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成為香港賣樓花「排隊黨」一員;2003年賺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導致解散130多名員工,負債纍纍避走廣州番禺;如今,在廣州、清遠、佛山、中山擁有多套房子......
今年42歲的Z,是一名香港人,褪去舊日「樓花排隊黨」、「地產公司老闆」等標籤,如今的他,是一名真真正正的投資客。
「最艱難的時候,我試過在長堤邊自殺,幸運的是沒有成功。我的故事用文字表現出來,遠沒有真實的十分之一精彩。」回憶起往事,Z依然感慨萬分。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聽他這個只有真實經歷十分之一的精彩故事。
18歲成為樓花排隊黨 為霸頭位站通宵
1953年底,霍英東在香港油麻地公眾四方街(今眾坊街)的新樓建案時,首創一種新的售樓方式——購房者在項目動工前先交定金買房,尾款在後面分期付完。
這種分期付款方式在當時被稱為「樓花」。後來「樓花」制度由香港傳到內地,即我們現在的商品房預售制度,又稱期房。
香港的房地產起源於1946年,而內地則起源於1979年,且一直到1986年,商品房的概念才被提出,反觀這個時候香港的房地產已經歷經幾次繁榮衰退,市場趨於成熟。
成熟的房地產市場,總能催生出多種「另類」的賺錢途徑。
在「樓花」制度下,香港很多普通市民為了賺錢,當市場傳出有筍盤開賣時,市民便到該項目通宵排隊拿籌,然後轉手賣出賺差價。
1996年,18歲的Z剛在香港中四畢業,也成為了「樓花排隊黨」大軍的一員。「先到先得,誰排頭位誰就能先搶到好的單位。」Z回憶道。
兩年後,香港政府為打擊排隊黨,新房實行搖珠選單位,排隊搶樓花的場景再難現。此時,初嘗房地產市場甜頭的Z,進入了美聯物業地產公司,正式成為一名地產經紀。
非典重創香港 仍戴著口罩去發源地買樓
2002年11月,首例非典病例出現在佛山,隨後病毒迅速席捲全球,一發不可收拾。
非典不僅沉重地打擊人們身心,還直接導致香港樓市一蹶不振。
當時,很多香港人由於房產的抵押價值已經低於未償還貸款總額,香港銀行便開始向不少業主callloan(要求借款人提前部分還款)。
恐慌、焦慮不安的情緒蔓延香港樓市,零首付甚至負首付拋售房產大有人在。
有危便有機。Z深信,只要香港挺過了這一關,樓市肯定會復甦。
所以在非典肆虐時期,Z戴著口罩去了多個非典發源地單位看房,以30來萬港幣一套的價格,買下了沙田廣林苑和康林苑兩個單位。
要知道,這兩套房子原價可是300多萬港幣!
隨著非典疫情逐漸受控,Z買入的這兩套房子分別漲到200多萬港幣一套。沒有考慮太多,他馬上將兩套房子拋出,還清買房債務後,拿著300萬港幣,將目光放到內地房地產市場,在深圳開中介公司。
帶著300萬港元闖深圳 終負債纍纍跑路番禺
有了第一桶金,Z起初在深圳的地產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2005年,我在深圳羅湖開了三家分店,手下有130名員工,還在深圳買了兩套房子呢!」想起以前的「威水史」,Z還是顯得很興奮。
好景不長,2008年,繼非典後,讓樓市降到冰點的另一場「災難」來了。
起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迅速波及全球,整個中國的樓市都受到影響,深圳也不例外,大部分房子均價跌破1萬元/㎡。
當時深圳乃至廣東絕大多數銀行都面臨資金緊缺,直接對購房者停貸。「一二手房都不能從銀行拿到貸款,這對我當時的地產生意直接來了致命一擊。」
更要命的是,Z此前因公司生意不錯,整天流連於酒吧、麻將館等地方與客戶談生意,逐漸染上了賭癮,欠下不少債務。
「2008年的停貸風暴,使我關掉了三家公司,遣散了130名員工。我賣了深圳的兩套房子,但還不夠還賭債和支付員工工資。」
負債纍纍的Z實在是沒有辦法,唯有連夜帶著500塊逃跑到廣州番禺,就連在深圳談了五年戀愛的女朋友也因此分手了。
「從能呼風喚雨的深圳逃到廣州番禺,我曾經在番禺長堤邊自殺過。」
因買房子導至離婚 現手握多套房
來到番禺後,Z在家人的介紹下與一名女孩相戀並走進婚姻的殿堂。
結婚,房子是必不可少的。
所幸的是,2008年的番禺,房價還不算太高。Z在家人的支持以及在各種關係下,以低價買下了位於番禺市橋南板塊的花樣年華,均價僅5000元/㎡。
