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屬於瀕危植物,為何在很多公園都有?基因測序告訴你答案!

2020-10-18 艾伯史密斯

銀杏在世界自然保護名錄中屬於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也是我國獨有的植物。我們經常在公園或者馬路邊看到的銀杏,基本上都是通過人工培育(無性繁殖)得到的,基因測序表明,世界其他地方的銀杏幾乎都來自於浙江省天目山,現有銀杏已經失去了基因的多樣性,屬於孑遺物種,自然繁衍下去大概率會滅絕。


銀杏起源

銀杏是一種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沒有果實包裹,在生物學上這是一種相對古老的門類,裸子植物最早出現於3.9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來很多裸子植物進化為被子植物,目前被子植物的適應性最強,種類最多。

銀杏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45億年前的石炭紀,恐龍這時候剛登上歷史舞臺,植物界還是裸子植物的天下,化石顯示,在大約1.8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銀杏幾乎遍布整個地球,成為食草動物的重要食物之一。

但是在大約200萬年前,全球進入了冰川期,銀杏也在這時候大規模滅絕,最後只在中國境內留下少數的種群。而且難得的是,銀杏在2億多年的歷史中,幾乎沒有突出的進化,這在生物學中是極為罕見的,所以銀杏被稱作活化石,銀杏葉有著漂亮而優美的弧線,成為一種觀賞性極高的植物。


銀杏的基因測序研究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團隊,與浙江大學的團隊,以及華大基因研究院,在2016年合作對全球51個種群的545顆銀杏樹進行基因組測序,這545顆銀杏樹都是精心挑選的大型銀杏樹,來自9個國家和51個地區,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9月13日的《nature》雜誌上,我來列舉幾個結論:

1、446顆中國銀杏樹中,有三個主要的進化分支,他們之間有著顯著的遺傳差異。

2、現階段銀杏在中國主要有三個種群,分別是東部種群(浙江天目山為代表)、西南種群(貴州務川、重慶金佛山為代表)、南部種群(廣東南雄、廣西興安為代表),其他種群均是這三個種群的混合。

3、全球其他地方的銀杏,幾乎都來自於中國東部種群,比如日本、歐洲的銀杏都是來自於中國的浙江天目山種群。

4、銀杏野生種群大多不在自然保護區內,近十年的監測發現,幾乎從未見過野生銀杏的幼樹。

以上四點其實已經說明了銀杏多樣性的缺乏,我們在公園或者路邊看到的銀杏樹,都是人工通過無性繁殖培育的;甚至你在某些農村看見年齡上百年的銀杏樹,很可能也是古人通過移栽得到的,屬於移栽地的銀杏種群。

