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用微生物解決觀音山沙灘汙染難題 經驗被央視報導

2021-01-09 廈門網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郭欽轉通訊員劉海娟翁國寶)用微生物降解海洋石油汙染,廈門成功解決了觀音山沙灘油汙的難題。

  昨日,在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召開的專家驗收會上,5位專家集體籤名,通過了對「廈門觀音山沙灘油汙生物修復工程」的驗收。

  在驗收意見中,專家們認為該項目採用以石油降解菌劑為主體的生物技術,對受汙染沙子進行生物修復,取得明顯效果。且該項修復技術及施工工藝,將為類似油汙生物修復提供可借鑑的案例。

  2016年1月9日,廈門市觀音山人造沙灘受到嚴重油汙染,汙染長度約2000米、寬度平均3米、厚度平均0.4米,總面積大約3000平方米。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和廈門海事局等相關部門迅速開展事故原因排查,並對受汙染的沙灘進行處置工作,清理出受汙染沙子約2400立方米。為了防止發生二次汙染,決定對清理出的油汙染沙子進行生物降解處理。

  據介紹,基本的處理方法是,現場就地開挖微生物處理池,兩側敷設防滲膜結構,然後將受汙染沙子堆放其中。利用微生物對油汙的吸附、包裹、降解作用,對受油汙染的沙子進行處理。

  修復工程運行半年後,修復效果明顯,沙子潔淨程度已經符合要求。據介紹,通過微生物降解石油不會產生副作用,是目前最環保的除油方式,該項目的成功得到央視《走遍中國》欄目的報導。

