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兩衛星發射三度延期 升空後繞臺兩次仍失聯

2021-02-24 海外網

作者 | 朱惠悅

圖源:Space X YouTube頻道

由臺灣研發的「飛鼠」衛星、「玉山」衛星升空時間一拖再拖,直至1月24日晚23時於美國卡納維爾角基地升空。但當衛星於25日10時和晚間20時各通過臺灣上空一次時,臺灣基地臺都沒收到衛星傳回信號。臺「太空中心」解釋,可能是衛星信號接收盤架設角度不對或電力不足,將再度嘗試。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太空中心」研發的這兩顆衛星,分別命名「飛鼠」、「玉山」,使用臺科技部門、教育部門高教深耕等計劃經費,每顆斥資逾千萬元(新臺幣)。「飛鼠」用於觀測電離層電子濃度,偵測地面無線電通訊受幹擾情形,有助改善GPS誤差,提升行動導航功能,「玉山」的功能設計在於追蹤全球船隻航行軌跡,增進交通安全。

兩衛星發射過程一波多折,原定21日晚間發射,但先後因火箭安全檢查期程延後、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發射場天候不佳等因素,一連延期三次,終於在24日發射升空。據臺媒報導,兩顆衛星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141顆衛星一起由美國火箭公司SpaceX的火箭「獵鷹九號」搭載升空,發射後一小時,衛星即在525公裡高空處脫離火箭,從休眠狀態啟動,陸續部署到軌道。

根據臺「太空中心」計算軌道運行時間,兩顆衛星25日上午10時首度通過臺灣上空,但臺灣基地臺並沒有收到信號;25日晚20時再度通過,臺學研團隊再次嘗試與他們產制的衛星聯絡仍收不到信號。但臺「中央大學」團隊堅稱,他們發現有些國外接收站收到臺灣兩顆衛星信號,證明衛星們「還活著」。

臺「太空中心」主任林俊良解釋,耳朵正對著喇叭時聽得最清楚,收不到衛星信號可能是臺灣接受衛星信號的盤面沒有完全面向衛星,或是衛星在太空還轉得不夠久,上頭太陽能電池還沒吸收足夠太陽能,以致電力微弱。此外,立方衛星體積小,較難從地面捕捉行蹤。林俊良表示,將再次與衛星聯絡,期待能收到回音。

「極可能泡湯哎。」「不會打水漂了吧。」島內網友熱議:「一發射就失聯,相關單位應該介入調查。」「臺灣放衝天炮挺拿手的。」「這次一顆火箭送上143個衛星,該不會只有臺灣的兩顆不行吧?」「浪費錢,還不如飛天掃帚。」「把這錢省下來給學生請好老師吧!要不,補貼健保也可以。」

