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億歲琥珀中發現一種新昆蟲 以恐龍羽毛為食
1億歲琥珀中發現一種新昆蟲與現代蝨類似,以恐龍羽毛為食科技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1日公開的一項研究,中國科學家領導的小組新發現一種吃恐龍羽毛的昆蟲。這是帶羽毛的恐龍身上寄生的一種與現代蝨類似的昆蟲,該物種被命名為恩氏中生食毛蟲(Mesophthirus engeli),其與部分受損的恐龍羽毛同時保存在有著約1億年歷史的琥珀中。由於中生代化石記錄(2.5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存在空白,研究人員對昆蟲取食羽毛行為的起源和演化一直不甚了解。
-
蝨子1億年前就有了?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
蝨子1億年前就有了?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19-12-13 12:59 來源:澎湃新聞
-
南京古生物學家從琥珀中發現1億年前昆蟲結構色:這是恐龍見過的顏色
「這些帶有金屬色澤的顏色,是我們首次用肉眼看到大約1億年前恐龍看到過的顏色。」6日上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其所帶領的團隊在距今約1億年的35枚琥珀中發現了保存較為完好的昆蟲結構色,這些顏色經過了1億年,仍舊呈現出閃亮的金屬光澤。
-
新知|中國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 1億年前食毛類昆蟲...
我們研究發現,有羽恐龍的生存環境可能很糟糕,時刻受到外寄生昆蟲的幹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首都師範大學高太平副教授幽默地表示。今年11月,首都師範大學的高太平和任東教授團隊在白堊紀中期琥珀中發現取食恐龍羽毛的新昆蟲,揭開了外寄生昆蟲新物種——恩氏中生食毛蟲的神秘面紗。該研究成果日前在《自然-通訊》上發表。
-
中國高中生琥珀內發現1億年前甲蟲
中國高中生琥珀內發現1億年前甲蟲時間:2019-12-21 22:35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厲害了少年! 中國高中生琥珀內發現1億年前甲蟲 今天(12月21日)上午,中國科學團隊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時代的新物種齒胸波眼甲Notocupes denticollis。
-
科學家揭秘琥珀中白堊紀昆蟲真實顏色這些昆蟲為何穿越億年仍能...
原標題:科學家揭秘琥珀中白堊紀昆蟲真實顏色這些昆蟲為何穿越億年仍能「自帶光芒」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南古所)科研團隊揭開了近1億年前的昆蟲真實色彩的秘密。他們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具有金屬色彩的昆蟲進行系統研究後發現,純淨而強烈的顏色可直接在昆蟲體表保存下來,奧秘就隱藏在昆蟲體表內一種特殊的納米結構中。相關研究於近日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這為了解白堊紀雨林中與恐龍共存的昆蟲提供了新的視角。
-
昆蟲正產卵時被樹膠包裹 1億年後成琥珀(圖)
「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成蟲、幼蟲、卵在一起保存的昆蟲化石。」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的副研究員王博告訴現代快報 (微博)記者。這枚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昆蟲育幼行為的直接證據,表明介殼蟲育幼行為至少起源於1億年前。1億年前,地球的生存環境惡劣,尤其是幼小的昆蟲,由於無法適應環境,很可能剛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
1億年前琥珀中的昆蟲化石 揭示蠍蛉長口器起源
3月4日,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科研人員通過對約1億年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昆蟲化石的研究,揭示了蠍蛉長口器的起源。
-
琥珀中罕見發現菊石:菊石生活在距今1億年前
原標題:一枚琥珀內包含40多個生物 琥珀中菊石生活在距今1億年前在今年6月的一期美國科學院院報的封面上,是一張菊石的圖片,而其所屬的論文作者,來自於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王博,論文題目是《緬甸琥珀中的菊石》。
-
新物種!15歲高一學生在琥珀中發現上億年甲蟲,師出名門!
