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轉矩轉速,雙管齊下,THS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2020-11-23 踢車幫

上一節講了混合動力汽車節油的根本在於通過電動機的輔助,使發動機工作在高效區間,讓每一滴燃油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那麼這次就結合具體車型,來講講豐田系的混動系統究竟是怎麼工作的。為此,特地借了一輛雷克薩斯,實際體驗其節油效果。

主角就是它了,雷克薩斯RX450h

雷克薩斯家的混動系統叫做LHD(Lexus Hybrid Drive),上圖是RX450h採用的E-CVT結構,比起初代的THS,結構上做了一定的修改,在原來齒圈的基礎上又串了一個行星排,電動機MG2與第二個行星排的太陽輪連接,改良了混動系統的效率和高速表現。不過我們的解析要從簡單的開始,從核心開始,行星齒輪組究竟如何實現既管轉速又管扭矩的。

第五節:兩臺電動機一個行星排,是怎麼讓發動機聽話的

還是要祭出這張圖,豐田THS的關鍵在於其PSD(Power Split Device,動力分配單元)技術,為一組行星齒輪,如圖所示,一號電機(MG1,主要起發電、啟動發動機和調速作用)連接行星齒輪組最中間綠色的太陽輪,二號電機(MG2,主要用作驅動電機和動能回收時的發電機)連接最外邊紅色的齒圈、而發動機則連接中間藍色的行星架,注意是行星架(圖中標識為行星齒輪座),而不是行星輪。

和傳統的圓柱齒輪嚙合時,主從齒輪轉速關係直接與齒數相關不同(比如主動齒輪轉速為10rpm,齒數為15,從動齒輪齒數30,那麼從動齒輪的轉速就是10/(30/15)=5rpm),行星齒輪組由於是三組齒輪互相嚙合,其轉速關係較為複雜。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整個公式的含義為,行星齒輪組的變速比等於齒圈齒數與太陽輪齒數之比,也等於太陽輪、齒輪架轉速差與齒輪架、齒圈轉速差之比。

這個公式看不懂?換個形式,左右挪一挪,變成了這樣:

對於普銳斯而言(RX450h的結構稍微複雜一些,但原理相同),齒圈齒數為78,太陽輪齒數為30;還有發動機電動機與各齒輪之間的連接關係,把這些信息帶入,就得到了下邊賞心悅目的式子:

其中下表e、m、g分別代表發動機(engine),電動機MG2(motor)和發電機MG1(generator)。

整個式子的含義為,發動機轉速等於0.7222倍的MG2轉速加上0.2778倍的MG1轉速。在三個轉速變量中,需要知道兩個,就能求得第三個。比如知道發動機轉速為2000rpm,MG2為2250rpm,那麼此時發電機轉速就需要1350rpm。

這樣的關係還可以用作圖法來簡單確定,看上圖,三根豎線分別代表太陽輪(MG1)、行星架(發動機)和齒圈(MG2),MG1豎線與發動機豎線之間的距離為78,而發動機與MG2的距離為30,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該行星齒輪組齒圈和太陽輪的齒數。

中間的橫線代表轉速為零的狀態,越向上/向下代表轉速越大,而在橫線上方代表正轉,橫線下方代表反轉(正轉反轉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這張圖上,太陽輪、行星架、齒圈的轉速,三點必須要在同一直線上,這是行星齒輪結構決定的。

紅色的直線代表三個齒輪的運動狀態,與三根豎線分別交於A、B、C三點,很容易看出,B點代表發動機轉速為0,如果此時C點轉速為300rpm的話,那麼根據相似三角形原理,A點的轉速就為780rpm。也就是說,這張圖代表著MG2轉速300rpm,發動機不轉時(即低速純電動行駛時),MG1必須以780rpm的轉速空轉。

RX450h純電行駛時的能量流圖,發動機此

由於THS結構上電動機MG2與主減速器直接相連,也就是說,MG2的轉速正比於車速,假如車速40km/h時電動機轉速1500rpm,那麼車速80km/h時電動機轉速就為3000rpm。隨著行駛的車速上升,MG2的轉速也就是C點就會不斷上升,要保證純電動行駛,發動機轉速始終為零,那麼A點也要相應下移。比如MG2轉速600rpm時,MG1就要1560rpm,MG2轉速1500rpm時,MG1就要3900rpm。

所以說,大部分豐田混動車型純電行駛限速在60km/h左右是有道理的,雖然電動機完全沒問題,但是純電行駛會讓發電機被倒拖至更高的轉速,產生不必要的損耗。於是,純電行駛達到一定車速之後,發電機就會充當起動機,讓發動機運轉起來。

