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壓縮議事協調機構臨時機構 計生領導小組等被撤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領導小組」、「××協調小組」、「××委員會」、「××指揮部」……今年,類似於這樣命名的市級政府機構,31個被撤併。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背景下,較為特殊的一類機構——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也在「瘦身」,今年由149個減少至118個。「消失」了的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原來承擔著哪些政府職能?緣何成立又緣何撤銷?撤銷後職能工作由誰來承擔?北京青年報記者就此請市編辦及多個部門詳說「內情」。

  31個市級機構撤併 計生等領導小組在列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從市編辦獲悉,北京市編辦下發通知,精簡本市31個議事領導機構和臨時機構,18個撤銷、8個改為部門聯席會議、5個合併調整。其中,被撤銷的機構包括:北京汽車工業領導小組、北京市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北京市支付環境建設與發展協調小組、北京市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等等。

  撤併的機構分為兩類,一類是議事協調機構,即為了完成跨地區、跨部門,需協調多方配合來完成任務而設的政府機構;另一類是為完成階段性工作而設的臨時協調機構,如各類普查領導小組。據市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兩類機構的功能性質實際一致,僅是管理上有所區別,臨時機構一旦完成任務就會撤銷。

  議事協調機構的前身是政府「非常設機構」,區別於常設的政府部門。1993年,國務院曾發文要求設置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性機構。對於這一特殊機構的需求,市編辦副主任左銘飛表示,由於部分工作的職責範圍已超出現有的常設機構,需多方配合,因此需要一個協調機構來承擔。「比如平原地區造林工程領導小組,全市要完成百萬畝的平原造林,任務很重、時間又很急,需要16個區縣供地,還需要非常多部門的工作配合。綠化局當時成員單位的職責和範圍,包含不了這麼大,領導協調的級別也不夠高。」

  議事協調機構繼續精簡撤併將成常態

  「議事協調機構之所以多了,根本上還是行政體制問題,政府職能相對比較分散,這是整個行政管理改革中涉及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職能都統一了,就沒有必要設立這樣的機構了。但實際工作中,職能不太可能完全統一,經常會涉及到很多部門,但涉及部門應越少越好。」市編辦副主任左銘飛表示。

  議事協調機構將來是否可以完全由部門聯席會議代替?市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要求凡是部門可以自己解決的工作任務,通過部門聯席會議來解決,但是部門聯席會議屬於較鬆散的機制,面臨重大任務時,同級部門仍不好互相安排工作任務,所以這類機構不可能完全消失。與此同時,本市還將精簡議事協調機構,並將成為日常性工作,監管各部門是否有重複的領導小組、有無合併必要,對長期不開會、職能已經弱化的協調機構,將提醒部門進行撤銷。文/本報記者 林豔

  聚焦

  被撤銷的都是什麼機構?

  31個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為何被撤併?市編辦副主任左銘飛解釋說,臨時機構本就要求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後撤銷,如文物普查、經濟普查、水務普查,但各個臨時機構存在年限不一,短至一年內,長至5年以上,如本市已設的「緩解交通擁堵領導小組」,其撤銷年限尚不能做出預期。

  至於議事協調機構的撤併,則是由於原先設置過多、過細,出現了機構的重複性問題,「比如北京市住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和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這兩個機構都是為了解決住房保障問題而設的,工作、職能、小組成員設置比較接近,所以進行了合併」。據介紹,目前這兩個住房保障議事協調機構已合併為「北京市住房保障和住房缺席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副市長陳剛擔任。

  哪些議事協調機構會被撤併?市編辦給出幾大原則,其中有一點是部門可以自己承擔的職能,不再設立;職能通過設立部門聯席會議來協調;任務相近的機構進行整合設置。這也意味著,撤銷的領導小組,職能將轉移至相關主管部門來承擔,通過部門聯席會議來完成。

  北京市淘汰落後產能工作領導小組,今年被調整為部門聯席會議,「這個領導小組一直設在經信委,當年是在任務很重、又涉及需協調很多部門的情況下設立的。這麼多年過去了,已經形成工作機制,各委辦局也都認可。所以可以由經信委牽頭進行部門聯席會議來協調工作。」市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議事協調機構撤銷的另一個方面原因是,市場機制可以調節的職能,如對「北京汽車工業領導小組」的撤銷,便是出於這一原因,汽車行業已經進入主要靠市場調節的發展階段。文/本報記者 林豔

  議事協調機構如何運作?

