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被曝盜取用戶數據 一切都是為了盈利?

2021-01-18 網際網路吐個槽

近日,兩條來自網友的曝光再次將今日頭條推上風口浪尖。起初是有網友在微博上指出,今日頭條存在盜取用戶數據嫌疑。該網友表示,自己在京東或者淘寶上搜索的信息,都會在今日頭條的推送中出現。這讓人很費解,同時網友也說明,自己從來沒有在頭條APP上搜索過相關內容。

另外,今日頭條也被網友質疑 「亂用手機麥克風監聽用戶說話」。隨後,雖然今日頭條發表否認聲明,但依舊有網友說到「那為什麼我平時說話提起到的東西,沒過多久頭條就會推送相關的內容?前幾天大學同學過來,聊天時提起到一個外號叫『雷公狗』的同學,第二天就給我推送關於雷公狗的文章。」

兩則消息都不約而同顯示出,今日頭條存在盜取用戶數據並將之作為商用的可能。首先兩個完全不相關的APP卻存在「用戶數據共享」現象,網友因此懷疑可能是淘寶將用戶數據作為商用,賣給了今日頭條,或者是今日頭條主動扒取,盜走了用戶數據。然而不管是哪種可能,都讓細思極恐......

今日頭條的用戶數據從哪來?是與淘寶進行了共同的商業合作,還是私自盜取?如果是前者,那這種合作獲得用戶本人的允許了嗎?沒有的話則存在侵犯用戶隱私嫌疑。而如果是頭條私自盜取,那是否觸碰了法律與道德,應不應該被問責?

其次,今日頭條得到用戶數據,要做何用?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披露,今日頭條此前存在廣告投放效果差的問題,因此獲得這些用戶數據後,會用來更深入了解用戶,使廣告投放效果更精準。一句話,就是為了盈利。

這個動機,網友們並不意外,畢竟獲利本是商業生存法則,但若是以犧牲用戶隱私,擾亂網絡安全為前提,是否本末倒置?另外,萬一這些數據遭到洩露,被不法分子利用,用戶不僅會遭遇煩不勝煩的電話推銷,還有可能接到詐騙電話,掉入網絡陷阱?

諸如此類的後果,又將讓誰來承擔?這位披露信息的網友如今已經將今日頭條軟體卸載,實在是保護自己網絡安全的無奈之舉。在此也提醒廣大網友,網絡世界雖然精彩,但上網時也要多多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另外,也呼籲各大電商平臺、支付平臺,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保護用戶隱私。

