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兩會:將非洲納入「一帶一路」是歷史創舉

2021-01-15 新華網客戶端

  為了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項倡議現在已經上升為中國的國家戰略。中國把它作為促進全球發展的關鍵舉措,並動員政治、經濟和外交資源推廣和實施這項計劃。

  這項計劃包括兩條路線,一條是連接中國與中亞、西亞和歐洲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另一條是連接中國、東南亞、中東和歐洲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是有史以來最為宏大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將把中國提升到世界經濟的引領地位。

  由於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基礎設施建設的領袖,這個宏大的項目符合中國的地位。中國去年還倡導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提供資金保障。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直要求中國承擔更大國際義務的美國卻在亞投行成立時批評中國並且拒絕加入。

  去年,有專家呼籲把非洲納入「一帶一路」的框架,稱這樣就形成「一帶一路一洲」。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副行長林毅夫說,中國推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助力非洲的經濟發展。

  2015年1月27日,中國與非盟籤署了一項合作諒解備忘錄,旨在幫助非洲實施規模宏大的基礎設施工程。中國承諾幫助非洲國家建設現代化的高速公路、機場和高鐵,升級交通體系,以幫助非盟所有54個非洲國家實現互聯互通。

  非盟委員會主席恩科薩扎娜·德拉米尼·祖馬說,這項協議將加速非洲的區域融合,並通過技術轉讓和創造就業使非洲人民受益。埃及非洲協會主席艾哈邁德·哈賈奇歡迎非洲加入「一帶一路」的提議,表示堅信中國的良好意願。

  我認為,區域互聯互通計劃在非洲有兩大作用,並將使雙方獲益。這將幫助中國促進出口以刺激經濟,並且給過剩的建築業產能找到出口。此外,還將使中國得以把一部分製造業轉向非洲:中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國內製造業成本的上升必然帶來產業轉移。包括林毅夫在內的專家都認為,這是未來中非合作的兩個關鍵方面。

  近幾年,中國出資在非洲建成的基礎設施項目使這片大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事實證明,中國公司能夠在非洲培訓並僱傭當地人從事生產。成功的例子有,海信在南非的電子產品生產,中信在安哥拉的房地產開發,還有在衣索比亞的華堅鞋廠等。無論非洲是否納入「一帶一路」計劃,中國在非洲的戰略都包括從事基礎設施開發、創造就業和產業轉移。

  把非洲納入「一帶一路」將為這些經濟建設倡議吸引更多關注、資金和動力。這將加速非洲的發展進程,改善非洲人民的生活。國際金融專家阿基恩·奧沃拉比說,中國採取的這一戰略舉措將促進非洲中小企業的發展。它還將幫助中國維持經濟增長,並給其過剩的產能找到出口。

  奧沃拉比認為,他的祖國奈及利亞應當利用這項合作帶來的機遇,振興因為油價下跌面臨挑戰的國內經濟。奧沃拉比說,中國在其他領域的投資,比如在奈及利亞的農業、製造業、加工業和服務業等的投資也應擴大。他說:「中國已經從目光向內的農業窮國發展成為全球製造業的強國。1.8億奈及利亞人民希望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我們應重點審視自身的潛力,尋找石油以外的發展機會。」他還說:「奈及利亞必須向世界開放,回到善治,加強透明度,減少腐敗,為人民創造更好的生活。」

  中國可以為這個非洲第一人口大國以及其他非洲國家提供專業知識和實際幫助。把非洲納入「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重大舉措,但也會帶來諸多挑戰。一方面,基礎設施建設與利用自然資源之間存在矛盾。此外,當地的社會和環境顯然都需要負責任的投資行為。另一方面,中國需要評估這類重大投資的金融和政治風險,這些因素影響到項目的規劃與執行。

  儘管有上述問題需要解決,把非洲納入「一帶一路」對雙方來說都是重大的發展機遇,將會產生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影響。

  【作者簡介:米洛斯拉夫·阿塔納索夫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外教,重點研究非洲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相關焦點

