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組織工程和軟機器人的可見光3D列印

2020-10-15 白令三維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化學系的研究人員開始擴大他們在組織工程和軟機器人等應用領域的工作時,他們意識到有必要進一步探索光化學,以開發出「新型全色光敏聚合物樹脂」,以獲得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列印解析度。由於複雜的電子轉移,緩慢的固化時間和較高的輻照強度,他們正在使用的當前速度對於他們想要製造的複合材料,複雜結構或水凝膠的類型並不現實。

可見光光固化為3D列印提供的方法和機會。該圖顯示了帶有可交換發光二極體(LED)的數字光處理(DLP)的一般機制。對於紫外線和可見光光固化,綠色的複選標記表示有吸引力的功能,而紅色的「 X」表示當前的挑戰。

樹脂以紫色,藍色,綠色和紅色創建,包含以下內容:

  • 單體

  • 光氧化還原催化劑(PRC)

  • 兩位共同發起人

  • 遮蓋劑

研究人員依靠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電子轉移並因此產生自由基,從而導致聚合反應。隨著不透明劑(無源吸收劑)在具有可見LED的數字光處理(DLP)系統中改善了固化效果,解析度得到了改善。Dowon Ahn,Lynn M. Stevens,Kevin Zhou和Zachariah A.的作者Dowon Ahn解釋了他們在「快速高解析度可見光3D列印」中的工作,並指出,他們能夠將吸收的每個光子產生的自由基數量增加一倍。

可見光固化。(a)三組分系統的一般機理(氧化猝滅)(左)。光引發劑(PI)和光氧化還原催化劑(PRC)的化學結構,以及具有定性膠凝時間的光固化膜的相應圖片(右)。(b)碘鎓受體(A)和硼酸鹽供體(D)共引發劑的化學結構。(c)不透明劑的化學結構。(d)在最佳光固化濃度下,PI和PRC化合物吸收的光子與波長的關係,在0.5 mM(紅色)和1 mM(綠色,藍色和紫色)的OA下吸收的光子與波長的關係。光線來自DLP 3D印表機圖像平面上的校準的紫色(405 nm),藍色(460 nm),綠色(525 nm)和紅色(615 nm)LED。

通過以100μm的層厚進行列印,研究人員在評估解析度和機械性能方面有更好的結果。在較厚的層上出現了更好的速度,並且由於改進了對每個層的曝光時間控制,他們新的「解析度列印」成功地提供了更高的效率,速度和解析度。

使用「解析度列印」方法的3D列印優化協議。(a)當所有正方形同時被照亮(白****域對應於曝光)時,數字投影層在1秒鐘處顯示(左上方)。放大的正方形,用於11秒曝光/層,顯示投影的線和像素陣列(左下)和用光學輪廓儀拍攝的紅光解析度列印(右下)。用於光固化硬質樹脂的化學成分,包括二甲基丙烯醯胺和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右上)。(b)四種樹脂按曝光顏色製成的印刷品的光學圖像(100μm層,在12個基礎層的頂部各有4層,每個編號的正方形)。(c)z解析度分析:在上面的部分a輪廓測量圖像中,用方框i概述的11 s正方形上的角的3D圖像。使用每個角平均10條線跡來確定高度和側壁角度(SWA)(其中一個作為參考)。(d)紅色樹脂的厚度和SWA與暴露時間的關係圖。淺紅色和深紅色陰影區域分別表示曝光時間(或處理窗口),以提供最佳的z解析度而不使用OA和優化的[OA](理論高度= 400μm)。(e)x,y解析度分析:使用光學輪廓儀對16、8、4和2像素寬的正方形測量的表面積圖。表面積分別是2、4、8和16像素寬特徵的3、5、8和10平方的平均值(誤差表示±1標準偏差)。虛線表示理論表面積,誤差線表示±1標準偏差,

在研究過程中列印出狗骨狀樣品,然後研究人員對它們的剛度,屈服強度和斷裂應變進行了測試。最終,結果表明「三組分光敏體系的存在不會改變機械性能。」 此外,他們比較了關於硬性與軟性以及疏水性與親水性的標本。

拉伸測試表明, E = 0.8±0.1 MPa,比硬質樹脂低3個數量級。此外,在水中用硬質或軟質樹脂印刷的六個立方體的溶脹試驗定性地突出了化學成分的差異,」作者說。

「與堅硬樹脂(重量增加54±2%)相比,軟立方體的吸水量大得多(重量增加177±1%),這歸因於較低的交聯密度和增加的親水性。充滿酒精的軟網絡。」

3D列印狗骨頭的機械測試。(a)紫色,藍色,綠色和紅色的狗骨頭的應力-應變曲線顯示出與波長無關的特性。(b)以三個不同的邊角(水平,對角和垂直)印刷的紅色狗骨頭,顯示出接近各向同性的機械性能。插圖是每個狗骨頭方向的圖,其中顯示了對構建平臺的支撐,並關閉了圖像以可視化每個圖層。(c)剛性和彈性紅色樹脂的應力-應變曲線。插圖顯示一張表格,突出顯示了不同的機械性能以及相關的平臺多功能性。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隨著八角形桁架的生產具有複雜性和功能性,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機械和化學性質具有潛力,這是因為它們的多功能性以及將來在不涉及「有害的紫外線」的情況下使用多種材料的能力。

