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滿大街都是銀杏樹,為什麼銀杏比大熊貓還要瀕危?

2020-10-30 鍾銘聊科學

又到了賞銀杏的季節,無論你住在哪個城市,無論你在哪條街道,似乎走出家門沒多遠就會見到銀杏樹。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雖然銀杏樹滿大街都是,但實際上它們屬於瀕危物種,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銀杏

生物學上,按照生物的親緣關係遠近會將生物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等,而銀杏不僅沒有近親,就連遠親都沒有。銀杏是銀杏綱-銀杏目-銀杏科-銀杏屬-銀杏種的唯一生物,而其他綱則有許多生物,比如:提到鳥綱,全世界所有的鳥都是該類目之下。

銀杏屬於裸子植物,而裸子植物最早出現在約3億年前的二疊紀時期,由於這一時期地球所有大陸都聚集在一起,因此內陸比如今更乾旱,導致離不開水的蕨類植物逐漸失去原有的統治地位,而更加適應乾旱的裸子植物則取而代之。

在恐龍時期,銀杏就已經存在了,並且還有過許多其他親屬。只是在三疊紀末大滅跡,以及白堊紀末大滅絕中,由於地球環境突變,導致一大批不適應地球環境的裸子植物消失了,而銀杏綱更是損失慘重,目前該綱之中只有銀杏這一個物種,可謂是家業凋零。

幸運的是,銀杏這一物種壽命超長,目前最老的一株銀杏,據說已經活了12000多歲。憑藉著超長待機的特性,銀杏從遠古時期活到了現在,只是生存範圍不斷縮小,大約在500萬年前,銀杏從北美洲滅絕;大約在260萬年前,銀杏從歐洲滅絕,在冰河世紀時,全球幾乎所有的銀杏都滅絕了,只有我國地區存在著極為少量的銀杏,所以目前全世界所有的銀杏都是我國銀杏的後代。

雖然銀杏已經存在了上億年,但奇怪的是它們的身體體型似乎沒有發生較大的改變,如果你隨手撿到一片銀杏葉,對比上億年前,你會發現這兩個葉子的形態幾乎沒有變化,這也被稱為「演化停滯」。而我們知道,在上億年前,人類還不過是生活在樹上的靈長類,而如今已經演化出了文明。

銀杏為什麼是瀕危生物

我國東部,南部,以及西南部分地區在冰河世紀時充當了銀杏的避難所。在氣候逐漸恢復之後,在避難所的銀杏才逐漸恢復一定的數量。更加幸運的是,銀杏遇到了人類。

由於銀杏扇形的葉片,再加上抗病性特別強,幾乎很少有葉片會被害蟲吃掉;除此之外適應能力也非常強,在1945年廣島原子彈爆炸中,當地大部分生物都遭到毀滅,但有6株銀杏樹卻活了下來,並且活得很好,直到現在還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由於它們的這些特徵,使得人類特別喜歡它們,經常把它們作為綠化用樹,所以目前全世界都有它們的身影。

令人很難想像的是,雖然銀杏遍布全世界,但它們卻實實在在是瀕危生物。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在生物學中,判斷一個物種是否瀕危,要看它們在野生條件下的生長狀況。

然而通過對我國東部、南部、西南部地區的野生銀杏林查看發現,在野外已經有10年左右沒有發現天然更新的銀杏幼苗了,只有成年個體,這意味著銀杏後代幾乎以斷層式消失。因此它們的處境非常危險,屬於瀕危物種,而大熊貓則屬於易危物種,也就是說它們的處境比大熊貓還艱難。

科學家們判斷,導致銀杏幼苗沒有萌發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和銀杏共生的生物消失了。銀杏的果實有毒,然而曾經它們是恐龍的食物,恐龍可以將它們的種子帶到很遠的地方播種。而現如今,很少有其他生物會以它們的種子為食,導致它們傳播的較近。

而銀杏生活在森林之中,傳播的地方較近,意味著它們容易被母親的枝葉遮擋,接受不到陽光的照射,以至於無法萌發,或者萌發後無法存活。

所以,目前的野生銀杏,還需要人類的幫助才能繼續延續家族榮耀。

銀杏演化到死胡同了嗎?