  • 沙漠治理應納入「一帶一路」戰略規劃
    原標題:沙漠治理應納入「一帶一路」戰略規劃  3月3日,全國政協常委、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提議,將沙漠治理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將其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在王文彪看來,土地荒漠化,不僅是生態問題,也是政治、經濟、社會和安全問題。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很多都是荒漠化的土地。
  • 李亞波 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恐怖襲擊對中國海外併購影響分析
    可以發現,2003年後,全球恐怖襲擊事件頻發於「一帶一路」沿線。從襲擊次數上看(a圖),全球將近85%的恐怖襲擊發生在「一帶一路」沿線;從傷亡人數來看(b圖),伊拉克戰爭後,恐怖襲擊帶來的傷亡81.6%都發生在「一帶一路」沿線,特別是2006年,印度、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國家連續發生傷亡慘重的恐怖襲擊事件,使這一指標高達91.6%。
  •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 習近平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
    2013年,我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4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 一是政策溝通不斷深化。「一帶一路」建設旨在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
  • ODO將舉辦2020「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 這是中東聚焦「杜拜絲綢之路戰略」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最大規模的會議之一 阿聯杜拜2019年10月1日 /美通社/ -- Apollo Group的姊妹公司ODO將在杜拜舉辦2020「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三重內涵
    一、「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經濟內涵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將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歐洲南部、非洲東部的廣大地區聯繫在一起,該區域覆蓋40多個國家,總人口超過40億,經濟總量超過20萬億美元,從資源富集情況看,「一帶一路」覆蓋區域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和戰略資源供應基地,區域內資源互補性強;從比較優勢來看,「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多為處於不同發展階段
  • 周亦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權更迭模式識別與影響
    因此,「一帶一路」建設中將長期面臨政權更迭的風險,而且將對當事國可持續發展和「一帶一路」具體項目的推進產生重要影響。在政權更迭初期,當事國國內穩定與經濟發展將受到衝擊,直接威脅「一帶一路」相關項目建設;從中長期看,後續影響將取決於政權更迭對當事國政治和社會發展穩定的破壞程度以及相關經濟合作項目與該國國內政治的關聯程度。
  • 山東紡織企業搭「一帶一路」 魯泰集團等布局海外市場
    山東紡織企業搭「一帶一路」 魯泰集團等布局海外市場 2017-11-09 10:33:12 來源:慧聰網   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為期20
  • 【「一帶一路」大百科】「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之最
    如果把「一帶一路」比作是一部百科全書的話,那麼這五年,這部百科全書由薄變厚,增加了許多詞條,更有了自己的大數據。今天起,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策劃《「一帶一路」大百科》,請聽第一篇:《「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之最》。
  • 兩會議題|兩會什麼時候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兩會議題是什麼
    兩會什麼時候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2020年兩會時間定了!「兩會」召開時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分別於5月22日和5月21日召開地點:在北京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1、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了第一屆全體會議。
  • 【世界看中國】巴基斯坦及中東多國高度關注兩會
    【世界看中國】巴基斯坦及中東多國高度關注兩會 國際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3月13日 10:10 A-A+ 首先我想提到在世界層面,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21世紀重要的外交、合作發展機制,這是一種將各國連接起來的經濟走廊合作共贏發展機制,也是各國發展的多選性遠見。這是帶領亞洲、整個地區甚至全世界共同發展的路徑;這也是習近平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突出成績,在中國國內層面,我想說中國政府在反腐以及提高政府公信力,創建民主法治社會,提高執政透明度,增進中國共產黨與廣大群眾之間的聯繫,都在過去五年成績顯著。
