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發酵肉製品存在肉毒桿菌汙染風險

2021-01-11 環球網

自製發酵肉製品

存在肉毒桿菌汙染風險

□ 本報記者 王 嘉

自製發酵肉製品易被肉毒桿菌汙染?日前,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獲悉,其發布了關於肉製品肉毒桿菌汙染的食品安全風險解析。

據了解,加拿大和美國召回可能被肉毒桿菌汙染的肉醬、魚罐頭等產品,再次引起大家對肉毒桿菌的關注。在既往解讀飲料中肉毒桿菌汙染基礎上,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發布了新一期的《食品安全風險解析》,組織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和南京農業大學有關專家對有關問題進行科學解讀。

罐裝和家庭自製的發酵肉製品屬於易被肉毒桿菌汙染的食品。專家介紹,肉毒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即在缺氧環境下才能繁殖、生成芽胞、產生毒素,芽胞具有一定耐熱性,肉毒毒素具有耐酸性,因此,低酸性罐頭食品(含鐵罐、玻璃罐)及家庭自製的密封醃漬食物是易被肉毒桿菌汙染的食品。

鑑於肉毒毒素的可能危害性,其已在全球範圍內得到高度重視,美國和歐洲每年均會發布關於該菌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美國於1973年制定了低酸性食品罐頭的良好作業規範(GMP),對低酸性食品罐頭實行嚴格的加熱殺菌管理,減少可能存在的肉毒桿菌汙染風險。

而我國也已制定食品中肉毒桿菌及其毒素的相關檢測標準。對此,專家稱我國對於密封罐頭等可能存在肉毒桿菌汙染風險的食品,其微生物要求均為「應符合商業無菌」,並制定了相應肉毒桿菌及肉毒毒素檢驗方法標準和食物中毒診斷標準。

根據資料顯示,美國、加拿大報導的4起食品召回事件並不是由於肉毒桿菌導致食源性疾病暴發後的行動,而是在調查監測中發現問題和潛在風險(可能存在肉毒桿菌汙染)後,生產企業的自願召回行為,屬於對社會的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和對消費者的健康保護。

專家建議食品生產經營者應認真遵守我國《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召回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落實召回責任。食品生產者通過自檢自查、公眾投訴舉報、經營者和監管部門告知等方式,知悉其生產經營的食品屬於不安全食品的,應當主動召回。企業經營者應配合食品生產者的召回工作,因自身原因所導致的不安全食品,應在其經營範圍內主動召回。對應當主動召回,而未主動召回的,監管部門可以責令召回。

此外,專家建議消費者應主動關注企業和監管部門發布的召回信息,不要食用列入召回名單的食品,避免可能的食品安全風險。對自製發酵食品尤其要注意防控風險,選擇食材原料、水、容器等要注意衛生,最好少量製作,短期食用。

