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當物質與精神分離,哪個才是真正的你?

2021-01-10 網易

2020-10-12 15:05:24 來源: 扒叔說史

舉報

  我們經常在小說,影視作品裡面提到人的轉世、輪迴、借屍還魂,其實這幾個概念都體現了二元論的特點,即思想和肉體是分離的。

  那麼在笛卡爾的二元論中,人類的本質又是什麼呢?思想和肉體為何又是分離的呢?在西瓜視頻創作人【小播讀書】的作品【笛卡爾哲學系列五:人的本質是什麼,心靈和物質有什麼本質不同?】中,就有對這些問題的分析討論,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

  

  什麼是二元論

  二元論的核心就是物質與精神是分離的。如果說一元論就是肉體是靈魂的載體,靈魂是肉體的現象,那麼二元論則認為肉體是一件會壞的機器,受到物理定律的影響,而靈魂則是自由無拘無束的,物理定律在靈魂層面並不起作用。

  同時笛卡爾還提出物質可以被分割,但意識不行,通俗的講就是肉體可以被大卸八塊,但是意識連半個都不能分裂。因此在這樣的思考之下,笛卡爾認為人是一個二元存在,能夠思考和佔據空間,身體受到物理法則的影響,而靈魂卻不受制約。

  

  二元論的缺陷

  二元論的提出將人的意識和物質完全分開,以純機械的方式研究物質造成片面、孤立的看待問題。這實際上是一種化約主義,我們在沒有能力全面的看清這個複雜的世界時,只能儘可能的用片面、孤立的角度去研究一個問題,等研究透徹之後在將這些總結到一起。

  然而二元論雖然重要,但缺陷也不少。二元論的基礎就是將物質與靈魂對立,身體不會受到大腦的影響,物質層面受到破壞也不會影響靈魂,因此按照這個理論來說即使是感冒發燒也不會影響思維的運轉,但感冒過的人都知道,當我們生病時大腦的思維運轉並不會順暢。我們想要康復就要喝藥,也就是從物質層面解決問題。

  

  人類的本質

  簡單理解了二元論之後,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人的本質是什麼。在笛卡爾看來,人本身就沒有自由意志,所有的行為都是由基因控制,就像路上看到好看的人都會不由自主的多看兩眼,這種吸引力是基因上的程序造成的,是一種本能。因此可以說人類情緒的本質不過是由大量神經元和締合分子的生理反應,實質上就是DNA。

  

