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廈門近岸海域水環境汙染治理方案的...

2020-11-26 廈門市人民政府網

各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委、辦、局:

  《廈門近岸海域水環境汙染治理方案》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並將執行情況按時報廈門市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4月23日

  (此件主動公開)

  廈門近岸海域水環境汙染治理方案

  廈門位於九龍江入海口,海域面積約390 km2,海岸線總長約226km,海域沿城市周邊布局,「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是廈門的直接寫照。海洋是廈門的優勢和生命線。為了進一步改善廈門近岸海域水質,解決廈門海域水質面臨的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等因子超標的問題,根據國家海洋局、省市政府領導的要求,結合《美麗廈門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方案》,在分析廈門海域水環境汙染現狀的基礎上,制定本治理方案。

  一、目標要求

  加強陸海統籌,建立陸海一體化的入海汙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加快市政管網和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開展農村面源汙染整治及小流域汙染整治,減少陸源汙染物入海;推進九龍江水環境綜合治理;開展海域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改善廈門海域水動力。到2020年全市主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為87%;本島汙水實現全截汙、全處理;九龍江入海汙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廈門海域水質基本達到功能區水質標準要求,其中河口區、西海域、同安灣海域、南部海域無機氮、活性磷酸鹽達到三類海水水質標準;東部海域及大嶝海域無機氮、活性磷酸鹽達到二類海水水質標準,海面乾淨、沙灘整潔。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強海洋環境監測,提升對所轄海域水環境汙染現狀的監測與評價能力

  充分利用廈門海洋環境監測評價力量雄厚的優勢,優化整合資源,不斷完善包括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廈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福建省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漁業環境監測站、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廈門市環境監測站等國家、省、市級海洋環境監測機構組成的海洋環境監測網絡;推進入海河流交接斷面及海域自動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在主要溪流入海口新建自動在線監測站,加強對陸源入海主要排汙口、九條入海溪流水質和總量的監測,較準確估算常規汙染物入海量並分析近年變化情況,為建立陸海一體化的入海汙染物總量控制制度提供支撐。同時,及時發布每月海洋環境質量通報,及時反映水環境治理效果,推進廈門海域水環境治理工作。

  牽頭單位:市海洋漁業局

  配合單位:市環保局、市水利局

  (二)加快市政汙水管網和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減少陸源入海汙染物

  1.提高島內外汙水收集處理率。按照島內集中處理為主,島外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相結合的原則,全面提高全市汙水收集處理能力。在完成集美汙水處理廠擴建主體工程的基礎上,到2016年完成新建澳頭汙水處理廠一期、擴建翔安汙水處理廠以及啟動海滄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同時,各農村村莊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項目投入運行,確保農村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分開處理,到2020年廈門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以上。

  2.削減汙水處理廠尾水入海汙染物。逐步將各汙水處理廠尾水排放標準提高到一級A;積極推動翔安片區再生水項目,制定有效可行的中水回用方案,提高中水回用率,減少汙水處理廠尾水直排入海的汙染負荷;

  3.完成本島汙水全截流。完善雨汙分流系統,加快東部環島路雨汙水直排口、和平碼頭、廈港避風塢、湖裡片區等雨汙水直排口截汙改造工程。到2016年完成全部截流任務,杜絕島內汙水直排入海。

  4.實現工業園區、港區的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到2015年所有工業園區、港區全面實現汙水集中處理。新建工業園區、港區必須同步配套汙水處理設施,所有直排的汙水必須經處理後達標排放或經許可後接入城市汙水管網納入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牽頭單位:市市政園林局、市建設局

  配合單位:市環保局、廈門港口管理局、市海洋漁業局、市規劃委、各區政府

  (三)積極推進島外九條溪流綜合整治,減少溪流入海汙染物

  開展島外九條溪流(包括九溪、龍東溪、東西溪、埭頭溪、官潯溪、後溪、瑤山溪、深青溪、過芸溪)汙染綜合整治,全面建立和實行「河長制」,加快開展截汙和水體生態修復,全面改善地表水環境質量,到2020年九條溪流入海口水質滿足V類地表水水質標準。

