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地區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在「一帶一路」國家中持續領先

2020-12-03 中國日報網

12月2日,《「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20)》和《「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2020)》在於澳門舉辦的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發布。

中國日報12月2日電(記者 楊涵) 12月2日,《「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20)》和《「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2020)》在於澳門舉辦的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發布。研究顯示,新冠疫情把2020年總指數降到近10年來最低,但東南亞地區發展指數在各地區中排名第一。

《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一帶一路」國際基礎設施發展,導致指數得分普遍下降,總指數由2019年的119大幅降至2020年的110, 為近10年來最低值。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指出,如疫情在全球範圍內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基礎設施發展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發展總指數有可能進一步下降至103。

得益於旺盛的基建需求、良好的基礎設施發展環境、較高的基礎設施投資熱度及基建成本優勢,2020年,在《報告》涵蓋的所有區域中,東南亞地區的基礎設施發展指數以119分位居首位,發展勢頭在疫情期間保持強勁。其中,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在所有「一帶一路」國家中排名前三。另一方面,葡語國家的排名由去年的第4位下滑至第5位,落後於中亞地區,而中東歐地區發展指數繼續墊底,得分僅103。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共同主辦的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於12月2日在澳門開幕,活動以「攜手應對挑戰,促進全球基礎設施發展」為主題,結合線上線下平臺,吸引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及1,000餘名嘉賓出席。(照片為供稿)

本次《報告》以 71 個重點國家為研究對象,從發展環境、發展需求、發展熱度和發展成本四個維度深入分析基礎設施發展情況,並對基礎設施行業短期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和展望。

《報告》發現,本年度,「一帶一路」國家交通行業發展需求仍維持較高水平。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交通基礎設施對各國物資供應的保障作用凸顯,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規模,提高相關項目建設質量及信息化管理水平,將成為「後疫情」時代「一帶一路」國家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重點方向。

與此同時,疫情亦促使各國政府更加重視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報告》引用惠譽解決方案公司數據,指出2019年全球公共衛生行業項目數量佔比僅約2.3%,資金佔比亦相對較小。未來,隨著國際社會對改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條件關注度的大幅提升,相關領域有望快速發展。

《報告》亦指,創新協同可持續將推動「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的新發展,數位化、信息化技術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融合,以及可持續基礎設施發展理念深入傳播,將為未來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指數》自2017年以來,已連續3年發布,本次報告由商會及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聯合推出,為國內外基建行業展望、預測各國基礎設施發展趨勢提供了重要參考。

鑑於 「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在「後疫情」時代面臨新的挑戰,房秋晨會長建議參與各方應加強國際合作,改善「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的發展環境;加快融資創新,推動構建多元開放的國際基礎設施金融服務體系;優化風險與合規管控,構築國際基礎設施合作的堅實根基;重視科技創新,促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

由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共同主辦的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於12月2-3日在澳門舉辦,活動以「攜手應對挑戰,促進全球基礎設施發展」為主題,結合線上線下平臺,吸引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及1,000餘名嘉賓出席。

