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發布世界盃大數據:八成頭條用戶參與過球賽話題互動

2020-11-25 國際在線城市頻道

  法國隊在雨中捧起大力神杯的畫面,可能成為了很多人這個夏天最難忘的記憶。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早已不只是球迷們的狂歡,更多泛球迷和企業的加入,也讓這場賽事變得更加熱鬧。為了更全面地了解世界盃,今日頭條發布《世界盃全景洞察報告》,結合球迷群體調研和超過30億次閱讀的世界盃資訊數據,從世界盃資訊傳播情況、用戶觀賽習慣和媒介使用情況、體育營銷特徵三大方面全景洞察本屆世界盃。

  1、看球姿勢 電視移動各有擁躉,短視頻互動方興未艾

  看世界盃就像「追番」:近六成頭條世界盃用戶每天至少看一場

  報告調研數據顯示,56.3%的頭條世界盃用戶每個比賽日至少看一場球。其中,每個比賽日看滿兩場的「死忠」用戶也不在少數,佔比為28.7%。作為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大型賽事,世界盃的稀有性令多數用戶迅速調整自己進入「追番」模式。對於「死忠」世界盃用戶來說,連續一個月,幾乎每個深夜都需要投入至少3小時。騰挪出閒暇時間,適應時差,都並不容易。

  TV未老:年輕人手持移動端,中老年堅守電視前

  本次世界盃,七成以上(72.4%)的今日頭條世界盃用戶選擇了在電視上看比賽。移動端以43.9%的佔比成為本屆世界盃頭條用戶看球的重要補充渠道。雖然電視在各年齡層的頭條用戶中依然是看球的主流設備,但在18-23歲的頭條世界盃用戶中,有約四分之三在本屆世界盃中使用了行動裝置看球。

  無互動不球賽,八成頭條世界盃用戶參與過球賽話題互動

  約八成受訪的頭條世界盃用戶表示自己參與過世界盃話題互動。在今日頭條上,結合賽事進程、實時熱點發布的#世界盃預言帝#、#辣評世界盃#、#一起吹C羅#等多個世界盃微話題吸引一眾網友熱議互動,更讓用戶與C羅、內馬爾、麥可歐文等國際足球巨星,以及賀煒、徐陽、楊晨等球評大咖親密交流。此外,網友也通過問答、小視頻等形式「玩轉」世界盃。此前某頭條用戶發起「黃西在社交媒體發表建議解散國足的言論,招來國足隊員怒懟,你怎麼看?」這一提問,黃西本人第一時間現身頭條對此事獨家回應:「解散國足是個揶揄,但是我倒是真覺得中國應該有更多的足球場,球員應該多在國際職業隊裡磨練」,僅這組問答就吸引了超千萬網友關注和討論。

  在線下與人聊球賽依然是最為主流的參與形式。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過世界盃相關圖文內容的頭條用戶比例略高於在線上與人討論的比例。另外,發布世界盃相關的短視頻也成為了一種新興的參與方式,有大約5%的受訪頭條世界盃用戶表示自己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上發布過球賽相關短視頻。

  2、圍觀姿勢 豪門爆冷更受關注,球迷梅羅情結明顯

  2018世界盃圖鑑

  如何和世界盃搶「老公」成為了這個七月考驗女生們的難題,「var」(視頻助理裁判)榮獲最佳新人獎,賽事頻頻爆冷,人們排著隊「上天台」;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毒奶榜」悄悄地影響著世界盃,冰島門將撲出梅西點球後,冰島這個國家一夜之間火得一塌糊塗。此外,梅西表現欠佳,也讓「我是梅西,現在慌得一比」的表情包被網友大量轉發......這屆世界盃有點冷,但也擋不住球迷們娛樂的心。

  輸了冠軍,贏了關注度

  阿根廷雖然止步8強,但無論結果輸贏,梅西這個流量擔當為阿根廷帶來了十足的關注度,其資訊熱度是法國隊的1.5倍。本屆世界盃最大黑馬——克羅埃西亞隊也備受關注,熱度僅次於阿巴德等傳統強隊,而冠軍隊法國熱度僅排名第六。

