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鈰納米粒子納米結構聚合物支架用於抗氧化和抗肥大的心臟補片

2021-01-11 Espun

心肌梗死(MI)後,再灌注的缺血性心肌組織中會產生活性氧(ROS)。心肌梗死後心臟增強其功能表現的一種代償性方式是使心肌細胞肥大。在過去,降低心肌細胞中ROS的水平與抑制心肌肥大有關。值得注意的是,氧化鈰納米粒子(nCe)已被廣泛用於有效清除細胞ROS,以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此外,納米纖維等纖維基質正在成為工程植入式心臟補片的有前途的基質。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使用靜電紡絲製備的nCe修飾聚己內酯(PCL)和PCL-明膠共混物(PCLG)納米纖維。通過X射線衍射、X射線光電子能譜、能量色散X射線能譜、掃描電子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和接觸角測角法對其進行了表徵,證實了纖維直徑約為300nm的PCL或PCLG納米纖維(PCLG-Ce)上存在nCe。

基於nCe的PCLG支架與包括原代細胞在內的多種細胞類型具有細胞相容性。當受到H2O2誘導的氧化應激時,在nCe修飾的PCLG納米纖維上培養的原代心肌細胞顯示ROS水平顯著降低。有趣的是,研究發現nCe修飾的PCLG納米纖維可以抑制激動劑引起的心肌肥大。總體而言,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nCe修飾PCLG納米纖維作為心臟補片,具有抗氧化和抗肥大的潛力。

圖1.用作可植入心臟補片的氧化鈰納米粒子(nCe)修飾納米纖維的製備示意圖。A)納米纖維的製備和納米纖維上nCe塗層的圖示。B)nCe修飾的PCLG納米纖維的放大圖示。(a)以各種步驟將鈰鹽沉積在納米纖維上。(b)納米纖維作為心臟補片的功能是減輕心肌梗死後產生的ROS。

圖2.nCe修飾納米纖維貼劑的表徵(A)(i)PCL,(ii)NaOH處理的PCL(PCL-NaOH)和(iii)nCe修飾PCL的SEM圖像。(比例尺為15m,放大圖像為5m)。(B)nCe修飾納米纖維的反向散射SEM圖像,顯示nCe在纖維上的沉積((i)比例尺=40m,(ii)比例尺=20m)。(C)納米纖維的EDX分析(i)PCL-NaOH和(ii)PCL-nCe(比例計數為1625)。(D)XPS分析:(i)粉末形式的PCL-nCe納米纖維的全光譜分析。(ii)顯示主要Ce4+氧化態的選擇性Ce 3d光譜(峰值以紅色表示)。(E)XRD分析:(i)PCL-NaOH(ii)PCL-nCe(*CeO2 JCPDS卡號81-0792的代表峰)(F)納米纖維的AFM表徵。(a)(i)PCL(ii)PCL-nCe的代表性AFM偏轉2D圖像。(b)(i)PCL(ii)PCL-nCe的3D渲染圖像。纖維截面分析(比例尺為40m)。

圖3.nCe修飾PCLG納米纖維的表徵。A)納米纖維的SEM顯微照片:未塗覆(PCLG),經NaOH處理(PCLG-NaOH)或塗覆有0.1M(PCLG-0.1Ce1200)或0.5M(PCLG-0.5Ce1200)氧化鈰20小時。放大倍率2500至15000X。B)在PCLG、PCLG-NaOH、PCLG-0.1Ce1200和PCLG-0.5Ce1200上培養的心肌細胞的共聚焦顯微照片,其用鬼筆環肽(紅色)和Hoechst(藍色)染色。比例尺=20m。C)納米纖維的SEM圖像:未塗覆(PCLG),塗覆有0.01M(PCLG-Ce10)氧化鈰10分鐘,0.01M(PCLG-Ce60)氧化鈰60分鐘和0.01M(PCLG-Ce60)氧化鈰20小時。放大倍率4500至15000X。D)PCLG、PCLG-NaOH、PCLG-Ce10和PCLG-Ce60的纖維直徑圖。E)H9c2細胞在不同的底物上生長36小時。細胞核用Hoechst(藍色)染色。比例尺=50m(上圖)。餅圖描繪了細胞相對附著的百分比。TCPS作為空間(下圖)。F)PCLG、PCLG-NaOH、PCLG-Ce10、PCLG-Ce60的水接觸角測量。角度以度表示。

