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生命的「火種」貴州今年新增4031名捐贈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2021-01-17 瀟湘晨報

12月30日下午,由貴州兩位志願者捐獻的生命「火種」分別奔赴河北、鄭州兩地,為兩名白血病患者帶去生命的延續……在貴州省人民醫院血液內科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記者見到了兩位志願者。一位是來自六盤水、今年43歲的馬女士。另一位是來自綏陽縣某鄉鎮39歲的幹部姚先生。兩人正在病床上躺著,偶爾還會互相交流。歷經5天的動員治療以及採集當日3個多小時的等待後,從馬女士體內採集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將為河北一名白血病患者送去「救命種子」,這位患者才20歲出頭。

正在採集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據了解,姚先生和馬女士分別是貴州省人民醫院今年第56例、第57例,全省第274例和第27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女士告訴記者:「我是2013年登記成為捐贈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的,當時還獲得了榮譽證書,現在都還擺在家裡。」「雖然時隔7年,但我還是要來。有小孩之後,我內心更加柔軟了,聽說對方年紀不大,對我而言也是個小朋友,希望他能好好活下去。」馬女士表示,家人一開始並不了解造血幹細胞捐獻是怎麼回事,還有些反對。自己和他們溝通後,家人有了了解,她的孩子還來醫院為她加油打氣。據悉,同馬女士一樣,姚先生的家人一開始也是持反對意見。姚先生說:「他們有點反對這個事情,一是和馬女士家一樣,不了解造血幹細胞捐獻是怎麼回事。二是擔心有後遺症,擔心我的身體。這個我跟他們講,就是救人,什麼樣的方式都一樣。我下決定心後,他們就沒有過多幹涉和阻止了。」姚先生表示,這次自己很高興。儘管素未謀面,不知道對方是誰,但是從內心裡還是希望他能夠健康。

榮譽證書記者了解到,根據中華骨髓庫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華骨髓庫庫容總計2885147人份;捐獻造血幹細胞例數總計10531例(含境外364例)。而2020年1月至11月全國捐獻造血幹細胞例數為1205例(含境外5例),其中貴州捐獻造血幹細胞例數達到57例。貴州紅十字會幹細胞中心的工作人員楊女士表示,自貴州建庫以來,57例是非常不錯的捐獻成績。截止到12月30日,貴州省共計新增了4031名捐贈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目前貴州省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管理中心現有6.4萬餘名在庫志願者,但目前的庫容距離臨床需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目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等造血及免疫系統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成熟技術和重要手段。貴州省紅十字會希望更多身體健康,符合無償獻血條件,熱心於公益事業的愛心人士加入到志願者的隊伍,為更多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帶去生的希望。愛心熱線:0851-82273833。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孟劍飛 高琴

