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俄羅斯古典芭蕾舞團 傳承整套傳統式劇目

2020-12-05 搜狐網

    素有芭蕾伉儷美譽,曾作為莫斯科大劇院男女一號領舞,俄羅斯人民藝術家著名舞蹈大師瓦西 廖夫、卡斯特金娜於1977年全面接手舞團。

    經過30年的發展,舞團成為莫斯科第二大芭蕾舞團,擁有演職人員達百人左右……

    瓦西廖夫與卡薩特金娜堅持繼承俄羅斯古典芭蕾的整套傳統劇目,更是做了許多新古典芭蕾風格的創作和演出,為舞團積累了大量的經典曲目。「化繁求簡,求同存異」是他們治團的不貳箴言,以滿足不同年齡背景觀眾的欣賞需求。
在舞劇的編排上,他們盡力追求在故事情節上清楚連貫,這給編舞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作為世界著名編舞大師,他們的足跡遍布全世界,國際上很多知名劇院現在上演的節目都離不開他們的編排和指導。

(責任編輯:崔延)

相關焦點

  • 他受壓抑的愛,也許是俄羅斯芭蕾創造力爆發的誘因
    俄羅斯芭蕾舞團從來也沒有拋棄經典芭蕾舞的基本結構,即嚴格的舞者訓練與等級關係。20世紀早期,一切「異國情調」的東西在歐洲都是時尚潮流。俄羅斯芭蕾舞團的首演盡其所能地將觀眾們帶入俄羅斯民間故事、古典神話和東南亞傳說所構建的偽歷史世界。
  • 古典戲法傳承人肖桂森納新徒 非遺項目盼傳承
    天津北方網訊:8月17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戲法的代表性傳承人、天津雜技團戲法演員肖桂森,在魔術界與曲藝界眾多名家、前輩的見證下,為古典戲法再納新徒。  作為從事古典戲法表演逾40年的戲法名家肖桂森來說,從其師父—已故北派戲法大師王殿英手中接過衣缽後,將戲法儘可能推廣和傳承下去一直是他的心願,也是非遺項目的發展需要。此次拜師學藝的新徒陳梅來自黑龍江雜技團,作為經驗豐富的魔術師曾獲2004年澳門國際魔術大賽金獎。她也對古典戲法頗有興趣,在中國雜技理論研究委員會副會長傅起鳳女士的引薦下,決定學習古典戲法。
  • 蒙特卡洛芭蕾舞團《灰姑娘》將亮相 大銀幕和舞臺你更愛哪版灰姑娘?
    由摩納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團帶來的芭蕾舞劇《灰姑娘》,將於3月14日-16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蒙特卡洛芭蕾舞團前身是佳吉列夫俄羅斯芭蕾舞團,這是20世紀世界最著名的芭蕾舞團之一,培養出芭蕾大師如「現代芭蕾之父」福金、「美國芭蕾學派的奠基人」巴蘭欽、「不朽的天鵝」巴甫洛娃等。而作為世界知名的童話故事,灰姑娘的形象近百年來不斷出現在電影、演出等藝術作品裡,藉此次芭蕾舞劇《灰姑娘》演出之際,新京報盤點這個IP幾大經典影視、演出版本。
  • 行為經濟學:新古典的繼承與發展
    行為經濟學:新古典的繼承與發展 2016年02月24日 13:5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那藝 賀京同 字號 內容摘要:行為經濟學:新古典的繼承與發展?
  • 繼承 發展 超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
    核心閱讀「四大名旦」在各自舞臺上完成繼承、發展與超越,都留下精湛的表演藝術和傳世的經典劇目,更留下寶貴的創造經驗與啟示,共同創造京劇發展史上的高峰。梅、尚、程、荀與王瑤卿之間是師承關係,但最終他們都超越師父及眾多前輩,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進而奠定流派發展基礎,合力把京劇推向巔峰,成為發展古典戲劇藝術乃至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標杆。梅蘭芳的表演從傳統青衣到融青衣、花旦、刀馬旦於一身,創編大量時裝新戲和古裝新戲,豐富了旦角的人物類型和舞臺表現力,成為少有的唱大軸(最後一齣戲)的旦角演員。
  • 白先勇甘當崑曲義工傳承古典不餘力
    白先勇:崑曲是「百戲之母」,既有詩的意境美又有書法的線條美,堪稱中國古典藝術的集大成者。我推廣崑曲已經二十多年了,把流傳了四百多年的崑曲搬到現代舞臺上,一為培養一批崑曲人才免得崑曲失傳,二為能吸引年輕觀眾,讓年輕觀眾接受古典美學的薰陶。在一定程度上,崑曲的傳承危機也折射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危機。關於古典文化的傳承,我們既要培養演員,又要培養觀眾。
  • 「竹馬戲」 面臨失傳 南靖縣一祖孫接力傳承
    隨著竹馬戲老藝人年事已高,傳授竹馬戲技藝只能言傳,難於身教,竹馬戲表演藝術的傳承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這一精彩獨特的戲曲節目漸趨衰落。目前,民間的竹馬戲戲班、劇團已不存在,竹馬戲藝人日漸減少,竹馬戲技藝的傳承面臨十分尷尬的處境。
  • 高陵區劇團移植劇目《送女》匯報演出獲得成功
