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臉針」作為醫學美容針劑注射類項目的入門,有不少有臉大困擾的仙女都想通過注射「瘦臉針」把臉變小變V,但有些仙女到注射「瘦臉針」後,卻沒有感覺到有效果,這是為什麼呢?本期就跟大家說一下哪些臉型,打再多的「瘦臉針」也沒用。
首先先跟大家說一下「瘦臉針」其實就是肉毒桿菌素,它能抑制神經末梢的乙醯膽苄分泌,當是打到肌肉上,會阻斷神經傳導,讓肌肉無法順利收縮,就如同久臥病床不起的人,因為沒有下床走路,腿部肌肉也會因此萎縮,肉毒桿菌素也運用相同的機制,阻止了咀嚼肌訓練,讓臉因此變小,其機轉還可運用於皺眉紋等動態紋路,抑制肌肉牽引,達到除皺功效。
接下來再來了解影響臉大的原因有三種,分別是骨骼型、脂肪型、肌肉型。這是由於人體的骨骼架構、肌肉組成、脂肪區塊分布不一樣,因此其對應治療臉大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1.骨骼型:面部骨骼本體較大、較寬,雖其強韌結構能夠撐起肌膚,提供絕佳的支撐力,但也因骨骼結構的關係,容易使臉比較大。
這種骨骼型臉大,想要改善可以選擇削骨手術,需要全身麻醉來配合,術後需要一定時間恢復,不過效果也是槓槓的,而害怕動手術的人,也可在醫生的規劃下,利用玻尿酸、聚左旋乳酸在凹陷地方進行填補,進行臉型修飾,使視覺上臉型達到變小的效果。
2.脂肪型:臉部脂肪含量較多,一般為年輕的象徵,但也會讓臉看起來比較圓或大,甚至出現難搞的雙下巴。
脂肪型臉大可以利用非侵入式的熱瑪吉、熱拉提進行改善,電阻式容積加熱,除了對肌膚有拉提、除皺的作用,更可藉由熱能,處理脂肪細胞,改善渾圓嬰兒肥,對於脂肪量太大的患者,則建議進行臉部抽脂,直接抽除頑固脂肪,根除大臉問題。
3.肌肉型:這種情形常見於喜歡咀嚼肉乾、口香糖等硬物者,長期的訓練導致咀嚼肌肉發達,讓下巴處產生角度方正的稜角,這樣的情形,才能利用注射肉毒桿菌素得到改善。
注射瘦臉針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維持的效果時間比較短,半年左右需要重新注射一次,三次之後基本可以得到一個不錯的、較為穩定的效果,以後可以按照需求注射或者不注射都行。
如果想要去打「瘦臉針」的仙女,怎麼確定自己是不是肌肉型臉大?
可以通過咬牙實驗來確定自己的咬肌是不是肥大,將自己的手掌放在腮幫子的地方,用力地咬住後牙根,如果能夠感到明顯的突起感,就說明你的咬肌非常有力肥厚,你的大寬臉可能就是它導致的。
肉毒桿菌素的治療被很多人認為是基礎的入門療程,好像技術不需要多好,只要打在肌肉的位置就能發揮作用!但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面部肌肉多,紋理與脈絡皆細小且複雜,稍有不慎,即可能使不對的肌肉受到抑制,造成臉部僵硬、甚至不自然的後遺症。
在選擇注射「瘦臉針」前,應該先有專業醫生判斷自身臉型種類,選擇合適的方式處理臉大困擾,讓醫師在檢查肌肉運用頻率、訓練活躍度與衰老程度之後,決定正確的注射劑量,才能避免打再多肉毒桿菌素都覺得沒用的無奈,經過幾次的治療後,臉部線條就會變得更流暢,拍照時也能自信零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