編輯 賀韜

編審 劉丹 張傳保

【來源:貴州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年 貴州捐贈造血幹細胞57例
    12月30日,由貴州兩位志願者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分別被送往河北、鄭州兩地,為當地醫院的兩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年禮物」,這些象徵著生命火種的造血幹細胞將為兩名患者帶去重生的希望。兩位志願者完成捐獻後,今年我省造血幹細胞捐贈實現完美收官,全年成功捐獻57例,是我省造血幹細胞庫成立以來,實現捐獻數量最多的一年。
  • 張起榕:捐贈幹細胞點燃生命之火|張起榕|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福泉...
    因為兩次捐贈幹細胞,25歲的張起榕把「生命火種」幹細胞傳遞給了千裡之外的一個陌生人,點燃了姑娘的」生命之火」,也溫暖了一個家庭。作為貴州為數不多完成兩次造血幹細胞捐獻的中華骨髓庫志願者,張起榕笑容溫暖:「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和應該做的,不是什麼大事。」張起榕是福泉市馬場坪辦事處甘粑哨村甕洋組人,2017年從部隊退伍。
  • 奉獻愛心 點燃生命火種——造血幹細胞捐獻倡議書
    奉獻愛心 點燃生命火種縣衛生健康局、縣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捐獻倡議書我國每年有400多萬患者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僅白血病而言,全國每年新增4萬餘人,其主要發病年齡在30歲以下,兒童佔50%以上,他們每天都在生死線上期盼著、等待著,許多病人因缺乏相匹配的造血幹細胞
  • 運河區16名造血幹細胞志願者血樣採集入庫
    運河區16名造血幹細胞志願者血樣採集入庫 2020-12-03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遞「生命火種」 上海首例向境外捐獻造血幹細胞今啟運香港(組圖)
    傳遞「生命火種」 上海首例向境外捐獻造血幹細胞今啟運香港(組圖) 點擊進入>>> 記者陳青報導  本報訊昨天下午四點,香港瑪麗醫院代表陳慧敏從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國家管理中心代表張雷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梁灝手中,接過了點燃生命希望的種子——造血幹細胞。今天下午,這100毫升造血幹細胞將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飛往香港,挽救50多歲的白血病患者石捷英女士的生命。
  • 傳遞「生命火種命」 ——訪巴中市第3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者郭號
    原本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卻因為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捐贈,將兩個人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因為他的捐贈,讓患有白血病的她迎來了希望。這名造血幹細胞的捐贈者就是目前就讀於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師範系小學教師班的南江縣正直鎮荊江村大三學生郭號。 「這是我應該做的,既圓了小妹妹的夢,也圓了我自己的夢。」11月1日晚10時許,當記者聯繫上郭號的時候,他還在辦公室忙學生會的助學金貸款工作。
  • 傳遞「生命火種」!鄖西小夥赴武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手捧鮮花到車站迎接這名傳遞「生命火種」的小夥回家。12月30日,車城十堰冬陽普照,給凜凜寒冬帶來了融融暖意。當天中午12時許,在武漢已捐獻完造血幹細胞的鄖西小夥陳先生坐高鐵回到十堰,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手捧鮮花到車站迎接這名傳遞「生命火種」的小夥回家。
  • 瞞著外婆,長興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為蘇州患者送去了「生命火種」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李歡曹韌,是湖州城市集團蝴蝶公益志願者、資產公司下屬衡通公司員工,也是一名充滿熱情的90後小夥。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正式加入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組織,沒想到2年後,他完成了首次捐獻,把造血幹細胞輸送給了蘇州一位80後患者,完成了生命接力。
  • 攀枝花又一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1月7日中午,攀枝花市紅十字會20餘名志願者齊聚保安營機場,手捧鮮花,歡迎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肖成剛凱旋。「歡迎,歡迎,歡迎我們的英雄歸來!」14時10分,當肖成剛從機場出口處走出時,志願者們隨即獻上鮮花和掌聲,向這位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他人生命的志願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 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0000例!這個數字 與生命有關
    15日,中國紅十字會在京發布,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從1996年首例捐獻以來,我國281萬志願者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隊伍。2012年,我國加入世界骨髓庫,為28個國家的360名患者捐獻了造血幹細胞。
  • 江油31歲理髮師捐贈造血幹細胞,拯救白血病患者
    2020年12月30日,江油市民喻小清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江油第3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喻小清也是綿陽市第19位捐贈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四川省第298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今天(1月6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喻小清。