儘管從外貌上看,銀杏與一億年前的銀杏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但科學家們通過現如今的銀杏545份樣本研究發現,銀杏的遺傳成分具有豐富的差異,這表示銀杏具有較大的進化潛力,而不是演化到了死胡同。

只是由於現如今以銀杏為食的生物走向了滅絕,導致自然界中它們的種子很難傳播的更遠。再加上銀杏的成長期非常長,大約需要20-30年左右才會結果(綠化帶的樹木通常會採用無性繁殖,結果時間提前許多),以至於現如今的銀杏很難競爭過目前的植物霸主被子植物。

但幸運的是它們遇到了人類,目前有一批植物學家正在努力保護它們的野外個體。

相關焦點

  • 滿大街的銀杏,為何瀕危程度比大熊貓還要高?
    ,在所有瀕危動物中,最著名的瀕危動物當屬於中國的國寶--大熊貓。誰能想到,滿大街的銀杏其實是一種瀕危物種誰能想到,滿大街的銀杏其實是一種瀕危物種>這種生物就是銀杏,說到銀杏很多人腦海裡面浮現的是滿大街都是,特別是一些公園、校園都種植有這種植物,到了秋天銀杏的樹葉會變成黃色非常美麗,就是這樣一種非常常見的植物,卻被列入瀕危物種,原因在於植物和動物不一樣,動物的珍稀程度取決於數量,數量幾乎是決定它是否成為瀕危物種的唯一標準,但是植物不一樣,植物是否被劃入瀕危物種,不只看它的數量多少,還要看這種植物基因豐富程度。
  • 滿大街的銀杏樹,到底瀕危在哪裡?
    小時候課本上說銀杏樹是活化石,說銀杏樹是比大熊貓還要瀕危重要的物種,但現在出門一看大街上、弄堂裡、學校周圍遍布著銀杏樹,那麼滿大街的銀杏樹到底瀕危在哪裡了?到底誰在說謊?很可惜目前銀杏綱只存在一個物種它們在中國有三個主要的居群:東部居群(天目山附近);西南居群(貴州重慶一帶);南部居群(廣東廣西一帶)。當然這裡主要說的是銀杏的野外聚集地,但如果說人工「育種」的銀杏樹的確是滿大街都是,從南到北、從古至今。
  • 滿大街的銀杏樹,為什麼要比大熊貓還瀕危?基因揭露古老秘密
    滿大街的銀杏樹,為什麼要比大熊貓還瀕危?基因揭露古老秘密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國家有著許許多多瀕臨滅絕的生物,比如說我們國家的國寶大熊貓,除了動物以外,也有很多瀕臨滅絕的植物,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銀杏樹,對此很多人都會不認同,因為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往往都能夠看到許多的銀杏樹,無論是在校園和子啊公元當中,都會有銀杏樹的身影,但是實際上,這生機勃勃的銀杏樹確確實實是瀕臨滅絕的物種。
  • 滿大街的銀杏,為何瀕危程度比大熊貓還高?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判斷一種生物是否瀕危,當然看的就是它的數量有多少了。大熊貓、雪豹等動物很少,所以是瀕危;然而我們平常隨處可見的銀杏,其實也是一種瀕危植物,甚至比熊貓還瀕危!這是什麼道理呢?或許對動物來說,從數量確實可以判斷它是否瀕危,但植物的生理構造和繁殖方式都和動物不同,所以並不能這樣簡單地來看。可以說,植物的基因多樣性越高,它的瀕危程度就越低。這就要涉及到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者之間的區別問題。大家對於一般動物的的繁殖方式都很熟悉,那就是需要兩性的生殖細胞形成受精卵才能產生新的生命,人類也是其中之一。
  • 滿大街的銀杏!怎麼就是瀕危物種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銀杏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樹種之一,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並且如今我們看到滿大街的銀杏樹,也是唯一古老的銀杏家族的倖存成員,所以如今的銀杏樹保留了億萬年前的植物模樣
  • 大街上隨處可見的銀杏,為什麼比國寶大熊貓還瀕危?
