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一帶一路」合作中非石油因素重要性上升

2020-11-22 人民日報海外網

原標題:中阿「一帶一路」合作中非石油因素重要性上升,如何順勢而為

7月10日,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將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此次論壇以「共建一帶一路,共促和平發展,攜手推進新時代中阿戰略夥伴關係」為主題。

阿拉伯國家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地區。在2014年的第六屆中阿合作部長級會議上,中國提出了中阿合作「1+2+3」原則(即以能源合作為核心,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便利化為兩翼,共同加強在新能源、核電,航天三大創新領域的合作);2016年1月發布的《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中則特別指出:「中方願本著互利共贏原則開展中阿務實合作,特別是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對接雙方發展戰略,發揮雙方優勢和潛能,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擴大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便利化以及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農業、金融等領域的合作,實現共同進步和發展,讓合作成果更多惠及雙方人民。」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開展進一步的經貿合作,既面臨挑戰,也充滿機遇。

2014年6月5日,北京,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舉行,阿拉伯代表團出席開幕式。視覺中國 資料 中阿合作挑戰不小,機遇更多

從挑戰方面來看,2014年中阿合作論壇計劃將中阿雙邊貿易額由2013年的2400億美元,提升至2023年的6000億美元,但是雙邊貿易在2014年達到2500億美元以後出現下降,2016年達到1700億美元。雖然2017年有所回升,但也沒有超過2000億美元。這些年中阿貿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國際油價下跌。這也說明,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如何調整充實中阿經貿關係,特別是增加非石油貿易對推動中國與中東「一帶一路」合作意義重大。

同時在中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還面臨著地區不穩定的嚴峻挑戰,特別是目前中東地區教派衝突和民族矛盾所導致的冷戰化格局。此外,阿拉伯世界內部衝突也導致一些阿拉伯國家經濟增長減速、地區合作困難加大。例如,沙烏地阿拉伯、阿聯與卡達之間的矛盾就嚴重阻礙了海灣合作委員會的內部合作,特別是影響到一些海灣內部互聯互通項目實施。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的合作充滿著機遇。

首先,經過2010年阿拉伯世界的動蕩,目前阿拉伯各國人心思穩,都在克服困難,調整戰略,發展經濟,特別是一些阿拉伯非石油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定的回升趨勢。

雖然受到油價因素等影響,海灣國家近來經濟增長均不理想,沙特更是在2017年出現了負增長。但據阿拉伯投資和出口信貸擔保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 2016年阿拉伯國家總體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仍然從2015年的2.5%上漲至2.9%。報告同時引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表示,2017年阿拉伯國家GDP增速有望達到3%,明年將進一步上調至3.7%。特別是中東地區非石油國的經濟總體出現了企穩上升趨勢。IMF、世界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等機構對埃及、伊拉克、突尼西亞等過的經濟增長都做出了較為樂觀的預測。

二是中國與海灣國家正在形成油氣安全的命運共同體關係。

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41957萬噸,同比增長10.1%;進口金額同比增長42.7%。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原油進口大國。目前,全球的石油供需市場正在發生戰略性變化。亞太地區石油消費量佔全球石油消費總量的1/3以上,並在不斷增加。歐洲和北美石油貿易量佔全球總量的比重下降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這兩個地區石油消費峰值已過。

而從供應來看,北美石油產量大幅增長、尤其是頁巖油革命導致美國石油自給能力大幅提升,並開始大量出口。不過中東仍保持著全球原油出口的絕對地位,佔比達46.4%,但相比2000年有所下降。此外,歐洲、北美、中南美洲佔比均有所提升。特別是隨著電動汽車等興起和氣候控制的限制,石油需求可能在未來15年左右達到峰值。根據BP能源統計年鑑(2017年)的基本判斷,在 2035 年之前,化石燃料仍是主導能源,其中天然氣的增速超過石油和煤炭,將超過煤炭成為世界第二大燃料來源,可再生能源、核電和水電在未來 20 年佔能源供給增長的一半。

