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鹽膚木開花季節,有人說它不是五倍子樹,那是你不了解五倍子

2020-09-16 下壩毛哥

進入九月,開花的植物並不多,在農村,你會發現鄉親們的院子裡有盛開的天竺葵、雞冠花、還有部分紫薇,而山野中,這個季節見到開花的並不多,如附子、彼岸花,這些都是草本植物,但喬木開花也有,如鹽膚木

鹽膚木開花季節在8-10月,因海拔高度、地理位置、陽光照射等原因,花期大概有三個月時間,單株花期也就30天左右,9月,是盛花期,也是山野中秋天難得的蜜源植物,在我們家鄉,隨處可見野生鹽膚木,當地人都稱為「五倍子」樹。

近日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侃侃有詞的說鹽膚木絕對不是五倍子,想想也可笑,之所以有人認為鹽膚木不是五倍子,那是他對五倍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五倍子與鹽膚木的關係及相關知識。

認識五倍子‍‍

五倍子,很多80後農村孩子都不陌生,是一種中藥,小時候我們經常上山摘五倍子換零花錢。五倍子,漆樹科鹽膚木、青麩楊、紅麩楊的蟲果,分為「肚倍」跟「角倍」,很多人只見過角倍,很少見到肚倍,那是因為肚倍產量遠遠低於角倍。肚倍是青麩楊葉子蟲癭結的果,角倍則是鹽膚木葉子蟲癭結的果。

五倍子乃中藥名,別名有:文蛤、百蟲倉、木附子、鹽麩葉、上毬子,葉子上的蟲果,肉質殼內空有蟲,故又名「百蟲倉」,常見於荒山、路邊、土埂、林緣、灌木林等地,主要分布在雲貴川、廣西、陝西、甘肅等地。

肚倍與角倍的區別‍‍

  • 植物的區別

肚倍,是青麩楊蟲果,青麩楊,同屬漆樹科鹽膚木屬植物,葉子與漆樹葉子相似,還類似香椿樹葉,通常情況下樹體小於鹽膚木,結果期在6-8月,採收期一般在7月底8月初,少量肚倍爆裂開蟲子羽化後是最佳採收期;

角倍,是鹽膚木蟲癭果,鹽膚木,漆樹科小喬木或灌木,高可達十米,葉子寬大,葉緣有鋸齒狀,開白色花,花期8-9月,花蜜豐富,是秋季上等的蜜源植物,果期7-10月,鹽膚木有個特點,8月以後開花的很難見到果,而結五倍子的樹很少見到開花,且需向陽通風透光的樹易結果,大樹結果少,2-5年生樹結果較多。


  • 五倍子的區別

肚倍

果子呈不規則圓形或橢圓形,也有橄欖球形等,未成熟時呈綠色或黃綠色,成熟時少量果子表面有紅色,主要集中在果柄處。肚倍結果量少且果子不大,多數與彈珠大小差不多,大的有兵乓球大小。

角倍

1、果子呈不規則形狀,有明顯的稜角,類似海參形狀,未成熟時呈綠色,成熟後大部分果子表面開始泛紅,呈現紅綠相間之狀。角倍產量高,樹勢壯,生長快,砍伐後當年能實現少量掛果。

2、倍花:我們常說的倍花不是鹽膚木開的白色花朵,而是呈團狀的角倍,看起來像一朵繡球花,當地人稱這種為「倍花」,與鹽膚木花朵相比,它是果子;與角倍相比,它個小且呈團,但是同樣具備藥用價值,因為果子內同樣含有蟲子。

五倍子的參考藥用價值

五倍子是民間常用藥之一,味酸、澀,性寒,歸肺、大腸、腎經。據《綱目》記載:「鹽膚子及木葉,皆酸鹹寒涼,能除痰飲咳嗽,生津止渴,解熱毒、酒毒,治喉痺、下血、血痢諸病。據《開寶本草》記載:主齒宣疳莈,風溼癬瘡,及小兒面鼻疳瘡者,皆從外治,取其苦能殺蟲,酸平能斂浮熱,性燥能主風溼瘡癢膿水。用藥請遵醫囑,此文旨在科普分享。

兒時趣事

作為80後的農村孩子,小時候沒什麼零花錢,向大山要零花錢是常事也是自食其力的唯一途徑,從春季的貓耳蕨、金銀花到秋季的附子、黃精,還有就是五倍子。那個時候沒有編織袋也沒有塑膠袋,用的的竹笆簍,一把柴刀,跟夥伴們三五成群地上山尋找五倍子,為了摘五倍子,還被洋辣子禍害了不少。五倍子摘回家後,放在開水裡焯水,表面綠色變黃色後就撈起來,然後曬乾或是烘烤,最後拿到集市上售賣,換到的零花錢買好吃的、買文具用品,20多年過去,滿滿的回憶。

如果您在飼養蜜蜂,9月沒什麼蜜源的情況下,不妨到長五倍子(鹽膚木)的地方,會有不錯的收穫,由於西南多雨,出行前看看天氣情況為好,同時也要抓住花期黃金時間,如此,你的養殖生活定會甜如蜜。

