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制是農業種植制度中包含的內容。種植制度是指一個地區或生產單位的農作物組成、熟制、種植類型與種植方式,並與當地農業資源環境、生產條件等相適應的技術體系所形成的綜合體。
農業生產
所謂熟制,可以理解為某一地區或生產單位一年內多作的程度和類型。一般常以熟制命名種植制度,所以有時熟制也一定程度上代表某地的種植制度。
熟制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受當地熱量因素的影響,通常是活動積溫(一年內大於等於10攝氏度的日均溫的累加)來表達一地熱量的高低。
中國熱量帶分布圖
上圖中國熱量帶的劃分,其中寒溫帶年活動積溫小於1600攝氏度,中溫帶年活動積溫介於1600至3400攝氏度,暖溫帶年活動積溫介於3400至4500攝氏度,亞熱帶年活動積溫在4500至8000攝氏度,熱帶年活動積溫大於8000攝氏度。
青藏高原的青稞
通常來講熟制可以分為:一熟制和多熟制,多熟制又包括兩年三熟、一年兩熟、一年三熟等類型。那麼在我們國家,農業熟制的分布情況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看下圖
中國熟制分布圖
農作物的成熟需要一定的熱量基礎,如果活動積溫太低,則不能保證農作物的成熟,也就是一年一熟也不能保證,比如中國的黑龍江北部地區,寒溫帶地區,熱量太低,所以不具備熟制研究條件。
漠河
我國的中溫帶和青藏高寒氣候區,熟制可達一年一熟。比如東北地區,可以保證水稻一季成熟,但是為了保證農作物的成熟,需要拉長水稻的生長期。青藏高寒地區,由於熱量相對較低,大部分農作物都不能種植成熟,只能種植小麥的變種青稞,也只能保證一年一熟。
三江平原的水稻
我國華北、黃土高原、河西走廊及南疆塔裡木盆地地區,屬於暖溫帶地區,熱量條件可以保證兩年三熟及以上,也就是在兩年時間內可以種植兩季冬小麥外加一季玉米。
華北平原的小麥
我國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緯度較低,熱量充足,可以保證一年兩熟及以上。本區域大部分地區,可以種植兩季水稻。本區南部沿海地區,如臺灣南部、海南、廣東雷州半島及雲南南部地區,屬熱帶地區,常年如夏,可滿足農業生產一年三熟。
長江中下遊平原的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