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朋克的標配元素都有哪些?花裡胡哨、陰沉黑暗,就一定是賽博朋克嗎?賽博朋克的精神內核究竟是什麼?
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裡,整個社會被科技和網際網路壟斷組織所支配。人腦與電腦連通,人類儼然成為了科技的奴隸。因此,賽博朋克的第一大標配元素便是:網絡。
除了網絡,賽博朋克還有以下一些常見的標配元素:
機器人或仿生人
機器人或仿生人是賽博朋克很重要的標配元素。《銀翼殺手》裡有複製人,《攻殼機動隊》裡有生化人;《西部世界》中的Dolores、Maeve和Clementine,《阿麗塔》中的Alita,《愛,死亡和機器人》「Good Hunting」中的燕、「Zima Blue」中的Zima......
他們的身體或多或少都是由代表準確、力量與理智的機械構成,但同時又具備代表複雜、彈性與感性的人類「意識」。這樣一種融合,耐人尋味。
貧民窟和摩天大樓
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裡,摩天大樓競相向天空延展,似乎永無止境。渾身閃亮的巨型摩天大樓,聚集在一起遮天蔽日。
而在摩天大樓之下,形形色色的人混雜在一條條陰暗骯髒、破敗而混亂的小巷裡。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們,像老鼠一樣擁擠在逼仄潮溼又骯髒的貧民窟中。
摩天大樓與貧民窟並存,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貧富差距極度懸殊。
空中交通
汽車、無人機和太空船,各種飛行物充斥著整個天空,飛行物發出的嗡嗡聲此起彼伏。富人們離開了地面,住在了城市的最頂端,而貧民則真正成了這個世界的最底層。
廣告和霓虹燈
在賽博朋克的世界,流光溢彩的電子霓虹燈和巨型立體廣告無處不在。幾乎所有城市的牆面都成了廣告牌,屏幕、全息影像佔據了人們所有的視野。各行各業的商家通過廣告爭奪著人們對自己品牌的忠誠度,挖空心思地想要掏空他們的口袋。
當年《銀翼殺手》中的城市夜景震撼了無數人,以至於不少朋友將「霓虹燈」看作是賽博朋克的標配,他們也因此被稱為「燈迷」。
沒完沒了的雨
從綿綿細雨到傾盆大雨。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裡,城市始終被陰雨所籠罩。雨水裹挾著來自天空和高樓的汙濁,把整個城市淹沒在無盡的黑暗之中。
宗教
人類置身苦難時期,往往就容易產生宗教。在「高端科技、低質生活」的賽博朋克世界裡,被科技所拋棄的底層人們,逐漸又開始信奉宗教。因此,神秘主義和宿命論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裡盛行不衰。
中國風的建築
在賽博朋克作品中,常常能見到中國風的建築。有朋友解讀這是因為賽博朋克所認為的未來世界,文化是融合的。現代科技和代表亞洲古文明的中國風建築相結合,富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和神秘感。
但【大象看戲】以為,這其中不能排除歐美的賽博朋克作家,對亞洲尤其是對中國所固有的刻板印象。要知道,賽博朋克裡的中國風建築,通常代表的是貧民窟。
機器人或仿生人、貧民窟和摩天大樓、空中交通和沒完沒了的雨、宗教和中國風建築,以上這些都是賽博朋克常見的標配元素。
這樣一來,可能有朋友會問:難道賽博朋克就是這些視覺化元素嗎?正如此前【大象看戲】發表了賽博朋克簡史:新世紀的復甦,為什麼說日本人功不可沒?
有朋友就在評論區留言道:「不太喜歡賽博朋克,太花裡胡哨!」
賽博朋克只局限在視覺化嗎?肯定不是的。絢爛的霓虹燈、巨幅的廣告牌、密集的城寨和沒完沒了的雨,顯然不是賽博朋克的核心元素。本文為「大象看戲」原創發布。他處所見,必為偷竊。敬請舉報!
記得【大象看戲】在「賽博朋克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我們真正認識賽博朋克嗎?把「賽博朋克」剖開來,能夠看到什麼?中講到:punk(朋克)是賽博朋克最關鍵的源頭和最核心的內涵。而「punk」(朋克)的本質便是「憤怒、宣洩、抗爭和希望。
因此,對抗高科技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思考人類的價值,才是賽博朋克的精神內核。而機器人或仿生人、貧民窟和摩天大樓、空中交通和沒完沒了的雨、宗教和中國風建築,那只是賽博朋克的外在因素而已。
而賽博朋克的精神內核,更多的是通過下面三大標配元素體現出來:
賽博空間
人類可以通過人機相聯,進入到賽博空間這一片計算機網絡裡的虛擬空間。
有了「賽博空間」的存在,何為現實?何為虛幻?便成為了賽博朋克作品不得不探討的問題。「缸中之腦」的哲學假想,現實是否有意義的思考.....諸如此類的問題,正是伴隨著「賽博空間」的出現而產生。
對科技的迷思
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裡,科技已經發展到了無所不能的地步。但「高端科技、低質生活」的預設,使得賽博朋克作品必須面對「科技與人類的關係」這一主題。
科技與道德應當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我們究竟還能不能成為科技的主人?人類最終會不會被科技所奴役?
當人體身上的每一個器官(包括大腦)都可以替換成機械假體時,一個所有的器官都被替換後的「人」,我們還能稱他/她(它)是人類嗎?傷害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與傷害一個人應當同罪嗎?人類和機器的區別,又是什麼?
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裡,這些問題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
反烏託邦
賽博朋克所描繪的未來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但精神文明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提升。人類的精神受控於物質,在高度發達的技術社會中並沒有獲得真正的自由。
而且,在高科技的加持之下,社會的貧富差距,貪婪、自私等人性醜惡的一面,都被無限放大。階級矛盾、資源緊缺、道德淪喪、犯罪迫害等,充斥著整個社會。
技術泛濫,只是不斷地修飾著原有的優點,卻把固有的缺陷進一步更深地掩藏了起來。人類的生活水平,表面上看似提高了。而實質上,人類被關在了自己製造的高科技牢籠裡,精神壓抑、思想僵化、生活腐化。
本號「賽博朋克系列」文章持續更新中……敬請關注下一篇!【大象看戲】讓娛樂更有價值*.*一起來吧!
延伸閱讀>>>賽博朋克簡史:從《機器人會想要電子羊嗎?》,到《神經漫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