  牽頭單位:集美區政府、海滄區政府、同安區政府、翔安區政府

  配合單位:市水利局、市發改委、市環保局、市建設局、市規劃委、市市政園林局、市農業局

  (四)全面開展畜禽養殖業汙染治理,減少農村面源入海汙染物

  嚴格控制畜禽養殖總量,做好禁養區內的生豬退養工作。取締限養區內違章建設且無任何治汙設施的各類養殖場(戶),不得新建和擴建各類畜禽養殖場;合理規劃全市畜禽養殖總規模,推動畜禽養殖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全面推廣畜禽標準化生態養殖模式,實施全過程綜合治理;2015年全面完成禁養區內生豬的清退工作,2017年全面完成限養區內的生豬規模養豬場的改造提升和汙染防治工作。

  牽頭單位:集美區政府、海滄區政府、同安區政府、翔安區政府

  配合單位:市環保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

  (五)加強九龍江流域環境管理和海洋環境保護區域合作,減少九龍江入海汙染物

  建立九龍江-廈門灣生態系統管理工作框架,通過廈漳泉城市聯盟強化海洋環保合作機制,建立區域陸源入海汙染物聯防聯控機制,推進九龍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確定九龍江入海汙染物濃度及總量控制目標,加強九龍江北溪、西溪、南溪水質斷面監測,推動建立以流域交接斷面排汙總量控制責任制為基礎的流域上下遊水質達標的生態補償和激勵機制,力爭2016年九龍江北溪、西溪入海交接斷面總磷、總氮及氨氮符合III類地表水水質標準。

  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市發改委、市環保局

  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海洋漁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水利局、市建設局、各區政府

  (六)做好海漂垃圾清理工作,維護廈門海域水面整潔

  推進九龍江上遊垃圾攔截,減少九龍江沿岸入海垃圾;完善海上環衛機制,加快推進環衛碼頭選址建設,逐步擴大海上保潔範圍,加大沙灘保潔力度,減少海漂垃圾。到2016年海上保潔範圍擴大到80平方公裡,海岸線約80公裡,到2020年海上保潔範圍爭取擴大到廈門所轄海域,實現海域、沙灘整潔的目標。

  牽頭單位:市市政園林局、市發改委、市環保局

  配合單位:市海洋漁業局、廈門港口管理局、各區政府

  (七)加強海上船舶管理,杜絕汙染物直接入海

  進一步完善港口船舶含油汙水、壓載水、洗艙水和船舶垃圾接收處理設施。港口、碼頭、裝卸站以及從事船舶修造的單位應當配備與其裝卸貨物種類和吞吐能力或者修造船舶能力相適應的汙染監視設施和汙染物接收設施,並使其處於良好狀態。在大中型漁船上推行配置「兩桶」(廢油回收桶和生活垃圾收集桶),實行漁船廢油和生活垃圾回收制度。船舶汙水、含油廢水應實現岸上統一接收,集中處理後100%達標排放。

  牽頭單位:廈門港口管理局、廈門海事局、市海洋漁業局

  配合單位:市環保局

  (八)加大海洋環境執法監管機制建設,減少海域違法排汙行為

  嚴把涉海工程海洋環評關,加強海陸聯動的海上執法機制,加大對廈門海域沿線私設暗管或採取其他規避監管的方式向海域排汙行為的查處力度;研究引入第三方委託環境監理等社會化服務機構建立海洋環境工程監理機制,確保海洋工程各項環保措施落實到位;加大對海上傾廢活動的監管,建立海上傾廢全過程監控,杜絕中途非法傾廢行為。

  牽頭單位:市海洋漁業局、市環保局

  配合單位:各區政府

  (九)推進海域綜合整治,增強廈門海域自淨能力

  以灣區綜合整治、海堤開口及海域清淤為重點,持續推進包括馬鑾灣綜合整治工程、高集海堤開口改造工程和海域清淤等整治工程,同時,加快東坑灣綜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力爭到2020年全面打開廈門海域所有海堤,完成廈門海域全部清淤任務,海域水動力不斷增加,海水自淨能力得到增強。

