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區基層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用愛延續生命

2020-11-29 北京門頭溝官方發布

2020年2月27日,門頭溝區某醫院的基層醫生小青(化名)成功捐獻了骨髓造血幹細胞,為一名8歲女孩和她的家庭帶去生命的希望,成為該區第一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首個非親源捐獻者。

從早上6點抽血並注射最後一支「動員劑」,小青就在病房裡開始了長達4個多小時的幹細胞採集全過程,兩隻胳膊都被插上針頭,上半身不能動彈,只有下半身和頭部能活動。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她的這次捐獻變得非常特殊,沒有親友陪伴,沒有媒體採訪。她安靜地躺在病床上,默默聆聽著機器採集幹細胞的聲音,認真注視著那汩汩的紅色液體緩緩移動。採集完成後的幹細胞和用心寫下的祝願卡一同被送往女孩所在醫院。回想起從報名到捐獻的八個年頭,每個細節都歷歷在目。

40多歲的她是一名基層醫生。2011年9月16日,響應單位號召和許多同事一起成為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19年9月23日,時隔八年後的一天接到了「造幹庫」北京分庫工作人員的電話通知,經檢索,HLA初配型與一患者相合,詢問她是否願意捐獻,可以考慮一周後給出答覆。這個通知來得很突然,但是她卻沒有一絲猶豫,斬釘截鐵地回覆:「不需要考慮。如果需要,我就一定捐!」在後來的第二次、第三次確認捐獻同意書上簽字中,她都毫不猶豫的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為了能保證捐獻萬無一失,她戒掉了愛吃的甜食,開始了每天至少一萬步、風雨無阻的身體鍛鍊,她要以最健康的狀態去幫助患者。

從配型成功到一次次的體檢,醫院同事和她的家人都一直默默支持著她的仁心義舉。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很快確定了採集時間為2月17日,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原定2月13日的住院準備不得已而延期。被工作人員告知,在最終採集前,志願者隨時可以改變決定終止捐贈。但小青作為一位母親,她深知失去孩子的痛苦,如果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挽救一個孩子的生命,世界上就會少一位哭泣的媽媽,不管面對多大的困難,她都更加堅定決心:「我不會悔捐,有這麼多人的支持,我會全力配合。」

於是,她開始迅速調整預先的安排,把手頭的工作都提前做完,利用一周的時間培訓孩子獨立生活起居、參加網課學習。剛滿13歲的兒子非常支持媽媽的善舉,悄悄學會了很多生活技能想用來照顧媽媽,但因為疫情不能陪伴左右,臨行前他堅強地對媽媽說:「您放心,我自己能行,您放心去救小妹妹吧!」小男子漢也有柔情,他含著眼淚將親手摺的花放進媽媽的口袋裡,悄悄送上耳語:「就讓這支玫瑰花陪著您吧」。她的愛人話不多,特意請了十幾天年假,每天變著花樣給她做飯增加營養,用默默的行動全力支持她。

最讓她放心不下的還是年逾七十的父母。老人們對她這個獨生女一直特別疼愛,當聽說她要捐獻幹細胞時都非常擔心,經過她反覆多次的解釋勸導才勉強同意。而這次新冠疫情來襲,又使老人們的心頭多了些許擔憂。實在於心不忍,她沒有把具體捐獻時間告訴他們,並囑咐愛人幫忙先瞞著。但是在她住院時正值農曆二月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看女兒沒有回家,老母親就做了她最愛吃的餡餅送到她家。情急之下,她的愛人只好跟老人說她被單位外派參加培訓,這才勉強過關。但她相信善良的父母一定會理解她、支持她。

捐獻結束後,小青已經很疲憊了,但還是很激動地給醫院發來一段信息:「健康所系、性命相託是每一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我只是千千萬萬白衣戰士中的一員。自新冠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全國醫護人員紛紛逆行與病毒殊死搏鬥。比起他們,我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她,用愛讓生命延續,為8歲的小女孩書寫美麗的人生,詮釋了醫者仁心和大愛情懷,在當前肆虐無情的疫情下豎起了一面旗幟,為我們帶來涓涓暖流,成為激勵我們不懼風雨、勇敢向前的不竭動力。

