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韌性與可持續性研討會在華僑大學召開

2021-01-13 未來網高校

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2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劉洋 劉陽 陳偉)12月19至21日,首屆「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韌性與可持續性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for Belt and Road Countries,1stIRS-BRC),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召開。圍繞基礎設施多災害防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前沿科學技術問題,來自美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日本、韓國、印度和中國香港等境外10餘所高校和研究機構,以及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湖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的40多位土木工程領域的知名專家展開研討。

研討會由該校和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聯合主辦,該校土木工程學院承辦,福建省智慧基礎設施與監測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結構工程與防災重點實驗室、結構工程與抗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築工程智能建造與自動化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協辦。

該校黨委副書記劉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重點介紹了學校和土木工程學科的概況和辦學特色,殷切希望與會專家對學校和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研討會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呂西林教授向大會致辭。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東南大學吳智深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名城大學葛漢彬教授,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副校長姚堯教授,柏林工業大學Yuri Petryna教授,米蘭理工大學Cantini Lorenzo教授,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郭子雄教授等出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教授向大會發來賀信。

葛漢彬教授、吳智深教授、姚堯教授、Yuri Petryna教授、Cantini Lorenzo教授、普渡大學單傑教授、休斯頓大學宋鋼兵教授、香港城市大學李秋勝教授、合肥工業大學任偉新教授、辛辛那提大學Bahram Shahrooz教授、印度理工學院Hemant Kaushik教授、韓國科學技術院Hoon Sohn教授、南方科技大學陳建飛教授、埃因霍芬理工大學Arno Pronk教授、廈門大學雷鷹教授、同濟大學周穎教授、華僑大學許斌教授等18位專家作大會主題報告。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圍繞實驗室建設、科研工作、國際合作等事宜進行深入交流,達成多項初步合作意向。他們並實地走訪該校土木工程學院學科實驗大樓,了解該校土木工程學科平臺建設情況。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核心區語言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
    』核心區語言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24屆學術年會 林響/攝6月15日,福建省社會科學界2019年學術年會分論壇「『一帶一路』核心區語言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24屆學術年會在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學術報告廳召開。
  • 東南亞地區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在「一帶一路」國家中持續領先
    12月2日,《「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20)》和《「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2020)》在於澳門舉辦的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發布。中國日報12月2日電(記者 楊涵) 12月2日,《「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20)》和《「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2020)》在於澳門舉辦的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發布。研究顯示,新冠疫情把2020年總指數降到近10年來最低,但東南亞地區發展指數在各地區中排名第一。
  • 「共建『一帶一路』全球合作共贏」主題研討會暨《「一帶一路」這...
    4月17日,為迎接即將於4月下旬在北京召開的2019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外文出版社聯合舉辦共建「一帶一路」全球合作共贏主題研討會暨《「一帶一路」這五年的故事》系列圖書發布會。
  • ...手冊》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在英國劍橋大學舉行
    會議場景北京時間6月1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戰略智庫,劍橋大學耶穌學院中國中心,泰勒弗朗西斯集團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手冊》(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Belt and Road)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在英國劍橋大學耶穌學院成功舉行。
  • 觀點摘錄 | 「一帶一路」專題研討會:科技創新的互信與互動
    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一帶一路」專題研討會於10月23日下午在東郊賓館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科技創新的互信與互動」。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胡志堅主持會議。
  • 蘭思仁:「市場天花板」是「一帶一路」實施的著力點
    人民網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 王欲然)本月24日,「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暨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93家智庫和研究機構代表200餘人出席了會議。 福建農林大學校長蘭思仁在當日下午的分論壇上提出了自己對「一帶一路」倡議及實施方面的見解。
  • 一帶一路峰會召開時間 2017北京一帶一路峰會放假嗎
    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 「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廉潔與合規管理研討會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
    2019年6月15日,「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廉潔與合規管理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成功舉辦。他們在致辭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了「堅持一切合作都在陽光下運作,共同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腐敗」的明確目標,這充分表明了中國致力於建設「廉潔絲綢之路」的鮮明立場。企業廉潔與合規發展是建設「廉潔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  本次研討會設置了主旨演講、圓桌論壇和兩個平行分論壇等多個環節。