  緊跟時事熱點或新政

  「遇問題、發文件、立小組」,這是以往政府的常規性機構在面臨新生事務、突發事務時通常採取的措施,各種議事協調機構的成立多與當年的熱點事件或是政策息息相關。

  200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實施之後,北京市成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協調指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全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06年3月,在中紀委六次全會、國務院廉政工作會和全國糾風工作會都把治理商業賄賂作為當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之後,北京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北京市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重點查處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產權交易、醫藥購銷、政府採購、資源開發和經銷六大領域發生的案件,第一次發布會就對外通報了4起典型商業賄賂案件。

  組長多由分管副市長擔任

  這些議事協調機構由哪些成員構成?北青報記者梳理發現,多數「領導小組」、「協調小組」的組長多由市政府的分管副市長擔任,成員則包括了多個委辦局的行政主管領導。

  以「北京市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為例,其組長為時任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翟鴻祥,副市長則為時任市政府秘書長劉曉晨,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紀委、市監察局,承擔日常工作,其他領導小組的成員包括當時市人大法工委、市紀委監察局、市高級法院、市檢察院、市發改委等26個單位的行政主管領導。

  除了分管副市長,市長也會擔任部分領導小組的組長,成立於2000年的「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領導小組」組長就是時任北京市長劉淇,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當時的市計生委,辦公室主任由時任市計生委主任的肖燕軍兼任。文/本報記者 董鑫

  對話

  「大部分議事協調機構沒有及時撤銷」

  對話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

  北青報:此次市編辦做出撤銷18個市屬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的決定,您覺得意義何在?

  竹立家:其實近半年多來,全國各地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密集進行冗餘議事機構的撤銷,這個動作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對於一些本來就始終處於閒置狀態的議事機構,一定要進行清理撤銷,不然既起不到實際作用,又佔用了大量的公共資源,如辦公用房、人員安排等,耗費很大。此外,對於一些職能有重疊、邊界不清的議事機構也要大規模進行壓縮,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

  北青報:從機構職能角度看,當初為何要設置這些議事機構?

  竹立家: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大部分議事協調機構的設置是為了解決一些臨時性、突出性的問題,但是問題解決以後,這些機構就沉澱下來,沒有及時進行撤銷。當然也有一些是根據行業、部門的發展需要而設立的,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不過也往往存在職能、工作邊界不清的問題。

  北青報:這些議事機構的撤銷的必要性在哪兒?

  竹立家:以前一些臨時成立的議事協調機構,與部分領導幹部思維觀念不對緊密聯繫,一句「要加大力度治理」的話,就成立一個領導小組,讓相關部門合在一起辦公,但又沒有長效機制和法律效力來進行維護。因此容易成為領導主導的,運動式的、陣風式的產物,個人色彩比較濃,極其不利於依法行政。文/本報記者 劉洋

