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麥哲倫望遠鏡項目順利進行,已從國家科學基金會獲得現金注資

2021-01-10 深夜書評

巨型麥哲倫望遠鏡項目順利進行,已從國家科學基金會獲得現金注資

#天文望遠鏡#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已授予GMTO Corporation-監督10億美元巨型麥哲倫望遠鏡(GMT)建設和管理的組織 -未來三年撥款1750萬美元,以加快25 m寬望遠鏡的建設。

GMT將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拉斯坎帕納斯(Las Campanas),並有望在2029年首次亮相。該地點的硬石開挖已經完成,GMTO在2019年10月與德國公司MT Mechatronics和US-位於伊利諾州的英格索爾工具機公司,負責設計,製造和安裝GMT的望遠鏡結構。該產品將於2025年底交付至智利。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獎]將使我們能夠加快在望遠鏡關鍵組件方面的發展

GMT將具有七個圓形鏡,每個圓形鏡的直徑為8.4 m。當放在一起時,他們將創建一個相當於25.4 m寬的鏡子的望遠鏡。其中兩面鏡子是完整的,並已在亞利桑那州存儲,而三面鏡子處於不同的拋光階段。最後的兩個還沒有開始,但是第六個鏡子將在2021年3月上旬投下。

每個主鏡都是靈活的,但它們必須保持精確的形狀,以使所有七個鏡一起工作。GMTO項目經理詹姆斯·范森(James Fanson)表示:「鏡子本身就被支撐起來,就像釘子一樣,在這些鏡子後面,我們有大約160個執行器。」 「我們測量這些鏡子的形狀,然後每30秒對其進行調整。」 NSF撥款提供了測試全尺寸主鏡和致動器系統的資金,並補充說Fanson,「以證明我們可以按照需要的方式控制主鏡。」

麥哲倫巨型望遠鏡組織主席辭職

每個GMT主鏡將光線反射到具有675個執行器的直徑1 m直徑的副鏡,後者每毫秒改變其形狀以抵消地球的大氣模糊效果。有了NSF的資助,GMTO還將建立一個輔助鏡系統的一部分。該贈款還提供資金來建立一個實驗室工作檯測試,以模擬反射鏡,致動器,幹擾源,並且七個主反射鏡可以作為一個一起使用,而這是以前從未使用過的技術。

GMTO總裁羅伯特·謝爾頓(Robert Shelton)說:「團隊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領域之一,就是儘早解決最危險,最棘手的問題,以確保能夠克服這些問題。」 他補充說,NSF獎將「使我們加快在望遠鏡關鍵部件上的進步」。