    為了更好地保護地球上的生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各種生物按照數量規模,棲息地大小,受威脅程度等多種因素,將物種編入9個不同的保護級別,滅絕風險從高到低分別是絕滅,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低危,數據缺乏和未評估。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評判標準,我國的大熊貓屬於易危生物,然而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銀杏樹卻被評為了瀕危生物,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滿大街可見的銀杏,怎麼就比大熊貓還瀕危?
    無論如何人們也不會把銀杏和瀕危聯繫在一起,畢竟在我們家樓下,道路兩旁,甚至是公園裡都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而且,許多地方還以銀杏作為景觀,專門種植了大片的銀杏林以供觀賞。似乎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將銀杏作為瀕危物種來對待。
  • 滿大街可見的銀杏,怎麼就比大熊貓還瀕危?這是在開玩笑嗎?
    無論如何人們也不會把銀杏和瀕危聯繫在一起,畢竟在我們家樓下,道路兩旁,甚至是公園裡都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而且,許多地方還以銀杏作為景觀,專門種植了大片的銀杏林以供觀賞。似乎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將銀杏作為瀕危物種來對待。
  • 中國獨有的銀杏,明明滿大街卻是極其珍稀物種?基因揭示古老秘密
    相信不少人在小學都學過一篇活化石的文章,而銀杏樹儼然就屬於活化石的一種。為什麼會將這樣一顆感覺處處可見的樹木歸結為活化石呢?要知道,化石几乎都是成千上百年,經過歲月的沉澱後,保留下的無生命體徵的東西。而銀杏樹儼然是一種「精力旺盛」的植物。
  • 滿世界都是銀杏樹,怎麼就成瀕危物種了?
    活化石銀杏樹,這我們從上小學起就知道這個梗了!現在的道路兩邊還有公園都有不少銀杏樹,每年秋天那金色銀杏葉都是攝影愛好者追求的目標。當然還有一個副產品就是銀杏果,不過這銀杏果的外皮卻又微毒,如果用手直接處理的話,搞不好弄到蛻皮,各位可要注意了!
  • 銀杏樹滿大街都是,為何還是瀕危物種?
    記得小時候,銀杏樹可是個稀罕物,上高中的時候有位校友贈送了母校一棵銀杏樹,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網上的資料顯示,銀杏樹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目錄》的一員,保護級別是瀕危。然而現如今,我們在大街小巷上就能看到銀杏樹,尤其在一些景點的街道兩邊,幾乎都是銀杏樹的身影!
  • 路邊的銀杏樹隨處可見,為什麼還成為瀕危物種?香蕉也是同樣
    ,其實我們常見的銀杏樹就是瀕危物種的一個,銀杏樹的歷史也是比較悠久的,已經有2億7000萬多年的歷史,比人類的起源還要早很多,它和恐龍屬於是同期的生物,但是在人類生活的影響,現在已經是面臨著生存的危機。
  • 銀杏樹是瀕危植物,為什麼銀杏樹隨處可見?
    銀杏,裸子植物,種子可食用,藥用,為瀕危植物,但是,銀杏樹卻隨處可見。上圖為道路邊隨處可見的銀杏樹在自然環境中,銀杏樹少之又少,很少有銀杏樹可以發芽後生長。但是,道路兩邊,房前屋後隨處可見銀杏樹,都是 扦插 ( 無性生殖 )而來的,對自然環境變化以及疾病的對抗能力非常弱,並且,在野外沒有人為幹預下發芽生長能力非常弱,雖然現在銀杏樹的數量非常多,但還是瀕臨滅絕。
  • 【生物多樣性】銀杏樹隨處可見,為什麼還被列為瀕危物種?
