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課本上說銀杏樹是活化石,說銀杏樹是比大熊貓還要瀕危重要的物種,但現在出門一看大街上、弄堂裡、學校周圍遍布著銀杏樹,那麼滿大街的銀杏樹到底瀕危在哪裡了?到底誰在說謊?
何為瀕危?從定義上來看,一個物種由於自身原因(如環境適應性降低)或者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導致野外生存很困難,未來面臨滅絕的概率非常高。
而銀杏就是這樣的物種,物種進化過程中根據親緣關係遠近可以進行生物學的劃分,主要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我們現在看到的銀杏就是植物界-裸子植物門-銀杏綱-銀杏目-銀杏屬下的成員,但是從銀杏綱這一級開始,下邊只有銀杏這一個單一的物種,其它成員已經在演化過程中全部滅絕了。
這是非常誇張的一件事情,銀杏綱在生物學分類上和哺乳綱就是同一等級的,但是哺乳綱下的物種就太過於豐富了,根據世界哺乳動物物種(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這本書2005年的資料顯示,哺乳綱下目前共有5686個物種,它們分屬於20個目、153個科、1229個屬下。而同級別的銀杏綱目前只有單一的一個物種-銀杏,這看起來是非常悲涼的。
銀杏最早出現在距今2.8億年的古生代,那個時候銀杏還擁有5個科至少20多個物種成員,在全世界範圍內除了兩個極地外都有分布,但是隨著地球環境變遷銀杏成員開始滅絕,到最後只在中國境內有分布,並且只存在單一物種,因此中國又被稱為銀杏的故鄉。對於這種史前物種是非常珍貴的的存在,它們在地球上演化的時間甚至要久遠於恐龍。
很可惜目前銀杏綱只存在一個物種它們在中國有三個主要的居群:東部居群(天目山附近);西南居群(貴州重慶一帶);南部居群(廣東廣西一帶)。當然這裡主要說的是銀杏的野外聚集地,但如果說人工「育種」的銀杏樹的確是滿大街都是,從南到北、從古至今。
雖然銀杏樹是非常珍稀的活化石物種,但是它們的個體數量非常多,為什麼說是瀕危物種?
這裡就要考慮到銀杏的繁殖方式了,它們自身而言是雌雄異株的,因此銀杏苗的「出生」是擁有雌雄親本的基因。雖然銀杏的壽命極長,甚至有上千年的古樹,但是它的成熟期卻非常漫長,因此銀杏樹在民間又被稱為「爺孫樹」,指的就是爺爺種樹,孫在才能「吃果」(果實生食有毒,需要加工製作後才可食用),整個成長曆程大約需要30年。
但是大街上的銀杏樹就並非如此了,這些銀杏樹大部分都是通過無性繁殖得來的,換一句話說就類似於克隆複製品,僅僅5年就可以,對於該種群的基因多樣性完全沒有任何貢獻。也就是說,你看到的看大街銀杏,它們甚至是來自於同一株野生銀杏。
因此可以說野生的銀杏依然是非常瀕危的物種,通過枝條扦插得來的銀杏個體對於該物種沒有任何貢獻。如果未來野生銀杏滅絕了,科學家丟失了它們的遺傳信息,那麼即使滿大街的銀杏樹也是毫無意義的。
最典型的就是香蕉,曾經的香蕉也是有很多物種的,甜的、酸的都有,當然對於人類來說更喜歡甜的軟糯的,最後就選擇了這個物種繁殖,但是它們一般都是無籽的無法自然結果,同樣未來保證香蕉的口味不變化,所有的香蕉樹都是「無性繁殖」而來,就是完全複製的。
如果自然界中出現一種專門感染它們的真菌或者病毒,那麼我們吃的香蕉就可能全軍覆沒,這並不是誇張歷史上的香蕉已經滅絕過一次了,我們現在吃的香蕉只不過是它的替代品。
因此可以說完全複製而來的銀杏樹對於它的野生種群完全沒有意義,會輕易地被自然所毀掉。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