知道了行星齒輪具有這樣的轉速關係,那麼我們就能夠理解為什麼THS能夠通過其進行發動機的調速了。發動機轉速為2000rpm時效率最高(假定),那麼車速40km/h時電動機MG2轉速1500rpm這是已知的,那麼發電機MG1就需要(2000-1500*0.7222)/0.2778=3300rpm,才能夠讓發動機轉速為2000rpm。用作圖法就可以表示為:

那麼車速80km/h時電動機轉速就為3000rpm,此時發電機需要(2000-3000*0.7222)/0.2778=-600rpm,反轉,同時轉速為600rpm。用作圖法表示:

於是,THS通過行星齒輪,通過MG1的轉速調節,實現了在合理速度範圍內(轉速調節有範圍,不僅僅電動機有轉速上限,而且調節本身也會消耗一定能量,不能夠在任何時候都強行調速),車速不管怎麼變,發動機都能夠始終保證穩定在最高效率的轉速工作。

在電池電量很低時,發動機可以在停車狀態下給電池充電,其轉速關係如下圖:

但是,僅僅只是調節發動機轉速的話,和普通的CVT變速箱沒什麼區別,而THS之所以可以省油,就是因為它不僅可以調節轉速,還能夠調節轉矩。前一期講堂就提到了,讓發動機工作在最佳效率點並不僅僅需要轉速。轉矩,或者說輸出功率的大小也會影響到發動機的效率。THS除了能夠像CVT那樣無級調節發動機的轉速,還能夠調整發動機的扭矩(功率)輸出,讓其始終保持穩定,這是CVT做不到的。

怎麼調節轉矩呢?

還是來舉個例子,假如一輛車以60公裡的車速上坡,需要動力系統提供50kW的功率。而發動機轉速2000rpm,輸出功率45kW時,效率最高。此時電動機轉速2250rpm(車速決定的,已知量),根據前邊提到的這個公式:

發電機轉速就必須為(2000-2250*0.7222)/0.2778=1350rpm,此時發動機的功率(扭矩)加載在齒圈上一部分傳遞給太陽輪(發電機),數值為0.2778*45=12.5kW,另一部分傳遞給齒圈,數值為0.7222*45=32.5kW。

發動機的輸出只有32.5kW直接輸出至齒圈(既是車輪),另外的12.5kW經過發電機發電,電能傳輸至電動機,再輸出,假如發電機、傳輸過程沒有損耗,那麼這12.5kW也能通過電動機輸出到齒圈。那麼此時齒圈上就是32.5+12.5=45kW,那麼還缺的5kW從哪裡來?從電池裡來。功率流關係如下圖所示:

發動機輸出45kW,電池輸出5kW,讓車輛滿足了以60km/h車速爬坡的50kW動力需求。那麼如果平地60km/h行駛,需要功率只有45kW時呢,那麼電池就不輸出了,能量全部由發動機提供。如果下坡時,車輛只需要40kW的時候呢,那就有5kW向電池充電。

而這則是發動機功率不足,電池還需要提供一定能量的情況,當然,控制電池充放電的邏輯並沒有這麼簡單,電池電量、當前車輛所處的模式、車輛的行駛狀態等等都要綜合考慮。

但是,注意到沒有,前邊所說的前提是發電機發電、傳輸過程沒有損失的話,發動機的45kW就能夠全部輸出給車輪。但是,這樣轉一圈,實際上一定有損失,可能發動機輸出45kW,實際上只有40kW能夠輸出給車輪,5kW損耗了。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什麼本田的銳·混動在某些情況下會比THS更加省油了?

就是因為THS的結構導致了其發動機、電動機、發電機之間功率耦合,發動機的輸出必須要轉個圈才能夠到車輪上,遇上那種正好位於發動機高效區間的中高速行駛工況,THS反而沒有能夠讓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輪的銳·混動省油。

這就是成也THS、敗也THS,THS的結構使它能夠調節轉速,扭矩,但也正是這個結構,讓它不能夠做到極致。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我上邊解析的只是第一代THS的結構,第二代增加了減速器,第三代又增加了離合器和鎖止裝置,其缺點也在不斷改善之中。所以說,綜合來看,至少在我個人眼中,THS稱得上是這個市場中最為優秀的混動系統

