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船隻噪音會影響座頭鯨覓食能力

2020-11-22 環球網

【環球科技報導 記者 程君秋】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8月10日報導,研究發現,船隻噪音會影響座頭鯨的覓食能力,長期可能對座頭鯨的健康狀況造成破壞。

與座頭鯨移居路線重疊的船運航道對座頭鯨而言是一種長期的海底聲音汙染。座頭鯨和海豚、殺人鯨及抹香鯨一樣,依賴像聲納的回音來定位獵物及溝通。

據報導,紐約雪城大學布萊爾(Hannah Blair)領導的一組科學家長期追蹤北大西洋10隻座頭鯨所受到的噪音汙染影響。

座頭鯨在海底進食的行為會受噪音汙染影響,使得約半數的座頭鯨在至少一次沉入海底時無法展開進食的行為。而座頭鯨的獵物也會受噪音汙染,藏入海床更深處,增加了座頭鯨的覓食挑戰。

報告指出,座頭鯨或多或少習慣了船隻帶來的噪音汙染,但「無法完全適應這種幹擾」。

這份研究報告刊登在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最新一期《生物學快報》(Biology Letters)。

相關焦點

  • 座頭鯨真的會吃人嗎?美國2名女子被座頭鯨吞下後,竟奇蹟般的逃脫!
    在海洋中潛水時,最好也要遠離座頭鯨,原因是它們體型過於龐大,一旦它們用胸鰭或者尾鰭攻擊人類,人類很可能會被它們拍暈,或者拍打地失去方向,增加死亡風險。 座頭鯨和狼一樣,在生物豐盛的季節會選擇團隊捕獵,當它們遇到魚群時(往往是小型魚類),它們會將魚群趕到一起,並且有一個座頭鯨下潛到魚群的最下面,並圍繞著魚群外側吐泡泡。
  • 海洋生物遭噪音汙染 美當局擬定「靜」音戰略路線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海洋許多生物,從鯨魚到無脊椎動物,都通過聲音來完成諸如交流、覓食、躲避捕食者、遷徙等各種活動。但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螺旋槳、聲納、油氣鑽探以及其他工業勞動在海洋中產生了各種噪音,這些噪音已經被證實會干擾海洋生物的活動。
  • 自然 | 看似寧靜的海洋,其實也有噪音汙染
    你可能會問,噪音對海洋生物究竟造成了怎樣的影響?科學家對此進行了研究,目前已知會對海洋動物的聽覺造成影響,會改變一些海洋生物的生活習性或規律。當噪音強度足夠大時,則會導致聽覺永久性下降或缺失。研究表明,建造海上風力發電廠時,水下打樁點100米範圍內的寬吻海豚,聽覺器官會受損傷,50千米範圍內的寬吻海豚會出現行為異常或被迫逃離。噪音汙染不僅針對包括海豚在內的哺乳動物,對一些無脊椎動物也會造成巨大的傷害。研究顯示,噪音可以導致頭足類動物,如章魚、烏賊、魷魚等平衡器受損,使其難以在海洋裡保持平衡。
  • 自然|看似寧靜的海洋,其實也有噪音汙染
    你可能會問,噪音對海洋生物究竟造成了怎樣的影響?科學家對此進行了研究,目前已知會對海洋動物的聽覺造成影響,會改變一些海洋生物的生活習性或規律。暴露在高強度聲音之下,一些海洋動物出現暫時性聽覺缺失或聽覺靈敏度降低。當噪音強度足夠大時,則會導致聽覺永久性下降或缺失。
  • 座頭鯨:溫柔胖子の治癒之聲
    之後身體色彩會逐漸變深。在雌性座頭鯨生產時,雄性通常都緊跟在邊上,這種行為會一直持續到幼崽出生後的1個月左右。雄性的任務是對入侵的其他鯨或偶爾出現的人類船隻進行攔截,不過要是遇上兇惡而狡猾的虎鯨時,它就無能為力了。
  • 座頭鯨也有語言
    其他社會性動物(包括鯨等)的交流模式同樣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例如,成年雄性座頭鯨在繁殖季發出的「歌聲」就常常變化。但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鯨發出的另一種聲音,科學家稱其為「呼叫」。這不是歌聲,這種聲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持幾十年不變。這項令人意外的發現表明,呼叫可能是一種重要的社交工具,可以傳遞有關覓食的信息,甚至識別不同鯨魚的身份信息。
  • 座頭鯨為什麼專跟海洋霸主虎鯨過不去?
    座頭鯨,一種大型鬚鯨,成年雌鯨平均13米,雄鯨12米。座頭鯨具有獨特的體形,以其長長的胸鰭和可旋轉的頭部為人所熟知。但座頭鯨卻喜歡頻頻找虎鯨的麻煩,專跟虎鯨過不去,這種現象指的是:虎鯨(尤其是過客虎鯨,以哺乳動物為食)在攻擊獵物時,發出了一些聲音,被遠處的座頭鯨接收到,於是座頭鯨就趕過來幹擾虎鯨的捕獵行動,旨在拯救被虎鯨攻擊的獵物。
  • 研究顯示:暴露在噪音汙染下的魚可能會提早死亡
    外媒稱,9月15日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被噪音搞得緊張不安的魚抵禦疾病的能力會下降,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下會導致魚提早死亡。據法新社倫敦9月15日報導,這是描述人類製造的噪音對自然界的影響的最新一項研究。從汽車發動機的轟鳴聲到工業噪聲,人類製造的噪音充斥著整個環境。由於據信船隻螺旋槳的呼呼聲會干擾鯨魚的聲吶系統,處於水下也無法擺脫噪音。