因此,原油在未來供需關係中將逐漸改變以往賣方市場獨大的局面。在去年的十月份,美國甚至一度進入中國原油供應商前十名。中東生產商的市場份額從48%下降到43.4%。但仍然是中國原油進口的最主要來源。因此,在這變化中,中阿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一種油氣命運共同體關係,這就有可能使得雙方更加開放各自油氣市場,促進互相投資,從而確保彼此能源安全和經濟安全。事實上伊朗最近有可能與中方達成協議,實現石油貿易的人民幣結算。在這背景下,可以考慮繼續與沙特談判有關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事宜。三是中東國家正經歷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化發展。目前沙特的能源依存度仍高達40%,沙特2030年的願景就是要調整戰略結構,提出到2030年將不再依賴石油。海灣國家都有這些調整趨向,阿聯調整的比較早,目前能源佔GDP為30%,預計到2021年將降至20%,2025年工業比重將從目前的10-11%達到25%。

今年10月,沙烏地阿拉伯將舉行「2018未來投資倡議大會」,匯聚各行業富有遠見的投資者,推動世界未來投資的引擎,重點討論投資轉型、技術革新和人類潛能提升三大主題。重點關注新城創造和經濟模式轉型、技術個性化和大規模工業化,以及人機互動創造更安全、快樂和高質量生活等議題。此外,埃及等國也在進一步加快工業化發展。

四是中東地區公共消費和個人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中東國家許多仍然停留在20年前的水平,埃及等國的鐵路公路設施陳舊,在埃及700輛汽車中,不到一半能夠操作良好,只有15%的信號齊全。在海灣地區,儘管受到海合會內部矛盾的一些影響,但卡達的世界盃,杜拜的世博會,杜拜的智慧城市建設,以及海合會宣布的數十億美元的互通計劃,都反映出當地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很大。

此外,中東地區對電信新能源的需求也非常巨大。事實上,在過去的6到7年中,中東地區公共開支增長了三倍,在未來幾年還將增長20-30%。此外,目前中東50%以上的人口在30歲以下,需要衣食住行,未來個人消費和公共消費潛力巨大。

五是中東國家國企改革,高科技創新和金融開放,也給國外投資者提供了股權投資等機會,例如沙特準備推動國有石油公司沙美公司上市,並擴大主權財富基金。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是世界領先和影響力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期待建立強有力的外部戰略夥伴關係,賦予私營部門更多的參與機會,實現沙特經濟擴大化和多元化。在2017年舉辦的未來投資倡議論壇上,沙特本地企業和黑石、軟銀、virgin galactic、太空船等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助推沙特工業轉型。海灣國家和阿拉伯國家為了對太陽能、航空等的高科技發展也制定了宏大計劃。

給中阿在「一帶一路」下合作支幾招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因為絲綢之路相知相交,我們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夥伴。」中國將在中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矢志做中東和平的建設者、中東發展的推動者、中東工業化的助推者、中東穩定的支持者、中東民心交融的合作夥伴。中阿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還可以從以下幾點著力,推動雙邊經貿關係進一步發展。

第一,中阿要加強改革創新的合作交流。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持續不斷地進行改革。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中阿可以加強改革創新理念、方式的交流與合作。把中國經驗和阿拉伯國家的實際緊密結合。特別是強調要以市場化合作為核心,發揮民營企業的作用。但目前阿拉伯方面仍然強調高層協商,政府主導。

第二,進一步加強產能合作,助力當地工業化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強產能合作主要有貿易、投資和工程承包三個路徑。目前中國和卡達,中國和阿聯設立了共計200億美元的共同投資基金。今後也可以通過設立合資的工業園等來推動。中國設立經濟特區的經驗值得借鑑。但目前中阿產能合作共同基金還是局限在中國與海灣石油國之間,可以考慮在中阿合作論壇平臺上設立中阿產能合作基金來進一步加強與阿拉伯非石油國之間的產能合作,幫助他們加快工業化發展。在產能合作中,要切實注重將對方產業結構調整與高科技合作結合起來,加強中國新能源、航空、通信、農業等等高科技先進產能的合作。

第三,進一步加強多元化融資。中國長期以來是中東工程的主要承建國,具有優勢。雖然中東地區不穩定,油價下降後公共開支有所下降,但該地區仍有很大的市場潛力。資金投入量大、工程周期長、投資風險大是國際基礎設施項目的主要特點。儘管基礎設施建設對於拉動一國經濟增長、提高社會福利具有重要意義,但單純依靠政府財力已無法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的高速發展,提高綜合融資能力是競爭國際基礎設施項目的重要因素。