只要拿出幾萬塊的首付便能擁有一套房子,在房地產行業摸爬打滾出來的Z心又「癢」了。
「我那時的妻子在番禺某商務城做著服裝生意,還算穩定,我們又向親戚借了幾萬塊,再憑藉關係買下了花樣年華第二套房子。」
本來,在經歷完深圳大起大落的生活後,來到番禺擁有兩套房子以及穩定的服裝生意,Z應該就此「收心養性」,好好經營自己的小日子。
但他認為,這還不夠。
於是,在妻子照料店鋪生意的時候,Z就到處奔走看房。2009年,Z賣掉一套花樣年華的房子,隨後用這筆錢買入與花樣年華相距不足兩公裡的祈福水城。
「祈福水城戶型比較小,而且二手房價格漲得慢,我賣了一套花樣年華,買入一套祈福水城,還能有一筆錢去投資番禺西麗的商鋪。」Z解釋道。
在祈福水城,Z與妻子生兒育女,亦在這裡結束了他們的婚姻。
因為妻子忍受不了Z經常折騰買賣房子,安不下心過日子,於是提出了離婚。
「因為買房導致我們兩公婆經常意見不合,所以最後還是離婚了,我們有兩個女兒,一人撫養一個,我也賣了第二套花樣年華,給了一筆錢給前妻做生意。」
恢復單身的Z,全身心投入到他的投資事業中。
2016年,他連在廣州唯一一套房子——祈福水城都賣了,與女兒在番禺雅居樂城南源著租房子住。
Z此前投資商鋪成為二房東,商鋪全部出租經營宵夜檔,租金收入還比較可觀。
利用商鋪租金收入、賣掉祈福水城的錢以及槓桿原理,他在2016年~2019年期間,先後買入中山、清遠、佛山、南沙、汕頭等多套房子。
|最近Z入手佛山高明某盤,按揭五年,月供達1.6萬元
最近入手南沙某盤後,Z就不再與女兒租房子住,目前兩父女住在南沙。
|圖為Z目前居住的小區
值得一提的是,Z再以一萬元出頭一平方米的價格買入南沙欖核某盤後,北鬥大橋就取消過橋費,這套房也漲了數千元每平方米;而買入清遠某盤不久,就有消息稱清遠將再建一個長隆歡樂世界,房子也隨即漲價......
還會繼續買樓 看好灣區二三線城市
從18歲開始涉及房地產,到如今42歲,約擁有6套房產,這對於資深投資者來說,可能算不上是很好的「成績」,但對於經歷過欠債跑路、離婚的Z來說,這已經是自己比較滿意的生活。
「只要條件允許,我還是會繼續買房。」就在本周,Z還向樂居君表示最近看中南沙一套二手房,只可惜沒有名額導致房子已被人搶走。「你早點找我嘛,你有名額我有錢,我們可以合夥買了那套房,真是太后悔了。」他打趣道。
累積這麼多年的經驗,Z表示他有一些心得想要跟大家分享:
1、我覺得將來房價是不會跌的。目前廣州乃至中國內地房價都不算很高,而且經歷過股災、非典、金融風暴,人們已經有免疫能力了。經歷那些難關的時候,房價的確跌到一塌糊塗,但現在還是回歸市場正常水平。
所以說現在的人即使再經歷什麼大風浪,都只會把房子丟在那等再升值,不會賤賣了。
2、在整個大灣區地鐵系統完善後,二三線城市房價會有明顯上漲趨勢。以香港為例,為什麼它的房價高?除了政治、地理位置和自身土地資源少這些因素,很大程度還得益於它四通八達的交通。
在銅鑼灣上班,但住在天水圍,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整個大灣區地鐵系統完善後,灣區城市也會像香港一樣,住在佛山偏遠地區、清遠、中山,在廣州上班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建議大家目前在灣區二三線城市看到有低於1萬元/㎡的房子,周邊又有地鐵規劃的都可以考慮入手。
3、買房要用長遠眼光看問題,你買個房子,不是說考慮它一年後能賣多少錢,而是10年甚至20年後。所以,大家可以站在開發商角度看問題,多留意開發商最近去哪裡拿地。
當然了,以上僅僅是Z的個人看法,大家買房還是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量力而為。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各城一體化程度加劇,越來越多外籍人士、港澳臺同胞湧入內地買房。但即使港澳臺居民申請了居住證擁有國內身份證號碼,其個人戶籍不會有所更變,在法律解釋上仍然為境外人士。
所以在購買住宅物業時同樣也需要遵守由當地市政府對物業買賣發出的限制政策 。
最後,樂居君整理了港澳臺同胞在大灣區內地各城購房限制,供大家參考。
新聞加點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