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溫層」效應,讓我們甘願被林丹和潘金蓮刷屏

2021-02-13 PandaMobo

最近你關注什麼新鮮事兒嗎?猜的沒錯的話一定是批判一下林丹出軌、圍觀一下馮小剛和王思聰撕X,哇!生活好多姿多彩哦!


可是你知道為什麼「林丹出軌」和「馮小剛手撕王思聰」能鬧這麼大嗎?其實這背後既不是人性的扭曲,也不是道德的淪喪,而是因為一個可怕的現象——「同溫層」(Stratosphere)。

你是否為每天跟朋友聊「熱門話題」而興奮?你是否被每日刷屏的「爆款」安利成功過?這些你以為憑藉自主判斷去做的事情,都是因為「同溫層」的作用。而之前的英國脫歐公投,還有這次的美國總統大選,傳統媒體的民意調查紛紛失誤也是因為它。

同溫層其實就是大氣層裡的平流層。在平流層裡,大氣基本上是以水平方向流動,較少有垂直方向的流動,這樣的特徵應用到這幾次的投票中,就成了某些人用來「解釋」或是「分析」民意調查失準的理由。


▲《紐約時報》截止到10月的民調結果都是希拉蕊領先

了解同溫層的概念之後,它又為什麼會成為「刷屏新聞」和「爆款」的滋生發展土壤呢。這裡要引入另一個概念——「團體迷思」(Groupthink)。

團體迷思指的是團體在決策的過程中,其中的個體傾向讓自己的觀點與團體內的其他人一致,因而使得整個團體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無法進行客觀的分析。

在意見和想法都在同一水平上流動的「同溫層」中,團體迷思就出現了。

過去,團體迷思的現象常常發生在各類的「實體組織」當中,不管是公務部門或是私人企業,都難免會發生這樣的現象。而如今這個在現象,在虛擬世界中更容易出現。

你知道你有多少個微信、微博好友嗎?會點讚你的人都是誰,你知道嗎?對於海外的網友們來說,Facebook的好友、Twitter和Instagram上的點讚,他們可能也一樣「黑人問號」。

每天每天,你在社交媒體信息流上面所看到的文字、照片、視頻以及廣告,都是依照過去你在網絡上所展現的行為,通過特殊的算法而呈現在你眼前的,這實際上也就是形成同溫層最棒的環境。


▲國外網友創作的諷刺漫畫

在這些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上,你所看到的都是你愛看的、你熟悉,你一看就會熟悉、了解、甚至深有體會的信息。你在社交媒體上感受到了舒適和自在,仿佛擁有了一方自己的小天地。

沒錯,小天地。你認為這些社交媒體夠體貼嗎?給你你想要的一切,就是好的嗎?

想想小時候你是怎麼得蛀牙的吧。因為喜歡吃糖,而不知道吃糖的危害,如果沒有家長的阻攔,小孩子毫無顧忌的吃糖就很容易得蛀牙。當牙疼得你嗷嗷叫的時候,才知道糖雖然好吃,但不能貪吃。

當社交媒體上都是你能接受和理解的信息,讓你以為,世界上就發生了那樣一點的事、每個人跟自己的想法都一樣(不一樣的大不了屏蔽),科技都只有些許的進展、地球上的每個地方都富裕安康。而這類信息,不但沒有開拓你的眼界,反而讓你所在的同溫層裡架起了一道又一道的圍牆、一層又一層的防護網。只要跟你所習慣領域有點差距的信息,就不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然而,這是真實的世界嗎?當然不是,這是在你的同溫層裡面建構出來的「虛擬世界」。真實的世界遠比這個虛擬世界來得複雜,也比這個虛擬的世界更難懂。虛擬世界的信息也許不會像蛀牙一樣很快疼得你意識到它的危害,但當它的威力顯現的時候,就像英國脫歐公投通過後很多投票人後悔一樣——來不及了。

不過也因為這樣,我們才更應該要多花時間與精力去了解這個「真實世界」。

那麼,該如何「逃離」你所在的「同溫層」呢?

我們的建議

多認識不同領域的人

資訊來源不要過於單一

培養專業領域以外的興趣

偶而看點平常不會看的書

最後,別宅了!

出門看看真實的世界吧!