  結語

  笛卡爾的二元論雖然有其重要性,但缺陷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對於二元論,我們要心懷敬意,不光因為這一理論至今還未被完全推翻,更多的是二元論為我們開創了觀察世界的新角度。在西瓜視頻創作人【小播讀書】的作品【笛卡爾哲學系列五:人的本質是什麼,心靈和物質有什麼本質不同?】中,【小播讀書】將為你用生動的例子講述笛卡爾的二元論,同時告訴你笛卡爾是如何論證二元論的,如果你對此感興趣,不妨上西瓜視頻搜索關鍵詞【人的本質】和【小播讀書】一起討論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能量與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因為宇宙的資源是有限的,世界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單位時空裡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因此哪裡的效率高,哪裡就能吸引更多的資源,世界也就會向著哪個方向發展。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率呢?關鍵在於選擇,要做出正確而高效的選擇,並且持續做出這樣的選擇。那麼如果做出高效而正確的選擇呢?首先要看清那些藏在選擇背後的,事物的基本脈絡。
  • 精神富有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
    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社會裡,一個精神富有的人就算是一無所有,也是暫時的,豐富的精神猶如一片肥沃的土地被覆蓋在冰雪之下,只要耐心等待到春天,在萬物生長的時候加以維護,到了秋天,豐收的果實一定不少。世界公認的科學家和富翁最多的是猶太人,猶太人有一個共同特徵都是非常重視教育,猶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勤勉、自律和愛讀書思考的好習慣,明智的父母都是這樣幫助孩子早早培育了一片精神豐富的世界。巴菲特告誡自己的子女:一、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二、儘快找到自己興趣,發揮自己的優勢。三、不知道做什麼、迷茫的時候就讀書。讀書能豐富人的頭腦和精神,引導人走出困境。
  • 《狂人皮埃洛》精神與物質二元辯證的角力場
    作為一部自傳性格極高的電影,《狂人皮埃洛》中破碎、抽離及音畫分離的敘事結構,都暗示著現實中高達與其前妻凱莉娜鏡破釵分的婚姻關係。我們可以看到電影中費迪南及瑪莉安化約成一個二元對立的符號:純粹精神生活和現象世界的物質生活,他們在片中的結合、分離及告別都激起這樣二元辯證的火花。
  • 我們都是物質並生活在物質世界中,但知道物質本質屬性是什麼嗎?
    要弄清楚物質的本質屬性,首先要弄清什麼是物質。在哲學範疇,物質是與意識相對應的一個存在。表述為物質是不依賴於意識,又能夠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何為客觀實在?就是你承認不承認,它都在那裡。在哪裡?就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們自己。
  • 財富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1首先,人的本質是什麼?人其實是大自然的一種映射。比如人體有365個穴位, 一年剛好365天;人體有12條經絡, 一年剛好12個月。脊椎有24節, 一年剛好24個節氣,人與大自然完全吻合。古代人所說的人體內的小周天,其實代表月球圍繞地球運轉的這一系統;人的脊椎有24節,隨著身體的循環,每一個骨節都會發生相應的感應。
  • 是物質決定你還是意識決定你?
    是物質決定你還是意識決定你?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決定物質。兩個相左的觀點爭執不下。意識是什麼?意識是感知信息的發出、接收、綜合、判斷、處理的機能,所有生物都具有意識機能,人則處於意識機能的高級形態。意識對信息的處理分為直接反應和傳遞與儲存。
  • 生命的本質意義是什麼?
    要深入的了解探知生命的意義,那就必須從什麼是「生」,什麼是「命」談起!要知道「生」和「命」是不同維次世界中的兩個概念,其所寓指的意義也有所不同,雖然屬不同的範疇。但它們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相依性和互緣性。在這裡我簡單的把自己理解的「生命的本質」問題於大家分享一下;生有三個層面;一是色生,二是欲生,三是無色生。
  • 時間本質究竟是什麼?普朗克時間:最短時間間隔究竟意味著什麼?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125期,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萬有引力本質的問題關於時間的問題,不論是哲學家、數學家,還是物理學家,始終都沒有辦法弄清楚它的本質,那麼時間的本質究竟是怎麼呢>探索時間的本質,如果從概念上來理解的話:時間是用來記錄物質的運動與能量的傳遞,換句話說:如果世界上的所有物質運動與能量傳遞都消失的話,那麼時間也就是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給大家舉這樣一個例子:假設整個宇宙中只存在一個電子,這個電子處於絕對零度的極端環境下,絕對零度會讓所有的微觀粒子運動停止,所以整個宇宙都不存在物質運動與能量傳遞,那麼對於這個單一的電子
