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營銷魔咒:三大「洗腦式」廣告遭遇全民吐槽

2020-11-25 華夏經緯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 北京報導

  責編:周琦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28期)

  「來俄羅斯看世界盃的球迷們會喝中國奶製品、看中國電視機和用中國手機,還會騎上中國電動滑板車。這畫面感是不是很奇妙?!」英國《衛報》近日如此描述世界盃上的中國元素。

  在今年世界盃的 17 個官方贊助商中,中國企業佔據7 席,全面覆蓋三個贊助級別,創下中國企業贊助世界盃的新紀錄,打破了昔日歐美和日本等國企業對奧運會、世界盃等國際體育盛會的贊助席位近乎壟斷的局面。

  然而,如同世界盃風雲變幻的比賽一樣,世界盃上的營銷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局面。從華帝「奪冠退全款」而引發的股價暴跌、蒙牛廣告被各種惡搞,到全民吐槽馬蜂窩、知乎、BOSS直聘的三大「洗腦式」廣告,本屆世界盃的廣告營銷,「跑偏」的概率似乎有點兒高。

  華帝:「奪冠嚇跑經銷商」

  世界盃營銷如同一個槓桿,如果品牌企業運用得當,就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營銷效果。但是,世界盃營銷也有「跑偏」的情況發生。

  7月2日,是華帝世界盃營銷活動結束前一天,媒體爆出華帝京津地區經銷商跑路、資產被查封的消息。這一天華帝股份開盤股價暴跌,收盤跌幅達9.99%,4天內市值縮水約16%。

  「奪冠嚇跑經銷商」的傳聞,就此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該傳聞起源於一個多月前華帝開始的促銷活動。華帝打出的「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旗號,讓其在世界盃營銷大軍中脫穎而出,成為大眾議論的熱點。

7月12日,「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的廣告依舊佔據華帝官網首頁。

  對於這次營銷,華帝抱有極大的信心。

  華帝方面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說,世界盃營銷華帝成為法國國家足球隊官方贊助商,因此在全國推出促銷活動,2018年6月1日至7月3日期間購買華帝指定產品並參與「奪冠退全款」活動的消費者,華帝將按所購指定產品的發票全額退款。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獲悉,此前華帝方面樂觀估計,本次營銷「穩賺不賠」。在法國隊挺進八強後,華帝還將活動再延續了3天。

  就在華帝的世界盃營銷玩得火熱之際,多家媒體報導了6月29日廣東省中山第二人民法院查封北京華帝燃具銷售有限公司 (下稱「北京華帝」)和天津華帝燃具銷售有限公司(下稱「天津華帝」)資產,銷售公司法人代表王偉已經失蹤10餘天。

  對此,華帝方面解讀「失聯事件」稱,京津華帝財產之所以被查封,是華帝股份主動向所在地法院申請財產保全,由於京津地區經銷商其個人不當行為所致,保證消費者的利益及一切市場工作繼續如常進行。華帝強調,這家失聯的代理商並非華帝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其營收在華帝年收入規模中佔2.84%。

  雖然華帝強調經銷商失聯是獨立個體事件,但還是未能完全打消外界「奪冠嚇跑經銷商」的看法。

  根據華帝官方公布的數據,「奪冠退全款」活動期間線上線下零售額共計10億元以上,其中線下渠道7億元以上,同比增長20%左右(約1.17億元),線上渠道3億元以上,同比增長30%以上(約7000萬元)。而「奪冠退全款活動」指定產品的銷售額預計約為7900萬元,包括線下渠道約5000萬元、線上渠道約2900萬元,分別佔線下和線上渠道零售額約7%、9.67%。華帝稱,銷售商和公司總部承擔的成本只是「奪冠退全款」指定產品的生產成本和部分促銷費用,而非終端零售額。即使最終法國奪冠,營銷成本也僅佔華帝股份2017年16億元銷售費用的約1.8%。「活動產生的費用在公司年度預算內,屬於公司可控費用,不會對銷售體系和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華帝的回應緩解了股價大幅下跌的趨勢,不過質疑聲依舊不斷,華帝採取代理經銷模式的弊端也被翻出。

  早在1994年,華帝通過區域獨家代理模式「開疆闢地」,這種區域獨家代理模式在20年前被視為家電企業成長的利器。在充分放權的模式下,華帝最大限度地激活了代理商的積極性,建立了基礎極其牢固的代理經銷網絡。