  三個人撐起的世界盃

  頭條指數對比賽前數據發現,梅西、C羅、內馬爾在經歷了一個月的比賽之後熱度依然穩居前三,其中,梅西相關資訊熱度超過2700萬,是C羅、內馬爾兩人的總和。本屆世界盃最佳年輕球員——法國隊小將姆巴佩憑藉著驚人的奔跑速度及過硬的球技贏得了球迷的關注,熱度位居第四。雖然熱度前三的球員本屆比賽成績欠佳,但國內用戶依舊有梅羅內情結,這種情結也成為了世界盃流量的重要支撐。

  3、營銷姿勢 都在做營銷,為什麼他們那麼突出?

  據市場評估公司Zenith發布的最新數據,2018年世界盃期間各國企業投入的廣告費用總計達24億美元。其中,中國企業的支出最多,廣告費用高達8.35億美元,是美國的兩倍多,更遠高於東道主俄羅斯的6400萬美元。正如白巖松所說:「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其他都去了」,國內企業對世界盃營銷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報告也挑選了本屆世界盃比較突出的三大廣告案例進行分析。

  一、出海砸錢贊助值不值?

  球場及電視廣告最受關注,部分企業海外認知度有所提升

  分別有超五成用戶和三成的今日頭條受訪用戶認為世界盃球場廣告能給人留下更深的印象。儘管玩法眾多,但世界盃的營銷核心依然是比賽,在本屆世界盃比賽期間,電視仍是品牌營銷的第一戰場。而在電視轉播中,能獲得更多露出權益,恰恰是中國品牌斥巨資與國際足聯合作的主要訴求。

  vivo手機是本屆世界盃的二級官方贊助商。從Google Trends數據看,vivo在世界盃期間海外搜索熱度提升明顯,出海贊助世界盃,這正是vivo借體育營銷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手段。

  二、你被口號型廣告洗腦了嗎?

  六成用戶對洗腦廣告產生厭惡情緒

  世界盃期間,Boss直聘、馬蜂窩、知乎這三家公司在央視投放的廣告引發網友熱議,這三支廣告都有一個相似的特徵,就是不斷地重複強調產品功能或品牌名。網友怎麼看這種洗腦廣告,報告給出了答案。超過六成的用戶對洗腦式廣告品牌主產生厭惡情緒,從網友資訊評論熱詞看,「噁心」也成為三大品牌廣告第一印象,這三家企業的品牌美譽度明顯下降。

  三、梅西被玩壞,蒙牛慌了嗎?

  蒙牛廣告認知度在幾大典型廣告案例中排行第一

  蒙牛在世界盃期間推出了「自然力量,天生要強」TVC廣告,廣告將梅西「天生要強」的故事與蒙牛「強身健體」的賣點進行結合。本想著借球星帶節奏,沒想到世界盃剛開始一半,阿根廷就被淘汰了,蒙牛資訊熱度也隨之漸涼。梅西涼了,但「梅西躺在草地上」表情包卻火了!

 

  報告數據顯示,將近七成看過「梅西躺在草地上」的表情包,61.5%關注世界盃的用戶了解表情包出自蒙牛廣告,而在本屆世界盃幾大典型廣告案例中,蒙牛的用戶認知度也排名第一。

  世界盃結束了,關於世界盃的姿勢你都get到了嗎?