祝福大家都可以順利地「逃離同溫層」。

相關焦點

  • 大數據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同溫層效應
    其實大數據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同溫層效應,有人會問同溫層效應是什麼意思?大概就是會根據人們的需要將人聚在一起,互相吸引!例如你在瀏覽器上搜索了一下親子教育類的文章,之後你會發現你的淘寶京東等等的購物軟體都會給你推送一些學習用品,教育工具等等,並且在朋友圈或者抖音裡面的廣告也會給你推薦一些補習班等等相關的產品,這一套操作背後,是一套程序。
  • 真正拖垮你的,是「同溫層」效應
    打開微信朋友圈,我們常常被某篇文章或某個相近的觀點刷屏; 打開微博,我們總覺得自己看到的帖子就是全部的重要熱門資訊。雖然每天看似瀏覽了大量內容,但實際上你早就被困同溫層裡,與外界隔離,讓我們變成一個越來越狹隘的人。 如何避免陷入「同溫層陷阱」呢? 只有克服心理惰性,打破心理同質化,才能最客觀地看待我們身邊的事物。
  • 「同溫層——認知閉鎖效應」
    時間長了,你對於同溫層以外的事物,就產生了認知閉鎖效應。「身處不同的圈層,對人的思維的閉鎖效應」是可怕的不只是貧窮能限制我們的想像力也會在我們的畫畫本上寫下鼓勵的評語,也會有蹦蹦跳跳的體育課。在他們的同溫層裡,大家都出生在都市(可能還是獨生子女),他們都有很好的文憑(可能周圍所見都是本科以上),他們的父母也有體面的工作、有退休金,而且父母會義不容辭的資助他們買車買房。甚至,他們都看不到其他圈層的真實。那些背負著家族負擔的鳳凰男們,那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們,那些工地裡和流水線上的工友們;那些被忽視的女孩們,那些樊勝美們和蘇明玉們……
  • 注意信息傳遞"同溫層效應"的威力!
    我們以為自己有辨別真像和假象的能力,以為散播假新聞一定是別人,不會是我們。誠然,與親友分享資訊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還要提醒大家,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人們的偏見和喜好,蓄意透過信息分享傳播假新聞,加上"同溫層"效應,往往讓人很難時刻都保持正確的判斷。
  • 危險的同溫層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先向你介紹一個詞,它叫作「同溫層效應」,是一個學術向的詞彙。它的意思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一些意見相近的聲音不斷重複,並以誇張或其他扭曲形式重複,使得這個環境中的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實的全部。也有人把它叫作「回音室效應」,重點突出了相近聲音不停重複的意象,而我更喜歡用」同溫層「這個名字。
  • 研究稱燃煤量增加加劇同溫層霧霾
    到上世紀70年代為止,人類向低層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煤煙、灰塵以及其他微小顆粒,氣候科學家將這一效應稱為「人類火山」。如今,人類似乎又在大氣中的另一個區域模擬這一效應。一項新的研究將同溫層長達10年的霧霾加劇現象歸罪於全世界的燃煤用量大爆發。 迄今為止,除了火山爆發之外,科學家還沒有發現任何徵兆能夠對同溫層造成如此之大的汙染。
  • 『鐵屋談話』第三期 | 關於同溫層
    表達可以讓我們遇到同溫層,我覺得也是一種力量。這句話是不是保松老師說的,我記不清了,但是我本人覺得同溫層對我來講是有意義的。就像那天我們更多人討論到了豆瓣和微博內容的審核問題,馬德理醫生認為這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相濡以沫,不過是對著說sao話或者罵對立面,來獲得存在感。我不太認同。我覺得這種相濡以沫,和同溫層的相遇是有意義的。
  • 林丹Lin Dan
    2020年7月4日,林丹在微博宣布退出國家隊!成長過程中影響最大的人  父親、母親、祖母 最崇拜的人  喬丹 最喜歡的水果  都喜歡 最喜歡的飲料  可樂 最喜歡的動、植物  狗、沒有喜歡的植物 最喜歡的休閒活動  足球、看電影 人 生 觀開心過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天不輕易放棄  赤 子 心家裡人都很支持我,將來自己一定好好回報家人  昔日青澀的林丹如今已經霸氣十足
  • 報復還是博關注,林丹事件女主角發文暗諷林丹夫婦為蒼蠅
    世界羽毛球冠軍林丹在前天的一則退役聲明直接引爆了整個體育圈,提起林丹,我們能想到他是奧運會上唯一一個實現衛冕的羽毛球冠軍,更是有著超級丹的名頭,同樣也繞不開,堪稱他一生中最大的汙點窗簾門事件,無論是球迷還是媒體,都儘量避開這個話題,顯然想給林丹一個更加乾淨純粹的退役祝福。