  隨著中國廚電消費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商的快速崛起,不僅改變了人們的購買方式、消費習慣,也對傳統的渠道模式提出了挑戰。為了順應潮流,華帝從2017年開始取消一攬子傾斜扶植政策。據報導,此前京津經銷商王偉長期享受優惠政策,該政策取消之後,王偉一直心存牴觸情緒,庫存逐漸積壓。再加上個人投資失誤,在多方作用力之下,王偉遭遇周轉困境,跑路後引爆了前述危機。

  對於經銷商事件成為黑天鵝的現象,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劍鋒解釋說:「今年廚電行業增長放緩,廚電企業紛紛嘗試各類營銷方式,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華帝的創新營銷方式,相較傳統的家電體育營銷模式有所創新,可以讓其以低成本帶動品牌知名度、影響力的提升。本是兩個獨立的事件,卻因剛好時間節點重疊,而被外界廣泛解讀,並快速發酵,可見外界對世界盃關注度之高。」

  蒙牛:廣告被全民惡搞

  作為世界盃歷史上首個乳製品贊助商,蒙牛自然也希望在世界盃營銷的舞臺上創作新篇章。

  「這是一次走向世界的商業機遇,是向全球展現中國乳業的重要機會,更是向世界重塑對中國乳業信心的一次展示。」蒙牛集團CEO盧敏放認為,有了國際足聯的認可,世界盃的傳播將會讓中國乳業在海外市場拓展和擴張上提速,並向競爭極為激烈的歐洲市場進軍。

  為此,蒙牛聯合梅西以「自然力量,天生要強」為主題拍攝了一支廣告片。然而,令盧敏放沒想到的是,這支廣告成為了本次世界盃被網友們惡搞最多的廣告。

  當梅西小組賽首輪的點球被撲出之後,網友們用廣告截圖改編的「梅西驚慌表情包」,把梅西的蒙牛廣告「玩壞了」。在其為蒙牛拍攝的廣告中,梅西躺在草地上的鏡頭被網友們配上了搞笑文案,此後還延伸出了勒夫、內馬爾等眾多腦洞大開的版本。

  該廣告中「我不是天生強大,我只是天生要強」的廣告語也遭到了惡搞,被改成「我不是天生強大,我只是天生要涼」,並刷爆朋友圈。

  對此,營銷專家崔洪波認為,最為考驗企業的是每次體育賽事都有措手不及的意外情況,一個企業要想掌握營銷的節奏和速度,必須要隨著比賽節奏策劃相應的內容。「最典型的是當年劉翔退賽,很多廣告主完全措手不及。」

  顯然,本次世界盃阿根廷和梅西的一波三折,也讓蒙牛經歷了一場生死時速。

  不過,廣告片遭遇惡搞,也讓所有人記住了蒙牛、梅西與世界盃三者間的聯繫。從目前的情況看,蒙牛花費20億元豪賭世界盃,還算是做了一筆划算的買賣,除了陰差陽錯帶來額外的曝光機會,蒙牛的股價也逐步上漲。從蒙牛宣布贊助俄羅斯世界盃前一日的21.5港元/股,上漲到了7月11日的24.7港元/股,其股價累計上漲14.88%,市值增加了125.7億港元。

  對此,營銷專家朱丹蓬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說,蒙牛出徵莫斯科的意圖,並不是希望通過這場國際賽事讓中國快消品牌被世界接受和認可,更多的是在抓住國內觀眾的眼球,「中國過億的收視率和10餘萬的現場觀眾已經可以為這些中國品牌的『入場費』買單了。」

  三大 「洗腦式」廣告:贏了流量輸了口碑

  「旅遊之前,為什麼要上馬蜂窩?為什麼要上馬蜂窩?為什麼要上馬蜂窩?」

  「你知道嗎?你真的知道嗎?你確定你知道嗎?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嗎?」

  「找工作!直接!跟老闆談!升職!加薪!升職!加薪!」

  據統計,馬蜂窩的15秒廣告,品牌名出現了6次;而知乎的15秒廣告,品牌名更是出現了9次。馬蜂窩、知乎、BOSS直聘這種在央視直播世界盃比賽時反覆播放的「洗腦式」廣告,引發了全民吐槽。

  「我們對這次廣告其實內心還是有些遺憾的,最初想要體現的是年輕、元氣、激情的感覺,但是大家看完的感覺確實有些不一致,我們也會真誠地學習、了解大家觀點不一樣的根本原因,也是為之後的工作做好更多準備,完善我們的不足。」 BOSS直聘工作人員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BOSS直聘、馬蜂窩、知乎三大廣告,因簡單粗暴地重複「洗腦」,引發全民吐槽。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廣告營銷的目的是提升品牌知曉度、企業美譽度,「不要以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讓人記住了才是好的廣告。如果廣告引人反感,只能說明企業所做的廣告是不恰當的。廣告也要講究品位、講究美感。要想讓自己的品牌深入人心,不能依靠洗腦式的重複,也不能依靠『絕對化用語』。好的廣告要尊重廣大受眾的審美訴求,應該是有故事、有溫度、有情感、讓人愉悅的。」

  據悉,BOSS直聘在央視的廣告花費超過1億元,而這支廣告只有15秒,每場世界盃比賽前播放4次。BOSS直聘為什麼要使用天價15秒,來給自己「買罵名」呢?