    該劇目是高陵區劇團創新發展的一次有益嘗試,也是該團貫徹落實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具體實踐,更是該團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具體體現。為了擴大演出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豐富秦腔演出劇目,自2015年起,區劇團在奔赴山西臨汾等地深入調研市場、考察學習的基礎上,邀請資深蒲劇藝術編導進行現場指導,聘請國家一級導演王群、國家一級作曲譚建春擔任導演作曲,克服了秦晉劇目文化背景不同、曲風不一等困難,成功實現了劇目的移植和編排。
  • 中國古典文學在俄羅斯的譯介與研究
    中國古典文學在俄羅斯的譯介與研究 2019年04月08日 08:1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信娜 字號 所屬學科:文學關鍵詞:中國神話;蘇聯;民間文學;小說;戲劇
  • 俄羅斯百變形體劇《魔法師的白手套》1月10日亮相智慧山
    《魔法師的白手套》海報天津美術網訊 天津高新區智慧山國際藝術之旅親子系列戲劇將於2019年1月10日再次上演,本次在琉璃劇場演出的劇目是俄羅斯百變形體劇《魔法師的白手套》,為期四天。《魔法師的白手套》曾在23個國家演出,演出劇團HAND MADE是一支來自聖彼得堡的著名形體劇團,所有演員均畢業於國立戲劇學院,繼承了俄羅斯傳統戲劇精髓。《魔法師的白手套》被譽為指尖上的藝術,是讓演員的手掌和手臂直面觀眾。整部劇為拼盤式結構,以白手套造型為創意,僅憑演員靈巧的肢體和默契的配合牽線構成了整部劇。
  • 京劇流派十人談(四)流派的學習和繼承
    主流派幾乎什麼戲都能唱,代表劇目很多。個性化流派往往著重唱能體現自己藝術特色的一些代表劇目。後學者又只學他們的少數代表作,戲路就越走越窄,現在演出劇目貧乏,不能說與此無關。          在流派的繼承上確有人走入誤區,他們不但不能從社會風貌、文化內涵上追根尋源,而且對總體風格都不注意把握,只企圖從形式上模仿流派創始人,這樣只能是東施效顰,有形無神,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再加上稍有成績就沾沾自喜
  • 儲蘭蘭全新大戲啟動創作 創新傳承中國古典文化
    儲蘭蘭全新大戲啟動創作 創新傳承中國古典文化   近日,一直致力於京劇文化的傳播與京劇文化產業的經營的中國京劇藝術創新代表人物儲蘭蘭日前向媒體透露,繼之前由她參與創作,導演、主演並在北京青年戲劇節上大受好評的新京劇作品
  • 堅守文化初心,傳承文化根脈 ——張掖市舉行「戲曲進校園」暨非遺(傳統戲曲)傳承示範基地授牌儀式活動
    為促進戲曲繁榮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推動戲曲藝術在年輕一代傳承普及,11月29日,由張掖市委宣傳部、張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張掖市教育局聯合舉辦的 「弘揚傳統文化·培育家國情懷」戲曲進校園暨張掖市非遺(傳統戲曲)傳承示範基地授牌儀式在張掖中學隆重舉行。
  • 隴劇《假婿乘龍》將「新演」 非遺項目經典唱段傳承推廣工程有序展開
    隴劇《假婿乘龍》將「新演」非遺項目經典唱段傳承推廣工程有序展開每日甘肅網4月30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嫋嫋隴音傳入耳,聲聲弦樂動人心。29日記者獲悉,為進一步做好傳統戲曲傳承復興,弘揚優秀隴劇藝術,甘肅省隴劇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緊鑼密鼓地開展了隴劇經典劇目復排和隴劇經典唱段傳承推廣工作,力求多管齊下為文藝院團「復工復產」做好充分的準備。近日,由甘肅省隴劇院復排的非遺項目大型移植隴劇《假婿乘龍》正在如火如荼排練中。作為隴劇的經典保留劇目以及前輩藝術家留下的寶貴財富,《假婿乘龍》深受廣大觀眾和業內專業人士的喜愛。
  • 鹿邑縣文化館舞+舞第三期古典舞公益培訓
    由優秀古典舞教師汲冬梅、郭慧芳授課。"、"臂之動"、"圓之軌"、"步之勢"等讓學員逐步掌握從基本元素、靜態動作、核心動作、主幹動作到空間流動的古典舞系統訓練。
  • 贛南採茶戲非遺傳承與保護紀實:「鄉土小戲」綻新姿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民族精神的載體,又是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的象徵,保護非遺、傳承非遺、發揚非遺,絕不僅僅是把他們摘出來,寫到小本本上。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關係到文化血脈的傳承、精神家園的維護,關係到民族文化身份和國家文化主權的維護。《非遺周刊》從今天起推出「『國寶』巡禮系列」專欄,展示贛州市各縣(市、區)的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前世今生與創新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