  部分撤銷的議事協調機構名單

  1.北京市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協調指導小組

  2.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籌備工作委員會

  3.北京市工會組建工作領導小組

  4.北京汽車工業領導小組

  5.北京市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領導小組

  6.北京市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

  7.北京市支付環境建設與發展協調小組

  8.北京市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工作領導小組

  9.北京市實施公務員和工資改革規範工作領導小組

  10.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領導小組

  11.北京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

  12.北京市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

  13.北京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

相關焦點

  • 領導小組走出「倍量增減」
    2013年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沒有出現以往改革中的大規模撤併領導小組現象,這意味著2008年的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對領導小組的分類定位式改革收到了應有的成效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張海林、特約撰稿何盼婭 | 北京報導  作為黨政系統中常規治理方式之外的補充
  • 本輪機構改革的主要特徵與方式
    重大工作領域決策職能配置中心化、頂層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要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在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上,首要的是優化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
  • 山西省級機構掛牌是什麼意思?哪些機構掛牌有何意義?(3)
    山西深化黨政機構改革工作有序推進全省機構改革動員大會召開後,我省深化黨政機構改革工作緊鑼密鼓組織實施,有序向前推進。10月25日起,一批省級黨政機構陸續掛牌。省領導林武、廉毅敏、商黎光、胡玉亭、王一新、張復明、賀天才、曲孝麗、陳永奇、李曉波分別出席新掛牌機構揭牌儀式。
  • 國際藥品監管機構聯盟臨時管理委員會在京成立
    2014年11月20日-21日,國際藥品監管機構聯盟臨時管理委員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正式通過了《國際藥品監管機構聯盟臨時管理委員會章程》,標誌著國際藥品監管機構聯盟的誕生。聯盟臨時管理委員會的22個國家或國際組織藥品監管機構的代表出席了會議,吳湞副局長代表總局出席會議,並做總結髮言。  國際藥品監管機構聯盟是在現有國際合作行動基礎上,由聯盟成員共同進行戰略規劃,分享知識、信息和經驗,創新監管手段;通過合作,有效利用資源,提高監管效率,並為各國藥品監管機構提供能力建設方面的支持。
  • 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領導小組青海玉樹指揮部2018年財政...
    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領導小組青海玉樹指揮部2018年部門預算情況說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說明  (一)部門機構設置、職責  機構設置:  根據北京市機構和編制委員會《關於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領導小組青海玉樹指揮部機構編制有關事項的批覆
  • 北京市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020年財政預算信息
    、職責  為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扶貧支援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加強我市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的統籌領導,經十屆市委常委會第143次會議研究決定,將北京市西部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北京市支持三峽庫區移民工作領導小組、北京市對口支援地震災區領導小組合併,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常務副組長、相關市領導任副組長的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領導小組,並專門組建了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 機構改革的歷程及其內在邏輯
    無論是20世紀70年代建立的「中心政策評審小組」,還是21世紀初建立的「戰略決策小組」及其他諸多相類似的機構,其主要職責是向首相和部長就長遠性、戰略性和跨部門的重大政策議題進行分析,並設計戰略性的解決方案,確保「中央政策過程的統領性」,消除部門利益對政府整體目標的割裂。美國自「二戰」後不斷強化總統辦事機構來打造其核心治理中樞,到目前,總統辦事機構已經發展到14個,其中絕大多數為總統的政策諮詢機構。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成立國務院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為進一步加強對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以下簡稱血防工作)的領導,切實遏制血吸蟲病疫情回升的勢頭,有效控制血吸蟲病的流行,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經國務院同意,成立國務院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血防工作領導小組)。
  • 國稅地稅機構合併改革需統籌協調處理好四大稅收關係
    在改革前的稅收徵管體制下,國稅系統實行垂直管理,省級國家稅務局的領導幹部任命、機構人員編制、運行經費撥款均由國家稅務總局下達。地稅系統實行由國家稅務總局協同省級人民政府對省級地方稅務局雙重領導的管理體制;省級地方稅務局幹部在地方政府任命前由國家稅務總局提出意見,其機構人員編制、運行經費撥款均由地方政府直管。
  • 養老機構、救助站、低保對象……成都築牢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安全...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亞飛)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速變化,民政服務機構中的老年人、兒童、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等都屬於易感人群,不少服務機構人員密集,存在疫情發生風險。1月26日,記者從成都市民政局獲悉,該局成立民政系統愛國衛生活動暨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全市民政系統的愛國衛生活動和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加強全市社會福利院、養老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精神病院、救助管理機構、兒童福利機構、殯葬服務機構、婚姻登記機關等民政服務機構的衛生和疫情防控工作。
  • 郭樹清解讀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進一步強化金融委的決策議事...
    他相應提出全面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開創新局、建立高效的監管決策協調溝通機制等九項措施。「(要)進一步強化金融委的決策議事、統籌協調和監督問責職能。」郭樹清指出,「對地方金融發展改革與風險防控,(要)加強指導、協調和監督,有效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形成全國『一盤棋』。」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
    6.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需要下放的其他職責。  (三)整合的職責。  1.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的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劃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2.將組織制定藥品法典的職責,劃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組長孫礦玲答記者問--延安市人民政府
    為了讓廣大讀者更進一步了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記者專門採訪了延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組長孫礦玲同志。記者:據悉,從2020年11月1日開始,我市各地全面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正式入戶調查登記工作,請問孫市長,為了搞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延安專門成立了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它們的職責主要有哪些?
  • (領導解讀)《銅官區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實施...
    (領導解讀)《銅官區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政策解讀  一、背景介紹今年,我市被國家發改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五部委確定為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應當根據可回收物的種類和產生量,設置專門容器或臨時存儲空間,實現單獨分類、定點投放,必要時可設專人分揀打包,做到標識明顯。要與專業回收企業合作。構建集中管理、規範高效的廢舊商品回收網絡,將可回收垃圾納入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渠道。涉密的廢舊文件資料,按照保密規定和要求進行收運處置。
  • 推動黨和國家機構在改革中發生「化學反應」
    要真正發生「化學反應」,須通過機構與職能的協同、領導效能和決策質量的提升、機構履職盡責能力提高、政務流程優化與提速等「化合作用」,使各級各類機構與人員的辦事績效、公共財政與公共資源的配置效益發生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從而真正做到黨的領導全面加強、機構協同能力大幅提高、政務服務效率全面提速、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很好滿足、社會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 安徽省創優「四最」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
    省創優「四最」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完善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調度、主管部門牽頭部門主動作為、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各地推進落實、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線上線下長效工作機制,會同省政府督查室等單位,將各地、各部門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及提升行動方案等情況,納入省政府「五大系統」「網際網路+營商環境監測」系統調度督辦,適時組織第三方評估,對工作開展不力、落實不到位的單位進行約談通報,並將評估結果納入省政府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
  • 汝南縣召開2021年中共汝南縣委重大項目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飛 通訊員 徐子惠)1月6日下午,汝南縣在縣委中心會議室召開重大項目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
  • 機構改革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回應
    機構改革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如何開展?有記者問,機構改革以後,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今後將如何開展?重點會在哪些領域發力?  李高介紹稱,本次機構改革,應對氣候變化的職能劃轉到了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於進一步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環境汙染防治工作的協同性,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性的重大制度安排。下一步,我們要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