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網民對科普文章的偏好,今日頭條科普大數據

2021-01-07 手機光明網

  「2017 年網民最愛看的科普文章類型是健康與醫療,飆升最快的關鍵詞是人工智慧。」

  3 月 29 日,今日頭條聯合中國科協科普部、中國科普研究所發布的《2017 網民科普閱讀大數據》報告為我們揭露了科普文章傳播的規律。

  報告顯示,2017 年今日頭條客戶端上共有 2935 萬篇科普類文章被閱讀,閱讀數為 2440 億。

  報告通過分析2017年全年網民在今日頭條上的閱讀數據發現,男性和女性在科普信息閱讀上的差異並不明顯,而年齡在 30 歲以上的人群比 30 歲及以下的人群更喜歡看科普文章。不同區域的居民對科普類信息閱讀也存在著差異,超一線城市科普滲透率最高。

  八大領域科普類文章中,健康與醫療最受讀者關注,其次是信息技術類內容。

  與健康醫療、信息科技等高熱度話題對應的是,環境、健康、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幾個關鍵詞。

  報告通過統計發現,人工智慧是熱度飆升最快的關鍵詞。從 2016 年到 2017 年,人工智慧的關注熱度飆升了 286.3%

  雖然人工智慧的熱度在過去兩年中快速飆升,但人們對其態度也逐漸趨於理性。通過對數萬條與AI相關文章的熱門評論做情感分析,頭條指數發現,讀者對於人工智慧已經從狂熱追捧到反思隱憂,樂觀和憤怒程度趨於平緩。

  今日頭條發起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當前網民對人工智慧的關注主要可分為 3 類: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科技倫理以及對人工智慧的樂觀估計。

  其中,「哪類工作先被人工智慧取代?」這一問題最受網民關注。

  人們對人工智慧態度趨於理性也從側面說明了科普的重要性。作為一家致力於參與社會民生事業的企業,今日頭條此番聯合中科協發布年度科普報告,通過挖掘科普文章傳播規律,以期更好地傳播科普文章,為廣大科技公司參與社會民生建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今日頭條未來仍將進一步加強科學知識及科普內容的傳播,擴大覆蓋面與影響力,讓更多網民接觸到科學知識,為知識普惠貢獻一份力量。

[責任編輯:趙豔豔]