相關焦點

  • 食藥總局提示消費者:注意肉製品肉毒桿菌汙染
    一、罐裝和家庭自製的發酵肉製品屬於易被肉毒桿菌汙染的食品。肉毒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即在缺氧環境下才能繁殖、生成芽胞、產生毒素,芽胞具有一定耐熱性,肉毒毒素具有耐酸性,因此,低酸性罐頭食品(含鐵罐、玻璃罐)及家庭自製的密封醃漬食物是易被肉毒桿菌汙染的食品。
  • 肉毒桿菌惡名昭著 常存在於地酸性食物及肉製品
    肉毒桿菌惡名昭著 常存在於地酸性食物及肉製品 原標題 [肉毒桿菌惡名昭著 常存在於地酸性食物及肉製品中]
  • 權威解讀肉毒桿菌:毒性到底有多大?
    乳飲料中會含有肉毒桿菌嗎?肉毒桿菌是什麼?有何危害?本期專家將為您詳細解讀。科研界沒有發現白血病的發生和發展與肉毒桿菌之間存在關聯。  飲料不是肉毒毒素中毒的高危食品  因飲食結構、飲食習慣、製作工藝等差異,各國引起肉毒毒素中毒的食品類別並不相同:歐洲多見於臘腸、火腿和醃製的肉類,日本以魚製品為多,美國以家庭自製罐頭、肉和乳製品為多,我國則多為家庭自製肉類食品、發酵豆類或穀類製品。
  • 美容院極力吹捧的肉毒桿菌不小心吃進嘴裡會怎樣?
    美容院極力吹捧的肉毒桿菌不小心吃進嘴裡會怎樣?那今天就讓我們掰扯掰扯這個美容界的網紅,在醫學界能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肉毒桿菌!細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攝入被細菌和(或)其毒素汙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 區分肉毒毒素和肉毒桿菌
    - 肉毒桿菌在土壤、動物糞便中,比較常見,我國西北部,如新疆、青海甚至西藏等地區的土壤,含有肉毒桿菌比率比較高。- 肉毒桿菌本身是沒有毒性的,有毒的是它的芽孢,經過滋養生成的肉毒毒素,也就是我們培養用作藥用的物質。
  • 肉毒桿菌有多毒:毒過氰化鉀不足1微克就奪命
    專家表示吃熟食可避免「中招」  近日,恆天然「毒奶粉」事件讓「肉毒桿菌」成了熱門詞彙。究竟什麼是肉毒桿菌?怎麼會在奶粉裡出現?對人體有哪些危害?如何避免肉毒桿菌中毒?「最嚴重的就是呼吸困難,肉毒毒素可以通過麻痺呼吸肌來致人死亡。」李慧忠說。  肉毒桿菌藏身哪些食品中?  密封罐頭等食品都有可能  「肉毒桿菌最常見的地方不在奶粉,而是存在於腐敗肉製品中。」羅盛康說,如前段時間歐洲爆發肉毒毒素中毒事件,是與人們進食香腸等肉製品有關。
  • 朋友圈熱賣的自製食品,最大問題是...
    自製醃菜醃菜清脆爽口,而且工序也並不複雜,幾乎是萬物皆可醃,家家戶戶都做過。但是自製醃菜容易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適宜條件下生成的I類致癌物——亞硝胺類化合物,與食管癌、胃癌等的發生有密切關係。除了避不開的亞硝酸鹽,還要當心發酵過程中的雜菌汙染。雜菌中最主要的是黴菌。
  • 吃變質肉或死人 汙染肉毒桿菌或黃麴黴菌可致命
    「這通常就是肉類變質汙染後,產生的黴菌,有青色、白色和紅色等。 」農紹莊說,黴菌的種類很多,其代謝產物也有很多種,像黃麴黴菌、麴黴菌等,在變質腐敗的肉及食品中都容易發現。  聞味道,也是判斷肉質腐敗與否的根據,肉類變質往往伴有酸味。
  • 【肉毒桿菌】肉毒桿菌副作用_肉毒桿菌塗抹有作用嗎 - 太平洋親子網
    2013-08-05 專家解讀:肉毒桿菌到底是什麼 肉毒桿菌本無毒,當它進入厭氧(缺氧)的環境,便很快滋生成肉毒桿菌毒素。「任何食品的生產環境都不可能無菌,奶粉中的肉毒桿菌很可能是隨空氣中的小顆粒物飛入生產管線,...
  • 對於肉毒桿菌,你知道多少?
    其中長盛不衰的,就是打肉毒桿菌。那麼肉毒桿菌究竟是什麼,是什麼原理,以有多大的效用及潛藏多大的危害,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肉毒桿菌是一種生長在缺氧環境下的細菌,在罐頭食品及密封醃漬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強的細菌之一。肉毒桿菌被發現於1895年,但是被應用到美容行業卻是在1986年,由一位加拿大眼科教授發現公布的,並由此開始逐漸成為風靡全球的美容方法。
  • 什麼是肉毒桿菌?肉毒桿菌又有什麼作用
    肉毒桿菌是一種致命病菌,在繁殖過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強的蛋白質之一。軍隊常常將這種毒素用於生化武器。人們食入和吸收這種毒素後,神經系統將遭到破壞,出現頭暈、呼吸困難和肌肉乏力等症狀。  人體的胃腸道是一個良好的缺氧環境,適於肉毒桿菌居住。
  • 科普知識:什麼是肉毒桿菌?如何殺滅肉毒桿菌?
    原標題:科普知識:什麼是肉毒桿菌?如何殺滅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是一種生長在常溫、低酸和缺氧環境中的革蘭氏陽性細菌,在罐頭食品及密封醃漬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是目前毒性最強的毒素之一。肉毒桿菌是一種致命病菌,在繁殖過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強的蛋白質之一。
  • 無需注射的天然肉毒桿菌,麥當娜西班牙王后都在用
    麥當娜的私人教練採訪時說:「麥當娜是一個非常自信的藝術家,並改變了她對肉毒桿菌的態度,因為許多其他的明星太多使用。我可以告訴你,她找到了一個可以替代肉毒桿菌的產品,其他許多明星已經在使用。眾所周知,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價格昂貴,還存在一定的風險。
  • 肉毒桿菌影響社交 揭秘什麼是肉毒桿菌有哪些作用?
    肉毒桿菌影響社交 揭秘什麼是肉毒桿菌有哪些作用?時間:2016-05-16 19:32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肉毒桿菌影響社交 揭秘什麼是肉毒桿菌有哪些作用? 肉毒桿菌是一種生長在缺氧環境下的細菌,在罐頭食品及密封醃漬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強的細菌之一。
  • 肉毒桿菌究竟有多毒 肉毒桿菌有什麼作用與危害
    肉毒桿菌究竟有多毒 肉毒桿菌有什麼作用與危害(資料圖)  近日,受肉毒桿菌事件影響,紐西蘭乳業巨頭恆天然也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那麼肉毒桿菌到底是什麼?有什麼作用與危害?吉和網便民頻道現在帶你來認識一下。
  • 發酵肉製品加工技術概要
    二、發酵肉製品的種類 發酵肉製品主要有發酵灌腸製品和發酵火腿兩大類。 其中發酵香腸是發酵肉製品中產量最大的一類產品,也是發酵肉製品的代表。發酵香腸具有穩定的微生物特性和典型的發酵香味。
  • 肉毒桿菌或對腦部有副作用
    近日,據瑞士媒體「瑞士資訊」報導稱,瑞士蘇黎世大學的研究人員對肉毒桿菌(Botox,也稱肉毒素) 注射對人體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這種祛皺方法對人腦中的某些區域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人們熟悉的肉毒桿菌A型肉毒毒素是毒性最強的一種物質。肉毒桿菌被用作祛皺產品,通過麻痺前額部位的面部肌肉而達到效果。
  • 馴服肉毒桿菌毒素來遞送藥物,有望治療一系列神經系統...
    2021年1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肉毒中毒(botulism,指的是肉毒桿菌毒素中毒)雖然罕見,但可導致癱瘓,並有可能致命。它是由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產生的破壞神經的毒素引起的--這是已知最強的毒素。這些毒素通常存在於被汙染的食物中(家用罐頭是主要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