中國已成功發起並組建了亞投行,絲路基金等金融機構,並在亞投行中設立了4個涉及阿拉伯國家的項目,貸款承諾額共計6.63億美元。但現實情況是僅靠中國單方面的投入肯定是不夠的,還必須依靠沿線國家的配合及國際金融機構的參與合作。除了繼續發揮亞投行的作用外,可以考慮在絲路基金中,與海灣主權基金等合作設立中阿基礎設施建設基金專項,並積極引入第三方共同融資。利用海灣國家的資本市場發行股票和基建債券。最近,阿布達比全球市場(ADGM)和上海證券交易所(SSE)在阿布達比籤署諒解備忘錄,在ADGM中建立「一帶一路」交易所,以服務沿線國家投資者的金融需求,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最後,也可考慮將基礎設施建設融資與阿拉伯國家石油和礦產資源的股權抵押結合。

(作者王健系上海社科院西亞北非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焦點

  • 中國駐剛果(金)大使:剛加入「一帶一路」對中非合作意義重大
    訪問中,王毅分別會見了剛果(金)總統和外長,兩國還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駐剛果(金)大使朱京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王毅此訪成果豐碩,對於加強中非「一帶一路」合作,以及建設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都具有重大而積極的意義。中國駐剛果(金)大使朱京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朱京表示,王毅國務委員這次對剛果(金)的訪問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 ...一路」國際品牌公益春晚盛典暨「一帶一路」中非之夜晚會三大獎項
    2019年1月19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品牌公益春晚盛典暨首屆「一帶一路」中非之夜晚會在北京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成功舉辦。以「合作、跨越、發展、共進」為主題,旨在為中國與非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提供良好的契機與平臺,進而深化互信理解,促進中方企業與非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文化等多個領域的交流合作與協同發展。
  • 「共建『一帶一路』全球合作共贏」主題研討會暨《「一帶一路」這...
    4月17日,為迎接即將於4月下旬在北京召開的2019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外文出版社聯合舉辦共建「一帶一路」全球合作共贏主題研討會暨《「一帶一路」這五年的故事》系列圖書發布會。
  • 中國海洋石油呂波: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貢獻中國價值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呂波呂波表示,近年來中國海油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力度加大,今年參股部分國家LNG項目,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沿線國家的投入,優化業務的布局,為促進我國油氣進口多元化,確保油氣長期穩定共贏做出積極貢獻。我們將持續提升綜合作業能力,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貢獻中國價值。
  • 海外看兩會:將非洲納入「一帶一路」是歷史創舉
    為了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項倡議現在已經上升為中國的國家戰略。中國把它作為促進全球發展的關鍵舉措,並動員政治、經濟和外交資源推廣和實施這項計劃。
  • 中非合作走出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新道路
    上世紀70年代,數以萬計中國工人遠渡重洋,援建了西方認為「不可能」的坦贊鐵路;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的贊成票中,有三分之一來自非洲國家。半個多世紀以來,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非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連續28年,中國外交部長都將非洲作為開年首訪的目的地。每年,總有多名非洲政要訪華,真誠表達合作意願,明確中國為其外交優先發展方向。「患難之交才是真朋友。」
  • 一帶一路電影《中非傳奇》肖昂導演接受馬達加斯加媒體專訪
    近日,受聯合國世界絲路論壇(UNWSF)中國委員會(下稱委員會)的邀請,2019年3月8日,在委員會的牽頭與安排下,就以電影的方式表達高主席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的傳奇人生,與國內著名電影導演肖昂先生座談交流,達成合作拍攝以高主席傳奇人生為素材的院線電影《中非傳奇》。
  • 王毅:「一帶一路」合作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暖流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 近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採訪,談及「一帶一路」合作。王毅表示,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也給共建「一帶一路」帶來一些困擾。但「一帶一路」合作不僅沒有止步,反而逆勢前行,又取得了新的進展,展現出強勁韌性。2020年6月,習近平主席向「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發表重要致辭,提出要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甦之路、增長之路,反映了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也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指明了方向。
  • 杜拜中阿衛視主辦「一帶一路·中華文化小使者」藝術表演大賽招募
    近日,由第一視頻旗下品牌杜拜中阿衛視與中華文化小使者國際交流中心聯合主辦的首屆「一帶一路·中華文化小使者」杜拜交流暨藝術表演大賽招募工作正式啟動。 活動旨在讓孩子們真正行走在「一帶一路」上,親身體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和人文,更好地理解「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帶來的發展機遇以及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同時,通過文化小使者向阿拉伯世界展示中國少年兒童的風採,推動中國與阿聯的文化交流,搭建中國與阿拉伯少年兒童友好交流的平臺。
  • 【中非合作高端說】加彭總統邦戈:中非為實現共同利益暢所欲言
    他對中非建立的合作機制給予了非常積極的評價,並希望中非合作論壇能夠繼續推動中非共同發展。加彭總統 邦戈:這次論壇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而且我們也看到,許多非洲國家都以極大的熱情參與論壇。在這一框架下,很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互相交流合作情況以及新的想法。