圖4.nCe修飾PCLG納米纖維的細胞相容性。A)生長36小時並用鈣黃綠素(綠色)和碘化丙啶(紅色)染色的H9c2細胞的螢光顯微照片,以觀察活細胞和死細胞的比例。放大倍率10X。比例尺=100m。B)在TCPS、PCLG、PCLG-Ce10和PCLG-Ce60上生長36小時的H9c2細胞活性的相對倍數變化圖。C)在TCPS、PCLG、PCLG-Ce10和PCLG-Ce60上生長3天的大鼠成纖維細胞活性的相對倍數變化圖。數據表示為平均值±標準差,使用單向方差分析(Sidak的多重比較測試)計算出p值。D)在TCPS、PCLG、PCLGCe10和PCLG-Ce60上生長36小時並用Hoechst染色的原代肌管的螢光顯微照片(藍色,上圖)。比例尺=100m。在TCPS、PCLG、PCLG-Ce10和PCLG-Ce60上生長的原代肌管的SEM顯微照片(下圖)。比例尺=2m。E)使用心臟特異性標記物,肌球蛋白(紅色),α-肌動蛋白(綠色)和MEF2C(紅色),對分離和培養的心肌細胞進行分子表徵。細胞核用Hoechst染色(藍色)。比例尺=20m。F)在TCPS、gTCPS、PCLG和nCe修飾納米纖維上培養36小時的心肌細胞。用心肌肌鈣蛋白(綠色)、鬼筆環肽(紅色)和Hoechst(藍色)的抗體對心肌細胞進行染色。比例尺=20m。

圖5.nCe修飾PCLG納米纖維的抗氧化和抗肥大作用。A)明膠塗覆第1、3和5天後,在TCPS和nCe-PCLG納米纖維上培養的心肌細胞。用心臟特異性標記物、心肌肌鈣蛋白I(紅色)和Hoechst(藍色)對心肌細胞進行免疫染色。比例尺=20m。B)未經處理或用H2O2處理的心肌細胞中ROS水平的代表性倍數變化圖。數據表示為平均值±標準差(n=15到55個細胞)。學生t檢驗用於計算顯著性。*表示p<0.05,****表示p<0.0001。C)在gTCPS和nCe修飾的定向gPCLG納米纖維上生長的心肌細胞。比例尺=20m。黃色箭頭指示心肌細胞排列的方向。D)在gTCPS和gPCLG-Ce60-A上生長的心肌細胞的代表性共聚焦顯微照片,用溶媒或苯丙氨酸(PE,100M)處理48h。心肌細胞用Myomesin(綠色)和心肌肥大標記物ANP(紅色)進行免疫染色。細胞核用Hoechst染色。比例尺=50m。黃色箭頭指示心肌細胞排列的方向。E)用於定量ANP陽性細胞數目的代表性圖。數據表示為平均值±標準差,n=187至382個細胞。使用雙向ANOVA(Sidak的多重比較測試)來計算顯著性。*表示p<0.05,****表示p<0.0001。