  後續,主管部門將繼續跟蹤監測,進一步了解難降解的汙染物變化情況。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廈門一女子自稱觀音山散步時撿到兩塊龍涎香
    周女士撿到的這兩塊石頭  閩南網6月16日訊 海邊散步時,兩塊「小石頭」引起廈門市民周女士的注意。本月初在同一片沙灘,就有人撿到過一塊,這種好事,自己也能碰到?  周女士欣喜若狂,不過專家表示,是否真的是龍涎香,還有待鑑定。  周女士常去觀音山沙灘散步。6月12日下午,她再次來到觀音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廣場旁的沙灘上,當時正是落潮,兩塊其貌不揚的「小石頭」引起她的注意。  周女士曾看過一篇報導,本月初,一人在觀音山沙灘上撿到一塊價值逾百萬元的龍涎香。
  • 廈門市民觀音山沙灘玩耍 疑似撿到80萬的龍涎香
    東南網(微博)6月4日訊(海峽導報(微博)記者 曾毓慧/文 陳巧思/圖)假期去沙灘散步,撿到一個石膏狀的異物,拳頭大小,又腥又臭,撿到的人說這是龍涎香,價值80萬元。也許,這種好運氣,就是「別人家的運氣」,你信不?
  • 市民在觀音山撿到2斤重龍涎香 專家:或是鯨蠟
    記者 劉宇瀚 攝廈門網(微博)-海西晨報(微博)訊 記者 劉宇瀚海邊玩耍時,數塊拳頭大小、又腥又臭的異物引起讀者周女士的注意。曾看到本報去年6月6日《這塊龍涎香漂流上百年》報導的周女士欣喜若狂,她意識到自己可能撿到寶了。對此,專家表示,是否真的是龍涎香還需專業儀器鑑定。
  • 廈門女子疑撿到兩塊龍涎香 曾有人拾得價值百萬
    周女士撿到的這兩塊石頭閩南網(微博)6月16日訊 海邊散步時,兩塊「小石頭」引起廈門市民周女士的注意本月初在同一片沙灘,就有人撿到過一塊,這種好事,自己也能碰到?周女士欣喜若狂,不過專家表示,是否真的是龍涎香,還有待鑑定。周女士常去觀音山沙灘散步。6月12日下午,她再次來到觀音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廣場旁的沙灘上,當時正是落潮,兩塊其貌不揚的「小石頭」引起她的注意。周女士曾看過一篇報導,本月初,一人在觀音山沙灘上撿到一塊價值逾百萬元的龍涎香。
  • 廈門現怪石疑似龍涎香 價值百萬1月內出現3起
    (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 (文/圖 記者 吳俊鴻)蠟狀「怪石」浮在海面上,散發出奇異的腥臭味,用火點燃,馬上變成油脂狀……3天前,有人自稱在翔安瓊頭的一處漁排上發現疑似「海上浮金」——龍涎香。仔細端詳,「石頭」呈蠟狀,白色中帶一些黑色雜質,重量很輕,還發出奇怪的腥臭味,用點力,很容易將「石頭」掰下碎片。小林用手機拍下照片,發到微信朋友圈,分享這塊「怪石」。朋友小方看到照片後,發現這塊「石頭」與之前媒體報導的廈門疑出現的龍涎香十分相似。「要是龍涎香,可就是稀罕物,一克價值好幾千元!」小方決定弄清楚這塊「石頭」到底是不是傳說中的龍涎香,可是要找誰鑑定呢?
  • 廈門沙灘現無頭江豚 專家:可能是被鯊魚咬死
    (王先生供圖)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 它全身藍灰色,尾部扁平,一動不動地躺在海灘上,任憑海水不斷拍打在它的身上。背脊處微微隆起一塊皮膚,沒有背鰭暴露了它的身份——江豚。昨日下午5時許,市民王先生在會展中心附近海灘發現一隻無頭江豚的屍體。王先生告訴記者,昨日下午,他和朋友在環島路騎自行車。
  • 抹香鯨疑常出沒廈門海域 一月內三人撿到龍涎香
    灰白色蠟狀,夾些著黑色雜質,用手扇一扇風,腥臭味襲鼻,取下一點蠟狀粉末點燃,火焰呈現藍黃色,燒完後,不是灰燼而是油脂狀……經初步觀察,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王先豔博士說,從表面上看,這塊「怪石」和記載中的龍涎香有相似之處,但到底是不是龍涎香,研究所對這方面沒有太多研究,需送往專業檢測機構,通過色譜來檢測。
  • 廈門觀音山現海市蜃樓 目擊者:5幢樓越飄越遠
    這幾年,廈門出現了多次「海市蜃樓」事件,不管是真是假,總會引起一陣驚嘆。  平靜的海面上,霧氣蒙蒙,一排高樓聳立其中,依稀可見。前日上午,觀音山一帶的讀者稱在海面上看見了「海市蜃樓」。  早在2012年,這裡也曾出現過疑似「海市蜃樓」的美景,後經專家證實,這只是霧氣造成的假象。而這次讀者看到的是否是真的「海市蜃樓」呢?專家表示,可能性比較小。
  • 記國內最早的沙灘修復科研團隊—新聞—科學網
    「海岸修理工」顯變化 雖然施工方一再告知蔡鋒,夜晚勘察施工現場太危險,但蔡鋒還是憑藉手機打出的微弱光線,走向還在施工的香爐灣沙灘。只有親自來看一看、踩一踩,他才真正心中有數。 蔡鋒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目前其團隊有近20個類似的沙灘修復項目正在運行。
  • 廈門國家海洋公園在哪裡?大部分市民不清楚
    「大約從廈大白城附近,到會展中心一帶,都屬於廈門國家海洋公園的範圍吧。」李師傅說:「我之前在白城沙灘看見過這個名字,也曾遇到兩三名乘客說要打車到這裡,因此有些印象,但具體地點我也不是很清楚。」­  同時,記者也從廈門海峽國際旅行社和廈門航空國際旅行社了解到,廈門本地的旅遊路線中,都沒有「廈門國家海洋公園」這一景點,旅遊團也沒有這個行程。
  • 廈門天空昨出現罕見「奇景」一深一淺雙道彩虹(圖)
    還記得本報報導過的喜歡拍日出的陳巍剛嗎?昨日,是他拍日出的第301天。這個日子,對他來說,註定是難忘的。因為天空送給了他一件美麗的禮物——雙彩虹。  凌晨5點多的觀音山沙灘,因為昨夜的雨,格外乾淨清透,沙灘上只有三兩個人。5:40,天邊的朝霞上升起一道彩虹,過了一會,朝霞和彩虹慢慢退去。5:55,天空又出現了彩虹,仔細一看,竟有一深一淺雙道彩虹。陳巍剛難以形容當時激動的心情:「確切地說,肉眼可以看到三道彩虹。但第三道較淺,相機難以捕捉。」直到6:16,他離開,雙彩虹還未消散。
  • 廈門國家海洋公園到底在哪?旅遊線路不清晰 本地人也並不清楚
    「大約從廈大白城附近,到會展中心一帶,都屬於廈門國家海洋公園的範圍吧。」李師傅說:「我之前在白城沙灘看見過這個名字,也曾遇到兩三名乘客說要打車到這裡,因此有些印象,但具體地點我也不是很清楚。」  同時,記者也從廈門海峽國際旅行社和廈門航空國際旅行社了解到,廈門本地的旅遊路線中,都沒有「廈門國家海洋公園」這一景點,旅遊團也沒有這個行程。
  • 蟲子以塑料為食震驚學者 網友:白色汙染難題就解決了?
    如今,學界發現蟲子以塑料為食,為白色汙染治理打開更廣闊的思路。有網友感慨難道棘手的白色汙染難題就這樣輕鬆解決了?也有網友質疑,這樣未免也太輕鬆了吧,塑料也分種類的吧。 蟲子以塑料為食震驚學者 網友:白色汙染難題就解決了?
  • 「金雞」亮燈 扮靚廈門
    相逢是首歌 廈門歡迎您」等「金雞」主題文圖滾動播放,市民紛紛拍照留念。 隨後,記者又先後來到篔簹湖畔和觀音山,只見巨幅「金雞」海報佔用了觀音山的商務樓整棟樓面,而隔著篔簹湖也能遙看展播在樓面的「金雞」主題文圖。
  • 深海微生物蘊藏應用大前景
    多年來,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員聚焦國際深海科學前沿,在深海微生物多樣性調查、深海生物基因資源庫建設、海洋微生物功能研究、深海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逐漸發展成為國際深海微生物研究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 能自動「消失」的塑料:解決海洋塑料汙染新渠道
    但由於白色汙染越來越嚴重,塑料變成了「最糟糕」的發明。據統計,全球每年塑料廢棄物約3000萬噸,其中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丟棄或從陸地通過河道、風力最終進入海洋,塑料汙染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損害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像。  近日,在深圳舉行的第一屆「率先杯」未來技術創新大賽決賽上,中科院理化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團隊展示了一種海水中可降解材料,可以有效解決海洋塑料汙染問題。
  •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廈門近岸海域水環境汙染治理方案的...
    海洋是廈門的優勢和生命線。為了進一步改善廈門近岸海域水質,解決廈門海域水質面臨的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等因子超標的問題,根據國家海洋局、省市政府領導的要求,結合《美麗廈門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方案》,在分析廈門海域水環境汙染現狀的基礎上,制定本治理方案。
  • 廈門又雙叕一網紅景點,全長23公裡貫穿東西全島,一天能走完嗎?
    Hi,我是小張,小張還是那個小張,分享我的旅行生活,用旅行深度解析每個城市。吃完晚飯後,朋友說要散步,就跟隨他來到了一條走不完步行道。他說這條道是今年元月份才完成開發,現在來這裡旅遊的人並不多,不過這裡肯定又是廈門的一個網紅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