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火災後莫斯科洲沼澤生態恢復期可能長達十年

2021-01-09 環球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宋華報導 據俄羅斯《獨立報》8月17日報導,俄羅斯總理普京8月16日視察火災災情嚴重的莫斯科郊外科洛姆納地區,了解為消除火災源頭、恢復沼澤生態而正在進行的引水情況。專家認為,俄緊急情況部和國防部分隊現在所做的工作不能真正解決這一任務,要想恢復以前的沼澤生態系統,至少需要10年時間和30億盧布(約合1億美元)的投入。

報導稱,自6月中旬以來,莫斯科地區不僅爆發了嚴重的火災,而且遭受了異常高溫和乾旱的困擾,其中沼澤地區的泥炭火災形勢異常嚴峻,地下腐殖物的燃燒常常成為嚴重火災的根源。莫斯科州州長格羅莫夫向普京保證,地方政府已經準備了向沼澤引水恢復生態的聯邦目標綱要方案,預計需要投入200-250億盧布(約合6.5-8.2億美元),為此,普京上周已下令向莫斯科州撥款3億盧布,今後是否繼續撥款現在還不清楚。

俄聯邦自然資源部副部長邁達諾夫認為,要想全面解決沼澤引水恢復生態的任務可能會需要數年時間,具體的引水速度取決於地形情況,恢復不大的河灘沼澤可能需要2個月,而恢復分水線地區大面積沼澤可能會需要3到4年時間。俄獨立專家認為,這項事業可能會持續10年之久。無論如何,自8月12日起,莫斯科州科洛姆納區、沙圖拉區、葉戈裡耶夫斯克區的沼澤引水工作已經開始,總共動用了10條給水管道,總長300公裡。俄國防部副部長布爾加科夫16日宣布,格羅莫夫州長已請求額外增加300公裡長的給水管道。恢復沼澤生態的任務非常艱巨,從20世紀初以來俄境內共有150萬公頃的沼澤,僅在莫斯科州就有7.3萬多公頃的被毀沼澤需要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俄社會科學團體代表對莫斯科州州長格羅莫夫提出的聯邦目標綱要方案提出批評,警告稱為沼澤引水可能會帶來負面後果,特別是在無數莊園協會前景仍不明朗的今天。上世紀80年代莫斯科人曾經大量開發郊外沼澤,興建別墅,一旦大規模引水,將會使這些地區面臨逐步沼澤化的威脅,一些別墅群甚至可能會陷入泥坑。

俄自然資源部副部長邁達諾夫認為,沼澤引水問題不能簡單對待,有些地區此前為了抽乾沼澤挖掘有排水道,現在只需疏通即可,在沒有排水道的沼澤地區,需要挖掘水道,這樣沼澤地區的水位會在一定程度上自動上升。生態學家明確指出,必須全面、科學地恢復沼澤生態系統,不能只是簡單的灌水。

俄羅斯「綠色和平」森林項目主任亞羅申科表示,現在正在實施的沼澤引水項目必定無法完全達到既定目的,只能將其作為滅火的輔助措施,給水管道確實能幫助應對當前的泥炭火災,但是引水量非常小,無法恢復已被破壞的沼澤生態系統。俄聯邦政府劃撥的3億盧布資金,可以算是對地區滅火支出的補償,而不是引水項目的首筆預算撥款。而且格羅莫夫州長提出的200-250億盧布的費用過於龐大,如果全面系統地科學對待莫斯科地區的沼澤生態恢復問題,預計需要10年時間就能基本完成這一任務,總計費用約為30億盧布。

