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肉毒桿菌:毒性到底有多大?

2020-11-28 中國網財經

  本期專家:

  劉秀梅,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顧問、研究員

  元曉梅,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工

  陳 衛,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院長、教授

  崔生輝,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食品化妝品檢定所生物檢測室副主任、研究員

  近期,在微信朋友圈等中流傳一條關於「兒童乳飲料中含有肉毒桿菌,喝了會導致白血病」的信息,引起了家長們的高度關注。

  乳飲料中會含有肉毒桿菌嗎?肉毒桿菌是什麼?有何危害?本期專家將為您詳細解讀。

  肉毒桿菌自身並不致病 其產生的肉毒毒素是元兇

  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又稱肉毒梭菌,肉毒桿菌的菌體並沒有毒性,但在嚴格的厭氧環境和適宜的溫度(18~30℃)條件下,肉毒桿菌芽胞可能萌發、生長並形成肉毒毒素,該毒素才是致病的元兇,且是已知天然毒素中毒力最強的一類神經毒素。

  不過,當食品的pH 值低於4.5或大於9.0時,或當環境溫度低於15℃或高於55℃時,肉毒桿菌的芽胞不能繁殖,也不能產生毒素。在100℃煮沸10分鐘過程中,肉毒毒素就可被破壞,從而失去致病性。

  肉毒毒素中毒主要損傷神經系統

  肉毒毒素中毒分為中毒型和感染型;沒有明顯的季節差異,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無明顯的年齡和性別差異;一般有潛伏期,潛伏期為12~72小時,潛伏期長短與攝入食品量及肉毒毒素含量有關。

  在成人中發生的肉毒毒素中毒多為中毒型。患者一般具有頭暈、乏力、噁心、嘔吐等前驅症狀,繼而出現神經麻痺症狀、肌肉癱瘓症狀等,重者因呼吸肌麻痺引起窒息、心力衰竭而死亡,但患者知覺、體溫、血壓、血象等體徵一般正常。

  在嬰兒中發生的肉毒毒素中毒多為感染型,潛伏期3~30天。初期突發便秘、啼哭聲和吮乳力減弱等症狀,繼而出現神經症狀。其中,95%的報告病例為6周~6個月的嬰兒,最常見於3~4個月的嬰兒,原因是嬰兒腸道缺乏正常菌群的保護及抑制梭菌繁殖的膽汁酸(常見於幼兒和成人腸道)。

  白血病是一類病因尚不明確的血液系統疾病 至今未發現與肉毒桿菌相關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類造血幹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細胞因為增殖失控、分化障礙、凋亡受阻等機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大量增殖累積,並浸潤其他組織和器官,同時正常造血受到抑制。

  至今為止,引起人類白血病的確切原因至今不太明確,有許多因素可能與白血病的發生有關,包括病毒感染、遺傳、放射、化學毒物或藥物等。科研界沒有發現白血病的發生和發展與肉毒桿菌之間存在關聯。

  飲料不是肉毒毒素中毒的高危食品

  因飲食結構、飲食習慣、製作工藝等差異,各國引起肉毒毒素中毒的食品類別並不相同:歐洲多見於臘腸、火腿和醃製的肉類,日本以魚製品為多,美國以家庭自製罐頭、肉和乳製品為多,我國則多為家庭自製肉類食品、發酵豆類或穀類製品。

  迄今為止,國內外均未見因飲料汙染肉毒桿菌而導致中毒的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的食品微生物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JEMRA)一直以來未將「飲料-肉毒」列入「食品-病原」優先評估組合的名單。國際食品衛生法典委員會(CCFH)及世界各國也未對飲料中肉毒桿菌的限量要求作出規定。

  同樣,我國於2013年頒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中,對飲料產品規定了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限量要求,鑑於肉毒桿菌的生長特性,未對肉毒桿菌提出限量規定。

  含乳飲料產品不具備出現肉毒桿菌汙染和肉毒毒素形成條件

  含乳飲料是指以鮮乳或乳製品(經發酵或未經發酵)為主要原料,經調配、均質、灌裝、殺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飲料,包括配製型含乳飲料、發酵型含乳飲料、乳酸菌飲料。

  肉毒桿菌芽胞萌發生長的臨界pH值為4.5,即pH4.5以下時肉毒桿菌的芽胞不能萌發生長。而含乳飲料多為酸性食品(pH<4.5),因此一般沒有肉毒桿菌和肉毒毒素汙染的風險。加之含乳飲料在生產過程中都要經過殺菌的處理,所以市售合格的乳飲料產品理論上是不會含有肉毒桿菌的。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強有關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與普及,提高廣大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和安全問題的認知水平,增強消費者對相關信息的自我鑑別能力,嚴厲打擊捏造虛假信息;食品生產經營者應注重原料的安全檢驗和儲藏環境的控制,注意生產環境及加工過程的溫度控制;消費者應注意正確製備、採購和儲藏食品。