相關焦點

  • 減速電機轉速、轉矩、慣量匹配
    1、轉速匹配微型電機有額定轉速,在額定工作轉速下執行機構有自己的運動速度,這就需要用到減速機來完成速度匹配滿足執行機構要求,通過多級齒輪齒輪實現這一過程。執行機構決定額定轉速,傳動比在其中調節,轉速與傳動比呈反比,微型電機轉速經傳動比後得到的轉速為n/i。
  • 電動機轉矩轉速控制的區別
    從控制的角度來看,速度控制與轉矩控制兩者是獨立控制功能。速度控制的目標物理量是電機的轉速,力矩控制的目標物理量是電機的轉矩。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9060.htm從控制原理上看,速度控制是以速度為實際值進行閉環控制,速度調節器處於閉環狀態,通過其輸出去引導電流調節器,由電流調節器控制電機的電流,從而適時的調節了電機的轉矩,使電機始終跟蹤電機的設定轉速。
  • 「電」的速度和光速相比哪個更快·電驅汽車究竟有什麼優勢
    比如「電」的速度?理論上奔跑的速度都可以超過「電子」運動的速度,因為電子的行速僅僅為2m/s!博爾特每秒都能奔跑超過10米。不過這裡又有了一個疑問:面積足夠大的房子,在最近端打開開關的瞬間,最遠端的電燈也能瞬間點亮;幾十上百米的線路如果按照電子的速度移動,難道不應該是很多秒後才點亮嗎?這裡就涉及到第二個知識點。
  • 以「120km/h巡航」的新車轉速3000現在轉速4000,原因是什麼?
    (扭矩×轉速÷9549×1.36=馬力)這是公制馬力的計算公式,馬力(PS)的驅動力標準是恆定不變的「75kg·1m/1s」,汽車的整備質量是不變的,所以也就是馬力越大加速越快且極速越高。而實現大馬力的方式或為大扭矩低轉速,或為小扭矩高轉速;新車時的巡航轉速是標準扭矩與標準轉速實現,假設巡航駕駛需要65馬力,扭矩是150N·m,巡航轉速就是3000rpm多一點點。
  • JN338智能數字式轉矩轉速傳感器設計
    該傳感器還可同時實現旋轉軸轉速的測量,從而可方便地計算出軸輸出功率,因此,利用該傳感器可實現轉矩、轉速及軸功率的多參數輸出。  3.3 軸輸出功率   軸輸出功率可由轉矩傳感器輸出的轉矩及轉速值經運算後得到,計算公式為:   p=MN/9550   式中,P為軸輸出功率(kW);M為轉矩(N.M);  N為轉速(r/min).
  • 數字式轉矩轉速測量儀在測速系統中的應用
    0 引言 電動機及機械動力裝置旋轉軸的轉矩一轉速特性是電動機及機械動力裝置的一項重要參數,轉矩轉速特性曲線的形狀及曲線中的起動轉矩、最小轉矩、最大轉矩等參數,往往是衡量一臺電動機或機械動力裝置能否順利起動和穩定運行的重要指標
  • 電機電磁/轉速/轉矩/功率幾個重要公式
    固定不動的定子部分以及轉動的轉子部分,具體如下:1、定子(靜止部分)定子鐵心:電機磁路重要部分,並在其上放置定子繞組;定子繞組:就是線圈,電動機的電路部分,接電源,用於產生旋轉磁場;機座:固定定子鐵心及電機端蓋,並起防護、散熱等作用;2、轉子(旋轉部分)轉子鐵心:電機磁路的重要部分,在鐵心槽內放置轉子繞組;轉子繞組:切割定子旋轉磁場產生感應電動勢及電流,並形成電磁轉矩從而使電動機旋轉
  • 電機額定功率計算公式_電機轉矩、電磁、功率計轉速的關係轉速計算公式
    公式是怎麼推導來的,這些事情我們就不去鑽研了,我們主要是看看怎麼利用它。感應電動勢是電磁感應的本質,有感應電動勢的導體閉合後,就會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在磁場中就會受到安培力,產生磁矩,從而推動線圈轉動。     從上面公式知道,電動勢大小與電源頻率、線圈匝數及磁通量成正比。
  • 電機額定功率計算公式_電機轉矩、電磁、功率計轉速的關係_轉速計算公式
    公式是怎麼推導來的,這些事情我們就不去鑽研了,我們主要是看看怎麼利用它。感應電動勢是電磁感應的本質,有感應電動勢的導體閉合後,就會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在磁場中就會受到安培力,產生磁矩,從而推動線圈轉動。     從上面公式知道,電動勢大小與電源頻率、線圈匝數及磁通量成正比。
  • 磁電式傳感器結構示意圖(轉速轉矩傳感器結構原理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1681.htm圖1  轉速轉矩傳感器結構示意圖11 內齒輪21 永久磁鋼31 轉筒41 感應線圈51 外齒輪61 扭力抽圖1 是磁電式傳感器結構示意圖。
  • 「圖解·汽車」3分鐘看懂「汽車電器系統」(終)
