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陰霾 前景可期 2020年度「一帶一路」國家基建指數發布

2020-12-04 新華能網

  12月2日,在澳門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房秋晨會長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穩共同發布了2020年度「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和《指數報告(2020)》。

  《「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20)》和《報告》發布儀式

  在發布儀式上,房秋晨會長簡要介紹了2020年度「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特點:一是,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受疫情影響,「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從2019年的119滑落至110,跌至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悲觀情形下,指數將進一步下挫至103。報告特別指出,疫情對基礎設施發展的影響難以在短期消除,「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不確定性增多。二是,不同地區基礎設施發展差異較大,東南亞保持領先。得益於旺盛的基礎設施發展需求和積極的疫情防控舉措,東南亞地區基礎設施發展勢頭依然強勁,以119的得分在地區排名中繼續保持第一位。從國家來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的發展指數位居前三位。三是,交通基礎設施仍是各方合作重點,公共衛生類基礎設施發展有望加快。以現代化鐵路網、高速公路網、自動化港口和機場為代表的交通類基礎設施項目是各方支持和關注的重點領域。同時,本次疫情暴露了「一帶一路」國家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的短板,相關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有望進入快車道。四是,「創新、協同、可持續」將推動「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新發展。數位化、信息化技術與基礎設施建設加速融合,可持續基礎設施發展理念深入傳播,新能源、綠色建築、綠色融資的實踐日益豐富,「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前景依然可期。

  房秋晨會長表示,2020年度指數研究也揭示了新形勢下「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面臨的挑戰。疫情的持續蔓延導致項目建設風險持續上升,東道國社會關係變化引發的各類衝突對項目安全構成潛在威脅,全球經濟衰退致使基礎設施發展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經濟全球化逆流迫使國際基建參與者承受更大的海外市場風險。建議各方:加強國際合作,著力改善「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環境;加快融資創新,推動構建多元開放的國際基礎設施金融服務體系;優化風險與合規管控,構築國際基礎設施合作的堅定根基;重視科技創新,促進「一帶一路」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

  在本年度指數研究工作中,承包商會聯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對指數模型數據指標做了進一步優化,並借鑑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通行做法,區分基準與悲觀情景,測算了年度指數。「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在一年一度的澳門「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定期發布,與之配套的30餘篇國別指數報告將於年底發布。

