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萬象
20
樹上掛著一串串的果實很常見
但你見過樹上掛著
一串串的「鹽」嗎?
您瞧!下面這種植物
果實的表面好像覆蓋著
一層鹽粒般的結晶物
它叫「鹽膚木」
果實表面的結晶雖然像鹽
也確實有鹹味兒
但並不是真正的鹽
而是一種有機酸
口感鹹鹹酸酸
特別像話梅
只一顆便令人口舌生津
儘管它不是真正的鹽
但鹽膚木的果實在一些地區
還是被當做鹽的替代品使用
甚至也被用來泡水代替醋
相對應的是它有很多別名:
鹽酸白、酸醬頭、烏鹽泡、烏酸桃
一起來認識它吧~
葉軸有翅,很容易辨識
鹽膚木是我國的本土樹種,在我國分布非常廣泛,除東北、新疆、內蒙外各省區都有。它的學名Rhus chinensis,其中chinensis表明了它來自中國。
鹽膚木是一種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據說在氣候比較冷的地方長得比較矮,而在我們溫暖溼潤的閩南常可以高達數米。
鹽膚木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毛乎乎」的。枝條上滿是鏽色的柔毛,葉軸、葉柄和葉子背面也是。葉子的側脈和細脈在葉面凹陷,在葉背突起,這些都讓它一眼看起來絕對與「精緻」無關,倒像是個山野村夫。
再一個就是它奇特的葉軸了。鹽膚木的葉是奇數羽狀複葉,小葉的邊緣有粗鋸齒或圓齒,葉軸具有寬寬的葉狀翅,這一點讓它非常有辨識度。
葉軸有翅的奇數羽狀複葉
若論口感,青果味道足
鹽膚木的花是分雌雄的,雄花序比較長,大約長30-40釐米,雌花序較短。
花序圓錐狀
雌花和雄花均為白色,很微小,花瓣長度在1-2 毫米左右。
雌花
果實比較有趣,像一串串被壓扁了的小圓餅。沒有成熟的時候青色略帶粉色,表面包裹著一層略略有些像果凍的物質,手摸上去很溼潤。待到成熟時果實呈紅色,摸起來粘粘的。要論果實的口感,我更喜歡青色的蒙著薄薄一層「果凍」的,水分夠,味道足,紅色時往往會略顯乾癟。
果實成熟後是紅色
秋風一起,葉很快變紅
當然這只不過是鹽膚木在我們這些閒來無事上山走走的人眼中的閃光點。鹽膚木其實還是一種有多種用途的經濟樹種。
比如大家都聽說過的五倍子。五倍子是蚜蟲在鹽膚木屬植物的幼枝和葉上形成的蟲癭,可應用於鞣革、醫藥、塑料和墨水等方面,也可作為天然染色劑,我們古代皂色(黑色)的衣服主要就是由五倍子染成。五倍子以在鹽膚木上形成的蟲癭質量最好。
由於鹽膚木的枝葉柔軟容易腐爛,還是優質的綠肥,在有機茶園中割青鋪園可解決施肥問題。
鹽膚木的幼枝和葉可作蔬菜和豬飼料,種子可榨油,花量大,是很好的粉源和蜜源。
還有,在少有秋葉可賞的廈門,鹽膚木絕對是難得的紅葉樹種。秋風一起,它的臉很快就紅了。
圖片來源:植物圖鑑
文/圖 野蓮
廈門市市政園林局、廈門晚報社聯合出品