  • 生命之聲:座頭鯨
    生命之聲總第0263期〕主播:瑩瑩(「溫暖系」女聲)1、這幾天,一隻座頭鯨躍然出水的畫面,在微博上引起了眾多關注,大家對景觀震撼的同時更多地是感慨於自然的奇妙,那我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神奇大自然的創造之一座頭鯨
  • 動物世界-座頭鯨
    口大,進食時上下頜間特殊韌帶結構可使口張開90度的角度。鯨鬚每側有270~400片,須板和鬚毛皆黑灰色。,把獵物緊緊地包圍起來,並逼向網的中心,它便在氣泡圈內幾乎直立地張開大嘴,吞下網內的獵物。當獵物數量稀少時,座頭鯨常常單獨或僅有2~3隻在一起覓食,而當獵物數量很多時,便形成8隻左右的較大群體,有時不同群體之間還會互相爭食。因此,食物的多少、分布和種類,也會直接影響座頭鯨的數量。
  • 座頭鯨為什麼會躍出水面?
    座頭鯨也會如此,而且對比其他的鯨類,座頭鯨會更頻繁地躍出水面。  座頭鯨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鯨類,但也是海洋中當之無愧的龐然大物。成體體長一般長達 13-15 米,體重約 25-30 噸。因此,它們完成全身躍出水面的動作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那麼體型巨大的座頭鯨為什麼要消耗能量躍出水面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為了透透氣?
  • 黃金海岸座頭鯨研究項目走向全球,意義非凡
    黃金海岸座頭鯨研究項目由格裡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奧拉夫·梅納克(Olaf Meynecke)博士於2011年創立,目的是觀察數千隻穿越黃金海岸的遷徙座頭鯨的健康及它們的日常活動。
  • 捕魚高手座頭鯨
    至今我仍忘不了,它那會說話的眼神。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座頭鯨,是在美國阿拉斯加的冰河灣國家公園。在繆爾海岬中,天色已暗,我們正划著獨木舟向峽灣中一座小島前進,看到前方幾百公尺海面噴出一大片水霧,伴隨「噗哇──」的動人聲響,一個龐然大物露出弧線型的光滑黑背,緩緩沉入海裡,巨大尾鰭比畫著V型勝利之姿。「前面有一隻座頭鯨耶!」我興奮地指給文堯看。
  • 瀕危座頭鯨大量聚集引人驚嘆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3日報導,近年來,科學家們首次發現靠近南極區域的南非海岸線周圍出現大量座頭鯨聚集在一起的罕見現象。這些座頭鯨的數量多達200頭,狂亂地聚集在食物區的中央。作為瀕危物種,座頭鯨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了,如此多的座頭鯨同時出現實在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 新研究表明 全球近1/4豚類及鯨類瀕臨滅絕
    對於鯨類來說,藍鯨、長鬚鯨以及大鬚鯨目前都在瀕臨滅絕的動物名單上,此外座頭鯨的兩個亞族群目前也登上了瀕危物種榜單。研究報告認為,造成鯨類數量大幅度減少的主要原因在於捕撈裝置的過度使用、生態環境的惡化、獵物的減少以及噪音汙染。儘管過去的幾十年當中捕鯨活動較以前有所減少,但是仍然有許多鯨類喪身魚網。此外,軍事聲納系統的運用也導致一些鯨類的生存環境惡化。
  • 海洋聲學專家發現:小鬚鯨正努力在海洋噪音的喧囂中溝通
    新的研究表明,這是一種瀕臨被海洋噪音淹沒的動物交流方式。通過分析42000多隻小鬚鯨的叫聲,科學家們發現,隨著背景噪音的加劇,鯨類正在失去遠距離溝通的能力。這可能會限制它們尋找配偶和與其他鯨魚進行重要社會接觸的能力。
  • 美擬將座頭鯨移出瀕危物種名單—新聞—科學網
    去年3 月,一頭座頭鯨離開海岸。
  • 座頭鯨躍出水面狠狠撞擊了帆船,刮下一堆藤壺留在甲板上!
    這期間有不少遊客選擇去觀鯨,特別是近距離目擊幾十噸重的座頭鯨躍出水面的時候,那種感覺是無比震撼的。不過觀鯨也有一定的危險性,那就是座頭鯨那龐大的身軀砸在遊船上。   似乎他們的帆船闖進了這群座頭鯨正在捕食的區域,幾隻座頭鯨在帆船附近的水面翻滾,其中一女子說:「我看到了它的眼睛....」。
  • 座頭鯨從海中躍起在漁船正前方翻身表演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3日報導,近日,一段視頻和幾張照片記錄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灣裡一頭巨大的座頭鯨從水中躍起,出現在一艘小漁船的正前方的場面,十分壯觀。座頭鯨仿佛在進行翻身表演,令人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