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幻電影《星際穿越》,這其中有哪些科學方面的謬誤?

2020-12-04 科技雜壇

《星際穿越》是一部高水平科幻電影,很多情節看起來很是「高大上」,極具物理理論的科幻色彩,符合最新科學對於宇宙奧秘的認知,比如地球枯萎病、引力異常的效應、米勒星球的巨浪、蟲洞穿越的猜想、穿越黑洞、五維空間……但電影總會有些漏洞,我們來看看那些不合理的地方吧。

第一點,飛船的信息傳輸。片中有個情節:NASA的教授提到47年前有蟲洞出現在木星附近,隨後NASA派出了12名太空人穿越蟲洞去尋找宜居的星球,後來通過太空人傳回的消息得知有3顆疑似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這個情節中讓人最摸不透的是,這12名太空人是怎麼把信息傳回地球的。就算通過蟲洞能夠實現信息傳輸,飛船上的太空人因受限於飛船上設備功率的問題接收來自地球的信號都已經很困難,他們是如何將信息發送出去的?更何況片中與主角同行的黑人教授也提到「蟲洞只能單向傳輸數據,所以我們只能接收來自地球的信息但卻不能發送。」

第二點,並不存在的行星。在片中主角來到了一顆名為Miller的行星,這顆行星以非常近的距離圍繞著巨型黑洞做公轉運動。根據相對論效應,在接近黑洞時確實會出現時間變慢的現象。這顆行星上的一小時相當於地球上的7年時間左右,要達到這麼巨大的時間膨脹,這顆行星可以說是緊貼著黑洞了。但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出現,如此巨大的黑洞還要和它靠的如此近,這顆行星早就應該崩塌瓦解被吸入黑洞之中。(歡迎大家來閱讀我的文章,我們每天會分享不一樣的新鮮內容,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您關注我們的百家號,大家有什麼寶貴意見,請在文章下面評論哦。)

第三點,一直漂浮的飛船殘骸。在片中主角所乘坐的飛船在爆炸後它的殘骸一直安靜的漂浮在太空中,這是一處較為明顯的錯誤。宇宙是真空無阻力的環境,這些爆炸後飛出的殘骸應該會一直向外飛去而不是靜止地漂浮。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星際穿越》還是一部較為嚴謹的科幻片,值得一看。(歡迎大家來閱讀我的文章,我們每天會分享不一樣的新鮮內容,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您關注我們的百家號,大家有什麼寶貴意見,請在文章下面評論哦。)

《星際穿越》本身就是一部科幻片,應該允許科學家、藝術家們大膽幻想,而不是去吹毛求疵。就像《西遊記》一樣,內中上天入地、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火眼金睛等等,也都是「違背科學」的,但是正是由於有這些幻想,才讓我們有追求未來美好生活的夢想,而且現今的科技已逐步在實現這些夢想。所以,要有幻想才有未來。

