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社會裡,一個精神富有的人就算是一無所有,也是暫時的,豐富的精神猶如一片肥沃的土地被覆蓋在冰雪之下,只要耐心等待到春天,在萬物生長的時候加以維護,到了秋天,豐收的果實一定不少。
世界公認的科學家和富翁最多的是猶太人,猶太人有一個共同特徵都是非常重視教育,猶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勤勉、自律和愛讀書思考的好習慣,明智的父母都是這樣幫助孩子早早培育了一片精神豐富的世界。
巴菲特告誡自己的子女:一、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二、儘快找到自己興趣,發揮自己的優勢。三、不知道做什麼、迷茫的時候就讀書。讀書能豐富人的頭腦和精神,引導人走出困境。
一個精神富有的人,因自身因素獲得的財富是不容易丟失的,就算自己土地上的作物遇上災年一無所獲,下一年又能重新收回來,財富的種子埋藏在人的頭腦中永遠丟不掉。
精神富有的人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內心寬厚、遇事豁達,懂得為他人著想,這樣的人自己活得安穩充實,也能讓身邊的人開心,這樣的人機會自然多。
而那種含著金湯勺出生的孩子,如果沒有好好讀書受教育,沒有經過生活的磨練,父母給他再多財產也不夠的,花錢誰都會,何況不是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揮灑出去容易的很。
有太多的例子是人在精神空虛中揮霍金錢走上歪路的,慾壑難填,空虛的人想要用金錢來換取快樂,無異於水中撈月,一次又一次的金錢刺激之後只能是麻木和不滿足,
有人統計過中彩票大獎的人之後往往命運不太平,而且是兇多吉少,如果沒有一定的精神內涵做支撐,橫財就會變成厄運,這就是古話說的「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古人已經從歷史中總結了很多經驗教訓,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中國古話又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厚德載物」,德在前,物在後,有了德,物才能放得下,裝得住,那種有物沒有德的人,早晚會翻車,物越大越重,翻車事故就會越嚴重。
一個精神富有的人往往不會把物質看的很重,不會虛妄和貪婪,知道金錢不過只是身外之物,拿得起放得下,身體和精神能夠放鬆、安寧,所以更健康和快樂。這樣的人品德優、三觀正,不計較眼前得失,更願意付出,更珍惜親情和友情,更有責任心、使命感。這樣的人才能擔當大任,做大事,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