通過此文分享,希望不會再看到「鹽膚木絕對不是五倍子」的言論,朋友們,你的家鄉有五倍子嗎?你小時候是否用它換過零花錢呢?分享留言,一起回味童年。

了解更多農村趣事及三農知識,點擊關注【下壩毛哥】,帶你一起,知農事、親自然、長知識,喜歡此文的,歡迎收藏、轉發分享,你的點讚是毛哥前進的動力。(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正是鹽膚木開花季節,有人說它不是五倍子樹,那是你不了解五倍子
    進入九月,開花的植物並不多,在農村,你會發現鄉親們的院子裡有盛開的天竺葵、雞冠花、還有部分紫薇,而山野中,這個季節見到開花的並不多,如附子、彼岸花,這些都是草本植物,但喬木開花也有,如鹽膚木。鹽膚木開花季節在8-10月,因海拔高度、地理位置、陽光照射等原因,花期大概有三個月時間,單株花期也就30天左右,9月,是盛花期,也是山野中秋天難得的蜜源植物,在我們家鄉,隨處可見野生鹽膚木,當地人都稱為「五倍子」樹。
  • 李時珍首次提出五倍子是蟲所造
    確實是對五倍子來源認知上的一次創舉。五倍子,北宋《開寶本草》收入草部,《嘉祐本草》移入木部,都認定它是植物。《圖經本草》收五倍子入草部並記載五倍子:「生膚木葉上,七月結實,無花,其木青黃色,其實青,至熟而黃,大者如拳,內多蟲。九月釆子,曝幹。」雖然蘇頌提到了五倍子「內多蟲」的現象,但仍然沒有跳出五倍子是植物鹽膚木結的果的界定。直到1647年成書的《本草乘雅半偈》對於五倍子來源之認識,雖然提出「不屬果實」的概念,但還是陷入迷惑模糊之中。盧之頤認為五倍子「不屬蟲卵,不屬果實,此屬假木氣以賦形。」
  • 人稱「五倍子」,「蟲子」越多越值錢,以前是害草,如今成了寶
    植株特點本次給大家帶來的這種樹木正是鹽膚木,整個植株果實奇特且美觀,生長的過程並不是授花傳粉生長出來的,而是被蟲子咬傷之後才會出現的蟲癭,再將它曬乾之後就成為了一種很珍貴的藥材植物,能夠拿來治療許多的疾病,若是想要將這種變得價值更高的話,可以根據它樹木上的蟲子情況來判斷,蟲子越多的果實越多,而且價值也會越高。
  • 鹽膚木的簡單介紹以及種植方法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小編,不知道大家在山上是否看見這種植物,它的名字叫五倍子樹,其實她的經濟價值非常高的,我們接下來一起看看吧。鹽膚木又名五倍子樹、角倍、鹽酸果等,漆樹科植物。是五倍子蚜蟲主要寄主樹種。
  • 這種野果裡藏滿了蟲子,俗稱「百蟲倉」,少有人知它可以用來美發
    當然,要說農民朋友最喜愛的,還是野菜和野果,畢竟可以吃,而且有美味又有營養,一點不比市面上的蔬菜和水果差,不過並不是什麼野果都能吃,甚至有些野果農村娃見到就會怕。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農村一種奇特野果,這種野果裡藏滿了蟲子,俗稱「百蟲倉」,少有人知它可以用來美發。
  • 小時候常吃的零食,人稱「五倍子」,又酸又鹹,你們可吃過?
    小時候常吃的零食,人稱「五倍子」,又酸又鹹,你們可吃過?我國地域遼闊,土地資源相當豐富,野生植物也同樣豐富,它們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常被人們熟知的就有100多種,只是很多人不認識。鹽霜柏又叫鹽霜樹、鹽樹、鹽膚木、鹽布根、埔鹽等名,多生於曠野或山地林中,以前在山上經常看得見。鹽霜柏為漆樹科漆樹屬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高約8米,全株除老枝外均有小柔毛,葉互生,花在秋季開放,花為白色,核果是圓形的,成熟時變紅色,甚是好看。
  • 它的果實上常常會覆蓋有一層白色的結晶狀物質,似白霜,似鹽花
    鹽膚木,為漆樹科,鹽膚木屬植物。分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一般生於向陽山坡、溝谷、溪邊的疏林或灌木叢中。這種果子吃的人可能很少。農村山上挺多的,鹹鹹的,酸酸的,看到那白白的了沒?就是鹽了。它的果實上常常會覆蓋有一層白色的結晶狀物質,似白霜,似鹽花。別名:五倍子樹、山梧桐、黃瓤樹、欺樹。
  • 中藥五倍子—治腎的「著力點」