相關焦點

  • 東南亞地區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在「一帶一路」國家中持續領先
    12月2日,《「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20)》和《「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2020)》在於澳門舉辦的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發布。中國日報12月2日電(記者 楊涵) 12月2日,《「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20)》和《「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2020)》在於澳門舉辦的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發布。研究顯示,新冠疫情把2020年總指數降到近10年來最低,但東南亞地區發展指數在各地區中排名第一。
  • 「一帶一路」國家社會發展
    轉自《經濟研究參考》2017年第15期第120—148頁  摘要:借鑑UNDP編制的人類發展指數,文章從健康、教育、就業、性別四個維度分別選取預期壽命、平均受教育年限、女性勞動力佔比、失業率四項指標測算出「一帶一路」國家社會發展指數,將其排序並對其進行分析,可知「一帶一路」國家社會發展水平較低,差異性較大並存在一定的波動性
  • 一帶一路峰會召開時間 2017北京一帶一路峰會放假嗎
    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5年度報告》聚焦一帶一路
    原標題:《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5年度報告》聚焦「一帶一路」   科技日報北京6月6日電 (記者操秀英)科技部6日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5年度報告》。報告建議,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需重點關注相關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 一帶一路,千年的時空穿越
    亞明總統很自豪:「南亞之行第一站選擇了馬爾地夫,惹得一些南亞國家紛紛來打聽,是靠什麼魅力請來了中國?」他以親身經歷得出結論,「馬中關係堪稱大小國家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友好相處、互利合作的典範。」 ——斯裡蘭卡。每一次改變,蘊含著對中斯關係的精心呵護。 抵達時,拉賈帕克薩總統親臨機場。盛裝象群一字排開,以罕見的規模送上吉祥。
  • 周亦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權更迭模式識別與影響
    顛覆性政權更迭發生的頻率較低,但影響較大;而常規性政權更迭發生的頻繁和可預測性均較高,並且其影響通常可控。一些沿線國家政權更迭具有周期性、區域交錯性、反覆性與意外性等特點。因此,「一帶一路」建設中將長期面臨政權更迭的風險,而且將對當事國可持續發展和「一帶一路」具體項目的推進產生重要影響。
  • 2020「一帶一路」背景下食品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 李亞波 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恐怖襲擊對中國海外併購影響分析
    美國國土安全部建立在馬裡蘭大學的全球恐怖主義研究和預警中心(START)定期發布全球恐怖主義資料庫(GTD),記錄了1970年以來,全球超過15萬次的恐怖襲擊事件,涉及到恐怖活動主體、襲擊對象、活動地點、時間、襲擊方式和襲擊結果等內容。根據恐怖襲擊發生的頻次和造成的傷亡人數,我們繪製了伊拉克戰爭後,全球恐怖襲擊事件的分布圖,見圖2。可以發現,2003年後,全球恐怖襲擊事件頻發於「一帶一路」沿線。
  • 「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中方回應
    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我們注意到,疫情期間,「一帶一路」合作仍在不斷推進,包括上周五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同時,個別人士仍聲稱「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你對此有何評論?中方對「一帶一路」下階段合作有何設想?汪文斌回應稱,「一帶一路」是國際經濟合作倡議,旨在通過促進互聯互通,實現各國共同發展。
  • 「一帶一路」主題熱仍在 福建板塊機會不容忽視
    近期,一些事件使得「一帶一路」主題的熱度得以保持,後市仍將反覆活躍,不斷出現機會。「一帶一路」官網已正式上線,定於5月中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也在臨近,後續還有金磚國家峰會、「十九大」等,而合作訂單的加速落地、新籤合同規模大幅增長等合作成果的顯現,更進一步利於提升相關概念股的業績表現。
  • 中電觀察丨「一帶一路」帶動海洋能源開發
    在6月18日舉辦的「一帶一路」沿線港口轉型升級與協調發展論壇間隙,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張佔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優化港區內能源利用結構  記者了解到,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推出了《浙江溫州平陽港區規劃》(簡稱《規劃》),將平陽港區定位為「一帶一路」沿線港口轉型升級及陸海統籌協調發展的示範。
  • 長信中證一帶一路指數分級A
    基金名稱:長信中證一帶一路指數分級A根據您的申購金額和基金過往業績,收益測算如下:近1年收益-- 元近6月收益-- 元近3月收益-- 元近1月收益728,600.00風險提示:收益測算僅供參考,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
  • 第五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東協國家積極推廣投資機遇
    高峰論壇以「洞悉商機 共建可持續及共融的未來」為題,匯聚超過80位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及相關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官員及商界翹楚,與來自中國內地、亞太地區、歐洲,以及中東和非洲的投資者、項目擁有者及專業投資顧問聚首一堂,共同探討「一帶一路」的最新發展。
  • 綠色是「一帶一路」的底色 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投資佔比首超化石...
    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有望在後疫情時代加速發展。  根據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AEI)發布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能源領域投資仍在持續,總投資額為88.1億美元,可再生能源佔比首次超過化石能源達58.1%,而化石能源佔比41.9%。
  •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發布
    為積極應對全球變化,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科技部和財政部的支持下,國家遙感中心持續開展了《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簡稱年度報告)工作。自啟動這項工作以來,在保持繼承性和強調發展性的原則基礎上,年度報告圍繞全球生態環境典型要素、全球性生態環境熱點問題和全球重點區域3大類主題,分8期陸續發布了包括全球陸地植被、全球陸表水域、全球城鄉建設與發展、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全球典型重大災害、大型國際重要溼地、全球碳源匯時空分布狀況、非洲土地覆蓋、中國—東協生態環境狀況以及「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狀況10個專題系列共22個專題報告
  • 張鋒新作《國家戰略——建設「一帶一路」》出版
    張鋒新作《國家戰略—建設「一帶一路」》一書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系陝西省委宣傳部主旋律精品圖書,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商務部前副部長魏建國、著名經濟學家何煉成教授分別作序。
  • 我國在"一帶一路"上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優勢
    我國在「一帶一路」上可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優勢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於學華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年來,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能源資源國際合作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中之重。我國可再生能源高速增長,為其參與「一帶一路」可再生能源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帶一路」發展危中有機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導致世界經濟前景黯淡。疫情背景下,「一帶一路」建設的未來發展也受到多方關注。(新華社記者高磊攝)  作為一項重要的國際倡議,「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當然不可能脫離時代大環境。受到各國旅行禁令、社交隔離、人員流動限制等防疫措施的影響,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遭受衝擊,許多「一帶一路」大型基建項目暫時處於停擺狀態,為「一帶一路」整體建設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 2020年中國特高壓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一帶一路」催生...
    2020年中國特高壓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我國自然資源分布不均,特高壓具有輸送容量大、距離遠、效率高和損耗低等技術優勢,滿足我國能源輸送需求。截至2020年3月,我國共有25條在運特高壓線路、7條在建特高壓線路以及7條待核准特高壓線路。2020年,特高壓設備投資額達1811億元。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作客中科大 看好"一帶一路"前景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德斯在中科大演講   「一帶一路」暨「中國製造2025」政策倡議下,中國經濟前景如何?但在追趕高收入國家的過程中,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低效的農業耗費了過多的人力,工業和農業生產率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德斯認為,當前90%的就業機會由私營企業創造,消費在不斷增長,中小企業數目在增加,而就業機會和消費增長主要落點都在服務業。  對於「一帶一路」戰略,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認為,在「一帶一路」戰略下,下一個發展區域將鎖定中國西北以及中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