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學術隨筆:什麼樣的企業創新能力強

2020-12-06 人民網

  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關鍵時期,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越來越突出。那麼,靠誰來創新、怎樣分辨創新主體?

  熊彼特的創新理論認為,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企業家是創新的核心,企業家精神是創新的源泉。因此,我國經濟創新發展必須依靠企業,依靠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但這樣說還是有點空泛。近年來迅速發展的新新貿易理論(或稱「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以及由這一理論衍生出的企業「啄序理論」,進一步揭示了創新能力和效率決定企業定位、排序和活動範圍的規律,讓人們從企業的活動範圍就能看出企業的效率和創新能力,進而深化對一國企業定位與經濟定位的認識。

  新新貿易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赫爾普曼、梅裡茲、安切斯等在克魯格曼的新貿易理論基礎上提出的一種解釋國際貿易現象的理論。該理論認為,一個國家是否以及如何參與國際經濟貿易活動,不僅取決於比較優勢、自然稟賦等因素,更取決於該國企業的狀態、效率和競爭力狀況。一個國家的企業如果效率很高、競爭力很強,對其他國家的企業具有優勢,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全球變為自己的市場,否則就只能龜縮在國內,甚至被淘汰。不僅貿易行為,企業投資行為也由此決定。最優秀的企業不僅可以開展國際貿易,而且可以進行國際投資,整合和利用全球資源和生產要素,其他企業則等而下之、依次排列。

  現實中,生產率最高的企業運用對外投資方式進入國際市場,全球通吃;次之的企業選擇離岸外包方式進入國際市場,鯨吞蠶食;再次之的則選擇以商品出口方式進入國際市場,分一杯羹;又次之的企業僅供應國內市場,在小圈子裡討生活;生產率最低的企業被迫退出市場,無食可吃。由此形成一個依據企業生產率由高到低排列的企業經營市場「啄食順序」。顯然,排位越靠前的企業所能利用的全球資源越多。企業都想進入這個隊伍的前列,都想全球通吃。但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取決於企業的生產率,本質上取決於企業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排在前面,或者說,排在前面的企業都是創新能力強的企業。經濟學家認為,「企業叢林」中的「啄食順序」如同自然界的生物鏈一樣,是依據能力和競爭力自然形成的。獅、虎如同對外投資企業,處於食物鏈的最高端;狼、狐如同出口企業,位於食物鏈的中部;鹿、兔則如同內銷企業,處於食物鏈的最低端,時常面臨被吃掉的命運。經濟學家們對美國、日本、法國、西班牙等國案例的實證研究,都證明了「企業叢林」的排序法則。