  牽頭單位:市清淤辦、翔安區政府、海滄區政府

  配合單位:市海洋漁業局、市發改委、市規劃委

  (十)推進海域生態修復工程,利用海洋生物措施淨化水質

  繼續推進紅樹林種植、海域增殖放流等海洋生態修復工程。啟動下潭尾紅樹林溼地公園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結合馬鑾灣、海滄灣、東坑灣等灣區整治,完善紅樹林種植規劃,推進灣區紅樹林溼地恢復工程,進一步擴大海域紅樹林溼地面積;每年繼續開展以「恢復海洋生態鏈,維護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增殖放流活動,在廈門海域投放對海水水質起淨化作用的貝、藻類。

  牽頭單位:市海洋漁業局

  配合單位:集美區政府、海滄區政府、翔安區政府、市發改委、市規劃委

  (十一)加大海洋環保科技投入,為改善廈門海域水質提供技術支持

  加大投入,每年統籌安排一定資金用於推動水汙染治理設備、治理材料、汙染治理專用環境監測儀的研發和中水回用技術的研究,海洋生態修復技術的研究,2017年底完成河流入海通量在線監控技術研發,建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服務平臺,提升我市海洋環境汙染監控和汙染治理科技水平。

  牽頭單位:市海洋漁業局、市環保局、市科技局

  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市政園林局

  (十二)加強海洋宣傳和海洋意識教育,減少汙染海洋環境行為

  推進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建設,壯大海洋環保志願者隊伍,利用「全國海洋日」、「防災減災日」等契機,開展海洋科普知識的宣傳,使海洋科普進校區、社區和漁區,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海洋知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同時,繼續發揮每年「國際海洋周」的宣傳作用,提高活動參與人數,提升廈門市民海洋保護意識,自覺抵制汙染海洋環境的行為。

  牽頭單位:市海洋漁業局

  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各區政府

  (十三)建立入海汙染物總量控制和生態補償制度,為廈門海域水環境汙染整治提供制度保證

  根據廈門海域汙染物排海總量控制研究成果,建立汙染物總量控制制度,提出入海汙染物總量分配、核查和調整的動態管理方案。合理確定生態補償的範圍、對象和內容,對限制發展區域給予相應生態補償。探索建立生態補償基金,逐步形成政府引導、市場推進和社會參與的生態補償機制。

  牽頭單位:市海洋漁業局、市環保局、市水利局、市財政局

  (十四)建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機制,確保廈門海域水環境汙染治理取得實效

  建立《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制度》,出臺《廈門市生態文明評價考核辦法》,每年開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海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將各行政區海水水質達標情況、畜禽養殖業汙染整治、溪流汙染整治、市政管網建設、海域整治和海洋生態修復等重點工作納入考核,明確任務分工和工作進度,推進廈門海域汙染治理各重點項目建設的落實。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海洋漁業局

  配合單位:市效能辦

  附件:廈門近岸海域環境汙染治理重點項目一覽表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4月24日印發

  