相關焦點

  • 《星際穿越》一部講述太空的科幻電影卻最像科學理論的紀錄片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電影是一部2014年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許多人看到這部電影的開頭就有種看不下去的感覺,但是為什麼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會高到9.2分呢?《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星際穿越》這部電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麥可·凱恩主演。
  • 電影《三體》能否超越《星際穿越》成為科幻片中的經典?
    《星際穿越》熱映的時候,曾經有媒體採訪到了《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劉慈欣表示《星際穿越》的很多情節他看不懂,為什麼五維空間是那樣的?為什麼人能完整無缺的進入黑洞?為什麼那個星球上時間過得那麼慢?相信很多《星際穿越》的觀眾看過影片之後都有很多的懵懂,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星際穿越》是科幻電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在當前的科幻電影之中絕對可以列入三甲之列。
  • 《星際穿越》中的科學與幻想
    《星際穿越》因為眾多科學家的參與,以科學的態度儘可能準確展示出一幅奇異而壯觀的宇宙景象,必將成為科幻作品的新標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肖恩·卡羅爾(Sean Carroll)說,《星際穿越》上映後,就連在撲克牌桌旁邊玩牌的陌生人都會過去找他詢問有關蟲洞和相對論的問題。觀眾們對於其中涉及的有關物理學的疑問顯然遠遠超過了對電影自身劇情的關注,這並不奇怪,因為這可能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部基本忠實地展現宇宙中各種奇妙的天體現象的電影,想要理解這部電影需要大量的物理學知識。
  • 從星際穿越到流浪地球,一部成功的科幻電影需要哪些元素?
    01 星際穿越——人類種族的"Plan B"電影《星際穿越》《星際穿越》是一部兼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科幻電影,故事的背景是很多年後,地球上的植物都得了"黑死病",隨著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面臨著物種滅絕的威脅,這時候科學家開啟了人類種族的"Plan
  • 科幻電影中有哪些科學元素是真實存在的?
    自《星際穿越》、《回到未來》等多個以科技為主題的電影熱映以來,人們對電影中的科學的探討就從未停止,這些科學元素是真實存在的嗎?是電影先於科學還是科學先於電影?也許這都不重要,至少,我們一直走在前進的路上。
  • 《星際穿越》:諾蘭對一部46年前科幻電影的「回答」
    關於科學探求的原動力和真實目的的探索,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人類自我認知的最單純定義。微觀上的量子,宏觀上的宇宙,讓當前人類在蒼穹環宇面前,只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慢慢長路」上的,上下求索者。近日著名導演諾蘭的經典之作《星際穿越》全國重映,這部首發於2014年,描述未來世界裡,人類探索太空的電影,是近年來世界影壇少有的科幻巨製。
  • 《星際穿越》影院重映:一部科幻電影,為何會讓你淚流滿面?
    其中,就有《星際穿越》。這是一部讓很多人刷過多次的電影。在當下全球知名的電影導演當中,克里斯多福·諾蘭是一個永遠無法忽視的存在。雖然,「大師」這樣的稱謂放在諾蘭身上還存在爭議,但他執導的電影作品中的確有不少堪稱「神作」。
  • 科幻經典《星際穿越》:科幻電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引語:科幻電影《星際穿越》是科幻電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電影的科幻部分非常「硬」,涉及到前沿的物理科學理論,比如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等理論,並在此基礎上為觀眾展示了眾多最神奇的物理現象,比如黑洞,比如時間不均勻,比如引力效果等等。電影不僅僅是單純地講科幻,如果那樣,整部電影就太無趣了。
  • 電影《星際穿越》中若干有趣的科學故事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導演的科幻佳作《星際穿越》(Interstellar)近日重新上映。電影精彩自不必多說,電影裡諸多有趣、硬核的科學細節也值得反覆推敲,細細品味。一起來看看電影裡一些有趣的科學故事吧。
  • 為什麼說電影《星際穿越》是科幻神作?看完這張照片你就明白了
    2014年由諾蘭拍攝的《星際穿越》一經上映,就迅速吸引了一大波科幻迷。目前,《星際穿越》豆瓣評分9.3分,IMDb評分8.6分,遠遠的超越了其他科幻電影。那麼,為什麼《星際穿越》如此受歡迎呢?下圖是在《星際穿越》中出現的代號為「卡岡圖雅」的黑洞模型。