新物種現世,一聽這麼高大上的事情,我們一般都會將其與古生物學家、考古專家、地質學家等聯繫到一起,我們通常認為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事情。然而,這次新物種的發現,確確實實與一個15歲的高中生有關。12月21日,中國科學團隊宣布,他們在琥珀化石中,發現了恐龍時代的新物種――齒胸波眼甲Notocupesdenticollis。
-
研究發現1億年前琥珀化石「撞臉」現代甲蟲
新華社南京2月19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澳大利亞、日本、紐西蘭、美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在1億年前的緬甸琥珀化石中,發現5枚與現代甲蟲「撞臉」的遠古昆蟲標本。
-
中美科學家發現最古老蛙類琥珀 現億年前新物種
原標題:緬甸「蛙類琥珀」現億年前新物種 中美科學家發現四件中生代白堊紀時期蛙類琥珀化石,其中之一被鑑定為全新蛙類物種 在遙遠中生代的緬甸叢林中,生活著和現代完全不同的物種,它們或在水潭或在陸地繁衍生息,直到湮滅。
-
波羅的海琥珀中發現昆蟲剝離的外殼、蘑菇和哺乳動物毛髮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一塊獨特的波羅的海琥珀,它的歷史可追溯至5000萬年前,琥珀裡面包含著一種遠古昆蟲的外殼,很可能是它發現黏性樹液潛在的威脅,便迅速剝下外殼逃離現象
-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王博、黃迪穎研究員分別領銜的兩個團隊,各自對一種1億年前的奇特遠古蜘蛛:應氏奇美拉蛛展開研究。這種新發現的遠古蜘蛛讓人類發現,蜘蛛的古老祖先長著尾巴,這為了解蜘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
-
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中發現巨型精子
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琥珀多是以工藝品的形式出現的,這種東西晶瑩剔透裡面還封存著一些小昆蟲,看起來十分的漂亮。其實我們能看到的這些都是後來人工製成的,我們很少能見到天然形成的琥珀。因為這種東西在考古界被稱為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其次是天然形成的琥珀化石形成條件苛刻因而十分稀少。
-
恐龍時代昆蟲新物種亮相 發現者年僅15歲!
12月21日上午,中國科學團隊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時代的新物種——齒胸波眼甲Notocupes denticollis。這是一種前所未知的甲蟲,其種名意指該種前胸背板側緣具有4個明顯的大齒。而這枚琥珀的發現者,正是年僅15歲的高一學生宋丞峻。發現新物種琥珀的15歲高中生宋丞峻「這枚琥珀個頭不大,長寬均接近5釐米。剛拿到琥珀原石的時候,它完全是密不透光的,和櫥窗裡擺著的那些晶瑩剔透的琥珀成品不同,很難想像裡面竟藏著一種尚待發現的遠古昆蟲。」
-
五千年琥珀內包含上百種遠古昆蟲
遠古螞蟻琥珀大約在5000萬年前,現在的亞洲次大陸剛剛拼入亞洲大陸,這距離它脫離東非海岸已過了大約1億年。遠古蜘蛛琥珀這些奇異的新物種形態正是研究人員所要重要研究的對象,不過他們所發現的琥珀中並沒有出現奇異的新物種。
-
交配時被琥珀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中發現巨型精子,刷新紀錄
對於生物學家而言,在琥珀中總能收穫意外之喜,原因是因為琥珀是由樹脂滴落而形成的,而琥珀在滴落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包裹一些小型昆蟲。對於這些昆蟲而言,樹脂滴落的時間是無法控制的,所以琥珀中會將昆蟲的生活瞬間定格。而我們通過這些包含昆蟲的琥珀,可以直觀地了解它們曾經生活的瞬間。
-
動物琥珀十大最珍貴盤點 1億年前蝸牛舉世罕見
古老的琥珀化石在半透明中呈現的一種死態,古老的幾億年前的東西凝固在小小的樹脂裡面,保存到現在。向我們留下了史前歷史中的一些動植物最最完整的狀態。,是現今在琥珀中發現的最為古老的昆蟲。人們在義大利東北部發現了七萬個琥珀,其中一些含有的節肢昆蟲看上去就像是外星生物。而且,這些蟲子看起來和現在的癭蟎蟲很相似。一個顯著的不同之處,是現在的癭蟎蟲寄生於開花植物中,而這種古老的蟲子卻存在於開花植物進化出來之前。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生物學家格裡馬爾迪說,「看得出來,這種蟲子雖然經過了數億年的進化,但是變化卻不大。
-
1億歲小鳥藏身薄如煎餅琥珀中 - 西海都市報數字報刊平臺
新華社北京2月2日電 科學家們2日在北京揭示了來自1億年前的時光「奇蹟」——一件包裹著近乎完整古鳥的琥珀。 鳥標本薄如煎餅,長約5釐米,有可飛翔的硬質羽毛,顯示已具較好的獨立生活能力。 「它如蜂鳥般大小,屬白堊紀一種相對原始的鳥類——反鳥類。」研究團隊負責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