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歲琥珀中發現一種新昆蟲 以恐龍羽毛為食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1億歲琥珀中發現一種新昆蟲

與現代蝨類似,以恐龍羽毛為食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1日公開的一項研究,中國科學家領導的小組新發現一種吃恐龍羽毛的昆蟲。這是帶羽毛的恐龍身上寄生的一種與現代蝨類似的昆蟲,該物種被命名為恩氏中生食毛蟲(Mesophthirus engeli),其與部分受損的恐龍羽毛同時保存在有著約1億年歷史的琥珀中。

由於中生代化石記錄(2.5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存在空白,研究人員對昆蟲取食羽毛行為的起源和演化一直不甚了解。此前,侏羅世(2.01億年前至1.45億年前)和白堊世(1.45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均發現過以血液為食的昆蟲。雖然帶羽毛的恐龍在此期間很常見,但以恐龍羽毛為食的昆蟲之前從未有過報導。

中國首都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首都醫科大學以及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俄羅斯科學院的研究人員,此次分析了來自緬甸北部克欽地區的兩塊有著約1億年歷史的琥珀中與兩根恐龍羽毛一同保存下來的10個昆蟲若蟲。

這些無翅昆蟲有著類似於現代蝨的軀體模式,尤其是它們還有很強壯的咀嚼式口器。其中一根羽毛存在受損痕跡,顯然被咀嚼過,且受損痕跡與寄生了蝨的現代鳥類羽毛很像。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新發現表明,吃羽毛的寄生蟲在中白堊世期間或之前就已經出現了,與鳥類和帶羽毛恐龍的多樣性分化約處於同一時期。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1億歲琥珀中發現一種新昆蟲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1日公開的一項研究,中國科學家領導的小組新發現一種吃恐龍羽毛的昆蟲。這是帶羽毛的恐龍身上寄生的一種與現代蝨類似的昆蟲,該物種被命名為恩氏中生食毛蟲(Mesophthirus engeli),其與部分受損的恐龍羽毛同時保存在有著約1億年歷史的琥珀中。
  • 蝨子1億年前就有了?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19-12-13 12:59 來源:澎湃新聞
  • 新知|中國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 1億年前食毛類昆蟲...
    我們研究發現,有羽恐龍的生存環境可能很糟糕,時刻受到外寄生昆蟲的幹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首都師範大學高太平副教授幽默地表示。今年11月,首都師範大學的高太平和任東教授團隊在白堊紀中期琥珀中發現取食恐龍羽毛的新昆蟲,揭開了外寄生昆蟲新物種——恩氏中生食毛蟲的神秘面紗。該研究成果日前在《自然-通訊》上發表。
  • 南京古生物學家從琥珀中發現1億年前昆蟲結構色:這是恐龍見過的顏色
    「這些帶有金屬色澤的顏色,是我們首次用肉眼看到大約1億年前恐龍看到過的顏色。」6日上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其所帶領的團隊在距今約1億年的35枚琥珀中發現了保存較為完好的昆蟲結構色,這些顏色經過了1億年,仍舊呈現出閃亮的金屬光澤。
  • 全球首架全電動商用飛機試飛成功;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丨...
    【今日封面】近日,德國柏林動物園舉行了成都旅德新生大熊貓雙胞胎的百日慶典暨命名儀式,這對大熊貓雙胞胎兄弟被命名為「夢想」和「夢圓」,寓意著心想事成、夢想成真。新發現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美國德雷克塞爾大學發布一項最新研究,免疫抑制藥物雷帕黴素可以減少皮膚皺紋和下垂並改善膚色,有望成為延緩皮膚老化的新選擇。後續科學家將繼續研究雷帕黴素是否能用於延長人類壽命或提高人體機能等。
  • 恐龍羽毛都敢吃?這種蟲子厲害啦!
