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在世界金融論壇與匯中生態·匯中財富合作的北京峰會上,國家開發銀行原行務委員、世界金融論壇副理事長郭濂先生,聚焦「一帶一路」發表了重磅演講。
本次北京峰會由世界金融論壇與匯中生態•匯中財富共同合作舉辦,金磚智庫提供學術支持。
郭濂表示,近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突出成效。2013年以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紮實推進,一批具有標誌性的早期成果開始顯現,參與各國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對共建「一帶一路」的認同感和參與度不斷增強。合作區平臺建設有序前行。
2019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84億美元,同比增長30.6%,佔同期中國實際吸收外資總額的6.1%。但是仍然存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它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一帶一路」沿線區域主要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這些地區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但是該地區許多國家的投資額僅佔GDP的2%~3%,貸款利率高於10%,不良貸款率超過6%以上。預計「一帶一路」每年資金缺口達8000億美元,到2040年,全球基建項目投資總需求將達到94萬億美元,缺口總額將達15萬億美元。
二是原有的國際多邊機構給予的資金支持有限。像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都不可能提供給這些發展中國家提供如此巨額的資金,與「一帶一路」的資金需求相差甚遠。
中國為了籌集「一帶一路」建設資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中國金融機構提供了總額超過6000億美元的貸款支持。中國專門設立了絲路基金、中非發展基金、中俄投資基金等專項基金。中國主導發起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新型多邊開發金融機構,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彌補原有多邊開發金融機構投入資金的作用。中國財政部、中國保險機構、中國證券業等通過多種舉措,為「一帶一路」建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那麼如何彌補「一帶一路」建設的資金缺口呢?郭濂表示,未來,我們要更多地利用國際資本來建設「一帶一路」項目:加大「一帶一路」資金「引進來」的力度;「走出去」要善於利用離岸市場以及當地金融市場中便宜的資本;探索跨境金融產品的創新形式,擴寬企業融資渠道;繼續重視引進美國投資;吸引英國投資中國;資產管理機構可以通過與海外金融機構合作,搭建跨境金融服務平臺,以及通過網上路演往下對接,推動跨境投融資項目對接兩條途徑來探索跨境金融服務方式;中國要進一步加大在境外發行債券;設立「一帶一路」全球長期基建基金;充分利用港澳地區的資金政策和平臺。
匯中財富是「亞洲(財富管理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致力於為高淨值人士提供財富管理、全球資產配置、高端健康管理、全球保險、海外地產等八大領域的專業諮詢服務。
匯中財富是匯中金融生態聯盟成員。匯中金融聯盟合作企業分別持有中國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銀保監會、香港專業保險經紀協會等頒發的有關融資租賃、保理、企業徵信、融資擔保、私募(股權基金)、私募(證券基金)、私募(債權基金)、保險銷售、保險經紀、典當、小貸等相關業務發展的牌照和經營資質。
(責任編輯:李顯傑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