相關焦點

  • 天文學的未來:麥哲倫巨型望遠鏡(25米級)
    這些都是巨大的進步,但我們仍然還在使用和上一代同樣大小的望遠鏡。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宇宙、達到高解析度和高靈敏度,我們就必須要使用更大的孔徑,需要一個更大的望遠鏡。目前有三個望遠鏡在爭奪第一:莫納克亞山頂上的望遠鏡(30米級)、智利的歐洲超大望遠鏡(39米級)和智利的麥哲倫巨型望遠鏡(25米級)。
  • 智利設想的巨型麥哲倫望遠鏡
    important}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拉斯坎帕納斯峰頂上完成的巨型麥哲倫望遠鏡的。它將在2018年建成時成為地球上最大的星球之一。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拉斯坎帕納斯峰頂上完成的巨型麥哲倫望遠鏡的插圖這款82英尺(24.5米)的望遠鏡將於2018年完工,將是地球上最大的望遠鏡之一。
  • 《最強蝸牛》麥哲倫的望遠鏡新貴重品怎麼獲取 麥哲倫的望遠鏡新...
    導 讀 最強蝸牛麥哲倫的望遠鏡新貴重品怎麼獲取,麥哲倫的望遠鏡能解鎖新幻境麥哲倫的環球之旅,想知道貴重品推薦在哪查看
  • 美國巨型射電望遠鏡平臺一夜之間竟然塌了
    當地時間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稱,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平臺於11月30日晚間至12月1日凌晨之間坍塌。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在推特上說:「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平臺一夜之間坍塌,所幸沒有人員傷亡報告。我們當務之急是確保安全。」工程師們已評估了損壞情況,確定望遠鏡的三個支撐塔全部斷裂,重達900噸的儀器平臺墜落到下面的碟形反射盤上。望遠鏡的支撐鋼纜也斷裂了。
  • 中國首次召開「三十米光學-紅外巨型望遠鏡」科學論壇
    出席,「三十米望遠鏡科學論壇2019」國際會議。會議上,我國國家天文臺副臺長介紹了我國參加TMT的情況。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介紹了三十米光學-紅外巨型望遠鏡我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的協同觀測與合作預期。與會專家對科學儀器「高解析度光譜儀」、「廣域光學分光計」進行了研討。
  • 國家天文臺參與的斯隆數字巡天四期項目啟動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參與的斯隆數字巡天四期項目(SDSS-IV)於7月15日正式啟動運行。SDSS-IV將利用分別位於南、北半球的望遠鏡,首次對全天區進行大尺度結構巡天實驗。本項目除了使用位於新墨西哥的斯隆2.5米望遠鏡外,還將使用位於智利安第斯山脈的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的2.5米艾琳妮杜邦望遠鏡。除了360度觀測銀河系以外,新望遠鏡還將觀測近鄰麥哲倫雲中的恆星。這將為天文學家提供銀河系環境研究的重要信息。
  • 外媒:波多黎各巨型天文望遠鏡將關閉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 美聯社波多黎各消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當地時間19日宣布將關閉波多黎各的阿雷西沃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這將給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造成影響。報導稱,阿雷西沃天文臺在天文學界享有盛譽,是一家獨立機構,但是獲得美國聯邦政府資助。
  • 外媒:波多黎各巨型天文望遠鏡將關閉
    美聯社波多黎各消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當地時間19日宣布將關閉波多黎各的阿雷西沃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這將給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造成影響。報導稱,阿雷西沃天文臺在天文學界享有盛譽,是一家獨立機構,但是獲得美國聯邦政府資助。
  • 從巨型望遠鏡「摔鍋」,看美國的衰弱!
    摔了!頓時,峻兮感到腦後鍋落之聲不絕於耳~~要知道,在中國貴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出現之前,阿雷西博天文臺曾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在電波天文學、大氣科學和雷達天文學等領域貢獻巨大。這口大鍋怎麼就在聖誕來臨前摔了呢?
  •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阿雷西博天文臺將退役,無法修復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今天宣布,阿雷西博天文臺無線電天文臺因損壞嚴重而無法修復,因此將退役。此前,懸掛在碟形天線上的支撐900噸科學平臺的電纜損壞了。今年8月,一根電纜從插座中滑出,本月早些時候,第二根電纜意外斷裂。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材料領域合作研究項目...
    一、項目說明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之間的科學合作框架,為促進兩國科學家在材料科學領域的合作研究,雙方將共同資助我國和美國科學家之間開展的合作研究項目(Joint Project)。
  • 世上再無阿雷西博望遠鏡?已被砸毀,美NFS宣布計劃將其拆除
    這幾天,關於阿雷西博消息還是比較多,如前兩天才有報導指出它或處於崩潰、坍塌的處境,現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FS)宣布要將其拆除了。 在8月份出現第一次斷裂時,當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FS就聘請了三家工程公司來對其結構進行調查,這三家工程公司在本月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 讓宇宙盡現眼底——激動人心的天文望遠鏡
    ,很少能對行星進行直接觀測。因此,科學家們正在研製具有更強大集光能力和解析度的光學望遠鏡——巨型麥哲倫望遠鏡,以期可以直接分辨出恆星旁邊的行星。巨型麥哲倫望遠鏡是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的9所大學和研究中心合作的項目,計劃安放在智利拉塞雷納附近的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現在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足球場內進行建造。
  • 科學家將設迄今最大天文望遠鏡 精度是"哈勃"10倍
    原標題:科學家將設迄今最大天文望遠鏡   巨型麥哲倫望遠鏡效果圖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天文學家正計劃在位於智利的坎卡納天文臺安裝一個大型天文望遠鏡——巨型麥哲倫望遠鏡(GMT)。這將是地球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它的建成將帶來深太空探索的新時代。
  • 美國的巨型天文臺一夜之間塌了
    當地時間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稱,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平臺於11月30日晚間至12月1日凌晨之間坍塌。>▲圖源:Getty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在推特上說:「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平臺一夜之間坍塌,所幸沒有人員傷亡報告
  • 迄今最大天文望遠鏡成像精度是「哈勃」的10倍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天文學家正計劃在位於智利的坎卡納天文臺安裝一個大型天文望遠鏡——巨型麥哲倫望遠鏡(GMT)。這將是地球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它的建成將帶來深太空探索的新時代。  巨型麥哲倫望遠鏡組織(GMTO)理事長、芝加哥大學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教授溫蒂·弗裡德曼說:「GMT將開闢天文學的新時代,它將找到宇宙中最早發光的物質,探索暗能量和暗物質的奧秘,在銀河系中找到像地球一樣宜居的星球。」  GMT屬於新型巨型望遠鏡,它擁有7個直徑8.4米的鏡面,相當於一個直徑25米的主鏡。
  • 哈勃望遠鏡揭開「麥哲倫星雲流」成因之謎
    同時,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科學家一直都在試圖解釋所謂的麥哲倫流(Magellanic Stream)的來源。介紹稱,麥哲倫流發現於20世紀70年代早期,它是延伸了半個銀河系的長長的氣體帶,近日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最新數據或將幫助天文學家解開這個難題。
  • 美國射電望遠鏡坍塌,全世界只剩一個獨苗,FAST運行以來成果斐然
    在天文研究領域,大型射電望遠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中,1963年竣工的美國阿雷西博巨型射電望遠鏡平臺,更是幫助眾多科學家完成一系列天文科研工作。然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近日卻正式宣布,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巨型射電望遠鏡一夜之間發生坍塌。
  • 大量麥哲倫星雲流入銀河系,形成新的恆星
    由於歐空局的蓋亞(Gaia)衛星全天空覆蓋——旨在測量恆星的特性,如視差、天空運動中的運動、恆星顏色等——人類已經獲得了在大約10萬光年內測量超過10億顆恆星的能力。在幾乎整個銀河的範圍,當科學家用這個數據集來尋找新的藍色恆星時,他們獲得到了一個相當驚訝結果:94,000光年遠,在星系光環的外圍深處,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年輕恆星集合。當您在星系的某一處發現密集的恆星集合時,認為它們很有可能都是一起形成的。被認可地檢查的方法是測量該恆星關聯中每顆恆星的大小(固有亮度)和顏色(與溫度直接相關)。
  • 用望遠鏡在麥哲倫星雲中繪製宇宙射線圖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澳大利亞西部內陸的一架射電望遠鏡被用來觀察兩個相鄰星系中宇宙射線輻射國際射電天文學研究中心(ICRAR)天體物理學教授裡斯特·斯塔維利-史密斯說:宇宙射線是一種高能帶電粒子,它與磁場相互作用,產生我們能用射電望遠鏡看到的輻射。這些宇宙射線實際上是超新星爆炸後的殘餘產物。產生的超新星爆炸與質量非常大的恆星有關,比我們的太陽大得多。宇宙射線的產生數量取決於數百萬年前這些大質量恆星的形成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