相關焦點

  • 韓國研究表明活性氧納米粒子可以有效治療白血病
    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發布消息稱,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與首爾大學聯合研究小組成功開發出具有抗氧化和消炎作用的二氧化鋯-氧化鈰(CeZrO2)納米粒子(以下稱為合成納米粒子
  • 《ACS Nano》綜述:用於組織工程的磁性納米複合水凝膠
    這些工程支架應具有以下特徵:(i)從納米到宏觀模擬天然組織的複雜結構;(ii)滿足組織的機械,電氣和結構特性,這些特性在幾乎所有情況下都是異質的;(iii)提供所需的生物物理和生化線索,以誘導所需的包囊細胞生長,增殖和分化;(iv)確保按需設計腳手架設計的技術可擴展性。【摘要】人體的大多數組織都具有高度各向異性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組織。
  • 工學院於海峰團隊合作發表嵌段聚合物模板法製備無機納米粒子進展...
    無機納米粒子在性質上有別於其塊體材料,因此成為很多領域,如儲能催化等領域的研究熱點。無機納米粒子的形狀和尺寸對於納米粒子的性質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納米粒子形狀和尺寸的精確控制在納米粒子的製備過程中至關重要。以嵌段聚合物為模板製備納米粒子是精確控制納米粒子尺寸和形狀最穩定的方法之一。
  • 科學網—提出「動態尺寸效應」決定納米粒子穩定機制
    >
  • 【科研進展】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極大的提高了紅外探測器等...
    由於聚合物的性質可以通過加入納米填充劑等添加劑來改變,許多聚合物框架被定製並方便地獲得具有可調性能的導電/半導體行為的聚合物,這在電子領域開闢了新的專門應用。為在技術領域創造新的介面,開發了具有高介電性能的聚合物結構。在微/納米電子領域,聚合物的結構可調性開發微型模塊一直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主題,其中聚合物不僅可以用作絕緣體,還可以作為導電接口,通過優化調整電、機械和介電性能。
  • 包信和等提出動態尺寸效應決定納米粒子穩定機制—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包信和院士、楊帆研究員帶領納米與界面催化研究團隊首次提出「動態尺寸效應」決定納米粒子穩定機制
  • 超級纖維概念橫空出世 納米概念股或再遭爆炒
    可以看作是由石墨烯片層捲曲而成,因此按照石墨烯片的層數可分為單壁碳納米管和多壁碳納米管。這種材料很輕,但很結實。碳納米管作為一維納米材料,重量輕,六邊形結構連接完美,具有許多異常的力學、電學和化學性能。  「碳納米管是我所能見到的最好的導電材料。」
  • 納米技術:表徵納米粒子表面自組裝有機分子的結構!
    納米技術:表徵納米粒子表面自組裝有機分子的結構!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領導的一項大型合作採用了一種強有力的新方法來克服在納米粒子表面上表徵自組裝有機分子結構的挑戰性任務。自組裝單層保護的納米顆粒越來越多地用於電子,藥物輸送,催化和傳感裝置中。構成殼層的配體的組成和結構是重要的,因為它們被認為決定了納米顆粒的性質,例如化學,生物和界面行為。調諧配體分子允許納米粒子為特定應用定製。
  • 【中國科學報】研究人員提出「動態尺寸效應」決定納米粒子穩定機制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包信和、楊帆帶領納米與界面催化研究團隊,首次提出「動態尺寸效應」決定納米粒子穩定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傳統認識中,納米材料隨尺寸減小、缺陷密度增高帶來高反應活性,但也會隨之犧牲長期的穩定性。
  • 納米纖維大孔支架製備技術在骨組織工程研究中的應用與意義
    ,首先是將聚合物與高沸點、低分子質量的液態或固態稀釋劑混合,在高溫時形成均相溶液,再將混合物溶液製成所需要的形狀,降低溫度使溶液發生相分離,然後用某些溶劑進行萃取除去稀釋劑,最後進行冷凍乾燥得到孔結構。
  • 【科研進展】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極大的提高了紅外探測器等電子儀器的性能!】
    由於聚合物的性質可以通過加入納米填充劑等添加劑來改變,許多聚合物框架被定製並方便地獲得具有可調性能的導電/半導體行為的聚合物,這在電子領域開闢了新的專門應用。為在技術領域創造新的介面,開發了具有高介電性能的聚合物結構。在微/納米電子領域,聚合物的結構可調性開發微型模塊一直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主題,其中聚合物不僅可以用作絕緣體,還可以作為導電接口,通過優化調整電、機械和介電性能。