(編輯:富文佳 朱月紅)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穿越陰霾 前景可期 2020年度「一帶一路」國家基建指數發布
    」國家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特點:一是,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受疫情影響,「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從2019年的119滑落至110,跌至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悲觀情形下,指數將進一步下挫至103。報告特別指出,疫情對基礎設施發展的影響難以在短期消除,「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不確定性增多。二是,不同地區基礎設施發展差異較大,東南亞保持領先。
  • 「一帶一路」國家社會發展
    教育指數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教育指數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創立的一個反映某國或地區教育發展水平的指數,指數主要通過計算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預期受教育年限值而獲得。本文選取了2014年UNDP人類發展指數中經過性別差異調整後教育指數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一帶一路」國家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較低。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休•懷特直言,亞投行將增加中國在地區的影響力,那將是一個客觀結果,無可厚非。他指出,不斷發展壯大的中國,值得獲取尊重。儘管該地區國家都是相互平等的主權國家,但是在許多事務中,大國發揮更大的作用十分正常。 至於說到金融工具,以西方為主導的一些國際組織針對貧困國家的貸款限制多多、壁壘重重,早就不是新聞了。
  • 前三季度日照市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進出口額達204億元
    日照市發改委11月8日訊:前三季度,日照全市上下按照「一、三、五」總體發展戰略要求,強「四論」,抓「四拼」,圍繞基礎設施、產業合作、人文交流、服務保障等方面,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市對外開放質量效益不斷提升。1—9月,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額204億元,同比增長10.1%。互聯互通實現新突破加快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
  •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三重內涵
    【摘編】「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而言,至少包含經濟、安全、人文三方面的內涵,這一戰略構想的規劃實施必將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團結穩定、對外科技人文交流產生重大而積極的影響。「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立意高遠、內容豐富,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而言,至少包含經濟、安全、人文三方面的內涵,這一戰略構想的規劃實施必將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團結穩定、對外科技人文交流產生重大而積極的影響。
  •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一帶一路」建設所秉持的原則是「共商共建共享」。正是因為它堅持開放包容、同舟共濟、互利共贏,所以得到了眾多國家的積極響應和參與。在短短5年時間裡,中國同1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籤署了「一帶一路」方面的合作協議,把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思路、基本關切和核心利益與共建「一帶一路」緊密聯繫在一起,使各參與國自身發展戰略與共建「一帶一路」相得益彰。
  • 「一帶一路」主題熱仍在 福建板塊機會不容忽視
    近期,一些事件使得「一帶一路」主題的熱度得以保持,後市仍將反覆活躍,不斷出現機會。「一帶一路」官網已正式上線,定於5月中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也在臨近,後續還有金磚國家峰會、「十九大」等,而合作訂單的加速落地、新籤合同規模大幅增長等合作成果的顯現,更進一步利於提升相關概念股的業績表現。
  • 周亦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權更迭模式識別與影響
    一些沿線國家政權更迭具有周期性、區域交錯性、反覆性與意外性等特點。因此,「一帶一路」建設中將長期面臨政權更迭的風險,而且將對當事國可持續發展和「一帶一路」具體項目的推進產生重要影響。在政權更迭初期,當事國國內穩定與經濟發展將受到衝擊,直接威脅「一帶一路」相關項目建設;從中長期看,後續影響將取決於政權更迭對當事國政治和社會發展穩定的破壞程度以及相關經濟合作項目與該國國內政治的關聯程度。
  • 獨家丨國研中心丁一凡:「一帶一路」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和地區差異
    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他在採訪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政府和市場共同參與的新型全球化模式,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和地區差異。丁一凡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經濟全球化、國際金融危機、中美關係等。
  • 一帶一路有哪些國家?一帶一路最新國家/地區的名單及概況
    2013年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向世界發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偉倡議。2017年,"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吸引全球關注,關注熱度持續攀升。各領域不斷籤署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成果豐碩。
  • 從南太平洋到地中海,央視發布權威「一帶一路」地圖
    日前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標誌著「一帶一路」步入全面推進階段。       央視從4月13日起推出系列報導《一帶一路 共建繁榮》,全方位呈現中國與沿線國家為實現互聯互通所作的不懈努力。
  • 精選「一帶一路」建設戰略支點國家的意義與建議
    「一帶一路」建設涉及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非、獨立國協及高加索地區、東歐、中歐、南歐、西歐,以及大洋洲等10大區域,建議在每一區域選擇1~2個國家作為戰略支點,精選以下15個國家作為優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支點國家。
  • 「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韌性與可持續性研討會在華僑大學召開
    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2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劉洋 劉陽 陳偉)12月19至21日,首屆「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韌性與可持續性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帶一路」發展危中有機
    而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儘管今年一季度外貿進出口整體呈下降態勢,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保持增長態勢,進出口總額合計2.0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高出中國外貿增速9.6個百分點,佔比達到31.4%。這些數據不僅顯示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活力,同時也為全球經濟提振信心。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效應也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有效呈現。
  • 獨家丨東博會上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背後的深層含義是什麼?北京...
    中國東協經濟進入合作發展第四階段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談及本屆東博會的主題:「本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就是要深化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 綠色「一帶一路」推動馬達加斯加可持續發展
    央視網、央視《新聞聯播》4月19日訊(原題:「一帶一路」·追夢人——馬達加斯加:中國建設者 綠色使者),「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多來,中國正在打造一條傳播生態文明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實踐、共享生態文明成果的綠色「一帶一路」。
  • 郭華東:地球大數據促進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
    如何利用大數據在「一帶一路」國家實現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5月7日,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重要活動之一,以「數字海絲為高質量發展賦能」為主題的數字海絲分論壇舉辦。在論壇上,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圍繞三個關鍵詞:「地球大數據」、「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做了報告。》》》點擊進入專題
  • ...謝苗諾夫:俄羅斯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有利西伯利亞和遠東經濟...
    6月3日,「一帶一路」陸海聯動發展論壇在重慶召開。在本次論壇上,統一俄羅斯黨總(中央)委員會委員、俄中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地方合作理事會副主席阿爾喬姆·謝苗諾夫,發表了主旨演講為:俄羅斯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將有利於西伯利亞地區和遠東地區的經濟復甦計劃。
  • 中阿「一帶一路」合作中非石油因素重要性上升
    原標題:中阿「一帶一路」合作中非石油因素重要性上升,如何順勢而為7月10日,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將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此次論壇以「共建一帶一路,共促和平發展,攜手推進新時代中阿戰略夥伴關係」為主題。
  • 北鬥「一帶一路」服務性能增強技術研究
    在產業服務方面,目前,北鬥應用已先後進入「一帶一路」沿線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民企產品在十餘個國家的銷售和應用。我國部分企業,如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司南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結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夥伴和資源,應用北鬥 / 衛星導航捆綁式銷售,在行業性應用服務中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