本質上說,我們見到的所有銀杏都是孑遺物種,失去了基因的多樣性,這樣的物種會逐漸衰退,如果任其自然繁衍下去,最終大概率會滅絕,類似的孑遺物種還有我國的大熊貓、麋鹿、水杉等等。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滿大街的銀杏,為何瀕危程度比大熊貓還要高?
    >這種生物就是銀杏,說到銀杏很多人腦海裡面浮現的是滿大街都是,特別是一些公園、校園都種植有這種植物,到了秋天銀杏的樹葉會變成黃色非常美麗,就是這樣一種非常常見的植物,卻被列入瀕危物種,原因在於植物和動物不一樣,動物的珍稀程度取決於數量,數量幾乎是決定它是否成為瀕危物種的唯一標準,但是植物不一樣,植物是否被劃入瀕危物種,不只看它的數量多少,還要看這種植物基因豐富程度。
  • 滿大街銀杏樹,怎麼就成瀕危物種了?基因測序揭示驚人事實
    銀杏屬於落葉喬木,是裸子植物,壽命可達3000年以上,由於它樹形高大,,以及華大基因研究院,對全球51個分布的銀杏種群採樣了其中545個研究樣本,進行基因測序,試圖揭示這些種群之間的關係!基因測序顯示,全世界的銀杏都來自浙江天目山地區,這表示可能不是遣唐使帶入日本,而是來自日本的僧侶,因為浙江天台國清寺一直就有和日本交流的悠久歷史,鑑真東渡日本前就曾朝拜國清寺,日本留學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經,師從道邃學法,回國後在日本比睿山興建沿歷寺,創立日本天台宗,後尊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為祖庭。
  • 滿大街可見的銀杏,怎麼就比大熊貓還瀕危?
    無論如何人們也不會把銀杏和瀕危聯繫在一起,畢竟在我們家樓下,道路兩旁,甚至是公園裡都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而且,許多地方還以銀杏作為景觀,專門種植了大片的銀杏林以供觀賞。似乎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將銀杏作為瀕危物種來對待。
  • 滿大街可見的銀杏,怎麼就比大熊貓還瀕危?這是在開玩笑嗎?
    無論如何人們也不會把銀杏和瀕危聯繫在一起,畢竟在我們家樓下,道路兩旁,甚至是公園裡都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而且,許多地方還以銀杏作為景觀,專門種植了大片的銀杏林以供觀賞。似乎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將銀杏作為瀕危物種來對待。
  • 大街上隨處可見的銀杏,為什麼比國寶大熊貓還瀕危?
    為了更好地保護地球上的生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各種生物按照數量規模,棲息地大小,受威脅程度等多種因素,將物種編入9個不同的保護級別,滅絕風險從高到低分別是絕滅,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低危,數據缺乏和未評估。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評判標準,我國的大熊貓屬於易危生物,然而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銀杏樹卻被評為了瀕危生物,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滿大街的銀杏,為何瀕危程度比大熊貓還高?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判斷一種生物是否瀕危,當然看的就是它的數量有多少了。大熊貓、雪豹等動物很少,所以是瀕危;然而我們平常隨處可見的銀杏,其實也是一種瀕危植物,甚至比熊貓還瀕危!這是什麼道理呢?或許對動物來說,從數量確實可以判斷它是否瀕危,但植物的生理構造和繁殖方式都和動物不同,所以並不能這樣簡單地來看。可以說,植物的基因多樣性越高,它的瀕危程度就越低。這就要涉及到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者之間的區別問題。大家對於一般動物的的繁殖方式都很熟悉,那就是需要兩性的生殖細胞形成受精卵才能產生新的生命,人類也是其中之一。
  • 滿世界都是銀杏樹,怎麼就成瀕危物種了?
    現在的道路兩邊還有公園都有不少銀杏樹,每年秋天那金色銀杏葉都是攝影愛好者追求的目標。當然還有一個副產品就是銀杏果,不過這銀杏果的外皮卻又微毒,如果用手直接處理的話,搞不好弄到蛻皮,各位可要注意了!但這種司空見慣的綠化樹木跟瀕危似乎完全對不上號,畢竟是在是太多了,你要多少顆都可以,搞綠化的公司還求著你訂購,但很多朋友都認為,從二疊紀起銀杏就已經開始存在,到現在銀杏已經進入了進化的末端,未來等待銀杏的唯一結局是滅絕
  • 明明滿大街都是銀杏樹,為什麼銀杏比大熊貓還要瀕危?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雖然銀杏樹滿大街都是,但實際上它們屬於瀕危物種,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銀杏是銀杏綱-銀杏目-銀杏科-銀杏屬-銀杏種的唯一生物,而其他綱則有許多生物,比如:提到鳥綱,全世界所有的鳥都是該類目之下。
  • 植物所合作揭示活化石銀杏的種群進化歷史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葛頌團隊2016年首次與浙江大學傅承新-趙雲鵬團隊、華大基因研究院三方合作聯合發表了銀杏基因組草圖。此次三個團隊再次合作,通過對全球採樣的545個銀杏基因組重測序揭示了活化石銀杏種群進化歷史、避難所及進化潛力。
  • 幾近滅絕的銀杏為何能延續至今?
    一開始銀杏樹只落下零星的幾片葉子,之後突然間整條街道都鋪滿了金黃的扇形葉片。不過,科學家們發現全球各地的銀杏樹落葉的時間有越來越晚的趨勢,可能是氣候變化的跡象。  「人們會問我們,『我應該什麼時候出來看銀杏葉?』
  • 商周時期就有種植,如今成秋季觀賞物種,網友:為何成瀕危物種