  • 【一帶一路新國企】通用技術集團中機公司:「一帶一路」共同繁榮的...
    作為擁有近70年發展歷史的國有企業,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所屬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機公司」)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近年來不斷加大相關地區市場布局、升級商業模式、拓寬業務領域、拓展融資渠道,在孟加拉國、斯裡蘭卡、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等國市場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 看到「一帶一路」火了 韓國忍不住成立研究院
    海外網2月6日電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得到了國際社會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去年12月訪華期間,曾表示韓方願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如今「一帶一路」不僅成為韓國政界熱詞,還取得民間的廣泛共識。據韓聯社報導,韓國民間主導創立的社團法人「一帶一路研究院」5日正式成立。
  • V-Token攜手Paydex支持「一帶一路」政策走進歐洲
    2019年3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盛大開幕,今年兩會,引起多位國際機構官員以及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期待兩會釋放更多積極信號,為世界繁榮發展帶來更多新機遇。其中,「一帶一路」倡議對全球發展的深遠影響成為廣泛共識。
  • 劉衛東 姚秋蕙:「一帶一路」建設模式研究——基於制度與文化視角
    本文首先簡要回顧了「制度和文化轉向」出現的背景以及主要研究脈絡;而後總結了「一帶一路」建設項目的主要形式,提出了基於工程總承包(EPC)、基於特許經營和企業直接投資三大類建設模式;最後借鑑「制度和文化轉向」的研究技巧,從「地域嵌入的廣度和深度」和「技術及項目的'破壞性'」兩個維度,將「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分為變革性項目、支撐性項目、一般性項目和海外經貿合作園區4種類型,用以識別它們的制度和文化敏感性,
  • 外媒:「一帶一路」構想堪稱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地理大發現
    地理大發現開創了以西方為中心的全球化時代,西方不再是遠離大陸的邊緣,而是成為了整個世界的中心,所以,英國地理學家與地緣政治家哈爾福德·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曾經講到「哥倫布地理大發現的最大歷史意義在於將地球翻轉過來,令我們看到了包含歐洲,亞洲,非洲以及南北美洲在內的陸半球,更重要的是,不列顛大致處於該半球最顯眼的地方。」
  • 海外丨疫情下,土耳其中企的「一帶一路」建設
    土耳其連接歐亞大陸,是古代絲綢之路通往歐洲的門戶,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國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土兩國守望相助、攜手抗疫,在土耳其的中資企業保安全、抓生產,這些奮鬥者們的堅守,使多個重大「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逆勢推進。▲ 2020年12月23日,土耳其首列對華出口商品貨運班列已抵目的地西安。
  • 「我對一帶一路有了更深刻和真切的理解」——記中國大學生赴...
    中國高校師生詳細了解阿聯歷史文化(西北工業大學供圖) 人民網阿聯沙迦2月1日電(劉剛、路銘揚、周凱)日前,來自中國高校的29名師生來到阿聯沙迦大學,通過講座報告、走訪實驗室、參觀博物館等多種形式交流互動,深入了解阿聯的歷史文化、經濟發展、社會結構,以及中阿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從歷史經驗看,包括亞洲開發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在內的區域性多邊開發銀行的設立,不僅沒有削弱世界銀行等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的影響力,反而增強了多邊開發性金融的整體力量,更有力地推動了全球經濟的發展」。樓繼偉如是說。 一句話,亞投行是多邊金融格局的新力量,是對現存國際金融秩序的有益補充。
  • 從南太平洋到地中海,央視發布權威「一帶一路」地圖
    >央視新聞聯播發布的「一帶一路」權威地圖,值得注意的是,這張圖把南海到南太平洋一線也體現出來了。       日前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標誌著「一帶一路」步入全面推進階段。       央視從4月13日起推出系列報導《一帶一路 共建繁榮》,全方位呈現中國與沿線國家為實現互聯互通所作的不懈努力。
  • 風雲氣象衛星服務一帶一路
    目前7顆衛星在軌運行(包括4顆靜止氣象衛星和3顆極軌氣象衛星),靜止軌道衛星形成「多星在軌、統籌運行、在軌備份、適時加密」的業務格局,極軌衛星形成上、下午星組網觀測,可對全球和區域範圍內的極端天氣、氣候和環境事件進行及時高效觀測,成為國產衛星中應用最好、定量化水平最強的衛星,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是全球綜合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也是空間和重大災害國際憲章機制的值班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