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習近平2015外交成績單 五大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0-12-06 央廣網

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重要講話。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李正穹 實習記者 解軼鵬)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外交場合多次提及並解讀命運共同體理念,使得命運共同體成為習近平在外交工作中的高頻詞。

  2015年9月,習近平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講話,並首次對如何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解讀,提出了五個努力: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

  縱觀2015年習主席的系列外交行動,中國青年網記者發現,這五大努力方向無不貫穿中國外交始終。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

  2015年,習近平8次踏出國門,訪問了亞、歐、美、非四大洲10個國家,在積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構建了不同層次的夥伴關係。

  4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訪問巴基斯坦,籤訂了51項合作協議和備忘錄,並將中巴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提升為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巴兩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命運共同體。

  隨後,習近平在訪問印度尼西亞的過程中,提出重振亞非新型夥伴關係,攜手打造中國、亞非命運共同體。

  7月8日至10日,習近平參與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傳承了「金磚國家」的開放合作模式,拓展了金磚國家和相關地區的夥伴關係。

  習近平在10月訪問英國、11月訪問越南,以及12月參加中非合作論壇的過程中,分別提出中國要和英國、越南、非洲各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中國正在國際和區域層面建設全球夥伴關係,踐行「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營造和平與穩定的安全格局,需要摒棄一切形式的冷戰思維,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新觀念。

  2015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在莫斯科紅場舉行。應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慶典,向世界展示共同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的決心,警示世人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

  10月16日至18日,第六屆香山論壇在北京舉行。全球49個國家的政府和防務部門代表團就亞太安全合作展開研討。「打擊恐怖主義」成為與會代表關注的一大焦點,恐怖主義已經成為全球威脅,任何國家和地區都無法獨善其身。各國代表還圍繞「海上安全合作」等問題達成多項共識。

  9月3日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隆重舉行。習近平在講話中說:「為了和平,我們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偏見和歧視、仇恨和戰爭,只會帶來災難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展、共同繁榮,才是人間正道。」

  要建立公正道義、共治共享的安全格局,就要積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

  2015年5月8日,習近平在訪問俄羅斯期間,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籤署聯合聲明。 來源:新華網

  2015年5月7日至12日,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此次出訪是一次加深各國經濟合作的「互惠之旅」。中國和三國累計籤署各類合作文件和協議近90項,涵蓋經貿、能源、航天、金融、投資、基礎設施等各個領域。

  9月22日至28日,習近平訪問美國,達成 49項成果清單,共計採購美國大約271億美元的產品。訪問加深了中美之間的戰略互信,雙方確認了共同利益,即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以及穩定國際金融體系。

  中國不僅僅要參與國際雙邊合作,而且要積極參與國際會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

  在2015年的G20峰會上,習近平提出四點建議,為世界經濟「把脈開方」。在APEC會議上,習近平提出四點建議,闡述了亞太區域合作的方向和路徑。在12月份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上,在習近平提出的未來3年同非方重點實施的「十大合作計劃」,決定提供總額6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在推進合作共贏的國際新秩序過程中,中國正在將承諾變為行動,希望國際社會具有人人免於匱乏、獲得發展、享有尊嚴的光明前景。

  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

  2015年,「一帶一路」成為了國際文明交流的一抹亮色。傳統的「中原中心主義」會制約中國的文明型崛起,中國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明交流中,不斷實現對中國傳統理念的超越,「中心-邊緣」觀念逐漸弱化,路、帶、廊、橋等「去中心化」的觀念逐漸形成。

  5月,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在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同時,也促進了各國的文明交流。「一帶一路」建設使得沿線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方方面面開展互聯互通,「2015年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於今年9月在俄羅斯舉行。

  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出席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求同存異」的萬隆精神,既是國際文明交流的歷史經驗,又將成為當今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旗幟。

  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

  近日,中國的霧霾問題牽動國人的神經,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空氣汙染也日益加重。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建設生態文明關乎人類未來,習近平指出,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把「綠色發展」提到「五大發展理念」的高度。中國正在引領世界加速向綠色、低碳發展轉型。

  2015年6月,中國向聯合國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提出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

  11月,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界氣候變化大會上,習近平發表了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的講話,提出了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三點建議,並闡明了中國在改善氣候方面努力的目標,且做出承諾。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同世界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中國新的國際觀正在逐漸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即將成為中國外交在國際舞臺上的又一面重要旗幟。