    五倍子,一味治腎常用中藥,歸屬於收斂藥,其藥味酸澀,性寒,歸肺、大腸、腎經;其傳統功效為:斂肺、止汗、澀腸、固精、止血、解毒,主治肺虛久咳、自汗盜汗、久痢久瀉、脫肛、遺精、白濁、各種出血、癰腫瘡瘍;五倍子含有鞣質,即五倍子鞣酸,還含有沒食子酸、樹脂、澱粉等;臨床發現,本藥有消除蛋白尿之功效,那麼
  • 農村這種長在鹽膚木上的中藥,是蟲癭的小房子,有收斂固澀的作用
    其實在農村除了這些野花野草之外,還有很多新奇的東西都能讓你流連忘返,而這些都是大自然所賦予的。在自然界中有好多東西是無法解釋的,你接觸大自然越多,就感覺大自然越神奇。它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創造了一個個你未知的物種,每一個未知物種都能讓你欲罷不能,充滿求知慾望。
  • 長滿鹽巴的樹,果肉裡面都是蟲子,山上到處都是,卻能賣十元一斤
    農村裡面就有這樣的一種樹,它上面長滿了鹽巴,當然這個鹽巴並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鹽,這個是這個樹結出的果實,味道吃起來是鹹的,所以我們叫它鹽巴果子,這個果樹叫做鹽膚木,屬於一種灌木叢。小的時候在山上放羊就經常能夠看到這個果樹,只要一下霜它的果實上面就會長滿了白色的覆蓋物,這個就是它天然分泌出來的,吃起來味道是鹹鹹的,聽說以前人們沒錢買鹽的時候就用這個來炒菜當作調料,但是果實的裡面卻沒人敢咬開吃,聽說裡面是有小蟲子。鹽膚果的果實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據說是能夠和冬蟲夏草一般的功效。
  • 廈門就有,快來認識它
    儘管它不是真正的鹽 但鹽膚木的果實在一些地區 還是被當做鹽的替代品使用它的學名Rhus chinensis,其中chinensis表明了它來自中國。 鹽膚木是一種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據說在氣候比較冷的地方長得比較矮,而在我們溫暖溼潤的閩南常可以高達數米。 鹽膚木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毛乎乎」的。枝條上滿是鏽色的柔毛,葉軸、葉柄和葉子背面也是。
  • 這東西,破壞竹子不假,但價值珍貴亦是真,目前120元一斤別嫌棄
    打個比方,就比如說上個月我跟大家科普過一種名叫五倍子的野生物,它便是寄生在鹽膚木的莖枝上,若是不及時將它摘掉的話,很容易影響鹽膚木的生長,若是時間久了,還會造成植株枯萎。不過,五倍子雖然會破壞鹽膚木的健康生長,但它卻是一種價值很珍貴的藥材,且在當今價值可達上百元一斤左右。因此有時候多了解一些野生物種的知識,對於我們來說是具有很大收穫的。
  • 川產中藥材盤點第四期—佛手五倍子等果實類
    【天地網訊】        川產果實類中藥材有木瓜、五倍子、佛手、香砂、青果、巴豆、使君子、檸檬、枳殼、烏梅、花椒、吳茱萸、川梔子、川楝子等。產新期集中在下半年。今年四川整體雨水較多,對果實類藥材影響有多大?本期盤點大家關注的正在產新的木瓜、五倍子、佛手幾味關注度較高的藥材。
  • 水產越冬,魚怕水黴,使用高錳酸鉀+水楊酸+五倍子,可防可治
    倪達書經過反覆試驗研究,確認水黴菌本質上屬於腐生性,沒有受傷的健康魚是不會被感染,它只會在已經死亡或受傷的魚體或卵粒組織上生長繁殖。(2)溫度是影響水黴病的發生的關鍵因素。不同溫度下(5-26℃)都能生長,水黴病多發於晚冬和早春時節,當水溫低於20℃時易發生此病,其繁殖適溫為15-18℃,28℃時受到抑制。
  • 農村這種樹叫鹽膚子樹,果子長滿鹽,很是神奇,小時候經常摘來吃
    在農村,有一種樹木,每次結果,上面都會長滿鹽巴,很是神奇,我們把它叫做鹽膚子樹。長滿鹽的鹽膚子鹽膚子又名酸桶、酢桶、鹽麩樹、膚子、子鹽、天鹽、鹽膚子子、鹽霜柏、枯鹽萁、夫煙樹、濱鹽膚子、五倍子樹、泡子樹、山杜仲、飛天蜈蚣、破涼傘、報子樹、鋪林鹽
  • 連珠蕨是一種鱗毛蕨科五倍子屬的多年大型附生蕨類,你了解嗎?
    連珠蕨別名:朱利安,一種鱗毛蕨科五倍子屬的多年生大型附生蕨類,通常附生在一棵大樹的樹幹上。根莖很短,密集地覆蓋著紅棕色鱗片的狹長帶,邊緣有纖毛。葉長50 - 60釐米或更長,無梗,中深羽狀半裂,裂片邊緣全緣,加厚,頂部可育,羽毛呈珠狀收縮。在中國,它只在臺灣發行,在菲律賓也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