    恐龍長羽毛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啦,羽毛除了保溫、炫耀和飛行,似乎很好吃。最近,古生物學家就在琥珀中發現了一種愛吃恐龍羽毛的蟲子。正因為在緬甸琥珀中包含有大量的包含物,琥珀也成為古生物學家進行研究的新領域,中國古生物學家已經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古蟲、古蛇、古鳥,甚至是恐龍尾巴的化石。正是得益於琥珀特殊的保存特性,這些化石經歷了1億年的時間,竟然保存了其原有的樣子,是不是很神奇?
  • 緬甸琥珀中發現新恐龍,比蜂鳥還小,但還有比它更奇怪的恐龍
    3月12日,中美加三國科學家在緬甸白堊紀地層的琥珀中發現一種新的恐龍品種,大約生活在9900萬年前。新發現琥珀中的恐龍頭骨記得小學有篇課文曾講過,琥珀裡為啥會有小蟲子,但有恐龍還真是沒想到。其實這並非首次在琥珀裡發現恐龍,參與本次研究的古生物學者邢立達,早在2016年,就發現了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龍。曾在琥珀中發現恐龍尾巴這次發現的恐龍新品種,雖然僅保留頭部,但卻透露出許多重要信息,並且有3個非常神奇的地方。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現在我們對於恐龍形象的刻畫,也只不過是通過發現的史前化石進行到還原而已,真正的恐龍長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在早在20多年之前,人們就普遍認為恐龍是一種像蜥蜴一樣渾身布滿鱗片的大型動物。恐龍的英語也有巨大蜥蜴的意思,有部分科學家認為恐龍的外形,不知應該是光禿禿的,應該是和蜥蜴鱷魚非常的相似。
  • 琥珀中發現大量恐龍羽毛,我們印象中的恐龍,可能一開始就是錯的
    顯然,小部分人對於恐龍的印象還刻板地停留在《侏羅紀公園》等電影中,這也正常,畢竟這些科幻電影上映的時候(1993年),古生物學家還沒發現恐龍羽毛的化石呢。但現在,我們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恐龍很有可能是一種身上披滿羽毛,外形和禽類相似的動物,而最有力證據莫過於古生物學家在緬甸琥珀中找到的恐龍羽毛了。
  • 琥珀中發現史上最小的恐龍化石
    來自緬甸的一個壯觀的新琥珀化石擁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史前恐龍的頭骨:一種生活在9900萬年前的類鳥生物,並不比今天活著的最小的鳥大。今天在《自然》雜誌上描述的這具化石,從後腦勺到鼻尖只有1.5釐米長,大約是指甲的寬度。
  • 琥珀裡竟然有恐龍!邢立達老師帶你探索琥珀中的恐龍世界
    這些「雜質」可能是遠古時期的動物、植物、礦物、沙土等,科學家們正是通過研究它們,為我們還原了上億年前地球上的樣子。因此,琥珀也被人們稱為凝固的時空。第一枚恐龍琥珀了解完琥珀,我們一起來看看邢立達老師發現琥珀恐龍的傳奇經歷吧~一次,邢立達老師在緬甸挑選琥珀時,被當地商家推薦了一塊包著「狗尾巴草」的琥珀,裡面還有兩隻「螞蟻」。
  • 大新聞: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了一隻白堊紀的鳥
    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以代表的研究團隊正通過白堊紀琥珀打開了一扇通過1億年前那個神奇世界的大門,他們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尾巴和雛鳥化石,而這一次他們在琥珀中發現了更完整的鳥類化石。 包裹白堊紀鳥類化石的琥珀有7釐米長,這可是相當大的一塊琥珀了。我敢打賭,一般人拿到這塊琥珀肯定分不清裡面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侏羅紀公園》真的要上演了嗎?
