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目前只有美國、英國、中國、德國,有用於治療的肉毒毒素產品的生產資格。
- 肉毒桿菌在土壤、動物糞便中,比較常見,我國西北部,如新疆、青海甚至西藏等地區的土壤,含有肉毒桿菌比率比較高。
- 肉毒桿菌本身是沒有毒性的,有毒的是它的芽孢,經過滋養生成的肉毒毒素,也就是我們培養用作藥用的物質。
肉毒桿菌本無毒,當它進入厭氧(缺氧)的環境,便很快滋生成肉毒桿菌毒素。而厭氧環境,往往是人類「提供」的——
比如,人們愛做一些發酵的食物。像臭豆腐、豆瓣醬,可能豆類在生長的時候就已經從土裡無意中攜帶了肉毒桿菌,而這些食物的製作,需要密封發酵,這給肉毒毒素製造了很「落位」的環境。理論上,發生肉毒桿菌感染,以及肉毒毒素經過食物引起中毒,都是有可能的,但事實上,這兩種情況都十分罕見。」
廣東省在上世紀90年代初發現過一例肉毒桿菌人體感染的病例。
中毒症狀:
以對稱性顱神經損害症狀為特徵。如視力模糊、眼瞼下垂、瞳孔散大、語言障礙、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繼續發展可由於呼吸肌麻痺引起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肉毒桿菌致病性是其產生的肉毒毒素。肉毒毒素對酸的抵抗力特別強,胃酸溶液24小時內不能將其破壞,故可被胃腸道吸收。但肉毒毒素不耐熱,對於易感染的罐頭及密封醃漬食物只要加熱5~10分鐘,肉毒毒素都會被破壞掉,因此規範生產的罐頭等,不應含有有效的肉毒毒素。
避免肉毒桿菌中毒的建議:
(1)吃熟食。肉製品最好吃熟食,徹底加熱,肉毒毒素不耐熱,75-85℃,加熱10分鐘,或100℃加熱1分鐘可被破壞。
(2)平時自己做食物時,注意加工衛生。
(3)加工後的食品迅速冷卻並低溫儲存。
肉毒毒素,毒性最強
肉毒桿菌的發現,跟19世紀,法國拿破崙政府鼓勵發明的肉罐頭有關係。經營蜜餞食品的法國人阿貝爾,找到了一個長期貯存食物的好辦法:把肉裝入寬口玻璃瓶,用木塞塞住瓶口,放入蒸鍋加熱,再將木塞塞緊,並用蠟封口。這就是最早的肉罐頭。
阿貝爾沒有想到,這種受到歡迎的方便食物,如果沒有經過嚴格的消毒環節,很有可能成為肉毒桿菌的「逍遙國」——肉毒桿菌進入了諸如罐頭這種厭氧(缺氧)的環境,很快滋生成肉毒桿菌毒素。
肉毒毒素,是細菌類毒素中,毒性最強的「毒王」。上個世紀,戰爭狂人使用肉毒毒素作生物武器,它能阻斷神經信號的傳導,使人出現頭暈、呼吸困難、肌肉乏力等症狀。「0.1~1微克(100萬分之一克)肉毒毒素,可致人於死地。1克肉毒毒素,足夠毒死一百萬人。
極少量肉毒毒素是美容整形一把好手
韓國電影導演金基德的作品《時間》裡,整形醫生給女士們打的美容針,裡頭的「料」,主要成分就是肉毒毒素。人的肌肉、骨骼系統的所有反應,都是大腦通過神經來傳遞的。皺紋的產生,就是因為人做面部表情的時候,某塊肌肉仍然在頻繁地進行收縮,但架不住年歲大了,人的新陳代謝減慢了,細胞的自我修護功能減弱了,褶子,就回不去了。
肉毒毒素這玩意兒,能夠迅速阻斷神經和肌肉之間的信號傳遞通道,於是就「叫停」了肌肉的收縮,這麼一來,產生皺紋的「動力」就沒了,肌肉就麻痺了。微量的肉毒毒素注入,對人體的健康和生活,幾乎沒有影響。有數據統計,2012年,全美國消費了600萬針肉毒毒素美容針,肉毒毒素除皺針不保一勞永逸,一般半年左右要再打一針。打了幾次之後,肌肉萎縮了,想收縮都心有餘力不足了。
別看肉毒毒素針名字聽上去肉塌塌的,其實它是瘦臉、瘦小腿的利器!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組織肌肉的活動。達到『顯瘦』的目的。
其實在醫學界,肉毒毒素除了能美容,還是斜視、腦癱性肌肉強直、偏頭疼等疾病的首選治療藥物。當然,醫學界使用肉毒毒素來做美容、治療,用量都是極其極其微小的,一般僅僅注射幾十個單位,一個單位的肉毒毒素是指,1隻20克的小白鼠能承受的極限劑量。
來源: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