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難嗎?
相信每個中國人都深有體會。
這一年,有的人面臨生死離別;
這一年,有的人被天災人禍壓垮;
這一年,有的人飽嘗生活的艱辛。
2020年,所有的心酸、崩潰、流淚,我似乎都能感同身受,這一年,真的是太難太難了。
如題,我的2020年的關鍵詞是:物質匱乏、精神充足。
一、物質極度匱乏的一年
首先物質方面,我的情況都不能用匱乏來形容了,而是極度匱乏,因為這一年我失業了,且懷孕生孩子。
2019年12月,我所在的分公司解散,部分同事回歸總部,一小部分人因總公司沒有崗位空缺,被辭退,而我就是那一小部分當中的一個,那時我懷孕還不到3個月,和公司商量好賠償金後,就回家待產。
因為懷孕,我不能重新找工作,整個2020年沒有任何收入。
7月小寶出生,讓我體會到了四腳吞金獸的厲害,哪哪都需要用錢,不得不動用存款(其實也沒多少)。
雖然窮,看一眼寶寶就讓我忘了所有的煩惱,當了媽媽的人應該都有這種體會,痛並快樂著。
二、精神充足的一年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物質匱乏了還能精神充足?
確實,這裡說的精神充足是相對的,相對於我過去6年的狀態來說的。2013—2019年,這6年,我看的書不超過5本,且都是小說,思維認知沒有進步,職場之路也走的坎坎坷坷,沒有什麼大的作為,整個人渾渾噩噩,還不自知,一有空閒時間,就刷劇、刷短視頻,追求一種空虛的滿足感。
有人說,成長是一瞬間的事,對我來說,頓悟是一瞬間的事。
美國長距離遊泳健將弗羅倫絲·查德威克說過一句話:「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2020年3月的某個早晨,看到這句話,我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過下去,否則會後悔。
於是,我開始看書,畢竟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對於現階段的我來說是最合適的,後來為了讓自己看過的書記得更深刻,又開始學習寫作,到年底了,我也來盤點一下這大半年來自己的收穫。
1、輸入
讀書方法類:《如何閱讀一本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快速閱讀術》《高效能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高分讀書法》
寫作技能類:《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文心》《完全寫作指南》《學會寫作:自我進階的高效方法》《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秋葉特訓營:寫作7堂課》《高效寫作:持續打造爆文的實戰攻略》
思維/自我認知類:《拆掉思維的牆》《好好思考》《終身成長》《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年頂十年》《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把時間當作朋友》《批判性思考》
文學類:《82年的金智英》《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心理類:《少有人走的路》
學習提升類:《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聽書:《奇特的一生》《黑匣子思維》《把時間當作朋友》《烏合之眾》《貧窮的本質》《理性的抉擇:女性如何做決定》《醒來的女性》《單身時代的女性》《糖的故事》
TED:《解讀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安逸會毀了你的生活》《讀書的治癒力》
書評專欄:笑微專欄、牧心專欄
2、輸出
觀點文14篇,部分發在平臺上;
劇評3篇,投稿一篇,沒有時間修稿,夭折;
書評12篇,9本書的讀書筆記,頭條上寫了N條微頭條(沒統計),粗略估計共8萬多字。
三、收穫和展望
「任何一門要學習的知識,都可以分為觀念、知識和技能三個層面的學習內容。」——秋葉大叔
經過一年的學習,讓我打開了觀念的束縛,認識到自己思維的局限和認知的差距,雖然和網上許多的牛人比起來差了很多,但跟之前的我比起來,進步了不少。
僅僅有觀念還是不夠的,觀念的落地需要有知識框架體系做支持,最後還需要做大量的練習,才能把知識點內化到自己的能力中。
對於知識框架的搭建,我目前做的還不夠,書籍知識的輸入、專欄的學習,這些都是零散的知識點,不足以支撐觀念的落地,所以2021年,我需要在知識框架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在《刻意練習》裡提到,「不斷重複只是天真的練習,無法帶來進步。正確的練習需要好導師、有目標、有反饋。」
技能的訓練方面,我基本上都是自己寫自己的,最多把文章發在平臺上,沒有專業的老師點評,缺少反饋,不知道自己的水平究竟是什麼樣,沒有形成一個閉環。
2021年,報了笑微的讀書營,跟著專業的老師學習,是快速成長的捷徑。這裡沒有打廣告的意思,因為我平時要帶孩子,沒有太多的空閒時間,報班學習是符合我自身情況。
難道沒有導師就不能學習呢,當然不是,富蘭克林學習寫作,就沒有人教他,他通過自創的學習寫作方法,成為美國早期歷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作家,他的著作《窮查理智慧書》以及後來的自傳,成為美國文學中的經典。
方法有很多,關鍵要適合自己。
羅曼羅蘭說:「人們常覺得準備的階段是在浪費時間,只有當真正的時機來臨,而自己沒有能力把握的時候,才能覺悟到自己平常沒有準備才是浪費了時間。」
這一年,雖然寫作沒有賺到錢,但精神世界卻非常充足,我堅信當機會來臨時,我有能力抓住。最後,希望2021年,可以在某一領域深入學習,輸出更優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