相關焦點

  • 第三方數據機構發布汽車APP數據 探秘今日頭條用戶行為
    在數以萬計的移動端產品上,每一部手機或Pad只要產生一丁點有價值的數據,就可以從中發現一個嶄新的天地。11月18日,廣州,「質量博弈論——微增長時代的移動營銷法則」大會上,第三方數據機構TalkingData發布了汽車用戶質量報告。該報告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用戶和今日頭條用戶手機中安裝的汽車類應用情況,將用戶行為具象化。
  • 今日頭條競品分析報告
    編輯導讀:今日頭條憑藉著自身強大的大數據運算,精準推送用戶所喜歡的內容,同時滿足用戶碎片化利用時間的要求。本文作者對今日頭條競爭對手的發展模式以及特色功能進行對比,找出今日頭條的優勢所在以及以後需要完善自身的地方。
  • 今日頭條被曝盜取用戶數據 一切都是為了盈利?
    近日,兩條來自網友的曝光再次將今日頭條推上風口浪尖。起初是有網友在微博上指出,今日頭條存在盜取用戶數據嫌疑。該網友表示,自己在京東或者淘寶上搜索的信息,都會在今日頭條的推送中出現。這讓人很費解,同時網友也說明,自己從來沒有在頭條APP上搜索過相關內容。
  • 今日頭條上線「頭條百科」 能改變搜索領域現有格局嗎?
    公開信息顯示,頭條百科沿用了baike.com為域名,目前只能在移動端瀏覽頭條百科,PC端仍然是互動百科的頁面。每經記者在今日頭條APP裡搜索頭條百科,相關信息顯示,頭條百科是今日頭條旗下的中文網絡百科全書。此前字節跳動進軍搜索,後來推出了獨立的頭條搜索APP,對於頭條百科的戰略規劃,每經記者採訪字節跳動,截止發稿,未有官方回應。推出頭條百科,字節跳動早就埋下了伏筆。
  • 今日頭條內容營銷大全:選人、投放、數據效果全揭秘
    當我們更關注人群匹配度、低CPM、內容效果、數據效果的時候,今日頭條作為一個長期被低估的內容營銷陣地,值得被大家關注。最近為客戶做策劃,在今日頭條上規劃了一定的比例,效果非常不錯,更多的客戶也因此想嘗試。因此結合最近的投放經驗,整理一下今日頭條的內容營銷攻略,同大家交流。誰在頭條?
  • 一文看懂網民對科普文章的偏好,今日頭條科普大數據
    3 月 29 日,今日頭條聯合中國科協科普部、中國科普研究所發布的《2017 網民科普閱讀大數據》報告為我們揭露了科普文章傳播的規律。  報告顯示,2017 年今日頭條客戶端上共有 2935 萬篇科普類文章被閱讀,閱讀數為 2440 億。
  • 今日頭條上的用戶,到底都是一些什麼樣的人?
    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作為一個內容提供者,我們需要研究各個分發平臺的用戶特徵;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普通讀者,我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長期閱讀今日頭條給我的推薦,每一次別人熱議今日頭條多厲害的時候,算法+新聞,為每個人個性化提供內容;一年廣告營收超60億;流量又攀高峰……我們就想好好研究下今日頭條,所以就打開看看,但看的時間稍微長一點,比如超過10分鐘,就不自覺的湧上一種反感,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內容
  • 今日頭條2021版下載
    今日頭條2021版下載簡介:今日頭條是用戶量過億的新聞閱讀客戶端,每天用戶總在線時長3.5億分鐘,推出極致精簡版,速度超快,功能超流暢,一鍵刷新看不停;5秒鐘掌握你的閱讀興趣;今日頭條,完全區別於其他新聞客戶端和閱讀軟體,秒懂你的閱讀喜好,秒殺碎片化時間。
  • 首個「真人秀」風格的草莓音樂節將於6月20日在今日頭條上線
    6月20日、21日每晚19:30-22:30兩場音樂盛會將準時上線,用戶在手機端打開今日頭條同時,用戶可提前鎖定摩登天空的官方頭條帳號,搶先觀看草莓音樂節以及明星音樂人的特別花絮。值得強調的是,雖然音樂節搬到了線上,但現場演出是採取真實舞臺的形式。有別於之前「宅草莓」的音樂人們在家裡或者錄音棚中唱,這一次是在真實的戶外舞臺。勁爆炸燃的舞美音效,放飛自我的音樂大咖,這一次我們享受的是絕對的沉浸,感受到的將是絕對的炸裂。
  • 今日頭條VS艾瑞的年底撕逼大戰,張一鳴對數據報告內容失實已經忍...
    內容直言炮轟艾瑞統計的數據報告內容失實,並表示以未曾給過艾瑞一分錢為榮。,易觀智庫發布了2015年11月和1月移動應用數據排名TOP200,今日頭條在易觀智庫當月出具的數據排名中分別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數據中公布的前四位沒有提到一點資訊的名字。
  • 今日頭條舉辦「頭條分之一」創作者沙龍,內容生態 「分子引力計劃...