  近兩年來,移動網際網路的流量紅利已經逐漸消退,網際網路公司均在探索新的獲客方式。傳統電視廣告雖然價格昂貴,且難以監控傳播效果,但對於希望將影響力拓展至更多三四線城市、嘗試下沉的品牌來說,相較線下的重金投入,傳統電視廣告依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BOSS直聘工作人員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對於打磨了數年的產品和服務有信心,就到了一個應該讓更多用戶使用的階段,需要多做推廣。加之現在獲得線上流量的機會越來越低,成本越來越高,世界盃期間的電視臺廣告確實是一次極為難得的機遇。

  根據統計,飽受詬病的這3支廣告播放後,軟體下載量顯著增長。據悉,通過世界盃廣告宣傳,BOSS直聘用戶的行業和地區都出現了極大的拓展,後臺單天接到了來自7個行業130餘個新增崗位類型的上報申請。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傳統行業的廣告主還是網際網路的淘金者,爭奪的焦點說到底還是用戶。「對廣告主來說,比差評更可怕的是默默無聞。黃金15秒剛好夠網際網路公司念叨3遍他們直白的廣告訴求。這種簡單粗暴的重複方式,在網際網路行業興起以後迎來了第二春。」

  英利:被摘牌的前贊助商

  就在網際網路公司還可以心中竊喜花了小錢辦了大事的時候,一個反面例子出現了。

  6月30日,英利綠色能源(NYSE:YGE)發布公告稱,於6月28日收到紐交所通知,已決定著手撤除該公司美國存託股票(ADS)的交易。這意味著英利被紐交所摘牌。

  根據公告,英利因未能在連續30個交易日內保持至少5000萬美元的平均全球市值,且其股東權益不足5000萬美元,不符合持續上市標準。英利將不會對退市決定提出申訴,因此,紐交所暫停該公司股票交易的決定立即生效。截至暫停ADS交易,英利綠色能源股價定格在1.43美元/股,市值為2599.4萬美元。

  作為中國首個贊助世界盃的企業,英利憑藉南非世界盃上「中國英利,光伏入戶」的廣告語而廣為人知。

  世界盃效應也助推了英利業績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10年,英利盈利高達2億美元。

  然而,好景不長,在2011年,英利在光伏組件出貨量同比增長51.1%、總營收同比增長17.4%的情況下,淨虧損額卻高達5.098億美元。

  從2011年至今,英利再未出現盈利。2012年淨虧損4.919億美元、2013年虧損3.212億美元、2014年虧損2.095億美元、2015年虧損8.646億美元、2016年虧損2.936億美元、2017年淨虧損5.1億美元。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認為,英利之所以連續虧損,是因為英利在前幾年激進擴張,並遭遇歐美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調查,導致資金鍊緊張,加之盲目投資失誤轉化的效益不夠,一直未能翻身。

  雖然英利的「悲劇」與贊助世界盃並無關係,但短短幾年時間便幾乎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英利的故事耐人尋味,更是被一些媒體稱為「世界盃贊助魔咒」。再加上本屆世界盃上因過度營銷而「跑偏」的幾大案例,對企業來說,「世界盃魔咒」似乎成為了另一種心理暗示。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侯哲