  • 塵世間真正的快樂來自哪裡?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去佛陀那找答案
    在學校的時候學習成績很不錯,學到了一門技術到社會上賺到了錢享受了物質生活,好像很不錯,自己感覺很開心,很快樂。這些開心快樂只是短暫的,過了這段時間之後又回歸到常態當中去了,甚至會遭遇痛苦,比如身體會慢慢衰老,這些問題足以困擾物質豐富的人。古時候的皇帝以及有權力的人哪個不想長生不老,與天齊壽,可結果沒有人能夠逃離自然的宿命。所以說這些快樂是真正的快樂嗎?
  • 電視盒子哪個好?多年專業總結究竟誰是真正的「機皇」
    電視盒子哪個好?多年專業總結究竟誰是真正的「機皇」 隨著機頂盒的廠商越來越多,品牌型號的電視盒子也花樣繁多,到底電視盒子哪個好呢?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誰才是真正的「機皇」。
  • 賽博朋克的精神內核究竟是什麼?
    賽博朋克的精神內核究竟是什麼?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裡,整個社會被科技和網際網路壟斷組織所支配。人腦與電腦連通,人類儼然成為了科技的奴隸。因此,賽博朋克的第一大標配元素便是:網絡。我們真正認識賽博朋克嗎?把「賽博朋克」剖開來,能夠看到什麼?中講到:punk(朋克)是賽博朋克最關鍵的源頭和最核心的內涵。
  • 暗物質才是宇宙真正的支配者
    科學家把這些看不見的成分,統稱為「暗物質」。雖然我們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事實上它卻遍布於宇宙的各處。我們知道,人類探究宇宙的最主要手段是光和各種電磁波信號,而暗物質恰恰不與光和電磁波發生任何作用。不過,他會產生引力,通過天文望遠鏡對他周邊的環境進行觀察,科學家還是發現了他們的存在。
  • 小喜年|喝茶,究竟喝的是什麼?這些物質你該了解
    人說喝茶喝的是文化,喝的是歷史,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倫理、道德,通過喝茶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達到精神上的享受;也有人說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茶葉在水中不斷翻滾、沉浮,釋放內含物質,就像人生一樣起起落落,勇於奉獻。這些說法猶如空中樓閣,我們平常人很難上升到這種境界。
  • 2020年總結:物質匱乏,精神充足
    這一年,有的人面臨生死離別;這一年,有的人被天災人禍壓垮;這一年,有的人飽嘗生活的艱辛。2020年,所有的心酸、崩潰、流淚,我似乎都能感同身受,這一年,真的是太難太難了。如題,我的2020年的關鍵詞是:物質匱乏、精神充足。
  • 究竟牛頓發現了什麼,導致晚年「精神失常」?
    通過蘋果的落下,便獲得了萬有引力定律的牛頓一生都嚴謹科學,可這位卓越的英國科學家曾在五十到五十一歲時,一度精神失常,兩年之後才有所好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是天才的腦電波不同於尋常?還是他有了什麼重大發現?
  • 時間是不是「物質」?現代科學關於時間本質的定義是什麼?
    關於時間是不是物質是不是這個問題,問題的本質並不是時間,而是我們對物質的定義究竟是什麼?「物質」概念其實就是一種人為的定義與假想。舉個例子,你正在看的手機是物質這點沒有疑問吧,但是它之所以是物質是基於你的感知的。
  • 時間究竟是什麼?關於其本質的幾個猜測,了解之後發現十分有趣
    不管你是什麼人種,身處何處,你都需要用時間來衡量你的人生和計劃。可是很多人都對時間有很多的疑惑,關於時間,人類也一直在不斷的研究和探索,想要知道它究竟是個什麼東西。那麼,這個讓所有事物一直處於相對運動狀態的"時間",其本質到底是什麼?對於時間的本質,人類目前有以下猜測。
  • 愛情的本質是什麼?盤點你體內那些「撩人」的化學物質
    詩人、歌者、賢哲、工匠用不同風格的語言敘述和讚美愛情:它美好,它純粹,它恆遠……但它,愛情,究竟是什麼?每個人都體會著它,卻沒人說得清楚。 誠然,科學家們已經窺探到關於愛情化學本質的一些規律,但距離闡明全貌還長路漫漫。在對愛情有所聯繫的物質的研究中,他們意料之內地發現,這些在實驗室外被封為「愛情分子」的東西,既無心專注於談情說愛的這一項工作,也並不足以獨斷愛情的起承轉合。
  • 量子不確定性的哲學本質是什麼,什麼是全同性存在,誰又和誰全同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量子不確定性的哲學本質,它究竟是什麼?量子理論是20世紀科學進步產物,在量子力學的世界中,日常所見的熟悉的物理定律不再成立。不確定性原理表明,我們在傳統的哲學理念中,根本無法找到首先應該確定的是什麼。物理學家們意識到,觀察者和系統之間存在著某種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導致無法認定被觀察的物質系統是獨立存在的。這就是人們熟悉的「量子糾纏」。這些問題本質上首先涉及到什麼是真實的物質世界這樣一個基本而又重大的哲學問題。
  • 員工物質和精神幸福的內涵是什麼?
    帶給這三家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靠的是什麼法寶呢?稻盛和夫依靠的是他正面思維方式所形成的正確的經營哲學,即「在追求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同時,為人類和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那麼,員工物質和精神幸福的內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