  • "檢察保衛者聯盟"為"一帶一路"海洋生態撐起"保護傘"
    正義網連雲港4月24日電(通訊員 李澄澄)「我們鄭重倡議,加強沿海檢察機關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成立海洋保護聯盟,去除地方保護主義……」4月22日,第49個世界地球日,在「一帶一路海洋生態發展與檢察保護」研討會上,江蘇省連雲港市灌南縣檢察院檢察長張立發出倡議。  聲音鏗鏘落地,一帶一路海洋生態的「檢察保衛者」正式結盟。
  • 「一帶一路」國家社會發展
    「一帶一路」國家的大學入學率相對較低  「一帶一路」國家的大學入學率略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但仍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由圖15可知,「一帶一路」國家中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只有41.2%,雖然略高於世界平均水平(31%),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相距甚遠(歐盟,64.6%;經合組織,70.7%;北美,90%)。  在「一帶一路」國家內部,受教育程度呈現區域性差異。
  • > 氣象與一帶一路
    2019年3月26日至29日,首屆世界氣象中心研討會在北京召開,達成多項成果。未來在全球化形勢下,各世界氣象中心將健全完善合作機制,共同構建全球無縫隙的地球系統預報,為全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持。  兩年來,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做好頂層設計,不斷攻堅克難,努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踐行中國氣象走向「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的目標,帶頭落實無縫隙全球資料處理以及預報系統的世界氣象業務「新戰略」,以期滿足我國及全球用戶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氣象防災減災水平的更高需求。
  • 聯合國高級別研討會 各方盛讚「一帶一路」助推可持續發展議程
    各方盛讚「一帶一路」助推可持續發展議程  中新社聯合國6月13日電 (王帆 廖攀)當地時間6月13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同聯合國經社事務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駐聯合國辦事處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共同舉辦「『一帶一路』倡議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高級別研討會,會議由聯合國首席經濟學家哈裡斯主持。
  • 「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中方回應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張子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在北京說,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國家認可所謂「債務陷阱」的說法。迄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幾十個國際組織籤署超過20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重要合作項目落地生根。汪文斌指出,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沒有止步,而是展現出抗風險的韌性,為各國抗擊疫情、穩定經濟、保護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健康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成為新的合作亮點。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改善基礎設施,是亞洲國家迫切的願望。2013年在寮國採訪時,小廚曾親身感受過寮國基礎設施的落後:直到2006年,寮國還只有世界上最短的鐵道——3.5公裡。要想富,先修路。為了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摘掉最不發達國家的帽子,基礎設施是寮國擺脫貧窮的關鍵。 修路、修橋、修大壩……而這些基礎設施都需要資金和技術。那麼,資金哪裡來?世行?亞行?
  • 庫爾勒的「願景」 : 一帶一路的物流「中樞」
    在一些庫爾勒人說不清自己到底是南疆還是北疆的彷徨時刻,願景集團董事長李明遠發現了商機:這裡處於南北疆交通的中心位置,是鐵路公路的交匯處,更是一帶一路戰略的物流「中樞」,也是國家戰略中第三條向西拓展通道的理想選擇地。於是,一座初具規模的「願景城」拔地而起,一幅佔地萬畝的物流園規劃展示在世人面前。
  • 中國華僑華人研究基地落戶溫大
    溫都訊 11月28日,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溫州大學)基地揭牌儀式在溫州大學舉行,推動溫大服務浙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溫州大學)基地於2020年8月由中國僑聯發文獲批成立,是在全國高校、科研機構裡設立的第一個研究基地,屬於省部級重點研究平臺。基地在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的指導下,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華僑華人發展為目標,以華僑華人研究領域中的前沿問題為導向,重點開展僑鄉歷史文化、跨境移民、華文教育和僑務法等領域的研究。
  • 「一帶一路」財經資訊:已籤署130多個運輸協定
    這個全球最富裕和最會「用錢」的國家,正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一帶一路」峰會召開前夕,瑞士聯邦委員、財政部長於利·毛雷爾(Ueli Maurer)率領「豪華財金高層團」來到中國。
  • 穿越陰霾 前景可期 2020年度「一帶一路」國家基建指數發布
    」國家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特點:一是,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受疫情影響,「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從2019年的119滑落至110,跌至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悲觀情形下,指數將進一步下挫至103。報告特別指出,疫情對基礎設施發展的影響難以在短期消除,「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不確定性增多。二是,不同地區基礎設施發展差異較大,東南亞保持領先。
  • 廈門大學考察組印尼調研「一帶一路」營商環境(圖)
    :張艾京     以廈門大學中國投資決策研究中心主任唐禮智教授為組長的廈門大學「一帶一路」印尼項目考察組,11日下午抵印尼首都雅加達,開始對「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印尼的營商環境進行考察調研。
  • 「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舉辦國際視頻研討會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潘潔、孫楠)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發起成立的「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14日舉辦「中國新發展格局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國際視頻研討會。宋濤表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發展格局對中國意義重大,也將為世界經濟復甦繁榮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強勁動力,希各方加強發展戰略和互聯互通規劃對接,共同凝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共識。與會代表認為中國新發展格局將為世界實現經濟復甦發展提供新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更加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增進全人類共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