責任編輯:烏元春

相關焦點

  • ...布良斯克州 俄聯邦 車諾比核電站事故 核輻射 火災 領先者...
    俄羅斯緊急情況部11日表示,遭受車諾比核電站核輻射汙染的布良斯克州及其鄰近地區的輻射狀況正常,自然火災並未對此造成影響。  俄緊急情況部官方網站登載的聲明說,該部「抗自然力」中心負責人弗拉基斯拉夫·博洛夫表示,自上周至本周初,緊急情況部「領先者」中心試驗室一直在受車諾比核電站事故中遭受核輻射汙染的地區進行工作,循著火災發生的路線檢測那裡的情況。「在布良斯克州、奧廖爾州、卡盧加州和圖拉州沒有發現任何變化,在火災燃燒物中也沒有發現任何放射性物質。」
  • 莫斯科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比正常標準低27%
    中新網8月12日電 據俄新網援引"氣象新聞"網站報導,星期四(12日)莫斯科地區生態狀況仍然不佳,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低於正常標準的27%,而氣溫仍常嚴重超標。公告中指出:"在這種腦部缺氧的條件下容易引起注意力急劇下降,特別需要考慮那些工作涉及居民安全的人。"
  • 俄中文版莫斯科地圖出爐 標示「友好中國」認證賓館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新社6月3日消息,據「世界無國界」旅遊協會稱,在「友好中國」項目框架下專為中國遊客製作的中文版莫斯科地圖出爐。在該張地圖上標有主要景點、火車站、機場、地鐵站和其他遊客所需的目的地,其中還包括有「友好中國」認證標誌的賓館。有專家指出,在赴俄遊客當中,中國遊客數量依然高居首位。
  • 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俄羅斯為何遷都?
    早在莫斯科公國時期,莫斯科城就作為首都而存在。公元1547年,伊凡四世大公加冕為俄羅斯沙皇,後世意義上的沙皇俄國正式成立,在此後的165年時間裡,俄國的首都始終是莫斯科。不過在1712年的時候,彼得大帝突然遷都聖彼得堡,隨後這座濱海城市便充當俄國的都城長達200多年,直到1918年新生的蘇聯再度將首都遷回莫斯科。
  • 疫情嚴重,俄13城拒絕與莫斯科同步舉辦勝利閱兵,克宮表示理解
    按照以往慣例,這些州府城市應該與首都莫斯科保持同步,於同一天舉行勝利日閱兵活動。 但今年這些城市自作主張,決定不再與莫斯科同步舉辦勝利閱兵式。 克裡姆林宮對地方城市的上述決定,給予了最大程度的理解與支持。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向媒體表示,地方行政長官最了解當地疫情,他們有權根據疫情形勢做出是否舉辦閱兵式的決定。
  • 俄「莫斯科北極和南極日」國際論壇推遲到秋季舉辦
    原標題:俄遠東和北極發展部網站編譯版:「莫斯科北極和南極日」國際論壇推遲到秋季舉辦 來源:駐哈巴羅夫斯克總領事館經貿之窗俄遠東和北極發展部網站3月12日消息,受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影響,俄羅斯遠東和北極發展部以及俄羅斯自然資源和生態部決定將「莫斯科北極和南極日
  • 2019莫斯科航展,普京和埃爾多安對視一笑,俄土蜜月期開啟
    原以為俄羅斯和土耳其的「蜜月期」只限於S—400的交易前後,但沒有想到的是,俄土的關係竟因此更進一步,安卡拉欲和莫斯科進行更深次的合作。據環球網消息,2019年度的莫斯科航展上發生了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參觀航展的過程中,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詢問普京,是否可以售賣蘇-57?
  • 為俄最大地鐵項目設計!中國盾構機正運往莫斯科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 俄媒報導,莫斯科副市長馬拉特·胡斯努林對媒體稱,莫斯科地鐵大環線建設所用的2個10米長盾構機將於11月從中國運抵。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9日報導,盾構機將在莫斯科大環線西南段使用。大環線將是俄羅斯地鐵建設史上最大的項目。該消息指出,盾構機由中國鐵建根據莫斯科的水文地質條件設計的。
  • 莫斯科一飛機起火 可能因閃電擊中發動機或電路故障所致
    據央視新聞消息 一架蘇霍伊-100型客機在謝列梅捷沃機場降落時左側發動機起火,據俄媒消息機上共有78人,
  • 森林火災是生態系統恢復的契機
    全球大火森林火災頻繁發生,其後果更為嚴重和破壞性。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正在影響生態系統的能力以及居住在森林火災中的生命形式。但是,恢復受影響環境的行動可能是恢復丟失的自然價值的機會。在這些地方發生的火災使管理它們的人有機會通過適當的生態恢復過程改變以前的不良林業做法。在森林火災後恢復環境的行動必須指向更有彈性和更不易燃的自然植被,這更適應它將不得不居住的新氣候條件。塞維亞大學的老師PabloGarcíaMurillo和VicenteJuradoDoña在與科學評論的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一起籤署的一篇文章中說。