  •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陳彥仿報導)11月份,新疆有3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了遠在千裡外的3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當記者將患者蛋蛋的近況轉告給為他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張先生時,張先生非常欣慰:「只要能幫到他,我所做的就是值得的。」  29歲的張先生是庫車市一所學校的老師。2015年他作為西部計劃志願者從黑龍江來到新疆,2017年在阿克蘇地區溫宿縣支教期間加入中華骨髓庫。  張先生的公益路要從上高中時說起。
  • 商城縣23名志願者加入中華骨髓庫
    剛剛從採血車上下來的李巍挽著她丈夫的胳膊微笑地說到,「我本身是學醫的,工作環境和自身所學知識都讓我認識到捐獻一份造血幹細胞對延續生命有多麼重要,所以決定為挽救他人生命奉獻一份力量。」李巍和丈夫謝輝都是80後的學醫人員,看到商城縣紅十字會發出的倡議書後,就立即決定參加捐獻活動。
  • 商丘市婦幼保健院30名醫務人員參加造血幹細胞捐獻
    捐獻造血幹細胞,讓生命以血脈相連的名義繼續延續!商丘市婦幼保健院自發起捐獻造血幹細胞倡議書後,廣大職工紛紛響應,30名符合條件的醫務人員積極報名參加捐獻造血幹細胞奉獻愛心活動。  上午九時,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血樣集中採集活動啟動儀式開始,商丘市婦幼保健院黨支部書記李濤首先代表院領導對積極參加此次捐獻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活動的職工表示感謝,李濤說:「捐獻造血幹細胞是一項崇高的舉動,更體現了一種自願無償、高尚利他的捐獻精神和奉獻愛心、挽救生命的社會風尚,是對「人道、博愛、奉獻」紅十字精神的生動詮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實踐,希望更多職工以捐獻志願者為榜樣,
  • 黃江市民歐碧池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延續別人的生命,真的很...
    談到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情,歐碧池顯得有點不好意思,他認為「只是做了一件本應該做的小事,不值得那麼大的關注」。10月29日,黃江鎮政府為市民歐碧池舉行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歸來歡迎會。歐碧池是黃江第4例,也是東莞市今年第18例(總79例)、廣東第963例、全國第1033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歐碧池在2014年登記加入中華骨髓庫,於今年6月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 造血幹細胞捐獻倡議書 ——奉獻點燃希望 愛心延續生命
    尊敬的朋友們:當我們每天享受愜意生活、感受美好生命的時候,你可曾想到,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忍受病痛、掙扎在死亡邊緣等待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人,等待著萬分之一配型成功的生命曙光,更是等待著我們的愛心。目前我國有400多萬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萬餘人,50%以上是兒童和青少年。患者數量的增長速度從過去每年約4萬人提高到每年約8萬人。
  • 齊魯醫院醫務人員捐獻造血幹細胞,當天12名醫護加入中華骨髓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通訊員 劉圓媛 12月21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首例本院職工、院前急救科張健在院成功採集190ml造血幹細胞,順利完成捐獻,這份「生命的火種」將用於救治一名身在遠方的白血病兒童的生命。
  • 16年來青島非血親造血幹細胞捐獻數量和入庫志願者數量均居...
    這句感人的話用來形容非血親造血幹細胞捐獻最貼切。他們將珍貴的「生命種子」無償捐獻給陌生人,送上重生的希望;他們用「紅色火種」點亮生命之光,將他人的生命延續。從2004年到2020年,青島非血親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數量從1例到100例,每一例背後都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傳遞著青島這座愛心城市的溫度。
  • 陝西13名志願者組團登記捐獻器官
    慈善公益報(胡運森 本報記者 鍾偉)生命因奉獻而美麗,讓生命在大愛中延續。11月16日,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13名成員,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籤署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這些成員中還包括此前進行過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已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志願者的愛心人士。
  • 門頭溝區基層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用愛延續生命
    2020年2月27日,門頭溝區某醫院的基層醫生小青(化名)成功捐獻了骨髓造血幹細胞,為一名8歲女孩和她的家庭帶去生命的希望,成為該區第一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首個非親源捐獻者。從早上6點抽血並注射最後一支「動員劑」,小青就在病房裡開始了長達4個多小時的幹細胞採集全過程,兩隻胳膊都被插上針頭,上半身不能動彈,只有下半身和頭部能活動。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她的這次捐獻變得非常特殊,沒有親友陪伴,沒有媒體採訪。她安靜地躺在病床上,默默聆聽著機器採集幹細胞的聲音,認真注視著那汩汩的紅色液體緩緩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