    今天的話題是:銀杏樹隨處可見,為什麼還被列為瀕危物種?     我們常用「金黃色」來形容秋天,是因為秋天會使很多樹葉變黃落地,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種樹就是銀杏樹。銀杏樹作為一種美麗的景觀樹如今已經比較常見,但為什麼還被列為瀕危物種呢?    在小學的語文教材中我們就了解到熊貓和中華鱘是動物界的活化石,植物界也有活化石,那就是銀杏樹。
  • 活化石銀杏樹隨處可見,為什麼生物學家說它是瀕危物種?
    千萬年不變的生物中有一種非常奇妙的,那就是銀杏樹。應該在很多人小的時候於課本上都看到過了關於描述銀杏樹的文章。文章中說銀杏樹是一種古老的物種,它們是從萬年前而來的。在這萬年的歲月之中,銀杏樹已經變得非常稀少了,異常的珍貴。然後一下課走出教室門口的你就看到了外面一叢叢的銀杏樹,這時你不禁疑惑,為什麼老師說銀杏樹非常少呢?難道是只剩下我們學校這幾顆嗎?
  • 銀杏屬於瀕危植物,為何在很多公園都有?基因測序告訴你答案!
    銀杏在世界自然保護名錄中屬於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也是我國獨有的植物。我們經常在公園或者馬路邊看到的銀杏,基本上都是通過人工培育(無性繁殖)得到的,基因測序表明,世界其他地方的銀杏幾乎都來自於浙江省天目山,現有銀杏已經失去了基因的多樣性,屬於孑遺物種,自然繁衍下去大概率會滅絕。
  • 孝昌山村現奇景:小銀杏樹似籬笆 圍滿大銀杏樹(圖)
    山坡靠東邊的一棵杏樹主幹四周,密集地長滿了一人多高的小銀杏樹。通訊員 宋俊初 攝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宋俊初 閔傑)11月12日上午,孝昌縣小悟鄉大悟村陳灣採風的攝影愛好者發現,該灣北邊山坡下有幾棵粗大的銀杏樹,樹冠上金黃色的銀杏葉遠遠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當大家帶著長槍短炮走進拍攝時,發現這裡的幾棵銀杏樹主幹四周長滿小銀杏樹,像籬笆似的護衛著主幹。
  • 滿大街銀杏樹,為何就成了瀕危物種?DNA揭示驚人事實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大家總是喜歡在銀杏大道上拍照,攝像,那種意境拍出的特別美,那你知不知道銀杏樹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物種那,你肯定很疑惑,畢竟這種滿世界都有的銀杏樹咋可能滅絕,一起來瞅瞅。雖然現在遍地都銀杏樹,但這些都是扦插繁殖和移栽得來的,而且大家出門旅遊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野外很少有成片銀杏,非常的少,還都是上年齡的,這個狀況其實就能說明什麼了,因為一個物種是否瀕危看它的種群年齡分布就知道了,如果成片都是上年齡的大樹,這種物種可能就要面臨分別了,當然了基因多樣化也是一方面。
  • 北京最古老銀杏樹都在哪裡?賞銀杏一定要去(組圖)
    如果想感受被金色「包裹」的感覺,不妨將自己置身於銀杏林:郊釣魚臺國賓館東側的銀杏林、阜外大街的銀杏林行道樹、園博園的銀杏大道、地壇東門的銀杏林、奧體中心西側北辰大街廣場的銀杏林、西單文化廣場的銀杏林……都會令您如願以償;如果想觀賞滄桑厚重絢麗繽紛的黃色,不妨來一次探幽尋古,潭柘寺、大覺寺、五塔寺的古銀杏樹絕對能帶給您一種別樣的感覺。
  • 銀杏樹已成為綠化樹,為何它們還是瀕危物種?
    如果現在告訴小學生如今許多城市的道路兩邊都種有銀杏樹,不再成為罕見的樹種,估計很多小學生都難以置信,因為這與他們在小學課本上獲得的知識似乎完全相反。不僅僅是小孩子迷惑,很多成年人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從小我們就知道銀杏樹是珍稀的活化石,可為什麼現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銀杏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