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2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劉洋 劉陽 陳偉)12月19至21日,首屆「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韌性與可持續性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for Belt and Road Countries,1stIRS-BRC),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召開。圍繞基礎設施多災害防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前沿科學技術問題,來自美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日本、韓國、印度和中國香港等境外10餘所高校和研究機構,以及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湖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的40多位土木工程領域的知名專家展開研討。
研討會由該校和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聯合主辦,該校土木工程學院承辦,福建省智慧基礎設施與監測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結構工程與防災重點實驗室、結構工程與抗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築工程智能建造與自動化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協辦。
該校黨委副書記劉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重點介紹了學校和土木工程學科的概況和辦學特色,殷切希望與會專家對學校和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研討會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呂西林教授向大會致辭。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東南大學吳智深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名城大學葛漢彬教授,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副校長姚堯教授,柏林工業大學Yuri Petryna教授,米蘭理工大學Cantini Lorenzo教授,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郭子雄教授等出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教授向大會發來賀信。
葛漢彬教授、吳智深教授、姚堯教授、Yuri Petryna教授、Cantini Lorenzo教授、普渡大學單傑教授、休斯頓大學宋鋼兵教授、香港城市大學李秋勝教授、合肥工業大學任偉新教授、辛辛那提大學Bahram Shahrooz教授、印度理工學院Hemant Kaushik教授、韓國科學技術院Hoon Sohn教授、南方科技大學陳建飛教授、埃因霍芬理工大學Arno Pronk教授、廈門大學雷鷹教授、同濟大學周穎教授、華僑大學許斌教授等18位專家作大會主題報告。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圍繞實驗室建設、科研工作、國際合作等事宜進行深入交流,達成多項初步合作意向。他們並實地走訪該校土木工程學院學科實驗大樓,了解該校土木工程學科平臺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