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習近平用這五個詞描繪「一帶一路」

2021-01-08 求是網

  編者按: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強調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自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圍繞「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這五個關鍵詞,習近平在不同場合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描繪「一帶一路」建設美好願景,擘畫行動綱領。新時代學習工作室為您梳理這些重要論述。

  和平之路:「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和平安寧的環境

  要聚焦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構建互利合作網絡、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臺,聚焦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以釘釘子精神抓下去,積小勝為大勝,一步一步把「一帶一路」建設推向前進。

  ——2016年8月17日,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古絲綢之路,和時興,戰時衰。「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和平安寧的環境。我們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夥伴關係。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

  中國願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所有「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友好合作。中國願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但不會幹涉他國內政,不會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更不會強加於人。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

  共建「一帶一路」之所以得到廣泛支持,反映了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對促和平、謀發展的願望。

  ——2018年8月27日,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共建「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是開放包容進程,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部」;是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遊戲,只要各國有意願,我們都歡迎。

  ——2018年8月27日,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繁榮之路: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推行互利共贏的重要平臺。我們必須以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在吸取和借鑑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以創新的理念和創新的思維,扎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使沿線各國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一帶一路」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2016年4月29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我國是「一帶一路」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但建設「一帶一路」不是我們一家的事。「一帶一路」建設不應僅僅著眼於我國自身發展,而是要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幫助他們實現發展目標。

  ——2016年4月29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

  中國在對外開放中展現大國擔當,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作出重大貢獻,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促進了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2018年4月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過去幾年共建「一帶一路」完成了總體布局,繪就了一幅「大寫意」,今後要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共同繪製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2018年8月27日,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開放之路: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

  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中國願意同各方一道,推動亞投行早日投入運營、發揮作用,為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貢獻力量。

  ——2016年1月16日,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上的致辭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對一個國家而言,開放如同破繭成蝶,雖會經歷一時陣痛,但將換來新生。「一帶一路」建設要以開放為導向,解決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中國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駕於人的強買強賣。

  ——2018年4月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共建「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是開放包容進程,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部」;是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遊戲,只要各國有意願,我們都歡迎。

  ——2018年8月27日,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共建「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合作平臺,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則,沒有地緣政治目的,不針對誰也不排除誰,不會關起門來搞小圈子,不是有人說的這樣那樣的所謂「陷阱」,而是中國同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陽光大道。

  ——2018年11月17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演講

  創新之路: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

  中國願同夥伴國家攜手努力,推動各國政府、企業、社會機構、民間團體開展形式多樣的互利合作,增強企業自主參與意願,吸收社會資本參與合作項目,共同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主體、全方位、跨領域的互利合作新平臺。

  ——2016年6月22日,在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的演講

  創新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一帶一路」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創舉,搞好「一帶一路」建設也要向創新要動力。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

  我們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

  我們要踐行綠色發展的新理念,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加強生態環保合作,建設生態文明,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

  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實踐平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從我國改革開放和長遠發展出發提出來的,也符合中華民族歷來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國人懷柔遠人、和諧萬邦的天下觀,佔據了國際道義制高點。

  ——2018年8月27日,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文明之路: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

  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真正要建成「一帶一路」,必須在沿線國家民眾中形成一個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文基礎。

  ——2016年4月29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人文交流是軟實力的體現,軟實力強大了,開展政治、外交、經濟活動的阻力就會小。人文合作投入小、影響大、管長遠,關鍵是要重視起來,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做,推進民心相通,發揮文化影響力。

  ——2016年8月17日,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弘揚絲綢之路精神,開展智力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等建設,在科學、教育、文化、衛生、民間交往等各領域廣泛開展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夯實民意基礎,築牢社會根基。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

