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口鐵印刷也是利用水、墨相斥的物理性質,藉助印刷壓力,經橡皮布把印版圖文轉印到馬口鐵上,屬於平版膠印的原理。由於馬口鐵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質以及印刷品的再加工性能,其印刷工藝流程與普通膠印有較大不同。
馬口鐵印刷對油墨有著特殊的要求:
1. 要求油墨具有較好的附著力和機械性能
由於馬口鐵印刷品最終要製成食品罐、飲料罐、玩具、氣霧罐、化工桶、造型各異的雜罐等,需經剪裁、折彎和拉伸工藝,因而要求印刷油墨對馬口鐵有較好的附著力和相應的機械性能。為了提高油墨附著力,印刷前首先需要對馬口鐵進行塗白或打底漆印白。白色是一切畫面的基色,有很高的明度,加入其它高能度的色相以後,能提高各色相明度而形成色階。
2. 對白墨的要求
馬口鐵表面呈銀白的金屬光澤,在印刷彩色圖文之前,需要把表面塗白或印白,受油墨覆蓋能力的限制,如用單色機印白往往需經2次印白,其白度可達75%。白度作為馬口鐵印刷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要求白墨具有與底漆的良好結合力,經多次高溫烘烤不泛黃、耐高溫蒸煮都不走色。對馬口鐵塗底漆使其與馬口鐵之間有很強的附著力,對白墨有良好的結合力。常用的底漆是環氧胺基型,具有色淺,經多次烘烤不泛黃、不老化的特點和柔性好、耐衝擊的工藝性能。
3. 對彩墨的要求
馬口鐵印刷的彩色油墨,除了應具備一定程度的抗水性能之外,還需有其特殊的要求。由於馬口鐵表面不滲透水分和溶劑,需要經過烘烤乾燥,故而其油墨應為熱固化型。對顏料的著色力和耐久性要求較高。印鐵油墨除了應具備一般膠印油墨的基本性能外,根據印鐵的特點還應具有耐熱性、墨膜附著力強、耐衝擊、堅硬性好、耐蒸煮和耐光等特點。
4. 油墨的乾燥工藝
在馬口鐵印刷生產中,油墨的乾燥是一個複雜的理化反應過程。要合理控制油墨的乾燥速度,掌握油墨乾燥中的理化機理,才能有效地進行快速的印刷作業,保證產品質量。油墨乾燥太快會降低油墨的正常傳遞性能,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造成印跡發虛,墨色發淡,印版、墨輥表面出現油墨乾結,使傳遞中的下墨受阻;使印版圖文乾結層向外擴張;使乾燥劑用量過大造成油墨吸附性增加,空白部分起髒等現象。而油墨乾燥太慢又可造成套印困難、粘連、附著力差、牢固度降低,容易造成傳送過程中的劃傷等。所以油墨的乾燥速度要適宜,太快太慢均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