  • 原位聚合的聚吡咯納米顆粒固定化聚己內酯導電支架用於骨組織工程
    C:原位聚合的聚吡咯納米顆粒固定化聚己內酯電紡導電支架用於骨組織工程DOI:10.1016/j.msec.2020.111056儘管進行了大量嘗試以製備聚吡咯納米顆粒(PPy-NPs)摻雜的納米纖維支架,但仍需尋求一種低成本的簡便策略。在本文中,研究者開發了一種新型PPy-NPs原位聚合策略,並一步將其固定到PCL聚合物基質中。
  • JACS:MOF納米粒子單分子膜和獨立多層膜的自組裝
    成果簡介無機納米粒子,如Au(AuNPs)和Si(SiNPs)納米粒子以及多孔納米粒子,如沸石和金屬有機框架(MOFs)的合成和開發,幾十年來一直吸引著研究人員。無機納米顆粒往往具有固有的結晶性和脆性,難以加工。而只有少數自組裝單分子膜來自多孔納米顆粒。
  • 中科大劉世勇團隊:用於化學動力學療法的高分子納米載體研究進展
    這一新興的治療手段不僅能夠直接殺滅腫瘤細胞, 還可以與其他腫瘤治療策略(如化療)有機結合, 提升抗腫瘤療效. 細胞被認為是生物體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元. 從化學角度來看, 細胞可以被認為是一個精巧的微反應器, 它們能夠在極其溫和的條件下精確地執行大量的化學反應.
  • 用納米銅油墨印刷RFID標籤天線
    納米導電油墨印刷電子線路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極具潛力替代傳統PCB線路製造工藝。納米導電油墨形成電子線路的原理是 ,通過油墨載體將納米粒子分散 ,再印刷在基材上形成線路圖案 ,在後續的燒結中,由於納米粒子表面活性強 ,在低溫下可將納米粒子燒結成連續體 ,導電性提高 ,克服了以往導電油墨電阻率高的缺點,成為電子產業的一個研究熱點。
  • 蘇州納米所新型納米載藥體系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他們通過化學修飾氧化石墨烯,實現了抗癌藥物阿黴素和喜樹鹼的可控聯合載藥和生物靶向遞送,其在體外實驗中表現出比單一載藥更高的抗腫瘤效應 (Small, 2010, 6, 537- 544),這項工作入選Small月度Top 10 most accessed articles。
  • 陳根:研究開發再生骨骼新材料,磁性納米粒子幫助骨骼快速生長
    現在,《物質》雜誌最近了一項研究的結果,該研究小組由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幾名研究人員和來自明霍大學(葡萄牙)中心的其他研究人員組成。在這項工作中,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新的複合材料,可以用於組織工程,特別是再生骨組織。
  • 納米催化「高穩定性」新星誕生—新聞—科學網
    因此,理解銅催化劑的作用機制,研製新型銅催化劑,提高催化活性和穩定性是該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也是納米催化研究中的一個熱點。 近二十年來,眾多研究發現,銅-氧化鈰催化劑體系在合成氣反應化學中表現出優異而獨特的性能,但對其催化作用機理以及活性位的原子結構卻知之甚少。
  • 『納米 聚合物』美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導熱納米結構聚合物
    該研究小組的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具有金屬狀導熱係數的納米結構聚合物薄膜」),可能會刺激聚合物絕緣體的研究發展,將其作為傳統金屬導熱材料的輕質、柔性和耐腐蝕替代品,適用於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中的散熱材料,以及汽車和冰箱中的冷卻元件。
  • 納米技術在生物醫學中的研究進展
    利用納米技術可將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與藥物一起製成納米藥物,作為靶向藥物製劑,直接導入病灶部位的器官、組織甚至細胞,達到提高藥物療效,降低毒性的作用;將納米材料作為藥物載體,可增加某些藥物的胃腸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將納米材料作為載體,可用於基因的輸送和治療。文章就納米技術在生物醫學中的研究進展做一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