  「一帶一路」建設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

  「一帶一路」建設根植於歷史,但面向未來。古絲綢之路凝聚了先輩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促進了亞歐大陸各國互聯互通,推動了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鑑,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2017年5月15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的開幕辭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 習近平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
    據新華社報導,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強調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攜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大道行共贏 習近平指揮「一帶一路」交響樂之華彩篇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暢想。一個月後,習近平出訪東協,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由此,「一帶一路」走入世界視野,開啟了一段穿越時間與空間的新旅途。  這是一條貿易之路,它深入中亞、聯通中歐,惠及全球,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完美闡釋了「經濟全球化」這一世界性課題。
  • 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為何提倡「相向而行」?
    該作品作為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主題花壇亮相。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關切舒適度  面對共建「一帶一路」的夥伴,習近平不止一次提及「舒適度」這一概念。在巴基斯坦議會發表演講時,他表示,中方「願做南亞國家的真誠夥伴,同地區國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照顧彼此舒適度,確保雙方關係長期健康發展」。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這二者是一回事嗎?他們是啥關係?為啥有關亞投行的五種說法站不住?一帶一路接下來怎麼做? 觀察者網整理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日報微信和「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的問答,為您解惑。
  •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主題前瞻
    4月19日上午,外交部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介紹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情況。王毅指出,兩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一帶一路」正在成為造福各國人民的合作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共贏之路和廉潔之路。
  •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三重內涵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為「一帶一路」)是2013年習近平主席分別出訪中亞四國和印度尼西亞時提出的中國和相關國家合作發展的重大戰略構想,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其列為本屆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
  • 「共建『一帶一路』全球合作共贏」主題研討會暨《「一帶一路」這...
    這套圖書從七個議題入手,用六種語言出版(中、英、法、西、阿、俄),回顧了過去五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的歷程,梳理了相關國家在多個方面開展合作和達成的共識,呈現了「一帶一路」國家千千萬萬普通民眾生活因此而發生的改變,展望了「一帶一路」的未來發展方向。
  • 有關「一帶一路」,你想要的英文表述都在這裡了
    此次論壇內容豐富,主要包括開幕式、圓桌峰會和高級別會議三個部分。5月14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將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開幕式後將舉行高級別全體會議,5月14日下午將舉行以「五通」、智庫交流為主題的6場平行主題會議;15日,習主席將主持圓桌峰會,包括兩個階段的會議和工作午餐。習主席還將在其後的記者會上介紹高峰論壇主要成果。
  • 獨家丨東博會上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背後的深層含義是什麼?北京...
    翟崑解析:這是第一次,從國家領導人對外宣示的角度,對「一帶一路」7周年進行回顧。同時也是在疫情背景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正式對外宣示。可以說,這意味著2020年成為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也是中國東協經濟合作發展的第四個階段——數字經濟合作。
  • 世界格局、「一帶一路」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下)
    李慎明指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創新性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的發展與傳播增添了強大生命力,是中國對世界和平發展做出的新的重大理論貢獻和實踐推動,必將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人類思想發展史上寫下光輝燦爛的一頁。」
  • 共建「一帶一路」 共興數字經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大會發表視頻致辭,全面回顧近年來中國同東協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高度評價中國—東協關係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並指出新形勢下,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支持東協共同體建設,支持東協在東亞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東協在構建開放包容的地區架構中發揮更大作用。
  • ...風勁好揚帆——寫在習近平主席提出中拉命運共同體理念五周年之...
    2014年7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西利亞出席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時提出,中拉要努力構建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5年來,中拉相互幫助、相互支持,中拉命運共同體之船承載發展繁榮的共同夢想,沿著「一帶一路」合作的新航道,乘風破浪,奮楫前行。
  • 人民日報評論部:擴大開放,共建一帶一路
    ,一項項高端裝備展示創新科技,多種智能產品全球首發,引來國內外媒體聚焦。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非常時期,這一全球貿易盛會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舉辦,宣示了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體現了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真誠願望。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改革開放40多年來,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經驗。
  • 「一帶一路」與世界治理的中國方案
    中國將從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義出發,貢獻處理當代國際關係的中國智慧,貢獻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為人類社會應對21世紀的各種挑戰做出自己的貢獻。「一帶一路」和中國方案是緊密結合的,中國並不拒絕以往人類的文明成果,中國方案並不是要徹底否定而是要改進以往的西方提供給世界的治理方案,並且融合出新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既有中國共產黨的理念,還有東方傳統元素,當然也融入人類的文明優秀成果。
  • 「習旋風」勁刮APEC,「互聯互通」加碼「一帶一路」
    這兩項議程,一項著眼點是「一帶一路」規劃,另一項著眼點是基建融資。       在規劃方面,習近平說,要做好「一帶一路」總體布局,儘早確定今後幾年的時間表、路線圖,要有早期收穫計劃和領域。       對於融資領域,習近平則指出,要以創新思維辦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 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要牢牢把握「需要一種什麼樣的中國與世界關係以及如何構建這種關係」這一主題。習近平外交思想強調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形成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中國與世界關係。
  • 「一帶一路」與中國—世界互動關係
    進入新時代,中國致力於為世界提供促進和平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理念和文化,為世界發展提供新動能,推動世界的可持續發展,為和平發展提供公共產品,以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推動構建平等、包容與合作的新型國際關係和新秩序,「一帶一路」建設就是推動中國與世界良性互動的重要抓手。
  • 細數習近平2015外交成績單 五大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5年9月,習近平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講話,並首次對如何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解讀,提出了五個努力: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
  • 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原標題: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鐘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⑥)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將開放包容的中國精神融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呼籲世界各國遵循開放包容的精神創造人類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