  我國對外貿易十分發達,貨物貿易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我國對外投資也不算少,近年來增長迅猛,已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三。但企業「啄序理論」提示我們,應清醒認識我國企業和經濟在全球競爭中所處的位置,深刻理解創新的重要性以及創新主體、創新來源,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創新中不斷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增強企業競爭力,在創新中不斷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強我國經濟整體實力,在創新中應對全球經濟科技競爭、促進世界共同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市委黨校、北京大學)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30日 05 版)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企業創新能力強
    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關鍵時期,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越來越突出。那麼,靠誰來創新、怎樣分辨創新主體?   熊彼特的創新理論認為,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企業家是創新的核心,企業家精神是創新的源泉。因此,我國經濟創新發展必須依靠企業,依靠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但這樣說還是有點空泛。
  • 如何讓學術評價回歸初心?大連理工大學校長郭東明院士《人民日報...
    一起來讀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校長郭東明在《人民日報》發表的解讀文章《學術評價應回歸初心》↓↓↓學術評價應回歸初心SCI論文的發表提升了中國科學研究的國際影響力,加強了我國在科學研究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 光啟技術超材料創新被人民日報和央視點名
    人民日報頭版和新聞聯播,均對深圳40年來在高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給出了極高的評價。在提到深圳領跑世界的高科技成果時,兩大官媒特別為5G技術、超材料、基因測序、石墨烯新、能源車、無人機等領域點讚。 作為全球超材料尖端裝備領域最大的研發機構,也是唯一能實現批量生產的行業龍頭,人民日報和央視提到超材料,無異於直接點名光啟技術。
  • 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到底有多強?
    全球化時代,中國企業靠什麼在激烈的競爭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呢?這一天,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中國經濟周刊》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經濟論壇在人民日報社舉行,論壇的主題正是「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超過400位來自政商學界的重量級嘉賓共聚一堂,探討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之道。方位走向遠方,先要看清自己所處的歷史方位。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到底有多強呢?
  • 人民日報:中國的跨國公司什麼樣?
    說起跨國公司,您最先想到哪家企業?是美國蘋果、德國大眾還是韓國三星、日本東芝?一個個名頭如雷貫耳、享譽全球!現如今,曾經專屬於國外企業的「跨國公司」名頭也能用在中國企業身上了——華為、海爾、吉利、五礦、中石油、中石化、三一重工、阿里巴巴……越來越強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走向海外,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 外部治理環境、產融結合與企業創新能力
    徐輝1,周孝華2(1.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重慶400067;2.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重慶400030)摘要:產融結合有利於金融資源優化配置,是企業做大做強、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基於資源依賴理論視角,實證分析了產融結合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機理。
  • 生態環境優 創新能力強——青島平度南村高科技生物企業連獲2個國...
    魯網11月30日訊(記者 馬超群 通訊員 朱業虎)11月上旬,由權威機構組織評定的2020中國農業企業500強發布,位於平度南村臨空經濟區的青島根源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榮耀上榜;隨後,在發改部門公布的2020年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名單中,企業再次獲譽。
  • 守好科技倫理底線(學術隨筆)
    如果說科技創新活動更多是從探索發現角度關注科技工作者「能不能做什麼」,那麼,科技倫理治理則旨在從倫理準則層面關注科技工作者「該不該做什麼」。通過科技活動探索未知領域、取得創新成果固然重要,加強相應的倫理準則建構同樣不可或缺、不容忽視。科技活動如果沒有倫理的規範約束和價值引導,就難以真正造福人類社會,甚至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因此,強化科技倫理治理是確保科技創新風險可控、健康有序的內在要求。
  • 2020「網絡安全創新能力100強評選」正式啟動
    本文轉自【中國經濟網】;11月23日,網絡安全創新能力100強(以下簡稱「創新百強」)評選活動全線啟動。本次創新百強評選活動,由ISC、數世諮詢聯合發起,特邀華興資本、清科資本和紫荊網絡安全科技園合作,圍繞十大專業維度,憑藉權威、客觀、標準化的評選體系,遴選中國網絡安全產業創新能力百強企業。
  • 人民日報: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以增強體系能力為主線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我國科技創新總體上處於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新形勢下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既要適應這一重要階段性特徵,也要滿足內外部環境變化的新要求,推動科技創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進一步體系化、建制化、協同化,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 2019年度中國煤炭機械工業50強企業公布,多家山東企業入選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公布了2019年度中國煤炭機械工業「50」強企業名單,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這一年,我國煤炭機械工業加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集中度明顯提升、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等特點。
  • 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CBDI)研究報告(2019)
    「中國品牌發展指數」堅持以實現美好生活為宗旨,將創新引領和綜合實力作為跨越發展的根本途徑,將市場認同和盈利能力作為品牌增長的基本主張,將社會責任和用戶美譽作為企業品牌創建的價值內涵。針對企業「創新引領、綜合實力、市場認同、盈利能力、社會責任和用戶美譽」六個維度的結果性指標對企業品牌創建能力進行評價。3.診斷體系:針對企業指數結果,對數值進行影響因子「關鍵要素」擬合,抽象提煉出包括「資本力、市場力、傳播力、創新力、貢獻力」在內的「五力」模型,匯總形成提升品牌發展水平的操作體系。
  • 2020「網絡安全創新能力 100 強評選」正式啟動
    創新是技術產業發展的生命力,而在複雜且碎片化的網絡安全產業,創新力不僅是一家安全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立足未來的著力點。11 月 23 日,網絡安全創新能力 100 強(以下簡稱「創新百強」)評選活動全線啟動,以核心創新力為準繩,描繪網絡安全產業創新勢力百強圖譜,洞見產業未來。
  • 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創新的難點在哪裡
    國家同時還有相應的規劃,比如在醫療器械方面,在2015年之前,要擁有200個新的專利、80款新的醫療器械以及40-50個新的創新型企業。那麼現在國內企業在醫療器械自主創新,尤其是高值植入耗材方面,到底表現如何呢?他們在面臨著什麼樣的阻礙,又在進行什麼樣的工作呢?於此同時,外資的醫療器械企業在中國又在進行著什麼樣的創新活動呢?
  • 人民日報名家筆談:守正創新,引領未來
    要有清晰的價值導向,明確大學是培養人和實踐人類創造的場所,必須嚴守學術獨立和學術尊嚴,堅持和追求真理。   第二,作為中國基礎最雄厚、思想最活躍的大學之一,北大要致力於基本思想理論和科學技術前沿的創新,努力為人類文明進步、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做出傑出貢獻。
  • 2020中國煤炭企業50強呈現三大特點
    2019年,以中國煤炭企業50強為代表的煤炭企業,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呈現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總體來看,與上年相比,2020中國煤炭企業50強呈現如下特點:一是50強「頭部聚集效應」持續顯現,前12家企業入圍2020《財富》世界500強。
  • 西青康婷公司自建研發機構 提升創新能力
    圖為生產車間內景 20年間,西青開發區康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他們迎接挑戰、克服困難,不懈努力、勤奮耕耘,終於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長為一家科技小巨人企業,他們憑藉的正是企業持續的研發創新能力以及貼合市場需求的優質產品。
  • 解讀:新時期,企業需要什麼樣的通信能力
    未來幾年,在宏觀經濟承壓、國際環境複雜多變的格局下,企業經營與發展將面臨多重挑戰,對企業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常態下,數位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企業只有將自身業務與信息技術緊密融合,才能從容應對挑戰、穩步實現戰略目標。
  • 第十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固德威再獲新能源科技創新企業大獎!
    11月27日下午,由山西省能源局、中國能源報聯合主辦的「2020能源轉型論壇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在太原·晉祠賓館舉行,此次峰會以「轉型發展  共享共融」為主題,聚焦政策、趨勢、市場、技術等領域,多方面多角度探討能源轉型、新能源發展路徑,促進能源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 2016.02:我國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分析(尹偉華等)
    研究結果表明:分地區看,東部經濟發達省區的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強,而中西部經濟落後省區則相對較弱,表明我國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具有一致性;分行業看,高技術行業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強,而一般製造行業、原材料行業、資源型行業則較弱,表明我國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與行業技術類別水平具有一致性;自主創新能力產出能力和活動能力對我國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影響較大,是決定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