  • 超好看的硬科幻電影有哪些?月球、降臨、星際穿越、地心引力
    硬科幻的意思是什麼?有什麼要求?所謂硬科幻是要求立足現有科學技術成果進行完備推演的可能未來以及過去的科技,對於人類形態、社會生存、自然環境的重大影響力和交互作為重點的科幻作品。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月球》
  • 細說《星際穿越》:5年多過去,它仍舊是最好的科幻電影
    所以從這一點上說,《星際穿越》取得了全方位的成功。 作為一部科幻電影,擁有令人驚豔的鏡頭畫面和配樂的同時又不沉溺於情節邏輯,充滿情感與能量卻不顯得冗長沉悶。《星際穿越》結合了它的長處與不足,優秀的電影敘事和大膽的奇思妙想將你推入其宏大且可信的架構中,在講述了對宇宙思索的同時,也在探索人類之間親密感情,所以這稱得上是諾蘭一部現象級的神作。
  • 同樣是「硬」科幻,《流浪地球》比《星際穿越》差多少?
    諸如硬核科幻這些好萊塢擅長的領域,國產電影絕少嘗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電影技術上的不成熟,一方面是對這種題材類型影片的不擅長。雖然《流浪地球》在國內電影史上取得了開拓性的成功,但是如果把《流浪地球》和頂級的「硬核」科幻放在一起時,究竟還有多少差距呢?這一點,我們可以拿《流浪地球》和近日重映的,好萊塢頂級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做一下對比。
  • 《星際穿越》穿越了哪些"燒腦"科學
    本月12日,「燒腦」大片《星際穿越》在中國上映,一路票房飆紅,口碑爆表,並引發影迷「惡補」物理課本的熱潮。  與此前同樣由諾蘭執導的《盜夢空間》相比,《星際穿越》並沒有沿襲上一部電影的爆棚想像力,而是專門聘請來霍金的好友、天體物理學領域權威——基普·S·索恩(Kip Stephen Thorne)作為編劇之一兼科學指導,這也著實讓太空科幻迷們有了討論不完的科學話題……  時空扭曲 1小時可以抵7年?
  • 硬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看不懂?你如果看了這篇,就都懂了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是一部硬科幻電影,硬科幻和軟科幻及玄幻電影有很大區別,硬科幻電影涉及到科學理論,是真正的科幻電影。也因為此,為了讓這部電影能夠深入淺出,讓我們普通觀眾都能夠看懂這些高深的科學理論,電影專門聘請了科學家基普.索恩擔任科學顧問,解決電影中涉及到的科學問題。
  •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下月上映 官方手遊亮相
    由《盜夢空間》《蝙蝠俠前傳》三部曲系列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聯袂主演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近日終於發布了中文版預告,並宣告我國內地檔期定於11月12日,此次暫不引進 IMAX 版。
  • 《星際穿越》:第一個真正的電影黑洞
    新上映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吸引了無數影迷的目光,片中對近距離觀察時黑洞呈現的景象進行的準確描述讓影迷們津津樂道。拍攝過程中,《星際穿越》創作人員向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基普-索恩取經。在視效小組的齊心努力下,《星際穿越》成為科幻片史上對黑洞的呈現最具有科學準確性的影片。
  • 《星際穿越》:剝開科幻外衣 被親情的內核感動
    尤其是「蝙蝠俠」系列的成功,讓很多影迷看到,娛樂電影也可以更有深度,人物也可以更立體。這是諾蘭為娛樂電影做的貢獻,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告別了純虛構的「蝙蝠俠」系列之後,《星際穿越》讓諾蘭來到一個更真實的科幻世界。影片邀請到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擔任顧問,尤其針對劇本中一些專業的天體物理學理論提供建議。
  • 為什麼會有人說《星際穿越》是世界上最嚴謹的科幻影片
    今天又重溫了一遍諾蘭大神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每次看完諾蘭的電影,都是深有感觸,陷入沉思,他們真的是用心在拍攝電影,不僅是為了賺錢,還在科普知識,我們的電影更多的都在拍攝過去,他們在拍攝未來,好不容易有個《流浪地球》打開了大門,又被《上海堡壘》關上了。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讓人激動不已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貫穿始終,無論是在生活訓練之中還是執行任務,太空人都接受著嚴格的心理監測。布拉德·皮特在電影中扮演的角色正是一名心理素質極佳並且心跳速度低於常人的太空人,堅如磐石的性格也令他與妻子的關係極為冷淡。對太空人心理素質要求如此之高,從一個方面反映出他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之巨大,這種巨大的心理壓力從電影《星際探索》的故事發展之中可以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