    眾多自媒體大咖、知名媒體、今日頭條諸多垂類優秀創作者以及粉絲們齊聚現場,一起分享、交流與探討。今日頭條內容生態的「分子引力計劃」同步啟動。今日頭條UGC品牌市場負責人楊路,率先發表了《蓄力,多維提升頭條分子勢能》的主題演講,她講道:「我們重視創作者,更珍視創作者的多元價值,我們通過不斷迭代的內容生態運營策略,和創作者站在一起,以優質內容快速積累粉絲,通過對這些粉絲的精準觸達、深度交流與高頻互動來提升創作者的個人價值和影響力,以此形成一個健康生機的生態系統。」
  • 今日頭條的 2018:整改、抗爭,與那些瘋狂擴張
    2018年年初,抖音換了新的slogan,從「專注新生代的音樂短視頻社區」到「記錄美好生活」,不管是產品定位,還是用戶群體,都從垂直向大眾擴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騰訊的互動娛樂業務。尤其在短視頻方面,騰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扶持微視,但相比抖音依舊差點兒勁。
  • 今日頭條發起守護海洋公益活動,倪妮、江疏影等明星發聲
    今日頭條發起守護海洋公益活動,倪妮、江疏影等明星發聲 2020-06-09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李慶 2020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日頭條平臺上線#我看過的海#話題活動。用戶打開今日頭條客戶端,搜索「世界海洋日」即可參與。 截至目前,#我看過的海#相關話題已收穫約3000萬閱讀。
  • 看見更大的世界 今日頭條正式發布全新Slogan並啟動品牌升級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嘉裡大飯店舉行。大會宣布了今日頭條Slogan升級為「看見更大的世界」,並推出了「頭條行家計劃」助力各行業專業作者提升個人品牌力、影響力、變現力。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內容生態總經理洪緋、副總編輯徐一龍等8位產品和業務負責人及17位知名人士和創作者出席大會並發表演講。
  • 今日頭條推廣公司信息推薦
    今日頭條推廣公司信息推薦,【企雲在線】整個營銷策劃市場非常龐大,不只限於實體產品,目前,許多網際網路、影視、娛樂、服務行業等,都通過營銷團隊的精心策劃,取得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成績。
  • 剛剛,今日頭條總部大樓,換招牌了…
    作者丨石頭 來源丨今榜今日頭條總部大樓,改名字了!下午,今日頭條旗下帳號「頭條科技圈」更新了一則微頭條:Always Day 1(始終創業)。微頭條配圖顯示,今日頭條總部大樓外立面上懸掛的「今日頭條」字樣,已經更換成「字節跳動」。
  • 今日頭條-用算法計算世界
    內涵段子幫助今日頭條 App 攫取了第一批流量,當今日頭條 App 流量起來之後,它成為一個產品母體。在這個應用裡,進行各種新產品想法實戰演練:測試新功能,分割人群,孵化出了 10 多個獨立產品。A/B Test 是典型的數據思維,通過數據驅動和打磨產品設計。
  • 今日頭條的增量在哪裡?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亂翻書」(ID:luanbooks),作者 潘亂,36氪經授權發布。 今年頭條生機大會,沒有發布希麼大的戰略和產品,朱文佳只是說要練好基本功:「無非是內容做得更好一點,推薦做得更準一點,創作者服務做得更到位一點。」 大會的主題是「致敬真知灼見」,代表著頭條內容生態進入了專業、聚焦的階段。
  • 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除了推薦和搜索,頭條還有熱點分發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介紹了頭條的熱點分發模式。在他看來,重大熱點新聞就像「熱刀插黃油」,可以輕易穿透不同用戶群體之間的興趣壁壘,能夠有效補充推薦分發、社交分發和搜索分發之外的內容形態。
  • 今日頭條實驗室的「AI黑科技」到底都有啥?聽馬維英怎麼說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 | 司北智東西12月1日消息,在今日頭條舉辦的「人工智慧與人類文明」論壇上,今日頭條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副總裁馬維英博士不僅介紹了今日頭條在AI領域的幾大優勢,還詳細展示了今日頭條實驗室的寫稿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