歡迎撥打新聞熱線010-57380651或發送新聞線索至郵箱youthpress@126.com。關注「細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眾號,可直接對話記者,爆料線索。

相關焦點

  •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近年來,中國不僅向世界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在實踐中通過「一帶一路」、南南合作以及其他對發展中國家的幫助,切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將從習近平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主要內容、中國在全球化方面的主張四個方面出發,深入解讀「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一主題。
  •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努力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黨的十八大以來,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我國對外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這些話語深入人心
    2017年1月,習近平曾在日內瓦萬國宮發表演講,深刻闡述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得到與會者的高度讚賞。「協和萬邦」「天下大同」是習近平一貫的主張,在不同場合,他多次向世界傳遞「和」的理念,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新華社《學習進行時》今天為您梳理習近平那些深入人心的話語。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應對國際複雜挑戰、著眼於世界前途和人類發展提出的中國方案,不僅彰顯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光輝,也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的中國智慧,在國際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深刻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亟須系統地闡釋其哲學意義。
  •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應著重把握五個方面: 一、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總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且進一步明確了總目標的具體內涵。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這一世紀之問,倡導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呼籲國際社會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面作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9月的第70屆聯合國大會講話中,強調各國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 汪信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題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至三卷反覆強調和闡述的一個重要外交和全球治理理念,它是為了應對當代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維護和實現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而提出的中國方案。同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
  • 【平語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照亮人類進步之路
    在國際形勢日趨複雜、風險挑戰和新老矛盾問題交織並存、全球治理體系亟待完善的今天,重溫這篇演講,感悟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意義和獨特價值,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創造性開展工作,努力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書寫時代華章,可謂正當其時,尤為必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上作出的重大判斷。
  •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人類命運與共的高度,以高遠的世界眼光和博大的人類情懷,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不僅體現了對人類未來的深刻思考和人文關懷,而且為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威脅提出了中國方案,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和長治久安指明了方向。
  • 「學習新語」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尊敬的聯合國大會主席湯姆森先生,尊敬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先生,尊敬的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總幹事穆勒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很高興在新年伊始就來到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同大家一起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提高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提升我國世界話語權,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 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要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一主線。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把兩者有機統一起來。面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習近平外交思想給出了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答案,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和長治久安指明了方向。
  • 「平語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照亮人類進步之路
    在國際形勢日趨複雜、風險挑戰和新老矛盾問題交織並存、全球治理體系亟待完善的今天,重溫這篇演講,感悟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意義和獨特價值,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創造性開展工作,努力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書寫時代華章,可謂正當其時,尤為必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上作出的重大判斷。
  • 人類命運共同體究竟是一個什麼「體」?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了憲法。那麼,人類命運共同體究竟是一個什麼「體」?它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提出的?有哪些具體實踐?
  • 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擔當
    2017年年初,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和日內瓦相繼發表兩場重要演講,提出要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這是中國把握歷史規律和時代潮流,著眼人類共同和長遠利益提出的中國方案,既體現了中國政府在國際事務中的責任態度,更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對人類命運的擔當精神。 中華民族與人類文明發展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理性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得以發展的。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訪法國巴黎第八大學...
    新華社巴黎5月25日電 專訪:新冠疫情凸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訪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教授皮卡爾新華社記者唐霽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教授皮埃爾·皮卡爾24日在巴黎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為維護人類和平與福祉所提出的重要倡議。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2)人類共同面臨人與自然衝突而造成的生態危機,人與社會衝突造成的人道危機,人與人衝突形成的道德危機,人的心靈衝突帶來的精神危機,文明之間衝突產生的價值危機。此五大衝突與危機,把人類命運緊密聯在一起,一國一地區均無法單獨應對化解,唯有竭誠合作才能改善。衝突與危機是靈感的源泉,人類厄運提供了共同體生活的契機。
  • 經典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紐帶
    從這些雕塑的形象裡,人們可以看到這種精神和價值的存在,而這種價值正是我們今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核心。5月5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世界建設得更美好。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寫入《憲法》。
  • 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使命、責任和擔當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使命、責任和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是具有全球視野、人類情懷的大格局,是普惠世界、造福眾生的大智慧,在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中確立了人類文明走向的新航標。
  • 思力網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擔當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是倡導者,更是負責任、有擔當的實踐者。  2020年,面對疫情持續蔓延的嚴峻形勢,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視頻、電話、信函等形式密集開展「雲」外交,出席多場重大多邊活動,提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重大倡議,給疫情籠罩下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