  • 「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論壇舉行
    9月29日下午,「一帶一路」清潔能源發展論壇舉行分論壇——「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論壇。論壇邀請來自全國各界的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進行精彩演講,為與會嘉賓帶來了一場豐富的綠色能源「思想盛宴」。  主辦單位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同志在論壇致辭中說,當前,正是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機。
  •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能源合作對世界經濟起重要作用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出席「第六屆中國國際石油貿易大會」 姜煜 攝   商務部副部長: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能源合作對世界經濟增長起重要作用  中新網上海11月23日電(記者 姜煜)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23日在上海表示,開展「一帶一路」沿線能源合作,對世界經濟增長與全球共同繁榮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外媒記者點讚中非合作:太陽升起...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外媒記者點讚中非合作:太陽升起,就能感受到溫暖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09月04日 15:50 A-A+ 目前,非洲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青年人口,他們對於國家而言,就像是一股蓄勢待發的能量,中非未來的人文交流將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成長機會。」薩拉馬薇•卡莎•沃達雅內認為,在中國的支持下,不只是修建了更多的公路、鐵路,更重要的是,中國項目為非洲人民,尤其是青年人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在她看來,「一帶一路」倡議對於很多國家而言,都非常關鍵。
  • 世界金融論壇與匯中財富合作北京峰會,國開行郭濂聚焦「一帶一路」
    12月10日,在世界金融論壇與匯中生態·匯中財富合作的北京峰會上,國家開發銀行原行務委員、世界金融論壇副理事長郭濂先生,聚焦「一帶一路」發表了重磅演講。  本次北京峰會由世界金融論壇與匯中生態•匯中財富共同合作舉辦,金磚智庫提供學術支持。  郭濂表示,近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突出成效。
  • 一帶一路國家的碳洩漏與責任分配
    在過去二十年中,國際貿易持續增長,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大大增加了與能源消費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一帶一路倡議(BRI)下,更加劇了地區內的合作和貿易,本研究旨在追蹤「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世界其他國家貿易中體現的二氧化碳不平衡,通過對比消費、生產和技術差異視角,為碳排放增長的驅動因素提供新的見解。隨著國際貿易量的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正成為影響可持續發展的顯著指標。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加快建設克拉瑪依校區 積極服務「一帶一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加快建設克拉瑪依校區 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和新疆經濟社會發展 2019-05-20 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將建設克拉瑪依校區作為新形勢下服務
  • 阿聯駐華大使:杜拜將成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樞紐
    2014年,中阿貿易總額達53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本月初,阿聯正式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意向創始成員國。作為中東地區的重要樞紐,又曾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阿聯參與「一帶一路」戰略前景廣闊。
  • 阿聯的科技野心:鬆綁外商投資限制 期盼與中、以開展三方合作
    阿聯駐華大使稱,中、阿、以色列有望開展三方科技創新合作。他還特別提到了中國對阿聯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希望新規實施後,雙方繼續擴大經貿合作領域。中阿關係正處於「黃金時代」當前,中阿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2018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阿聯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籤署政府間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2019年,阿聯副總統兼總理、杜拜酋長和阿布達比王儲先後訪華。
  • 「我對一帶一路有了更深刻和真切的理解」——記中國大學生赴...
    阿聯沙迦大學執行副校長薩利赫·塔赫爾熱烈歡迎中國高校師生來阿交流,他還參加了開閉幕式與部分實踐環節,並就雙方加強進一步合作進行了探討。 阿聯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據介紹,此次赴阿海外社會實踐隊的師生來自中國西北工業大學,這是他們首次走進阿聯。 實踐隊員、馬院研究生丁鏡學表示,在阿聯的學習交流實踐,讓我對「一帶一路」倡議有了更深刻和真切的理解。
  •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三重內涵
    從經濟轉型升級角度看,「一帶一路」為我國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和過剩產能化解提供了廣闊的戰略迂迴空間。東部地區受到汙染治理、土地價格、勞動力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已是強弩之末,低端製造業向我國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南亞等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的地區逐步轉移已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