相關焦點

  • 怎樣利用世界盃做好品牌營銷?看看蒙牛、老闆電器和OPPO的做法
    FIFA官方預測,俄羅斯世界盃期間,全球將有超過32億人觀看世界盃比賽。你是馬競皇馬巴薩如數家珍的資深球迷?是梅西C羅忠實粉絲的限定球迷?還是「偽球迷」?都不重要!世界盃已不僅是球迷的狂歡盛宴,更是千千萬萬品牌的必爭之地。隨著世界盃決賽臨近,觀眾對各個品牌廣告營銷的關注也在升級,有的品牌被吐槽,有的則受到讚賞。
  • 世界盃廣告遭吐槽,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你最想吐槽哪個?
    世界盃正如火如荼地舉行,炎熱的夏天,啤酒配上小龍蝦,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激烈的比賽,這成了很多球迷這個夏天最爽的事情。不過,近幾天,世界盃比賽還沒完全火起來,世界盃期間的廣告倒先火起來了。很多球迷反映,直接杯期間的廣告真是「閃瞎眼」,無眼看,廣告毫無創意不說,有一些還非常招人煩。很多網友表示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這三個廣告最明顯。Boss直聘在世界盃期間的廣告可謂簡潔明了,一群求職者站在一起,跟球迷一樣,呼喊口號,「找工作!」「直接跟!」「老闆談!」「找工作!」「上!BOSS直聘!」「升職!加薪!
  • 今日頭條發布世界盃大數據:八成頭條用戶參與過球賽話題互動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早已不只是球迷們的狂歡,更多泛球迷和企業的加入,也讓這場賽事變得更加熱鬧。為了更全面地了解世界盃,今日頭條發布《世界盃全景洞察報告》,結合球迷群體調研和超過30億次閱讀的世界盃資訊數據,從世界盃資訊傳播情況、用戶觀賽習慣和媒介使用情況、體育營銷特徵三大方面全景洞察本屆世界盃。
  • 知乎世界盃廣告:不是簡單洗腦 更有深層思考
    在央視世界盃時段投放廣告的幾家品牌在網上引發爭議,相比之下,同為網際網路品牌的知乎,廣告卻有著清晰的定位和市場思考。  廣告中,知乎圍繞「知道」大作文章,新生代演員劉昊然接連發問,然後回到想傳達的核心信息:「有問題,上知乎」,這也是此次廣告投放的主線,這一輪廣告承載的目的是,讓更多沒有使用過知乎的新用戶認識到,知乎是一個可以給他們提供怎樣價值的產品。
  • 1.65億起的世界盃廣告 最後怎麼被打成了"腦白金"?
    「世界盃是非常貴的,15 秒的篇幅非常有限,既然我們選擇了這個寸土寸金的媒介形式,還是希望用更高效的方式來讓新用戶知道知乎是幹嘛的。」  負責知乎這次廣告 campaign 是知乎市場部負責人,在接受《好奇心日報》採訪時表示,從投放量級來看,這是知乎創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營銷活動。
  • 專題:世界盃期間網民訴求、媒體接觸及廣告態度數據調研專題_艾瑞網
    艾瑞世界盃調研:九成網民關注世界盃相關廣告 多行業存在營銷機會【詳細】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賽事,因代表足球的最高水平受到了全球觀眾的廣泛關注,由此與世界盃相關的播放平臺、資訊媒體成為商家必爭之地。
  • 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大鬧世界盃
    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嗎……」在這個全民吐槽的時代,上面三個廣告用一詠三嘆,反覆重複的手法,成功霸佔了的球迷們的中場休息,也引發了萬眾吐槽。網友的這張P圖,可以說很形象了……(來自@RainyBerlin)然而,這吐槽之中,聲音並非一邊倒。
  • 阿根廷遭遇剋星,梅西終結魔咒的機會來了
    但是,在阿根廷國家隊,卻始終與美洲杯和世界盃擦肩而過。這一次阿根廷擁有主場優勢,是終結魔咒的絕佳機會。在2019年美洲杯,阿根廷被巴西淘汰,無緣決賽,最終只取得第3名。這一次如果梅西不能幫助阿根廷捧起美洲杯的話,可能這輩子都沒有機會了。因為自2020年開始,美洲杯將改為4年一屆,2024年梅西或許已經退役了。
  • 泛為科技譚飛:全民短視頻時代,如何提升品牌營銷價值
    8月26-28日,泛為科技COO譚飛出席在烏鎮舉辦的數字營銷行業盛會,並分享了《全民短視頻時代,如何提升品牌營銷價值》,闡述短視頻/直播風靡下品牌營銷的大趨勢和洞察,以及泛為科技為行業營銷效率提升所做的努力。
  • 絕味鴨脖涉黃廣告惹爭議,網友吐槽「太噁心」
