域膠農普遍是凌晨12:00—1:00進行割膠,然後早晨收膠送膠,昨晚少量降雨不多。附近橡膠樹為主,以前有少量甘蔗,現在很少,現在砍樹需要申報。附近膠園主要是自有,一棵樹收入幾十不到一百,300棵橡膠樹一年收入也就是兩三萬,該區域1/3膠園屬於農場,2/3屬於私人。農場的原料是自己收取為主,普遍5:5或者6:4分成。現在1戶有橡膠樹500—800棵。
  • 「復工復產第一線」做好「冬春管」,海南橡膠基地分公司備戰橡膠新...
    海南橡膠各基地分公司、加工分公司——防治「兩病」護好機器 迎戰橡膠新割季■實習記者 林靖 通訊員 張光偉三月的膠林,猶如一條綠色的絲巾裝點著大地為保護和提升膠園產膠的潛力,每年膠園的冬春管工作必可不少。冬春管重點在於「管」。海南橡膠廣壩分公司要求各派駐組要督查各生產隊做好硫磺粉篩粉工作,並根據物候情況對已經需要施粉的單位,按0.4公斤/畝的施粉量進行防治,確保膠樹第一蓬葉正常生長,為今年橡膠穩產、高產夯實基礎。
  • 坐擁近半海南橡膠林,面對行業低谷,高管稱有信心度過難關!
    控股股東作為海南最大的地主,公司又將如何受益自貿區發展?在停牌收購控股股東資產後,公司「走出去」戰略還有哪些計劃?日前,證券時報「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在行動」採訪團走進海南橡膠,證券時報副總編輯高峰與海南橡膠副總裁李奇勝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探討了海南橡膠的涅槃之路。
  • 廣州有小區業主凌晨兩點被叫挪車
    鳳凰城出現水浸業主凌晨兩點被叫挪車
  • 海南"割膠大師"回憶47年前與周總理面對面(圖)
    周恩來(左前)視察膠園時與膠工鄭紅芬親切交談。(李小崗翻拍)    12月4日午後,循著一條平坦的水泥路,我們來到海南西聯農場職工宿舍,登上二樓一間70平米的房子,75歲的鄭紅芬滿面笑容地迎出來,伸出雙手。    他一面熱情地招呼記者坐下,一面沏茶。一件灰色西服斜披在身上,布滿皺紋的額頭上,頭髮已經斑白。
  • 竹內結子在衣櫃中上吊自殺,被疑與丈夫吵架,凌晨兩點才叫救護車
    凌晨兩點,中林大樹叫了救護車,當時竹內結子的心肺就處於停止狀態了,但在現場並未發現遺書。根據這一細節,不少網友猜測竹內結子可能是當天與丈夫吵架了,畢竟中林大樹直到凌晨兩點才臥室,不過目前警方和日媒都暫時沒有更多消息傳出,外界不必過多揣測。
  • 深更半夜凌晨兩點,張藝興、肖戰行徑可疑,兩大男神在幹什麼?
    原創|深更半夜凌晨兩點,張藝興、肖戰行徑可疑,兩大男神在幹什麼?事情就發生在東方衛視的跨年之上,驚現娛樂圈兩大男神級別人物,深更半夜,凌晨兩點,行為可疑!不知道在幹些什麼,現在就讓我們深扒一下吧!我們可以根據「爆料」看到,原來是「國民小綿羊」張藝興同學和「有錢哥哥」肖戰啊!他們兩個半夜竟然互關了彼此,這個事件不禁讓人浮想聯翩,大半夜的,兩個人在幹什麼?
  • 11月底海南產區橡膠調研報告
    該區域1/3膠園屬於農場,2/3屬於私人。農場的原料自己收取為主,按照5:5 或者6:4和割膠工分成。按照當前膠價情況一般不會塗藥,5-6月份天氣比較熱的時候會塗些藥。去年橡膠樹一棵樹能賣膠水30-40元,今年由於價格上漲,一棵樹產生的收入可以達到50-60元。
  • 今年第4號颱風「木恩」生成 預計3日凌晨在海南登陸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2日晚,今年第4號颱風「木恩」已在海南島東部近海生成,其中心位於海南萬寧以東約65公裡的海面上。預計,「木恩」將以每小時1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即將於明天凌晨在海南文昌到陵水一帶沿海登陸。
  • 建信期貨海南萬寧天膠「保險+期貨」項目順利結項
    來源:期貨日報本報訊(記者 王寧)經過5個月的緊張實施,由上期所指導、海南省萬寧市政府支持、萬寧市檳榔和熱作產業局承接,建信期貨與太平洋保險海南分公司共同實施的海南省萬寧市龍滾鎮天膠「保險+期貨」項目日前順利結項。
  • 夜新聞丨「蟋蟀獵人」凌晨兩點下地淘金 這裡的蟲子能換車
    他們大約凌晨兩點出發,奔波在各個村裡的玉米地裡,一支手電筒是他們唯一的光線,聽聲辨位,一直忙活到天亮。近日,記者就來到了寧陽縣泗店鎮,跟隨這裡的「蟋蟀獵人」的身影,記錄下他們的「淘金之路」。12點半集合,兩點準時到達,然後在地裡待上一夜,吃過早飯再繼續抓蟋蟀,一直到上午11點,這些「蟋蟀獵人」才會回程。
  • 凌晨兩點,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敲另一位諾獎得主的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曉瑩凌晨2:15,美國加福利尼亞州,一位83歲老人按響了他鄰居家的門鈴:醒醒,咱倆得諾貝爾獎了!於是,凌晨兩點多,諾獎獲得者羅伯特•威爾遜和妻子穿著睡衣敲開了他的鄰居,也是另一位諾獎獲得者米爾格羅姆的門。監控錄像顯示,威爾遜2:15按響了米爾格羅姆家的門鈴,還敲了十幾秒鐘的門。「保羅,是我。」威爾遜說,「你得諾貝爾獎了!他們正聯繫你,但聯繫不上,他們好像沒有你的電話。」
  • 關於支持海南橡膠產業發展的建議 - 政協提案 -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三、關於將膠園信息化建設項目納入天然橡膠基地建設項目 進行投資建議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省發改委對接溝通,積極爭取將我省符合條件的膠園信息化建設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範圍,省財政廳將積極配合做好相關資金下達工作。
  • 感動海南農墾(兵團)知青人物評選結果公示
    1968年、1969年下鄉的廣州、潮汕知青20多人到此隊後,積極響應連隊黨支部號召,開展一系列學雷鋒做好事、學革命青年的榜樣金訓華的比賽活動,在生產中堅持出早工乾重活,業餘辦好宣傳欄和廣播臺為職工群眾讀報,平時為有困難的老工人做各種好事,義務到膠林幫割膠工修路、收膠水、磨膠刀等,成為農場知青中的優秀團隊,1977年被海南區黨委農場工作部、海南農墾局表彰為知青先進集體標兵。
  • 海南天然橡膠調查
    10月份,除去所有要扣除的費用後,每公斤幹膠的純收入只有6.6元,而一般來說,一個膠工一個月能割200多公斤膠,但要和農場三七分成。  另據記者了解,倘若整個農場每月定量不足,領導也要扣錢。「今年我們連隊產膠量不大,但農場卻將定產從每年3.8公斤/棵提至4公斤/棵。產量不足,膠價又低,膠農賺不了錢。」黃國祥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