  • 莫斯科市長:莫斯科約半數人對新冠病毒有免疫反應
    (抗擊新冠肺炎)莫斯科市長:莫斯科約半數人對新冠病毒有免疫反應  中新社莫斯科11月26日電 26日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在接受俄羅斯24頻道採訪時表示,莫斯科約有半數人對新冠病毒有免疫反應。  索比亞寧說,理論上莫斯科50%的居民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保護。
  • 莫斯科地鐵又現連環爆炸 俄羅斯車臣傷口再潰瘍
    發動這次3·29恐襲者,已確定是「黑寡婦」,即那些在車臣戰爭中被打死的車臣分離主義者的妻子(也可能是他們的姐妹或母親)。「黑寡婦」成為製造恐怖的合適人選,是因為她們比男性更少被人注意。女人本該是溫柔體貼的,可她們卻變得如此兇殘,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殘害更多無辜者。在此,民族的仇恨、極端的宗教意識都起了很大作用。她們在難以撼動國家專政機關的同時,把魔爪伸向了手無寸鐵的民眾。
  • 十年來最大空難慘劇——俄圖-154客機失事實錄
    北京時間7月4日凌晨1時,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航空公司一架滿載乘客和機組成員的圖—154大型客機在伊爾庫茨克機場附近墜毀,機上144人全部遇難,釀成了俄羅斯近十年來最大一起空難事故。遇難的乘客中大約有十幾名中國人。
  • 黑龍江新增一條赴俄空中航線 哈爾濱—車里雅賓斯克—莫斯科國際包...
    黑龍江是中國最重要的對俄邊境旅遊區,是中國最早與俄羅斯開展旅遊交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東部陸海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多年來,黑龍江與俄羅斯遠東地區旅遊交流頻繁,還積極發展與車里雅賓斯克州及薩哈林州等俄羅斯其他相關地區的旅遊合作,並延伸向俄羅斯歐洲地區。
  • 莫斯科地鐵的一道中國風景
    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俄羅斯地鐵展示「中國風景」,在現場忙著和自己建造的工程合影的中建俄羅斯公司的俄籍員工說:「這些地標都是俄羅斯民眾了解中國的窗口。」一位在燈箱前拍照的中國阿姨說:「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我們就想到俄羅斯看看,導遊告訴我們,這些燈箱裡的地標都是我們中國建設者的作品,我覺得非常自豪!」
  • 出生地選擇 我的世界沼澤生態系統詳解
    我的世界沼澤也被稱謂溼地生態環境,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我的世界沼澤生態環境介紹,大家可以看看怎麼在沼澤生存發展吧,希望大家喜歡。 在《我的世界》中,生態環境是有不同的地域特色,植物,高度,溫度,溼度評級的地區。
  • 莫斯科的天氣,也是夠了!!
    上周日,在莫斯科的華人應該都見識到了什麼叫「變臉的天氣「。這種奇怪的現象在莫斯科很罕見,也算是今年的第一次。早晨還豔陽高照,朵朵白雲,不一會天氣就開始陰沉,烏雲密布。在上周經歷了零上8度攝氏度「薄衣單褲」後的莫斯科竟然在幾分鐘之內稀稀散散的飄起了雪花。
  • 俄中輸氣管道項目將加劇阿爾泰雪豹滅絕
    去年十二月初俄中兩國在莫斯科舉行談判之後,俄羅斯官員近日表示該項目協議有望於一個月之內達成,屆時這項備受爭議的管道建設項目也將正式開啟。根據規劃,這條管道將穿過中俄邊界地區、位於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之間的一片50公裡寬的狹長地帶。
  • 【看世界】哀悼日——俄民眾為購物中心火災傷員獻血
    韓國向中方移交20具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遺骸3月28日上午10點(北京時間9點),韓國仁川,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共同舉行第五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韓國將20具在韓國境內發掘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遺骸移交給中方,中方將其覆蓋上五星紅旗後運上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