    目前恐龍有肉食龍次亞目、虛骨龍次亞目、原蜥腳次亞目、蜥腳次亞目、鳥腳亞目、劍龍亞目、角龍亞目、甲龍亞目等主要分類。從骨骼和羽毛上看,新發現的這隻非鳥恐龍的琥珀大致與虛骨龍次亞目下的演化支——手盜龍相似。這類恐龍手臂細長,手掌有三指,手腕上的骨頭呈半月形。它們是唯一一群具有骨化胸板的恐龍。
  •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王博、黃迪穎研究員分別領銜的兩個團隊,各自對一種1億年前的奇特遠古蜘蛛:應氏奇美拉蛛展開研究。這種新發現的遠古蜘蛛讓人類發現,蜘蛛的古老祖先長著尾巴,這為了解蜘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
  • 動物琥珀十大最珍貴盤點 1億年前蝸牛舉世罕見
    ,是現今在琥珀中發現的最為古老的昆蟲。人們在義大利東北部發現了七萬個琥珀,其中一些含有的節肢昆蟲看上去就像是外星生物。而且,這些蟲子看起來和現在的癭蟎蟲很相似。一個顯著的不同之處,是現在的癭蟎蟲寄生於開花植物中,而這種古老的蟲子卻存在於開花植物進化出來之前。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生物學家格裡馬爾迪說,「看得出來,這種蟲子雖然經過了數億年的進化,但是變化卻不大。
  • 科學家揭秘琥珀中白堊紀昆蟲真實顏色這些昆蟲為何穿越億年仍能...
    原標題:科學家揭秘琥珀中白堊紀昆蟲真實顏色這些昆蟲為何穿越億年仍能「自帶光芒」目前,化石中很少保有生物的色彩細節,地質歷史中原始的結構色的證據極其罕見,大多數古生物復原圖都是根據藝術家的想像重建。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南古所)科研團隊揭開了近1億年前的昆蟲真實色彩的秘密。他們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具有金屬色彩的昆蟲進行系統研究後發現,純淨而強烈的顏色可直接在昆蟲體表保存下來,奧秘就隱藏在昆蟲體表內一種特殊的納米結構中。
  • 恐龍都不堪其擾 或許這些小蟲才是侏羅紀的「王中王」
    近日,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題為《白堊紀中期琥珀中取食恐龍羽毛的新昆蟲》的論文。該研究發現帶羽毛的恐龍身上寄生有一種與現代蝨類似的昆蟲。這種新發現的昆蟲物種名為恩氏中生食毛蟲,與部分受損的恐龍羽毛同時保存在有著約1億年歷史的琥珀中。 蝨子這類昆蟲到底是什麼時候誕生的,是在恐龍時代還是更早?
  • 琥珀裡面被發現的恐龍羽毛!侏羅紀公園不遠了……
    古生物學家邢立達去年在緬甸進行考察取樣的時候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恐龍的尾部殘骸,而且還是帶著羽毛的!
  • 中國博士揭秘「琥珀恐龍」發現過程:目前無法復活
    以中國地質大學博士邢立達為首的科研團隊宣布,在一塊近1億年前的琥珀中,他們發現了一段恐龍的尾巴組織,這是有史以來人類發現的第一件琥珀中的恐龍標本。消息甫出,很多第一反應想到《侏羅紀公園》的網友熱議,這是否意味著憑藉琥珀恐龍裡的基因,可以讓恐龍「死而復生」?
  • 英國考古專家在琥珀中,發現了史前蜱蟲,難道用它可以復活恐龍?
    片中講的故事是:科學家偶然情況下,發現琥珀中封存的蚊子體內存在恐龍的血液,進而提取DNA復活了恐龍,在現實世界,這件看起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沒想到真的被專家碰到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樹脂滴落,掩埋於泥土中千萬年,最終形成化石,甚至有的化石內部還會包含有小昆蟲,琥異常精緻綺麗,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與研究價值。這一日正是秋高時節,英國古文物研究專家來到了緬甸,打算尋找一些有價值的古文物,當然,第一目標還是對恐龍化石的搜尋,畢竟這個存在於近億年之前的神秘物種,曾經主宰了整個世界,最後卻莫名消失,可以說,恐龍化石實在是太吸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