相關焦點

  • 《近岸海域汙染防治方案》(全文)
    >關於印發《近岸海域汙染防治方案》的通知 沿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局)、工業和信息化廳(委)、財政廳(局)、住房城鄉建設廳(委)、交通運輸廳(委)、農業(農牧、農村經濟)、漁業(水利)廳(局、委)、林業廳(局)、海洋廳(局): 為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
  • 廈門積極開展海洋汙染物總量控制 部分海域水質有所改善
    圖為美麗的廈門海景。(本報記者姚凡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林雯通訊員佘逸)隨著城市發展的蒸蒸日上,生態環境也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對海灣城市廈門而言,海洋汙染物尤其是陸源汙染物對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有著重要影響。近年來,廈門積極開展海洋汙染物總量控制相關工作,針對廈門市轄區內全部海域及匯水區,包括39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以及1573平方公裡陸地面積進行「陸海統籌」全盤管理。
  • 廣東省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2018—2020 年)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關於印發《廣東省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函  沿海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科學技術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廣東海事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近岸海域汙染防治方案
  • 《浙江省近岸海域水汙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浙江省近岸海域水汙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此件公開發布)   浙江省近岸海域水汙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高標準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高質量建設美麗浙江的決策部署,推進我省近岸海域水汙染防治,制定本行動計劃。
  • ...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國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陸源入海汙染居...
    今年1月以來,廣東珠海、深圳、惠州和汕尾海域,相繼出現規模不等的赤潮。 這只是我國海洋環境汙染的一個縮影。日前,國家海洋局發布《2015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結果顯示,2015年我國海域共計發現赤潮35次,累計面積2809平方公裡,我國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陸源入海汙染居高不下,海洋環境災害仍然突出。
  • ...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督察長效機制...
    各縣(市)區黨委和人民政府,各國家級、省級開發(度假)園區,市委和市級國家機關各部委辦局,各人民團體,市屬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關於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督察長效機制的意見》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四個關鍵詞解讀《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我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部署安排。  近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先後出臺《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責任考核辦法》《關於新時代新起點建設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上下凝聚起整體合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加快形成,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有力有效,綠色發展成效顯著。
  • 水十條重新定義近岸海域總氮汙染標準!
    近日,環境保護部辦公廳、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科技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農業部辦公廳、林業局辦公室、海洋局辦公室十部委聯合發布《近岸海域汙染防治方案》,此方案是為落實「水十條」,改善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狀況而制定。
  • 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
    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全文如下: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住房城鄉建設廳
  •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實施...
    各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委、辦、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廈門市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11月5日  (此件主動公開)  廈門市進一步激發  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實施意見  為深化文化和旅遊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供需兩端發力,不斷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國辦發〔2019〕41號)精神
  •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五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質量監測(徵求...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北極星環保網從生態環境部網站獲悉,關於徵求《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五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質量監測(徵求意見稿)》等十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意見的函,詳情如下:第二部分 數據處理(徵求意見稿)4.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三部分 近岸海域水質監測(徵求意見稿)5.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四部分 近岸海域沉積物監測(徵求意見稿)6.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五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質量監測(徵求意見稿)7.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六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監測(徵求意見稿)8.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 南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三年行動方案(2014...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管委會,市級各雙管單位,市直各事業、企業單位:  《南寧市大氣汙染防治三年行動方案(2014—2016)》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 廈門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要點解析(圖文)
    目前,廈門市政汙水處理率高達85%,但由於面源汙染的影響及部分舊城區和村莊的合流制系統截汙不徹底,仍造成溪流和灣區水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2013年度,在120.54km評價河長中,均受到一定程度汙染(V類和劣V類);按照單項因子評價法,;廈門近岸海域一、二類海水水質類別比例僅佔1.2%,三、四類海水水質類別為4.8%,其餘均為劣四類海水。
  •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土壤汙染防治...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內蒙古自治區土壤汙染防治三年攻堅計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 浙江近岸海域調查報告:水質落後成因多元
    此外,長江口來水佔我省海域來水的80%左右,帶來豐富營養鹽的同時,也使海域長期受長江攜帶入海汙染物影響。  發源於青藏高原的「母親河」長江,一路東奔入海,至下遊浙江,滔滔江水中已經攜帶著流經數十個省市後積累下的物質,呈富營養化。根據調查,我省近岸海域受長江攜帶入海汙染物影響明顯,已成為水質富營養化嚴重的主因。
  •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六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監測(徵求意見...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北極星環保網從生態環境部網站獲悉,關於徵求《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六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監測(徵求意見稿)》等十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意見的函,詳情如下:第二部分 數據處理(徵求意見稿)4.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三部分 近岸海域水質監測(徵求意見稿)5.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四部分 近岸海域沉積物監測(徵求意見稿)6.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五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質量監測(徵求意見稿)7.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六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監測(徵求意見稿)8.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 全文|《杭州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
    二、總體要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論述為指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貫徹落實《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高標準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高質量建設美麗浙江的意見》《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浙江省生態文明示範創建行動計劃的通知》《浙江省高質量參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意見》,紮實推進「大灣區」和「美麗浙江
  •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烏海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烏海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內政發〔2020〕26號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 經自治區黨委同意,現將《烏海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 國辦發〔2007〕3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中國環境報記者 張銘賢 2020年12月25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省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海河共治,實施陸源汙染防治、海洋汙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環境風險防範、旅遊旺季環境保障等五大攻堅,全省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