來源:門頭溝區衛健委

相關焦點

  •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陳彥仿報導)11月份,新疆有3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了遠在千裡外的3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2010年,從一期電視節目中,我知道捐獻器官可以讓生命延續。我就想,如果我能為延續生命做點什麼,就太有意義了。」張先生說,2011年,他邁入大學校門,開始了每年兩次的獻血。2016年,他遭遇了一次車禍,也是在那一次,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時堅定了盡己所能幫助他人延續生命的想法。  「出院後,我就籤訂了遺體捐贈志願書、器官捐贈志願書,第二年加入中華骨髓庫。」
  • 新疆女孩為北京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點燃他人生命
    11月28日,布爾津女孩方亞(化名)為北京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新疆紅十字會供圖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1日電 (紅會)近日,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的女孩方亞(化名)為北京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生命種子,點燃他人生命希望。
  • 黃江市民歐碧池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延續別人的生命,真的很...
    談到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情,歐碧池顯得有點不好意思,他認為「只是做了一件本應該做的小事,不值得那麼大的關注」。10月29日,黃江鎮政府為市民歐碧池舉行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歸來歡迎會。歐碧池是黃江第4例,也是東莞市今年第18例(總79例)、廣東第963例、全國第1033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歐碧池在2014年登記加入中華骨髓庫,於今年6月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 2021年甘肅省首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
    2021年我省首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每日甘肅網1月15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月14日,我省第4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王秀鵬在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成功完成捐獻。甘肅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專職副會長任進全、省衛生健康委有關領導親切慰問了捐獻者,並為其頒發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和省紅十字會博愛金獎。王秀鵬,是我省民樂縣基層衛生院的一名臨床醫生,2015年在就讀甘肅中醫藥大學期間積極加入到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行列中。
  • 浙江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兌現十年前的承諾很滿足
    4天9次動員劑注射後,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ICU副主任邵雪波成功捐獻了284ml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該省第56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從登記進入中華骨髓庫到配對捐獻成功,邵雪波埋下十年的「種子」終於發芽了,「有一絲生機就必須救,我終於兌現了十年前的承諾,覺得很滿足。」
  • 奉獻愛心 點燃生命火種——造血幹細胞捐獻倡議書
    而你、我,我們每一個18歲至45歲的健康人,需要的僅僅是一點點勇氣,就有希望重新開啟他們的生命之門,為他們帶來生的希望。只要您伸出手臂,抽取10ml的血液供配型檢測,就能成為一名光榮的志願者,就有可能延續一個人的生命,挽救一個幾乎破碎的家庭。
  • 視頻|從第1例到100例 重慶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為何用了17年?
    至此,重慶市已完成100例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只是從第1例到今天的第100例,中間經過了17年的時間。第100例!「80後」醫生成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鄭傑是重慶一醫院的醫生。2016年,在醫院義務獻血時同步採集造血幹細胞志願入庫8毫升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 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生命續航!
    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生命續航!2017年底,熱情善良的她回娘家時,遇到正在鎮上組織造血幹細胞捐獻宣傳活動的同學,此前也曾經了解過造血幹細胞捐獻,加之這是一件救人的好事,於是她填表留樣,留下一個生命希望。2020年10月,正在工作的胥頻聰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電話,聽到與患者配型成功,她非常激動並立即回復願意幫助患者。
  • 造血幹細胞捐獻倡議書 ——奉獻點燃希望 愛心延續生命
    尊敬的朋友們:當我們每天享受愜意生活、感受美好生命的時候,你可曾想到,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忍受病痛、掙扎在死亡邊緣等待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人,等待著萬分之一配型成功的生命曙光,更是等待著我們的愛心。目前我國有400多萬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萬餘人,50%以上是兒童和青少年。患者數量的增長速度從過去每年約4萬人提高到每年約8萬人。
