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普華永道聯合世界銀行(World Bank)共同發布 《世界納稅指數2018》 報告(Paying Taxes 2018),對《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中的「納稅」指標進行了詳細解讀和分析。作為《世界納稅指數2018》的中國數據提供方之一,普華永道中國將通過本文帶您解鎖報告的關鍵內容,一覽2016年度中國的稅收環境進步。
《世界納稅指數》通過四項關鍵指標評估全球190個經濟體的中型私營企業納稅環境。四項指標分別為 「納稅次數」、「納稅時間」、「總稅率和社會繳納費率」、「稅後流程指標」。《世界納稅指數2018》是該系列的第12本報告,展現的是各國2016年度的納稅環境。普華永道全球(包括中國)參與採集了報告所涉全球190個經濟體中160個經濟體的數據。
《世界納稅指數》的主要目的是在統一假設的基礎上,從一個虛擬企業「樣本公司」的視角橫向比較世界各國的稅率和稅務合規負擔。該虛擬企業為中等規模的傳統製造業,為了簡化研究,全部經濟體使用同一樣本公司,不考慮各經濟體在歷史背景、社會體制、經濟發展階段和稅費制度設計等方面的差異。
《世界納稅指數2018》報告研究發現,2016年度,中國的「納稅時間」指標表現亮眼,相較於前一年大幅縮短了52小時, 即20%,反映了近年來中國稅務機關在不斷推進、落實納稅便利化改革方面的成效。例如,國家稅務總局重點打造的「網際網路+稅務」、「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等,引入一系列便利納稅人的措施,取消大部分納稅人的增值稅發票掃描認證,減少辦稅環節,降低增值稅納稅人準備、申報、繳稅的時間。此外,今年國家稅務總局還在各地區逐步推廣增值稅納稅申報一表集成服務,將增值稅申報表「一主表、九附表」匯總簡化為一張「基礎數據表」,力求讓九成以上一般納稅人申報實現「零錄入」,尚未納入「改革」範圍的企業也可拭目以待。為了讓精簡報表更有「底氣」,國家稅務總局還致力於健全數據共享共用機制,加快金稅三期系統與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網上辦稅系統的集成步伐,實現三大系統功能整合、數據自動傳遞,一處錄入多處使用,進一步便利納稅人辦稅。
此前,世界銀行於10月發布《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改革以創造就業》(Doing Business 2018: Reforming to Create Jobs),報告以電力供應、獲得信貸、納稅等十項指標對全球190個經濟體2016年度的營商環境進行評估。其中,中國營商環境便利度列第78位,並在「開辦企業便利度」及「納稅」兩項指標上取得可喜進步。
業內指出,《世界納稅指數2018》報告稱讚了中國的「網際網路+稅務」行動,指出中國的一系列措施充分釋放了大數據的潛力,促進了政府各部門的信息共享、發票便利、納稅人在線學習,以及其他納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