來源 | 海外網

編輯 | 郝   洋

相關焦點

  • 在美國升空的兩顆臺灣衛星,失聯了
    但當衛星於25日10時和晚間20時各通過臺灣上空一次時,臺灣基地臺都沒收到衛星傳回信號。臺「太空中心」解釋,可能是衛星信號接收盤架設角度不對或電力不足,將再度嘗試。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太空中心」研發的這兩顆衛星,分別命名「飛鼠」、「玉山」,使用臺科技部門、教育部門高教深耕等計劃經費,每顆斥資逾千萬元(新臺幣)。
  • 臺灣好不容易發射的衛星,失聯
    由臺灣研發的「飛鼠」衛星、「玉山」衛星升空時間一拖再拖,直至1月24日晚23時於美國卡納維拉爾角基地升空。但當衛星於25日10時和晚間20時各通過臺灣上空一次時,臺灣基地臺都沒收到衛星傳回信號。臺「太空中心」解釋,可能是衛星信號接收盤架設角度不對或電力不足,將再度嘗試。
  • 臺灣衛星好不容易上了天,突然就「沒影」了
    圖源:Space X YouTube頻道報導稱,兩衛星發射過程一波多折,原定1月21日晚間發射,但先後因火箭安全檢查期程延後、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發射場天候不佳等因素,一連延期三次,終於在24日發射升空。這兩顆衛星與其他國家141顆衛星一起由美國火箭公司SpaceX的火箭「獵鷹九號」搭載升空。
  • 解放軍軍機再繞臺 日本派F-35戰機緊急升空攔截
    臺媒稱,解放軍軍機繞臺期間,日本派出F-35軍機升空攔截。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解放軍運8型機18日上午執行遠海長航,由巴士海峽經宮古海峽飛返原駐地。原本在臺立法機構的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立即請假,前往衡山指揮所「聽取海、空情報告」。至於日本方面的反應,臺媒稱,解放軍軍機繞臺期間,日本派出F-35軍機緊急升空攔截。
  • 臺灣發射「福衛七號」衛星,臺當局官員吹噓「徵服宇宙」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尹豔輝】臺灣「福衛七號」衛星25日在美國發射,在衛星發射前,臺當局「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24日晚間在社交網站「臉書」發文稱,「這次真的『徵服宇宙』了!」有島內網友不以為然,稱「基層民眾過的不好,還要花錢搞太空?!」
  • 延期兩年多!NASA電離層研究衛星ICON終於成功發射升空
    延期兩年多!NASA電離層研究衛星ICON終於成功發射升空  Connor Feng • 2019-10-12 17:19:24 來源:前瞻網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嫦娥5號發射的一個彩蛋,讓臺灣「高潮」了?
    當時我們在黃海海域以德渤3號抬浮力打撈工程船為平臺,使用長徵十一號HY2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了「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的9顆衛星。只因一條分享消息的微博特別標註「從中國臺灣島上空飛過」,臺媒就認為「明顯對臺有挑釁意味」,綠營「立委」林俊憲甚至污衊大陸將「火箭」與「飛彈」連結,藉以「恐嚇」臺灣民眾。
  • 「福衛5號」升空 開啟臺灣太空計劃新紀元?
    「福衛5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由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的火箭獵鷹9號承載發射升空。「福衛五號」進入預定太空軌道後,將接替已於去年8月退役的「福衛二號」,沿太陽同步軌道運行,每2天繞過臺灣一次,拍攝高解析衛星影像,用於防災勘災、安全、科技、環境監控、人道救援及學術研究等用途。對於臺灣來說,「福衛5號」升空最大的意義是其拍攝影像的「光學遙測酬載」(CMOS)是百分百臺灣自製,代表臺灣有能力自製先進衛星。
  • 阿聯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日本種子島發射升空,曾兩次推遲發射
    阿聯的火星探測器「希望號」(Hope),於日本南部的太空中心發射升空(網絡圖片)日前因為天候不佳兩度延後升空的阿聯的火星探測器「希望號」(Hope),於日本當地時間上午6時58分已從日本南部的太空中心發射升空,預計將於2021年2月開始環繞火星軌道運行。
  • 福衛五號發射成功 臺「科技部長」陳良基感動拭淚
    衛星發射成功後,臺「科技部長」陳良基(右)進入中控室檢視通聯情況。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衛星發射成功後,太空中心同仁等待第一次通聯情況。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5、4、3、2、1,發射!」搭載著福衛五號的SpaceX公司獵鷹九號火箭,於臺灣時間8月25日凌晨2時51分,於美國范登堡基地發射。火箭升空後,位在臺灣新竹實驗研究院臺灣太空中心的衛星操控中心,現場約300人同時掀起一片歡呼聲,據傳連「科技部長」陳良基也拭淚。
  • 臺首顆自製衛星將於8月發射
    分析認為,臺灣雖然聲稱該衛星是民用,主要用於遙測,但它具有軍事用途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臺「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張桂祥29日稱,「福衛五號」是臺灣首枚自主發展的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歷經6年研發,總經費達56.59億元新臺幣。「福衛五號」重450公斤,為八角柱形,高2.8米。該衛星原計劃去年發射,但因為美國SpaceX公司發生火箭爆炸事故,發射延後超過8個月。
  • 在美發了顆衛星後,臺當局尬吹:這次真的徵服宇宙了
    升空後不久傳回的首批遙測影像卻被發現模糊不清,島內網友嘲諷是「太空垃圾」。臺灣「福衛七號」衛星25日在美國發射,在衛星發射前,臺當局「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24日晚間在社交網站「臉書」發文稱,「這次真的『徵服宇宙』了!」有島內網友不以為然,稱「基層民眾過的不好,還要花錢搞太空?!」
  • 我國首顆觀日衛星將攜三臺太陽望遠鏡明年升空
    所以,對太陽的觀測和研究也是很重要的科學議題,美俄兩個航天大國早就對太陽進行了一些觀測研究,美國2018年8月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就是一顆繞太陽運行的衛星
  • 臺媒:臺軍F-16失聯後,大陸與韓日船艦在臺東部海域出沒
    臺媒19日消息稱,臺灣花蓮空軍基地一架F-16戰機17日晚間起飛後失聯,事發後,臺海軍監測到韓國、日本及中國大陸船艦出沒東部海域,其中中國大陸船隻為海洋調查船「海大號」。▲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花蓮空軍基地一架F-16單座戰機17日晚間起飛後即在花蓮外海8海裡處失聯,駕機飛行員蔣正志至今下落不明,海、空至今持續搜救。
  • 臺灣「福衛五號」在美國發射成功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臺灣當局就提出了一個「五年衛星發展計劃」,並在1988年11月由臺「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成立了「臺灣人造衛星發展及應用研究小組」,委派成功大學航空太空研究所牽頭進行研發工作。1989年10月,臺灣當局批准了「發射衛星計劃」,包括研製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兩個部分,預算撥款100億新臺幣。但此計劃中運載火箭部分遭到美國的反對。
  • 臺灣花蓮地震致4死145人失聯 2名大陸遊客受傷
    中新網2月7日電 2月6日23時50分,臺灣花蓮縣附近海域(北緯24.13度,東經121.71度)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臺灣「中央社」報導的最新災情指出,地震造成4棟建築物倒塌,4人死亡,225人受傷、145人失聯。中時電子報報導稱,有2名大陸遊客受傷。臺灣花蓮近海2月6日23時50分發生芮氏6.0級地震。
  • 人類到底能不能移民火星,地了解這三點
    #宇宙生活指南#近兩個月,各國相繼發射火星探測器,先是阿聯希望號升空,緊接著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在經2000多秒高空飛行後,將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計軌道,正式拉開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的序幕。而美國毅力號也在多次延期後成功發射,使火星一度成為今年深空探索的重要目標。
  • 我國第二枚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在7月2日發射升空
    記者1日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第二枚長徵五號運載火箭1日下午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開始加注推進劑,按計劃,火箭將在7月2日發射升空。這是繼2016年11月首飛之後,長徵五號的第二次太空之旅。這次長徵五號上天要幹什麼?和首飛相比有哪些新亮點?未來還有哪些計劃?為什麼「胖五」發射這麼受關注?
  • 嫦娥三號攜「玉兔」發射升空
    嫦娥三號攜「玉兔」發射升空 (22/40)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