相關焦點

  • 【肉毒桿菌】肉毒桿菌副作用_肉毒桿菌塗抹有作用嗎 - 太平洋親子網
    2013-08-05 專家解讀:肉毒桿菌到底是什麼 肉毒桿菌本無毒,當它進入厭氧(缺氧)的環境,便很快滋生成肉毒桿菌毒素。「任何食品的生產環境都不可能無菌,奶粉中的肉毒桿菌很可能是隨空氣中的小顆粒物飛入生產管線,...
  • 肉毒桿菌究竟有多毒 肉毒桿菌有什麼作用與危害
    肉毒桿菌究竟有多毒 肉毒桿菌有什麼作用與危害(資料圖)  近日,受肉毒桿菌事件影響,紐西蘭乳業巨頭恆天然也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那麼肉毒桿菌到底是什麼?有什麼作用與危害?吉和網便民頻道現在帶你來認識一下。
  • 什麼是肉毒桿菌?肉毒桿菌又有什麼作用
    肉毒桿菌是一種致命病菌,在繁殖過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強的蛋白質之一。軍隊常常將這種毒素用於生化武器。人們食入和吸收這種毒素後,神經系統將遭到破壞,出現頭暈、呼吸困難和肌肉乏力等症狀。  人體的胃腸道是一個良好的缺氧環境,適於肉毒桿菌居住。
  • 肉毒桿菌影響社交 揭秘什麼是肉毒桿菌有哪些作用?
    肉毒桿菌影響社交 揭秘什麼是肉毒桿菌有哪些作用?時間:2016-05-16 19:32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肉毒桿菌影響社交 揭秘什麼是肉毒桿菌有哪些作用? 肉毒桿菌是一種生長在缺氧環境下的細菌,在罐頭食品及密封醃漬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強的細菌之一。
  • 對於肉毒桿菌,你知道多少?
    其中長盛不衰的,就是打肉毒桿菌。那麼肉毒桿菌究竟是什麼,是什麼原理,以有多大的效用及潛藏多大的危害,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肉毒桿菌是一種生長在缺氧環境下的細菌,在罐頭食品及密封醃漬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強的細菌之一。肉毒桿菌被發現於1895年,但是被應用到美容行業卻是在1986年,由一位加拿大眼科教授發現公布的,並由此開始逐漸成為風靡全球的美容方法。
  • 科普知識:什麼是肉毒桿菌?如何殺滅肉毒桿菌?
    原標題:科普知識:什麼是肉毒桿菌?如何殺滅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是一種生長在常溫、低酸和缺氧環境中的革蘭氏陽性細菌,在罐頭食品及密封醃漬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是目前毒性最強的毒素之一。肉毒桿菌是一種致命病菌,在繁殖過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強的蛋白質之一。
  • 肉毒桿菌或對腦部有副作用
    近日,據瑞士媒體「瑞士資訊」報導稱,瑞士蘇黎世大學的研究人員對肉毒桿菌(Botox,也稱肉毒素) 注射對人體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這種祛皺方法對人腦中的某些區域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人們熟悉的肉毒桿菌A型肉毒毒素是毒性最強的一種物質。肉毒桿菌被用作祛皺產品,通過麻痺前額部位的面部肌肉而達到效果。
  • 區分肉毒毒素和肉毒桿菌
    - 肉毒桿菌在土壤、動物糞便中,比較常見,我國西北部,如新疆、青海甚至西藏等地區的土壤,含有肉毒桿菌比率比較高。- 肉毒桿菌本身是沒有毒性的,有毒的是它的芽孢,經過滋養生成的肉毒毒素,也就是我們培養用作藥用的物質。
  • 肉毒桿菌惡名昭著 常存在於地酸性食物及肉製品
    >   齊魯網8月8日訊 據山東衛視《調查》報導,最近「毒奶粉」又成為了新聞熱點,伴隨著這一事件有個詞兒也像這天氣一樣火熱,那就是肉毒桿菌。那麼這肉毒桿菌究竟是什麼,它對人體到底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呢?  有關資料顯示,肉毒梭狀桿菌簡稱肉毒桿菌,它本身是無害的,但是它在厭氧環境中產生的肉毒素,又稱肉毒毒素,是一種毒性非常強的物質,在罐頭食品及密封醃漬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強的毒素之一。
  • 肉毒桿菌到底是什麼?億分之7克就會致人死亡
    在眾多醫美項目中,肉毒桿菌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然而這個很基本、很常見的東西,其實是世界上毒性最大的物質。世界上毒性大的物質很多,比如眼鏡王蛇毒液,1克能殺死15000人;蓖麻毒素,1克能殺死35000人;沙林毒氣,1克能殺死40000人。但這些和肉毒桿菌毒素相比,都是弟弟。肉毒桿菌是一種生長在缺氧環境下的細菌。
  • 肉毒桿菌有多毒:毒過氰化鉀不足1微克就奪命