    「雙十一」臨近,各商家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吸引顧客,營銷大戰更是如火如荼。然而,近日上市企業絕味食品卻因為一則大尺度文案被推上風口浪尖。絕味天貓官方旗艦店主頁的海報中,一名女子身著紅色內褲,雙腳戴著鎖鏈。絕味天貓旗艦店主頁廣告涉嫌情色廣告 網友吐槽「太噁心」這則海報也引發了眾多網友吐槽,有網友認為絕味鴨脖的廣告是公開「開黃腔」,同時涉嫌消費女性。網友@霜青薄盡留言表示:「雖然我是粉,還是想說這次真的過分了。想不通為什麼那麼低俗、明顯不尊重女性的文案都能通過並且發布在主頁上。不敢想像企業文化,還有相關部門人員以及老闆的品味/品格。」
  • 20億球迷+2.5萬億市場,最「冷門」的世界盃了解一下
    板球被譽為貴族運動,作為英國的國球,也是英國的三大運動(足球、英式橄欖球、板球)之一。由國際板球理事會舉辦的世界盃,作為全球最多人觀賞的體育運動之一,是僅次於奧運會(Olympic Games)、FIFA世界盃(FIFA World Cup)、橄欖球世界盃(Rugby World Cup)的全球第四大賽事。
  • 世界盃的廣告新熱潮——你的level有多高?
    世界盃依然是世界上觀看人數最多的體育賽事,上屆世界盃有超過32億人觀看。如果你屬於觀看世界盃的那一半世界人口,你可能已經從球場周邊不斷增加的中文廣告牌數量發現了這一趨勢。三分之一世界盃首席合作夥伴來自中國,創下了中國的紀錄。
  • IP+莫比烏斯環形成背後:騰訊視頻的「營銷即投資」
    從貼片廣告1.0時代,到內容植入2.0時代,再到去年4月24日,2018騰訊視頻價值營銷峰會提出的價值營銷3.0時代,騰訊視頻不斷更新著在線視頻的營銷玩法。今年的營銷峰會上,騰訊視頻將「價值營銷」再度全新升級為「價值營銷IP+」,此次升級又將如何攜手品牌重塑內容,實現情感共振,完成商業雙贏,讓品牌真正「被看見、被喜歡」?
  • 2018俄羅斯世界盃究竟逼出了多少創意?
    世界盃進行到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許多讓人眼鏡大跌的事情,不管是業餘冰島隊創造奇蹟、韓國門將化妝上陣,酷炫髮型搶眼,還是德國冠軍魔咒引心跳,場上球員不是一般的精彩,而場外也絲毫不弱,為了蹭好世界盃這個熱點,大家可沒白閒著。
  • 代言誰誰就黃,成龍魔咒到底有多恐怖呢?簡直就是廣告黑洞
    影響力高當然就少不了有很多廣告商找上成龍,因此成龍大哥代言過的廣告也是比較多的,記得以前經常能夠在電視上看到成龍大哥的廣告,可是近年來,成龍大哥的廣告越來越少,幾乎是看不到了,原因就是成龍大哥簡直就是廣告黑洞,如同魔咒一樣代言一個倒一個,幾乎沒人敢找成龍大哥代言。
  • 2017最有創意的報紙廣告,隨手記總搞些不一樣的營銷大招
    距離上次"會花錢,有錢花"的爆款營銷案例僅僅過去了4個月,這次隨手記的整合營銷案例又讓人為之驚豔了一把。 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在報紙上做創意廣告,也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到最後只是換了種方式做"廣告投放"。
  • 世界盃難解魔咒:義大利12年輪迴 英"逢點"必輸
    不管你相信與否,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對此有一番科學的解釋,「世界盃魔咒」由此而生。過去十多年來,有的「魔咒」陸續被打破,而有的仍等待著後來者去破解。  已解魔咒之一:  歐冠冠軍所屬國難奪冠  在世界盃前一年獲得歐冠冠軍的國家,必然在隨後的世界盃上迎來悲劇時刻。
  • 廣告營銷要有「聚光點」
    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所在城市的一家電子產品代理商在做該品牌電紙書的營銷廣告時,將「聚光點」定位於知識營銷。其廣告稱,該公司對凡是諮詢或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都要專門進行免費培訓。即使無意進行消費的購買者,只要到該公司,公司的技術人員都會專門為他們講解產品的知識。這樣的廣告在當地媒體發布後,吸引了許多消費者前來學習新產品的操作技術,該品牌電紙書的銷量由此直線上升。
  • 高分手遊《眾多回憶的食堂故事》遭吐槽 廣告變現究竟要怎麼玩
    高分手遊《眾多回憶的食堂故事》遭吐槽 廣告變現究竟要怎麼玩 基於移動營銷領域的手遊行業,由於內置廣告變現能力強勁,市場增量空間巨大,手遊廣告變現,手遊出海推廣也不算什麼新鮮事了。
  • 網易世界盃報導完美收官 多項指標領跑門戶
    2014巴西世界盃大幕落下,日耳曼戰車第四次登頂世界之巔,梅西的背影令人惋惜而同情,蘇亞雷斯咬人再一次引起全民討論熱潮,無數經典又將在未來數年內被屢次提及,而網易也在本次世界盃報導中領跑門戶留住經典,可謂「專業與全面齊飛,趣味共吐槽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