  • 用愛為生命接力,寧波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105例
    用行動感染身邊人 壯大志願者隊伍下午舉行的第十二屆「紅十字公益之星」座談交流活動,對第十二屆「紅十字公益之星」(指2019.4.1-2020.8.31期間捐獻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進行了表彰,浙江省133人(134,註:有一人捐獻兩例),其中寧波21人。
  • 為生命接力——湖州長興90後小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0年4月27日上午8時30分,1991年出生的長興小夥曹韌正躺在浙江省中醫院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愛心床上,等待著醫護人員為他最後一次注射動員劑,30分鐘後,造血幹細胞採集過程正式開始,醫生將為他採集造血幹細胞送往蘇州,救助一名患血液病的80後患者,曹韌也將成為全國第9559例、浙江省第
  • 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生命
    「很慶幸我能與患者配型成功,我願意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幫助他恢復健康。」6月18日下午,在市紅十字會舉行的歡送孫劉洋赴鄭州捐獻造血幹細胞儀式上,孫劉洋說出了自己的捐獻誓言。據了解,6月19日,孫劉洋到鄭州為一名素不相識的6歲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0000例!這個數字 與生命有關
    15日,中國紅十字會在京發布,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從1996年首例捐獻以來,我國281萬志願者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隊伍。2012年,我國加入世界骨髓庫,為28個國家的360名患者捐獻了造血幹細胞。
  • 煙臺一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表示自己很幸運(圖)
    水母網6月13日訊  (YMG記者劉曉陽攝影報導)昨天是端午節,煙臺第17例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劉興踏上了赴濟拯救生命的「愛心之旅」,用自己的熱血挽救一名等待移植的白血病女孩。    ICU醫生赴濟捐獻造血幹細胞    昨天上午,市紅十字會在市中醫院舉行簡短而隆重的歡送儀式,歡送劉興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我很幸運,能有機會救助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而且是完全不相識的人,我的一生也因此更有意義。」劉興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劉興是中醫院ICU病房的一名臨床大夫,大學期間曾3次無償獻血。
  • 瞞著外婆,長興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為蘇州患者送去了「生命火種」
    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正式加入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組織,沒想到2年後,他完成了首次捐獻,把造血幹細胞輸送給了蘇州一位80後患者,完成了生命接力。生命奇蹟的延續: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我國挽救白血病等重症血液病患者生命最有效手段之一。
  • 劉建營:捐獻造血幹細胞者的自白
    23年來我堅持無償獻血,捐獻全血20餘次大約由10000毫升,血小板20多次、50多個治療量。在多年自願獻血的經歷中,我體會到幫助他人的樂趣,感受到生命的價值。用自己的鮮血來挽救他人生命,既造福於社會,又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提升了自身的造血機能,使自己有了一個更健康的體魄,從而有能力再去幫助更多的人。同時,我參加無償獻血這項活動,也影響了身邊許多同學、朋友參與到這項公益活動中。
  • 海南消防指戰員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血液病患者
    人民法治網訊(通訊員 羅科凱)8月21日,海南省消防救援總隊某基層消防救援站指戰員李華(化名)在海口市某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歷時4個多小時,成功採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170毫升。這些懸液將帶著他的「愛」被送到千裡之外的一位不知名血液病患者。
  • 為了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他推遲了婚期
    1月14日,在未婚妻和醫護人員的祝福中,王秀鵬在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他是我省第41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2021年第一位捐獻志願者。當天,甘肅省紅十字會和省衛生健康委有關領導為其頒發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和省紅十字會博愛金獎。
  • 浙江省4月份捐獻造血幹細胞8例 創歷史月捐獻量最高
    27歲的裘可傑也成為目前浙江省第174例幹細胞捐獻者。  在裘可傑之後,緊接著捐獻的是,來自浙江溫嶺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的醫生胡哲。胡醫生救助的患者是廈門的一位8歲白血病女孩。  據統計,剛剛過去的4月份,僅一個月中就有連續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創浙江省歷史月捐獻量最高。
  • 原來,廣東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他!
    2019年2月,在一次無償獻血時,黃慶良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當即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2020年8月,經檢索,他與一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血液病患兒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合,他毫不猶豫地答應捐獻。之後,經過供患高分辨配型,健康體檢等一系列程序,黃慶良完全符合捐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