分層八位字節桁架作為複雜的3D列印演示。(a)數字渲染。(b)使用硬紅色樹脂組合物和8 s / 25μm層的紅光曝光(〜2.1 mW / cm2)拍攝的照片。(c,d)以不同放大倍數顯示結構層次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


相關焦點

  • 用可見光快速3D列印 | 章魚通
    3D列印推動了藝術、航空航天和醫學等領域的創新。然而,大多數3D印表機用於治療固體物體液樹脂的高能紫外線光限制了該技術的應用。顯光固化較為適合組織工程和軟機器人等某些用途,進展緩慢。現在,在ACS中央科學(ACS Central Science)發表報告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光聚合樹脂,提高了視覺光化的速度。
  • 可見光快速3D列印
    3D列印可以藉助計算機輔助設計,通過連續的材料分層(即增材製造)來實現定製的形狀。另外,3D列印還通過克服效率問題和與常規製造相關的中間工序(例如銑削,雕刻和機械加工),獲得了部分關注。迄今為止,工程技術已經佔據了3D列印領域的主導地位,它通過擠出、粉末床熔融、噴射和光致聚合(例如SLA立體光刻和DLP數字光處理)提供了許多簡便的方法。
  • 用於細胞3D列印的可見光交聯水凝膠
    因此,在細胞3D列印過程中使用可見光交聯是一種更安全的方式。圖1 可見光列印系統(A)設備原理圖(B)單層列印原理圖(C)多層列印過程圖為此,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Wang Zongjie等人利用面曝光技術(如圖1所示),選用曙紅Y(Eosin Y water soluble,EY,光吸收峰介於500nm-600nm)、 三乙醇胺(triethanolamine,TEA)、乙烯基吡咯烷酮(1-vinyl-2-pyrrolidinone
  • 我國科學家受摺紙啟發開發3D列印軟機器人
    白令三維9月17日訊,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受到摺紙結構和材料的啟發,使他們走向更複雜的機器人技術,如最近出版的「摺紙彈簧啟發的超材料和機器人:完全可編程機器人的嘗試」所述。從創新的手術器械到工程,天線甚至摺疊機器人的可擴展應用,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摺紙啟發的作品。
  • 3D列印的水母機器人用於監控脆弱的珊瑚礁
    來自佛羅裡達大西洋大學(FAU)和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的科學家團隊建造了3D印表機器人水母,有朝一日它可用於跟蹤和監測世界海洋中瀕臨滅絕的珊瑚礁。來自佛羅裡達大西洋大學的埃裡克·恩格伯格博士說:「研究和監測脆弱的環境,如珊瑚礁,對海洋研究人員來說一直是個挑戰。軟體機器人有很大的潛力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基於魚類和其他海洋動物的軟機器人在過去幾年中在研究界得到了普及。水母是非常優秀的候選者,因為它們是非常有效的遊泳運動員。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要實現科學工程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更需要專業團隊技術攻關。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 頂刊《Adv Mater》綜述:用於軟機器人的3D列印材料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02/adma.202003387該文總結了用於軟機器人3D列印的材料的最新進展,包括高性能的柔性和可拉伸材料,水凝膠,自修復材料和形狀記憶聚合物,以及全印表機器人的製造(多 -材料印刷,嵌入式電子產品,無束縛和自主機器人技術)。
  • 軟機器人和生物醫學植入物的變形結構的4D列印
    軟機器人和生物醫學植入物的變形結構的4D列印一種新方法可以製造用於軟機器人和生物醫學植入物的複雜形變器。3D列印用於製造可變形材料的過程,可用於製造軟機器人或用作生物醫學植入物。可根據需要重新配置的軟機器人和生物醫學植入物通過一種印刷變形材料的新方法更接近於現實。萊斯大學,德克薩斯州休斯敦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列印對象的方法,該對象可以在暴露於溫度,電流或應力變化的情況下進行操作以採用其他形式。
  • 用於軟機器人的3D列印材料最新進展
    在此,來自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研究人員總結了用於軟機器人3D列印的材料領域的最新進展。 受自然和生物體啟發的軟機器人是由柔性、柔軟的材料製成的機器人,與堅固型機器人不同,它們是沒有馬達的。軟機器人技術主要基於材料科學,可以通過多種機制執行,例如氣動、靜電、熱激活和磁驅動。
  • 用於組織工程支架的3D列印氧化石墨烯水凝膠
    ,利用鐵離子交聯劑提高了氧化石墨烯水凝膠的材料強度和3D列印性能,通過冷凍乾燥技術優化了列印材料的圍觀孔隙結構,並探索了該列印結構在肝組織工程的應用前景。>氧化石墨烯是氧化還原法製備石墨烯的前體,不僅具有良好的強度和導熱性能,同時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極低的密度和加速幹細胞分化的能力,因此在組織工程領域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 科學家開發針對可見光優化的實用新型3D列印樹脂