  • 武大郎是王婆設計害死的,武松卻殺潘金蓮和西門慶,太有心機了
    正在潘金蓮心慌意亂的時候,王婆給潘金蓮說出了一條計策,原文說:「把這砒霜下在裡面,把這矮子結果了,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的。」最後潘金蓮正是按照王婆所說的計策殺的武大郎。既然這計策是王婆出的,武松為何要殺潘金蓮和西門慶,最後留下了王婆,只能說武松太有心機了!
  • 林丹出軌女主發文暗諷林丹是蒼蠅:我有種我背鍋!
    7月6日中午,當年的林丹出軌事件女主角趙雅淇在個人社交平臺上面發文再次回應了此事,她表示對於當年出軌的事情自己是承認的,但是這件事發生之後,不僅僅沒有給自己帶來經濟和名氣上的提升,反而背負了很多的罵名,自己並沒有從中佔到任何的便宜。
  • 潘金蓮的不幸,罪魁禍首是那個時代落後的思想以及男女的不平等
    只有《金瓶梅》中使潘金蓮這一人物具體、豐滿起來。說起潘金蓮這個人物,如果大家第一印象還是《水滸》中的那個潘金蓮的話,那就太片面、太淺薄了,潘金蓮作為第一女主角出現在《金瓶梅》中,值得我們好好地來審視她的人物形象。我不是替潘金蓮翻案,我只是覺得潘金蓮悲劇的一生不是她自願的,只是因為被當時的社會環境所逼迫,身不由己。
  • 你感覺停滯不前,可能是同溫層危害了你
    而我仿佛還停留在初中的時候,那時候他和我都在打遊戲,而我現在還在打遊戲。他和我說:「大明,你要努力啊,我發現我已經不再喜歡打遊戲了,我要走了,去讓自己變得更好。」那晚上我很悲傷,我發現我們已經不再是一路人。他脫離了我們友誼的層次,脫離我們這個同溫層,去追求更好的東西。
  • 炮火中的「潘金蓮」 其實挺好看
    於是馮導得了真傳,《我不是潘金蓮》中又在女人的肚皮上抖了小機靈。「潘金蓮」的原著小說中,劉震雲從始至終就表明了李雪蓮是因為二胎才假離婚,但在電影中一開始卻是拿分房當幌子,直到一切衝突結束,才告訴觀眾實際是因為二胎。劉若英懷孕是為了讓賊的良心發現變得合理,範冰冰的二胎到了電影中,則非要把事實生生憋到最後,這其實是電影比小說唯一高明的地方。
  • 從水滸故事看蝴蝶效應經濟學
    從「蝴蝶效應」的角度分析,武松的個人行為或許影響了宋朝甚至世界歷史。這就好比在蝴蝶效應經濟學中,經濟體和社會不是機器式的運轉,更像是有生命的機體。 公元1059年11月,在景陽岡上打死老虎的武二郎被破格提拔。武都頭在街頭閒玩,遇到了失散多年的哥哥武大郎。身為嫂子的潘金蓮則暗戀上擁有「幹部」身份、身高八尺的小叔子。
  • 特寫|「非典型冠軍」林丹,與中國體育巨星時代一起落幕
    最後教練自己得出結論:和那些同年的或比他小的運動員相比,林丹也許更熱愛這項運動。對於這些榮耀,林丹的解讀仍舊特立獨行,「對有些人而言,一直拼到最後並贏得冠軍,人們就自然會發現這個人的獨特和不同。所以,如果我不堅持到最後,就會泯然眾人。」若不是年齡和傷病,以及新冠疫情,還有延遲一年的東京奧運會,林丹或許會選擇拼到最後,只是一切沒有如果。林丹和妻子謝杏芳。
  • 同溫層發射系統公司完成了世界最大飛機的首次飛行
    「同溫層發射機」(Stratolaunch)的首次飛行。 「同溫層發射機」可以從空中發射多種業載 首先,讓我們從「同溫層發射機」的設計特點和用途說起。之後,「同溫層發射機」返回起飛機場降落,為下一次發射做準備。 說到這裡,大家就可以明白了,「同溫層發射機」雖然是一架不折不扣的飛機,但其用途卻非常獨特。絕大多數的非軍用飛機的設計目的都是為了將貨物或人員從地球的一點運到另一點,而「同溫層發射機」則是為了將人員或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
  • 身為軍人的林丹為什麼紋身?每一個紋身都代表什麼含義?
    說到林丹,我相信熱愛羽毛球的人都知道這個名字,林丹從小就接觸羽毛球,在羽毛球方面很有天賦,在進入國家隊的第二年,林丹成為羽毛球的世界第一,在那個時候,林丹是一個集合了萬千寵愛的男人,被無數的粉絲所認可,雖然很多年過去了,林丹現在成為了一個丈夫和一個父親,但是他的羽毛球技術這麼多年來一直保持的很好,真的令人欽佩!
  • 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加速「同溫層巴士」研發
    [據美國航空周刊和空間技術網站2017年6月
  • 摩登兄弟劉宇寧新專輯《同溫層》歌曲完整版歌詞
    溫度主打曲《同溫層》《十》分之七來了,劉宇寧新專輯神仙陣容新歌繼續加碼!同溫層,最早是一個物理和氣象學上的概念,也叫平流層,因為氣流比較平穩,能見度也高,也是適合飛行的高度。在網絡時代,同溫層更多地被用來形容一種群體思維現象,即人們往往會選擇接受跟自己認知和觀念一樣的信息和族群,而拒絕排斥相反的觀點和人群,在自己認同的族群中,信息的流動方向就與同溫層大氣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