    本系列目錄:「圖解·汽車」了解發動機的基本構造「圖解·汽車」徹底看懂發動機內部結構「圖解·汽車」一篇看懂,發動機外部結構「圖解·汽車」變速箱結構,一篇看懂!「圖解·汽車」一篇看懂汽車「懸架系統」「圖解·汽車」一篇看懂「輪胎」、「轉向和制動系統」用最簡潔的圖片和最少的廢話,帶你看懂汽車!汽車電器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
  • 比亞迪「DM·i」系統技術亮點解析&產品規劃預測
    01基礎架構【ECVT】系統應用於DMi平臺是預料之中,不過這套系統也不是比亞迪的新鮮技術;因為2009年推出的「F3DM」就已經使用了這套平臺,區別只是當年叫做CVT。但是這套耦合系統卻是以BSG電機起步,並且將1.5L-阿特金森循環的內燃機拉到高轉速之後再點火;眾所周知阿機的功率扭矩都會比較低,在混動汽車上存在的價值僅僅是作為輔助動力元。那麼與其通過這種低效率的機器起步,為了不用倍數級高效率的電機起步呢?在這一點上DMi做到了創新。
  • 電機的電磁轉矩等於輸出轉矩?
    電動機穩定運行的時候,轉子速度不變,意味著它所受到的電磁驅動轉矩和負載轉矩(也就是實際的輸出轉矩)已經相等,處於平衡狀態。   如果電磁驅動轉矩大於負載轉矩,則轉子還會加速旋轉;如果電磁驅動轉矩小於負載轉矩,則轉子會降低轉速。這兩種情況的轉子都是處於不平衡的過渡狀態。
  • 電機轉矩與性能的關係
    轉矩與功率、轉速的關係:T = 9550P/n 。  T:扭矩,Nm;  P:功率,KW;  n:轉速,r/min;  9550是係數。  那麼這個9550是怎麼來的呢?可以利用公式推導出來。  功率=力*速度 即:P=F*V  轉矩=扭力*作用半徑 即:T=F*R  那麼F=T/R  速度=2πR*每秒轉速(n秒)  將秒換成分鐘:速度=2πR*n/60  所以:P=F*V=(T/R)* (2πR*n/60)=2πTn/60  所以推出:T=(P*60)/(2πn)
  • 電機轉速與效率的關係:電機轉速快一定效率高?
    對於不同極數的電機,效率指標的考核不同,高轉速電機的效率指標要高於低轉速電機,下圖是GB/T32891.1中對於部分功率段中不同極數但同功率電機效率指標的限值,除2極電機外,4、6、8極電機的效率指標轉速越低,效率也相對越低。同功率條件下,轉速又與轉矩呈負相關,即轉速越高轉矩又越低。
  • 齒槽轉矩測試的必要性和方法
    然而在永磁電機中,齒槽轉矩的存在給電機的控制性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那齒槽轉矩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我們又該怎麼去測呢?玩過永磁電機的朋友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我們在電機掉電的情況下去轉電機的轉子,發現會有一種卡頓的感覺,而不像傳統直流電機那麼順暢的就能把轉子徒手轉起來。這種卡頓其實就是因為永磁電機存在齒槽轉矩。
  • 新能源電驅系統標準解讀與拓展:轉矩控制精度
    導語:純電動汽車動力總成中的轉矩控制精度,是整車關注的關鍵指標之一,直接影響了整車的駕駛性、能耗優化、以及轉矩突變時的響應時間。究竟什麼是轉矩精度?如何測試?轉矩精度和系統哪些參數相關?又要如何在設計開發過程中將其限制在一個可接受的範圍內?這些問題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 新能源電驅系統標準解讀與拓展:轉矩響應時間
    導語:我們之前已討論過電動汽車動力總成中的「轉矩控制精度」,按照GB/T 18488.2標準所述,這主要針對的是轉矩靜態特性,那轉矩動態特性怎麼衡量?這就是我們本次的話題:轉矩響應時間。它同樣直接影響了整車的駕駛性,以及遇到緊急情況時的反應速度。究竟怎麼定義轉矩響應時間?如何測試?轉矩響應時間和系統哪些參數相關?
  • 大眾要發力的「第四維空間」究竟是什麼?
    今年同樣是大眾汽車集團的「產品大年」,大眾的新產品即將落地,這對於汽車廠商來說,這更多的是在檢驗過去幾年產品研發的預判。車展前,除了自己今年的計劃以及目前的合作進度之外,這場「非典型」發布會上,大眾帶來了一個「驚喜」明確了一個新的方向——探索以人為本的移動出行的「第四維空間」。
  • 新品叫板Quest 2,愛奇藝智能的底牌「追光」與「哥倫布計劃」是什麼?
    「哥倫布計劃」。 奇遇OS 5.0與「哥倫布計劃」,夯實軟體生態護航「奇遇3」 對於消費級的VR一體機來說,硬體產品只是消費市場的敲門磚,而軟體生態則最終決定了有多少消費者願意為硬體產品來買單。愛奇藝奇遇VR也採取了軟硬體雙管齊下的策略,力爭通過兩個領域的共同努力打造出一款成功的消費級VR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