    據外媒報導,3D列印的一種方法是將液態樹脂選擇性地暴露在紫外線(UV)光下,使該樹脂硬化成固體。現在,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樹脂,可以使用更安全、更節能的可見光。雖然已經可以在光敏樹脂上使用可見光,但硬化過程相當緩慢,因此在實際使用中並不實用。
  • 無交聯絲素−明膠生物墨水用於軟骨組織工程的生物3D列印
    軟骨是一種高度專業化的結締組織,由於缺乏血管、淋巴系統和低細胞密度,其自我再生能力有限,因此,該組織的任何損傷都會保留多年,進一步退化,最終導致退行性疾病,如骨關節炎,導致關節功能受損和生活質量下降。在功能組織替代物的製造方面,3D生物列印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因為大多數生物墨水材料需要有毒的化學交聯,導致軟骨組織再造面臨巨大挑戰。
  • 3D列印類昆蟲「柔性機器人」面世
    每個骨架組件,需要大約10分鐘的列印時間,在不到兩小時內,就能列印和組裝出一個成品。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技術將大大降低成本。其單個組件的3D列印成本不到1美元,除此以外最貴的部件就是處理電源、傳感器和電池。科研界相關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認為,此類新的3D列印技術,將有助於加快各領域在科研方面的進展。
  • 3D列印"仿生皮膚"讓機器人也有觸覺
    「我們開發的這種可伸展電子織物具有許多實際用途,」機械工程助理教授麥可·麥卡爾平(Michael McAlpine)說,「將這種『仿生皮膚』用在外科手術機器人上,可以使外科醫生在微創手術中有真實的感覺,從而使手術更加容易,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只使用攝像機。對其他機器人來說,這些感受器有利於它們更方便地行走並與周圍環境互動。」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我們是否能夠改造出適合體內移植的功能組織和器官?3D列印是否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這些問題已經成為組織工程學(TE)領域研究的最前沿,這得益於有關傳統3D列印技術可以適應控制3D空間中高密度細胞群沉積的演示的推動。在不同的技術中,基於擠出的3D列印已被認為是實現TE視覺的最可能技術。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1、中國3D列印核心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根據IDC的對3D列印材料調查數據,2018年金屬耗材佔比為39.4%,低於塑料的40.4%,主要由於金屬列印的產業化正處於快速擴張階段,設備端的增長領先於材料消耗的增長。非金屬3D列印通常使用塑料、樹脂材料等,金屬3D列印通常使用各類合金粉末和線材。
  • 新生物墨水讓人體內部器官3D列印不再受紫外線局限
    另一個問題是如何將印刷的組織有效地附著在柔軟的活體器官和組織上。根據發表在《生物製造(Biofabrication)》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以利用可見光固化的生物墨水。此外,俄亥俄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師、研究資深作者David Hoelzle說,這種墨水可以在人體內的溫度下列印,以前的生物墨水在體溫下太過液態,印刷時無法保持形狀。
  • 用於3D列印可伸展、高解析度、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膠
    它們通常用於從軟機器人到生物列印等各種應用,並且已證明可用於其他需要大量變形的應用,如透明觸摸面板。然而,水凝膠的應用受到其製造方法的限制,傳統上它們依賴於模製和鑄造。這些傳統的製造方法限制了凝膠的幾何複雜性並導致相對較低的解析度。 3D列印 水凝膠有許多最新發展,但仍有局限性:它們沒有很高的解析度、幾何複雜性或可拉伸性。但是,這一切將會得到改變。
  • 生物3D列印高彈性複雜化支架用於高級纖維軟骨組織再生
    生物工程纖維軟骨組織以恢復半月板功能的先進策略是必要的。目前,3D生物列印技術已被用於製造與臨床相關的患者特定的複雜結構,以滿足未滿足的臨床需求。Costa團隊 開發了一種新型的3D雜交組織結構,通過依次將載細胞的結冷膠(GG)和含有豬半月板細胞(PMC)的FB複合生物墨水和絲質甲基丙烯酸酯(SIL-MA)生物墨水(圖1B)共列印,用於纖維軟骨組織的再生。
  • 使用3D列印創建仿生機器人手指
    韌帶和肌腱彈性地連接到相當剛性的骨骼結構,使這些運動成為可能。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和日本立命館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設計並製造了受人體骨骼結構啟發的機器人手指。在今年的無處不在的機器人和環境智能國際會議(URAI)上展示的這種仿生機械手手指是使用多材料3-D印表機組裝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