    專家表示吃熟食可避免「中招」  近日,恆天然「毒奶粉」事件讓「肉毒桿菌」成了熱門詞彙。究竟什麼是肉毒桿菌?怎麼會在奶粉裡出現?對人體有哪些危害?如何避免肉毒桿菌中毒?  肉毒桿菌分泌的毒素有多毒?  毒過氰化鉀不足1微克就奪命  肉毒桿菌是一種生長在常溫、低酸和缺氧環境中的革蘭氏陽性細菌。肉毒桿菌廣泛分布在自然界各處,比如土壤和動物糞便中,在不正確加工、包裝、儲存的罐裝的罐頭食品或真空包裝食品裡,都能生長。
  • 以毒攻毒:董民團隊攻克肉毒桿菌中毒難題
    肉毒素是一類由革蘭氏陽性菌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及同屬相近菌所產生的蛋白質毒素。該毒素家族目前已知有七種亞型(BoNT/A到BoNT/G)【1】。該類毒素是目前自然界中已知的毒性最高的毒素之一。在美國,肉毒素被列為六類最危險的管制藥物之一,是潛在的生物恐怖襲擊製劑(Arnon et al., 2001)。
  • 自製發酵肉製品存在肉毒桿菌汙染風險
    自製發酵肉製品存在肉毒桿菌汙染風險□ 本報記者 王 嘉自製發酵肉製品易被肉毒桿菌汙染?日前,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獲悉,其發布了關於肉製品肉毒桿菌汙染的食品安全風險解析。據了解,加拿大和美國召回可能被肉毒桿菌汙染的肉醬、魚罐頭等產品,再次引起大家對肉毒桿菌的關注。
  • 食藥總局提示消費者:注意肉製品肉毒桿菌汙染
    近期,加拿大和美國召回可能被肉毒桿菌汙染的肉醬、魚罐頭等產品,再次引起大家對肉毒桿菌的關注。在既往解讀飲料中肉毒桿菌汙染(詳見http://www.cfda.gov.cn/WS01/CL1679/121240.html)基礎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2015年第14期《食品安全風險解析》,組織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和南京農業大學有關專家對有關問題進行科學解讀。
  • 無需注射的天然肉毒桿菌,麥當娜西班牙王后都在用
    麥當娜的私人教練採訪時說:「麥當娜是一個非常自信的藝術家,並改變了她對肉毒桿菌的態度,因為許多其他的明星太多使用。我可以告訴你,她找到了一個可以替代肉毒桿菌的產品,其他許多明星已經在使用。天然肉毒桿菌精華素能促進肌膚活力,有效減少細紋皺紋的產生,效果可以和針頭注射的肉毒桿菌毒素媲美,據說1小時內即可減少皺紋,使用起來更簡單,只需要在徹底清潔面部之後,在有皺紋的地方塗抹一滴
  • 為漂亮注射最大劑量肉毒桿菌 女子中了「美麗」的毒張嘴都困難
    顏敏這才回答:「我前段時間才打了肉毒桿菌,美容師說不能吃消炎藥!」「你別是肉毒桿菌中毒吧?」藥師說,全身無力,是肉毒桿菌中毒的一種典型症狀。  「不是喲,我打肉毒桿菌都過了一周多了,怎麼可能現在才中毒?」顏敏回憶,8月19日,為了能讓自己的身材更勻稱,在朋友的推薦下,她到一家美容機構花了3960元打了兩針肉毒桿菌,「一針在肩上,一針在小腿。」
  • ...子刊解讀!馴服肉毒桿菌毒素來遞送藥物,有望治療一系列神經系統...
    2021年1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肉毒中毒(botulism,指的是肉毒桿菌毒素中毒)雖然罕見,但可導致癱瘓,並有可能致命。它是由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產生的破壞神經的毒素引起的--這是已知最強的毒素。這些毒素通常存在於被汙染的食物中(家用罐頭是主要罪魁禍首)。
  • 毒性最強的化學物品有哪些?
    有很多化學物質具有劇毒,比如氯氣、氰化物、金屬鈹、金屬鉈等等,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最危險的化學物質。氰化物拋開劑量講毒性都是不合理的,比如砒霜(三氧化二砷)對成年人(體重60千克)的致死量大約是200mg;在化學界,氰化物是出了名的劇毒物質,其中氰化鈉的口服致死量大約是100mg,氰化鉀為120mg。
  • 肉毒素除皺的危害都有哪些?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肉毒素:肉毒素又叫瘦臉針、除皺針、肉毒桿菌等,事實上肉毒素裡的化學成分就是肉毒桿菌,肉毒素是肉毒桿菌在繁殖過程中分泌的毒性蛋白質,而這種蛋白質含有很強的神經毒性。而往往很多人在聽到帶「毒性」的字眼就會莫名的敬畏。
  • 男子微信朋友圈倒賣「肉毒桿菌」獲刑八個月
    2016年4月,某快遞公司員工方某某在手機微信群上看見有人打廣告賣「肉毒桿菌」,一盒只要780元,廣告還宣稱美容效果非常好。儘管心裡明知藥品在我國不允許私下銷售,覺得價格實在便宜,況且愛美的人那麼多,「肉毒桿菌」一定有很好的市場,轉手一賣,就能賺個差價,方某某就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開始打起了廣告,聲稱自己有物美價廉的正品「肉毒桿菌」。開美容院的石某看到了方某某的廣告,由於美容院正需要這種藥品,石某便向方某某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