相關焦點

  • 第三方數據機構發布汽車APP數據 探秘今日頭條用戶行為
    在數以萬計的移動端產品上,每一部手機或Pad只要產生一丁點有價值的數據,就可以從中發現一個嶄新的天地。11月18日,廣州,「質量博弈論——微增長時代的移動營銷法則」大會上,第三方數據機構TalkingData發布了汽車用戶質量報告。該報告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用戶和今日頭條用戶手機中安裝的汽車類應用情況,將用戶行為具象化。
  • 今日頭條發布世界盃大數據:八成頭條用戶參與過球賽話題互動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世界盃,今日頭條發布《世界盃全景洞察報告》,結合球迷群體調研和超過30億次閱讀的世界盃資訊數據,從世界盃資訊傳播情況、用戶觀賽習慣和媒介使用情況、體育營銷特徵三大方面全景洞察本屆世界盃。
  • 今日頭條競品分析報告
    加上年輕人的娛樂化也在豐富多樣,對於生活中的信息關注度也在不斷的提高,對新聞資訊類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這些都為新聞資訊行業的市場打下基礎。3. 商業模式網際網路產品變現的方式總體有三種,廣告、電商以及遊戲。今日頭條主要是選擇了廣告變現。這是因為掌握了大量的用戶數據,使得今日頭條能夠根據用戶的具體畫像來實現廣告投放。
  • 今日頭條上的用戶,到底都是一些什麼樣的人?
    我們一直都很奇怪,什麼樣的人,會把今日頭條作為自己的資訊來源?  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作為一個內容提供者,我們需要研究各個分發平臺的用戶特徵;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普通讀者,我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長期閱讀今日頭條給我的推薦,每一次別人熱議今日頭條多厲害的時候,算法+新聞,為每個人個性化提供內容;一年廣告營收超60億;流量又攀高峰……我們就想好好研究下今日頭條,所以就打開看看,但看的時間稍微長一點,比如超過10分鐘,就不自覺的湧上一種反感,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內容
  • 今日頭條有意收購錘子科技部分專利
    oZtEETC-電子工程專輯「事實上,我自己,以及周圍同事,都還沒來得及從網上看相關消息呢。」不過他也表示,自己只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如此「重磅消息」,並不會比媒體來得更快。oZtEETC-電子工程專輯據了解,意向收購錘子科技共三家公司,其一為今日頭條;其二為360;還有便是羅永浩舊友劉江峰。
  • 今日頭條-用算法計算世界
    不管你的興趣是科技、汽車,等等,最后里面的內容都是貪痴嗔,這是欲望的陷阱。即使你不屑那些內容,你無法保證在下雨天裡,鞋子不會沾到泥。不管內容讓你憤怒,興奮還是恐嚇,都是為了讓你上癮,不停地往下滑。從第一個產品「內涵段子」誕生開始,用算法尋找流量的方法就貫徹到底,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測試來得到答案。
  • 今日頭條實驗室的「AI黑科技」到底都有啥?聽馬維英怎麼說
    一、從數位化時代走到語義化時代在過去30年數位化發展中,人類積累了海量的數據,也為了今天的人工智慧發展打下了基礎。而軟體正把一個數位化的世界用計算的方法驅動,用近乎光速的速度來推動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進程。於是今天,再基於大數據、大計算、強算法的積累之上,人類在軟體、工程方面又有了一個新的顛覆式的創新——機器學習。
  • 今日頭條內容營銷大全:選人、投放、數據效果全揭秘
    當我們更關注人群匹配度、低CPM、內容效果、數據效果的時候,今日頭條作為一個長期被低估的內容營銷陣地,值得被大家關注。最近為客戶做策劃,在今日頭條上規劃了一定的比例,效果非常不錯,更多的客戶也因此想嘗試。因此結合最近的投放經驗,整理一下今日頭條的內容營銷攻略,同大家交流。誰在頭條?
  • 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 油條老闆神回復
    原標題: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 油條老闆神回復     近日,一家名為"今日油條"的快餐店被字節跳動起訴了,原因是店鋪的商標門牌、菜單設計等方面都與"今日頭條"非常相似。     就是上面這張圖,這要不是近距離看,還真以為今日頭條了,就連下面的廣告語都模仿得淋漓盡致,菜單也採用的是今日頭條APP的UI界面。
  • 今日頭條房產領域頭條號作者線下沙龍圓滿落幕
    下午14時,本次活動正式開始,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首先致詞並分享了兩組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今日頭條累計激活用戶數5億,在中國每不到3臺智慧型手機中就有1臺安裝了今日頭條。今日頭條的DAU超過4800萬,單用戶單日使用時長超過65分鐘,僅次於微信。第二組數據顯示,頭條號目前總數已達13萬,其中自媒體頭條號數量9.3萬個,頭條號日均文章閱讀量超過8億。徐一龍表示,當下是自媒體好的時代,內容創業的時代剛剛開始。房產垂直領域自媒體發展迅速,希望能夠儘可能多的創作內容,為頭條房產用戶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 今日頭條2021版下載