    秋季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植物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葉子會發生著比較大的變化。最為有名的就是秋季的楓葉,楓葉紅於二月花,想必就是最好的形容了。幾百年的老楓樹記錄著人類演變的歷史,從它粗糙的樹皮上能發現不少歷史痕跡。這些古老的樹木記錄著很多的故事,每一棵樹木都有一段故事被記錄下來,它們自然也成為一種保護植物。
  • 滿大街的銀杏!怎麼就是瀕危物種了?
    確實在如今我們很多城市,我們都可以看到銀杏樹,並且一到秋季的時候,大家就將銀杏樹的落葉轉化成「風景」,所以銀杏樹還是備受大家的關注和喜愛。滿大街的銀杏,怎麼就是瀕危物種了?銀杏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系中國特產(中國特有),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狀態的樹木,所以分布區域非常的少,雖然如今國外的地區也有,但是大多數都是打造園林為主,並不是真正的生長區域。同時銀杏的生長速度非常慢,一般要在生長到20年以後才開始結實。所以這其實也是上面該物種「瀕危」的原因之一。那這種樹木到底有什麼作用呢?整個銀杏樹可以說都是「寶」。
  • 跟拍植物016:銀杏
    ;常見的裸子植物"那裡這樣介紹銀杏: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早在2億多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現了,被稱為"活化石"。關於銀杏,以下幾點需要知道。(1)它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我國特產。(2)雌雄異株,雌株只開雌花,雄株只開雄花。(3)雄球花(小孢子葉球)為葇荑花序,雌球花(大孢子葉球)頂端分叉,有2個胚珠。(4)1朵雌花實際上只是2枚裸露在外的胚珠,受精以後可以發育成2顆種子,但通常只有1個成熟。
  • 滿大街銀杏樹,為何就成了瀕危物種?DNA揭示驚人事實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大家總是喜歡在銀杏大道上拍照,攝像,那種意境拍出的特別美,那你知不知道銀杏樹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物種那,你肯定很疑惑,畢竟這種滿世界都有的銀杏樹咋可能滅絕,一起來瞅瞅。雖然現在遍地都銀杏樹,但這些都是扦插繁殖和移栽得來的,而且大家出門旅遊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野外很少有成片銀杏,非常的少,還都是上年齡的,這個狀況其實就能說明什麼了,因為一個物種是否瀕危看它的種群年齡分布就知道了,如果成片都是上年齡的大樹,這種物種可能就要面臨分別了,當然了基因多樣化也是一方面。
  • 為何要基因測序?從猩猩得麻風病說起,論哺乳動物基因庫的必要性
    該項目圍繞著哺乳動物,將展開全面的基因測序、破解DNA基因的遺傳密碼!也是生命科學中,有史以來的最大的一次基因測序工作,他們的目標不僅鎖定了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的基因,甚至包括了跨越1.1億年,地球上所能獲得的進化物種。聊起基因、DNA和突變,它就像造物主掌控這個世界的生命密碼本。
  • 廣東野生珍稀瀕危植物生存鏡像側記
    一個物種改變一個民族,一個基因影響一個國家。地球上每一個物種的消失,就等於一種獨特資源的絕對遠去,並終將可能引發另外10-30種生物的生存危機。為挽救這場危機,一群「護花使者」正在用生命展開一場保護瀕危植物生命的賽跑。
  • 2.7億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的銀杏 靠這種「神力」存活至今
    經歷大滅絕、被子植物崛起 銀杏2.7億年屹立不倒倖存至今   從事銀杏研究20多年的揚州大學教授王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銀杏等裸子植物出現之前,陸地上主要分布著早期維管植物,例如石松綱、楔葉綱、真蕨綱、種子蕨、科達目植物,以及種子植物的祖先——前裸子植物等。
  • 銀杏樹滿大街都是,為何還是瀕危物種?
    記得小時候,銀杏樹可是個稀罕物,上高中的時候有位校友贈送了母校一棵銀杏樹,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網上的資料顯示,銀杏樹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目錄》的一員,保護級別是瀕危。然而現如今,我們在大街小巷上就能看到銀杏樹,尤其在一些景點的街道兩邊,幾乎都是銀杏樹的身影!
  • 滿大街的銀杏樹,為什麼要比大熊貓還瀕危?基因揭露古老秘密
    滿大街的銀杏樹,為什麼要比大熊貓還瀕危?基因揭露古老秘密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國家有著許許多多瀕臨滅絕的生物,比如說我們國家的國寶大熊貓,除了動物以外,也有很多瀕臨滅絕的植物,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銀杏樹,對此很多人都會不認同,因為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往往都能夠看到許多的銀杏樹,無論是在校園和子啊公元當中,都會有銀杏樹的身影,但是實際上,這生機勃勃的銀杏樹確確實實是瀕臨滅絕的物種。
  • 美食博主摘瀕危植物煮泡方便麵,該不該對他「窮追猛打」?
    最近,就有人因為食材「太獨特」攤上了事——美食博主「野食小哥」,因為在海拔4500米的戶外採摘瀕危植物雪兔子煮方便麵,陷入輿論漩渦。雖然他已刪博道歉,但植物學家的一句「我們連標本都捨不得採」,讓很多網友覺得此事不能就這麼算了。「沒人告訴,誰知道這是瀕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