相關焦點

  • 大學教授變身知識網紅,這位「愛較真的戴老師」在今日頭條靠科普火...
    與實驗室和講臺上的身份有所不同,在網絡上,他儼然已成社會科普的「網紅大咖」。自從接觸到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愛較真的戴老師」用通俗、風趣、大眾又不失嚴謹的科普方式,贏得近100萬粉絲和累計超6億的閱讀量。
  • 今日頭條內容營銷大全:選人、投放、數據效果全揭秘
    一本書可以靠一個KOL的一篇文章帶貨實現多少銷量?答案是:800萬。@腦洞歷史觀 是今日頭條的一位歷史領域創作者,他用一篇文章推《俄羅斯大師科學叢書》,全平臺流水超過800萬,直接一本書賣爆。這就是今日頭條上KOL營銷的巨大潛力。
  • 科普丨一文看懂數字孿生—相關概念及內涵
    科普丨一文看懂數字孿生—相關概念及內涵 2020-11-24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年今日頭條科普內容閱讀量超5000億 知識分子如何走紅?
    2017年,河森堡被中國科學協會和人民日報社評為「十大科普自媒體」,著有科普文章《天啟四騎士》《血戰伊波拉》等。同樣在2017年,清華大學學霸畢嘯天以一篇名為《微信紅包先搶和後搶差距居然這麼大》的文章刷屏朋友圈,閱讀迅速突破10萬+。這篇文章被人民網、央視財經等官媒轉載,讓「畢導」這個93年出生的清華化工系博士,成為廣為人知的「愛開腦洞的科學段子手」。
  • 知識網紅對談諾獎科學家丨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系列
    該系列由今日頭條科學頻道聯合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推出,頭條科普創作者連線對話科學家,聚焦2020年度科技大事件和科研成果,帶觀眾了解科學家大成就背後的小故事。據了解,這些視頻的錄製契機為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今日頭條競品分析報告
    編輯導讀:今日頭條憑藉著自身強大的大數據運算,精準推送用戶所喜歡的內容,同時滿足用戶碎片化利用時間的要求。本文作者對今日頭條競爭對手的發展模式以及特色功能進行對比,找出今日頭條的優勢所在以及以後需要完善自身的地方。
  • 中國科協:2017年中國網民科普需求搜索行為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因此,通過網民科普需求搜索行為的大數據挖掘,可以準確地了解網民科普需求的實時動態、精準刻畫有科普需求的網民的獨有特徵,為科普信息化建設的宏觀決策、科普的精準推送服務提供科學依據。為保留科普需求的層次結構,報告使用了中國科協科普部、中國科普研究所、百度數據研究中心合作搭建科普專業版指數平臺提供的相關數據。2.百度資訊指數百度資訊指數基於百度智能分發和推薦內容數據(被動行為數據),綜合了網民的閱讀、評論、轉發、點讚等信息憑據(主動行為數據),能夠全面反映信息推送網絡中的網民信息回應行為特徵。
  • 今日頭條、抖音戰疫科普直播已上線99期,超過5140萬人學習
    近日,今日頭條、抖音戰疫科普直播系列迎來最後一期。在第99期直播中,火神山醫院建築專業負責人、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第一設計院總建築師熊漢武在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抖音火山版同時直播,向30餘萬網友詳細介紹了火神山醫院設計的前因後果。
  • 今日頭條創作者三一博士:做科普應該回歸知識本身,但也別介意談錢...
    在今日頭條等平臺上,大家更習慣稱呼他另一個名號——三一博士。這個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超級學霸」,最擅長將基建、工程製造等小眾領域內容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深入淺出的進行科普,短短一年時間吸粉139萬。……對於日常生活離基建工程、機械製造等領域較為遙遠的很多人來說,打開三一博士在今日頭條上的主頁,無異於打開一本小「百科全書」。火神山醫院為什麼10天就能建成?虎門大橋為啥會「無故」振動?在這裡你都能找到答案。這樣的「硬核」科普,累計獲得近5億次點擊量,也讓三一博士先後收穫了「知名科學領域創作者」、「2020百大人氣創作者」的官方認證。
  •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9日 消息:近日,今日頭條上線了科普視頻系列
  • 今日頭條創作者三一博士:做科普應該回歸知識本身,但也別介意談錢
    11月25日,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的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各行各業的多名優秀創作者齊聚一堂,為真知代言,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32的長安大學公路學院講師薛恆瀟就是其中一位。在今日頭條等平臺上,大家更習慣稱呼他另一個名號——三一博士。
  • 河南大學教授戴樹璽把「量子力學」講成了「大白話」成社會科普的「網紅大咖」
    與實驗室和講臺上的身份有所不同,在網絡上,他儼然已成社會科普的「網紅大咖」。自從接觸到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愛較真的戴老師」用通俗、風趣、大眾又不失嚴謹的科普方式,贏得近100萬粉絲和累計超6億的閱讀量。一次「悟空問答」引發的科普熱潮1976年,戴樹璽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
  • 用運營思維,做醫療健康類文章科普
    要成就大醫生,通過自媒體平臺輸出醫療健康內容是投資回報最大的方式。我從來相信醫生的專業,也從不否認醫生的文字輸出能力,但自媒體科普醫療健康內容不同於醫生以往傳統的文字寫作,需要顛覆固有認知,用產品運營思維才能做好醫療健康類文字科普。文字載體的變化,閱讀習慣也發生改變。
  • 河南大學教授戴樹璽把「量子力學」講成了「大白話」 成社會科普的...
    與實驗室和講臺上的身份有所不同,在網絡上,他儼然已成社會科普的「網紅大咖」。自從接觸到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愛較真的戴老師」用通俗、風趣、大眾又不失嚴謹的科普方式,贏得近100萬粉絲和累計超6億的閱讀量。  一次「悟空問答」引發的科普熱潮  1976年,戴樹璽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
  • 中國科協: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網民科普需求搜索行為報告
    因此,通過網民科普需求搜索行為的大數據挖掘,可以準確地了解網民科普需求的實時動態、精準刻畫有科普需求的網民的獨有特徵,為科普信息化建設的宏觀決策、科普的精準推送服務提供科學依據。為準確了解我國網民科普需求搜索在「搜什麼」、「誰在搜」、「用什麼搜」等情況,中國科協科普部、百度數據研究中心、中國科普研究所於2015年3月共同開展中國網民科普需求搜索行為研究,從2015年起,每季度定期發布《中國網民科普需求搜索行為報告》。
  • 技能技巧 | 成就大醫生,用產品運營思維做醫療健康類文章科普
    要成就大醫生,通過自媒體平臺輸出醫療健康內容是投資回報最大的方式。我從來相信醫生的專業,也從不否認醫生的文字輸出能力,但自媒體科普醫療健康內容不同於醫生以往傳統的文字寫作,需要顛覆固有認知,用產品運營思維才能做好醫療健康類文字科普。文字載體的變化,閱讀習慣也發生改變。
  • 科普時代來了!醫生寫科普文章可參評高級職稱
    如:不久前,我在門診遇到一位大便習慣改變的病人,由於我提高了警惕,經過直腸指診,發現這是一例直腸癌的病人,一次就診斷清楚了,避免了誤診誤治。我立即寫出了《別讓直腸癌從你手上溜走》,提示大家遇到這樣的病人,千萬不要忽視了直腸指診,應用這一簡單有效的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 「看不慣」不認真做科普的人 他自己做起頭條創作者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張晴悅)11月25日,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的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各行各業的多名優秀創作者齊聚一堂,為真知代言,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32歲的長安大學公路學院講師薛恆瀟就是其中一位。在今日頭條等平臺上,大家更習慣稱呼他另一個名號——三一博士。
  • 百度百科推出百科醫典 攜手權威專家傳播健康科普
    【TechWeb】6月3日,百度百科今日正式推出「百科醫典」公益項目。據介紹百科醫典是百度百科基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起的權威健康知識科普公益項目,聯合海內外頂級醫療資源共建權威醫學健康科普平臺。
  • 大學老師成知識大V 讓普通人愛上科普
    01長安大學講師「三一博士」「看不慣」不認真做科普的人 他自己做起頭條創作者在今日頭條等平臺上,大家更習慣稱呼薛恆瀟另一個名號——三一博士。這個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超級學霸」,最擅長將基建、工程製造等小眾領域內容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深入淺出的進行科普,短短一年時間吸粉14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