    今日頭條2021版下載簡介:今日頭條是用戶量過億的新聞閱讀客戶端,每天用戶總在線時長3.5億分鐘,推出極致精簡版,速度超快,功能超流暢,一鍵刷新看不停;5秒鐘掌握你的閱讀興趣;今日頭條,完全區別於其他新聞客戶端和閱讀軟體,秒懂你的閱讀喜好,秒殺碎片化時間。
  • 今日頭條VS艾瑞的年底撕逼大戰,張一鳴對數據報告內容失實已經忍...
    包括TalkingData、TrustData、QuestMobile在內的的所有第三方數據機構報告中,今日頭條的日活躍用戶數都超過三千萬。而只有艾瑞的數據始終將該指標描述為「數百萬」,這與事實相差甚遠。
  • 今日頭條收購錘子科技,意欲何為?-虎嗅網
    答案是,錘子科技是為了生存。而今日頭條,恐怕是為了教育領域的野心和可觀利潤。01 今日頭條收購錘子科技?「事實上,我自己,以及周圍同事,都還沒來得及從網上看相關消息呢。」不過他也表示,自己只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如此「重磅消息」,並不會比媒體來得更快。相關數據顯示,在經過最新一輪融資之後,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最新估值已高達750億美元。
  • 拿到今日頭條的投資,「石墨文檔」現在怎樣?
    日前,「石墨文檔」宣布其最近一次近億元的B輪融資,由今日頭條領投,光谷人才基金跟投。融資完成後,今日頭條已成為第一大股東。 以下是36氪跟石墨創始人吳潔的對話: 36氪:石墨現在的用戶情況怎樣? 吳潔:石墨文檔已服務近千萬個人用戶、12 萬企業用戶,覆蓋網際網路、教育、新媒體、金融、服務外包等行業。40%的需求來自移動端。 36氪: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於? 吳潔:收入來自於個人收費版和企業版,付費用戶中70%的續費率。正在嘗試給大企業客戶做一些私有化部署和定製的項目。
  • 獲巨額融資卻遭版權質疑 今日頭條是否侵權?
    業內人士評論說,「今日頭條」的深度連結方式,實際上是利用媒體的內容吞噬了媒體應有的流量,因為並沒有多少人會點那個「點擊查看原文」去查看原始頁面。只不過,因為國內媒體長期以廣告為盈利渠道、忽視了對於內容版權的保護。
  • 今日頭條旗下APP可以開戶並交易?三家券商開展...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今日頭條與券商正面廝殺?  今日攪動證券行業的,莫過於今日頭條旗下APP海豚股票「已可以開戶交易」的消息,一位投資者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這個功能屬於灰度功能,即「隱藏技能」。
  • 今日頭條推出「千人百萬粉」計劃
    中青在線北京11月2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林)移動內容分發平臺今日頭條今天在北京舉行「2017今日頭條創作者大會」,推出「千人百萬粉」計劃,試圖在未來1年內孵化1000個擁有百萬粉絲的平臺帳號,並以網絡流量優勢幫助旗下社交媒體「微頭條」的用戶快速增加粉絲。    此前,今日頭條已向內容創作者推出現金補貼、流量分成等激勵措施。
  • 今日頭條回應被百度收購傳聞;樂視移動轉讓易到股份來抵消 3.24...
    今日頭條回應被百度收購傳聞:買賣關係反了昨天(8 月 22 日)晚些時候,有媒體爆料稱,百度在洽談收購今日頭條,並希望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在公司被併購後進入百度決策層據「知情人士」透漏,百度收購今日頭條的訴求十分強烈。隨後今日頭條相關負責人對此事進行了闢謠,其調侃道:「這個稿子就一個錯誤,買賣關係寫反了。」
  • 阿里、騰訊、今日頭條都入局的即時通訊領域,為何一時炙手可熱?
    在這一行業中主要由三類玩家組成,一類是異軍突起的網際網路公司,包括騰訊和阿里兩大巨頭,以企業微信和釘釘伸出觸角;還包括今日頭條、網易這種因為自身業務發展,自然而然延伸出相關業務的新興角色。IM是一個貫穿企業多條業務線的重要管理工具,與客服、驗證服務、CRM存在一定交集,因此在這一行業中,還有一部分廠商兼具不同工具的角色,也佔有一定市場份額,比如環信、容聯雲通訊、雲之訊等。
  • 螞蟻集團或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今日頭條告今日油條商標侵權;名創...
    螞蟻集團或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今日頭條告今日油條商標侵權;名創優品正式登陸紐交所;金龍魚上市首日大漲118%...國內新聞4.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商標侵權 10月15日消息,字節跳動以商標權權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