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微生態」,輕鬆關注不迷路
推薦:江舜堯
編譯:艾奧裡亞
編輯:小菌菌
總結與展望
對URT微生物群的研究已經揭示了其動態生態位特異性組成、微生物與宿主的免疫、嗅覺和化學感覺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與年齡、生活方式和疾病相關的變化。然而,相關領域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目前關於URT微生物群的多數認知都是基於培養試驗,其針對的僅是一小部分可培養的微生物群落,或通過16S rRNA測序對樣本中的微生物進行測序研究。這些研究提供了關於細菌群落的多樣性和分類學組成的基本信息。隨著技術的發展,Oxford Nanopore以及Pacific Bioscience (PacBio)技術允許在種水平上進行更加精確的分析,同時相關技術已經成功地應用於分析健康的鼻腔微生物群。宏基因組學作為微生物組研究的新方法,它提供了對微生物基因組和功能的研究,目前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非靶向的宏基因組學也可以給出對URT的古菌微生物群落、真菌生物群落和病毒體的研究,儘管由於這些成分中許多成分的豐度較低,有針對性的方法在捕獲它們的全部多樣性方面可能更有效。
確定所檢測到的與疾病相關的微生物群中的變化或異常是否是標記物或驅動因素是一個重大挑戰。目前,重要的是如何更好的在疾病相關部位進行取樣,以儘量減少來自鄰近部位的汙染。進一步研究微生物和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競爭關係也可能有助於指導在追求因果關係和治療目標時的合理選擇。然而,建立因果關係並證明所提議的治療方法的有效性需要其他方法,如動物模型和臨床試驗。
目前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來說,對於微生物主導的療法有很高的期望,然而大多數來自基礎研究或臨床試驗的現有知識遠遠無法應用於醫療。我們在這篇綜述中調查的結果表明,在填補了目前的研究空白的前提下,我們有理由對URT微生物群研究中出現的治療解決方案保持樂觀。
文中重要圖片說明:
圖1| 上呼吸道(a)及其鼻旁竇(b)。
圖2| 健康受試者鼻粘液掃描電子顯微照片,顯示各種結構。紅色箭頭指向細菌狀結構,黃色箭頭顯示有痰的區域。
圖3| 嬰兒期和不同年齡段的鼻腔微生物組分。
圖4 | 鼻微生物群落組分的相互影響。
表1 | 主動吸菸和被動吸菸對上呼吸道菌群(URT)的影響。
表2 | 慢性鼻竇炎患者鼻腔內微生物群的研究。
你可能還喜歡
綜述 | Journal of Hepatology | 腸-肝軸在肝病中的影響:治療的病理生理基礎
綜述 | Cancer Cell(IF:23.916):腸道微生物對癌症、免疫和癌症免疫治療的影響
這些或許也適合你哦👇
培訓 | TCGA&GEO生信高通量數據挖掘與分析研討會(北京:12月13-15;上海:12月27-29日)
培訓 | 計算機輔助設計—分子模擬與蛋白互作研討班(北京:12月26-28)
微生態科研學術群期待與您交流更多微生態科研問題
(聯繫微生態老師即可申請入群)。
了解更多菌群知識,請關注「微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